赵芝兰;况时祥;薛红;翁柠
目的 探讨羚羊角药材及其不同部位的粉末结构.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羚羊角药材不同样品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 髓管为羚羊角粉末的鉴定依据;髓腔轴长比作为羚羊角尖部与基部的区分特征;骨碎片作为羚羊角塞的鉴别特征.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羚羊角药材及其不同部位的鉴别.
作者:刘萌萌;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金银花、黄连、黄芩等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MRSA,采用水提法制备抗菌中草药无菌药液,通过打孔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抑菌圈大小,通过两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黄连的抑菌效果好,其次依次为金银花、大黄、黄芩、马齿苋、紫草、苦参、射干、黄柏、艾叶.结论 抗菌中草药对MRSA临床株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有望成为抗MRSA的候选药物.
作者:尹长江;路国兵;赵长祺;王磊;杨坤宝;于海龙;宋鸿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柏叶汤中凉血止血药对脾胃虚寒性出血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柏叶汤组和柏叶汤去凉血止血药组,除正常组以外,均采用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模型,共14 d.从造模第8天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干预组给予柏叶汤(9 g· kg-1)和柏叶汤去凉血止血药(6 g· kg-1),连续ig7 d,1次/d,除正常组外用乙醇灌胃法造成胃出血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PA、PAI-1及GMP-140的水平.取溃疡部组织做病理切片,从病理学角度进一步观察.结果 全方组能够显著提高PAI-1而下调t-PA的水平,提高血清GMP-140含量,与柏叶汤去凉血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柏叶汤方中的凉血止血药能促进凝血可能与调节血清PAI-1、t-PA及GMP-140的水平有关.
作者:刘茜;宋睿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环跳”、“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1次/d,7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Netrin-1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Netrin-1及其mRNA在第一疗程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且都高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两组始终都高于空白对照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电针治疗能明显增强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Netrin-1及其mRNA的表达.
作者:王瑞辉;杜旭;王孟林;屈红艳;李佩佩;史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止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神经节p-ERK和p-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108只180~ 220 9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24)、骨癌痛模型组(Ca组,n=60),3组分别于手术前2d、术后每隔4日测定机械痛阈(MWT)和热痛阈(TWL).于术后7天确认造模成功后,将成功的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Ca组,n=28)和中药止痛贴组(CM组,n=25).术后7d,14 d和21 d各组处死大鼠(n≥8),取大鼠脊髓腰椎L4-6膨大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ERK和p-p38的变化.结果 脊髓背角神经pERK和p-p38表达:C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术后7,14,21 d与Con组和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M组于术后14 d、术后21 d与Con组和Sham组统计学差异逐渐缩小(P>0.05).结论 中药止痛贴对骨癌痛有比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对脊髓背角c-fos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脊髓背角pERK和-p38的表达而产生的,即通过MAPK-CREB信号转导通路完成的.
作者:姜涌;张文学;史振广;王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佳灭菌方法,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含量,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包括微波灭菌-A法和微波灭菌-B法、加湿微波灭菌-A法和加湿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气灭菌法、Co-60灭菌法)和未灭菌处理的厚补药材和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微波灭菌-A法下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大,微波灭菌法下厚朴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大.结论 为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可采用微波灭菌-A法.
作者:王东;蔡佳良;郭丽冰;胡婉;姬生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穴位的电导性,观察井原穴、俞募穴4种穴位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健康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15人,在相同的环境下、同一时间段进行4种穴位的电导检测.结果 4种穴位0<r<1,提示:井原穴和腹募穴呈正相关.结论 井原穴与俞募穴之气是通过气街相互贯通的,井原穴的电导值可反映俞募穴的电导值趋势,为课题穴位的选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宁;欧阳育树;原嘉民;刘赟;徐福平;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具有降脂疗效确切的制剂双泽清脂颗粒提取工艺深入研究,以保证其临床应用质量稳定.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因素对主要成分大黄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干膏重量、大黄酚的含量为考核指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予以评价.结果 该制剂佳工艺条件为:第1次2h,第2次0.5h,第3次0.5h,共煮3次,每次用水为13倍量.结论 研究证实此提取方法合理,工艺稳定,可作为该效方制剂的工艺提取方法.
作者:冯玲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产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是产褥期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各家统计的产科发病率为1:2000~1:6000[1].其主要特点是细菌感染和静脉血栓同时存在,静脉应用抗生素和全身肝素是两项重要治疗措施,但肝素的使用目前仍存在分歧.本文对1992年至2009年先后收治的产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10例,在使用抗生素等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中药方剂通过口服、灌肠、局部热敷三种给药途径治疗,未使用肝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定心藤Mappianthusiodoies Hand.MaZZ.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水提取定心藤多糖的佳条件;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定心藤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水提取定心藤多糖的优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8.多糖浓度为1200 μg/ml时,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0.65%;浓度为5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33.54%.结论 得到了水提取定心藤多糖的佳条件,探明了定心藤多糖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作者:阿西娜;黄潇;刘春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余甘子枝叶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的方法对广东余甘子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化学和波谱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余甘子枝叶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没食子酸甲脂(1)、槲皮素(2)、槲皮素-3-O-鼠李糖(3)、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4)、3,4,8,9,10-Pentahydroxydibenzo[b,d]pyran-6-one (5)、3,4,3’-三甲基鞣花酸(6)、羽扇豆醇(7)、30-羟基羽扇豆醇(8)、白桦醇(9)、没食子酸(10).结论 其中化合物5、6、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玉洁;梁锐君;赵琴;洪爱华;王一飞;岑颖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找新的治疗肿瘤的药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半衰期短,抑制了它的用药效果.纳米脂质体具有靶向性和稳定性,它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可以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时间,增加药物的利用率.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结合了青蒿琥酯的优点和纳米脂质体的优点,但它能否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并应用于临床还有待研究.
作者:赵春霞;沈雪松;金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固脾肾泄浊法与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西医组相比,固脾肾泄浊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西医,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王荣;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干细胞不仅是研究机体发育、组织形成的良好模型,也是用于组织再生和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对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起到调控作用.该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对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软骨分化、成心肌分化、成神经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为提高干细胞的应用提供思路.
作者:钱力;翁文杰;戴进;史冬泉;李成荫;蒋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贵州民族药材土大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组份)进行初步筛选.方法 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测定土大黄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土大黄提取物的各溶剂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进而对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活性追踪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土大黄总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IC50为1.1 μg/ml;土大黄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IC50=0.22 μg/ml)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活性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5o=175.97 μg/ml).进一步从土大黄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后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和1个活性组分:其中化合物1鉴定为大黄酚(TDH-1),化合物2鉴定为土大黄苷(TDH-2);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结果表明,活性组分3(TDH-3)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C5o=1.15 μg/ml),其活性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结论 从土大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活性组分(TDH-3)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聂昌平;蒋文雯;王兴远;陈权利;陶祎;曾莉莎;杨小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重大疾病中,肿瘤一直作为世界难题而深受人们重视,因此,相关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过.近年来,随着现代新技术和方法的普遍使用,使得对肿瘤的研究得以逐渐的深入,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研发出抗肿瘤创新药物,显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作者:魏文静;刘同祥;刘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这就要求患者要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较好的控制本病,但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出院后的遵医率并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该院的64名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对该院2010年出院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共64名,其中男性28名,女性36名,年龄28~72岁,1型患者2例,2型患者62例.2 方法
作者:周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得力生注射液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得力生注射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取静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采用DAS 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华蟾酥毒基在5~1 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n=7);酯蟾毒配基在10~3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7,n=7);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8%,平均萃取回收率大于80%;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072 h和0.507 h;中心室分布容积V1均数分别为1.286 L.kg-1和1.427 L·kg-1;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得力生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黄毅岚;赖丹;叶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科研实践班是我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作者以中药科研实践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科研实践强化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易炳学;周炜;邵敬辉;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建立.方法 从传承和发展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的背景入手,简要探析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基本研究内容、构建方法及研究特点.结果与结论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是基于祖国医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研究体系,有其自身特点,应予以发扬.
作者:杨玥;阳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