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建立

杨玥;阳伟红

关键词:国医大师, 学术思想, 研究体系, 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建立.方法 从传承和发展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的背景入手,简要探析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基本研究内容、构建方法及研究特点.结果与结论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是基于祖国医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研究体系,有其自身特点,应予以发扬.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体内药物代谢酶CYP2C9活性和蛋白表达的测定

    目的 测定大鼠体内药物代谢酶CYP2C9的活性和蛋白表达.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探针药物苯妥英钠(PHT),采用RP-HPLC法测定给药后12 h血清中苯妥英钠和代谢产物4'-羟基苯妥英(HPPH)的血药浓度,以HPPH与PHT的浓度比值评价CYP2C9的活性.采用ELISA方法测定CYP2C9的蛋白表达.结果 4'-羟基苯妥英和苯妥英钠均在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4'-羟基苯妥英和苯妥英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98.24%,104.32%和96.37%,108.69%,103.54%;平均日内RSD分别为8.10%,4.74%,2.75%和8.40%,3.64%,2.58%;平均日间RSD分别为8.86%,7.36%,5.19%和8.74%,6.33%,8.39%.CYP2C9蛋白定量回归方程为C=98.53×OD-0.86,r=0.999 0.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药物代谢酶CYP2C9的活性和蛋白测定.

    作者:高翔;袁明;李永平;朱俊博;尹月淼;李永芳;李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民族药材土大黄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民族药材土大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组份)进行初步筛选.方法 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测定土大黄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土大黄提取物的各溶剂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进而对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活性追踪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土大黄总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IC50为1.1 μg/ml;土大黄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IC50=0.22 μg/ml)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活性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5o=175.97 μg/ml).进一步从土大黄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后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和1个活性组分:其中化合物1鉴定为大黄酚(TDH-1),化合物2鉴定为土大黄苷(TDH-2);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结果表明,活性组分3(TDH-3)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C5o=1.15 μg/ml),其活性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结论 从土大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活性组分(TDH-3)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聂昌平;蒋文雯;王兴远;陈权利;陶祎;曾莉莎;杨小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胡薄荷酮对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胡薄荷酮的抗炎作用明确胡薄荷是否为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复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模型和LPS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胡薄荷酮对上述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 胡薄荷酮高、中、低剂量组于模型组相比较能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大鼠足肿胀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胡薄荷酮高、中、低剂量组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降低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肺指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形态学分析说明此次试验胡薄荷酮能对抗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且表现出量效关系.结论 胡薄荷酮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抑制作用,是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解宇环;郭沛鑫;缪飞;姜艳玲;韩明超;敖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环miRNA调控PPARγ介导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及中药干预的思考

    中风是当今世界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占85%.随着针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整体的微单位——神经血管单元(NVU)整合靶点疗法的应用,可增殖分化为不同神经类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日渐突显.目前研究表明,中药促进干细胞动员、增殖、分化,可能是通过影响miRNA的调控发挥作用,但尚缺乏miRNA调控PPARγ信号介导的BMSC向NSC定向分化的研究报道.因而,研究中药干预循环miRNA调控PPARγ的介导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有助于从一条新途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作者:刘擎;雷亚玲;刘云涛;罗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魏酸结构改造新化合物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观察阿魏酸结构改造物(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AZ高、中、低剂量组和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后5组制备高脂血症模型,测定AZ对TC、TG、HDL-C、LDL-C、HL、LPL、SOD、MDA、CAT、HSL和LCAT的影响.结果 AZ各剂量组和非诺贝特组均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AZ高剂量组可提高HDL-C水平;AZ剂量药组均可提高HL、LPL、SOD、CAT、LCAT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表明AZ对高脂饲料所致大鼠高脂血症有显著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①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性.②加速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水解与转移.

    作者:唐祯;许军;徐彭;黄洪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绞股蓝提取物体外对NG-108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绞股蓝提取物体外对NG-108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NG-108细胞,采用MTT法直接给药和含药血清法,对绞股蓝水提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在体外对NG-108细胞增殖作用进行筛选.结果 ①MTT直接给药法表明,绞股蓝石油醚、正丁醇和水提取部位对NG-108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作用(P<0.05或P<0.01);乙酸乙酯部位对NG-108细胞有增殖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②含药血清法表明,10%绞股蓝正丁醇提取部位含药血清和20%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含药血清对NG-108细胞体外生长有促进增殖作用(P<0.05).结论 绞股蓝正丁醇部位的可促进NG-108细胞增殖,提示对NG-108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燕春;钟振国;谢金鲜;张雯艳;李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参和有氧运动对大鼠创面修复TNF-α和TGF-β1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人参和有氧运动大鼠创面修复过程TNF-α和TGF-β1的影响,探讨其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对照组(A)、人参+有氧运动组(B),人参+安静组(C).采用付氏改良造模方法,在动物造模治疗后第5、12天进行断尾取血,ELISA法测TNF-α、TGF-β1.结果 治疗后5d:A组的TNF-α含量高,与B、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A组仍然处于高度的免疫应激状态;在TGF-β1方面,C组含量较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人参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在治疗后第12天,B组的TGF-β1升高幅度明显,与A、C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有氧运动促进创面修复后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方面作用明显.结论 人参和适量有氧运动干预能改善大鼠创面免疫能力低下状态,提高其免疫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有氧运动在大鼠创面修复后期作用尤为显著,提示后期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创面的修复.

    作者:张晓辉;黄治官;谢单洁;李裕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25例患者125只眼,随机分治疗组65例65只眼和对照组60例60只眼,,治疗组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同时给予1/2剂量光动力治疗;激光后避光48 h.对照组仅给予维生素C、曲克芦丁、银杏叶片等常规治疗.随访1年以上.结果 治疗组65例65只眼,有效率为98.45%对照组60例60只眼,有效率78.33%;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1.67%.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浆安全有效,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彭志华;金小琴;吴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50例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对照组仅予通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乳汁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乳房胀痛的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能够增加乳汁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是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静;王冬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颅脑损伤用穴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颅脑损伤腧穴选取的规律特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有关针灸治疗颅脑损伤的现代文献研究.将纳入的2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设计提取表、统计腧穴出现的频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25篇文献涉及腧穴83个,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百会(68%)、人中(60%)、内关(48%)、印堂(44%)、合谷(36%)和足三里(32%);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但使用频率较高经脉依次为督脉、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结论 针灸治疗TBI常选用腧穴为百会、人中、内关、印堂等;多在督脉及阳明经取穴.

    作者:郭新荣;王瑞辉;李娜;吴涛;赵锦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模型ITGαvβ3表达及脑皮质区新生血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对脑组织VEGF和ITGαvβ3的表达及脑皮质区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ITGαvβ3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模型缺血侧大脑皮质区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 补阳还五汤可以显著升高血浆中VEGF和ITGαvβ3的表达(P<0.01),增加缺血侧大脑皮质区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够促使血管生成,改善脑循环,促进缺血脑组织的修复.

    作者:张振强;贾亚泉;宋军营;张运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TGF-β1R在通脉大生片作用下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索TGF-β1R在通脉大生片作用下的离体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培养的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随机分为自然生长对照组、通脉大生片高剂量组、通脉大生片中剂量组、通脉大生片低剂量组、FSH组,分别在细胞生长对数期给药,取给药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TGF-β1R的表达量.结果 自然生长组各时间点的TGF-β1R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通高组、通中组、通低组于给药12 h时TGF-β1R的表达量达高峰,48 h降到低,FSH组于给药2h后TGF-β1R的表达量达高峰,48 h降到低.结论 通脉大生片可增加TGF-β1R的表达量,进而揭示通脉大生片通过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来调节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作者:黄昕;傅春华;黄金珠;薛丽琴;马彦;向宗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疏血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应用酚妥拉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动脉高压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除基础疾病治疗外,治疗组选用疏血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检测治疗前后肺动脉压(PH),然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组在联合使用疏血通和酚妥拉明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肺动脉高压显著下降(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

    作者:张卓然;靳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通脉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 筛选对通脉复方中有效成分吸附和解吸佳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指标性成分总酚酸和葛根素的吸附和解吸率.结果 综合各树脂对指标性成分的吸附性,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通脉复方有较好的纯化效果.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通脉复方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嘉雯;陈国芹;陈超;崔红花;管淑玉;王淑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范郁山教授刺络放血疗法经验拾萃

    范郁山教授认为刺络放血疗法具有祛瘀生新,通络止痛,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需注重辨证论治选取特定的穴位刺络放血,对于治疗临床上各科疾病,方法简单,疗效独特.

    作者:潘康健;许富;廖爱妮;范郁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泳法研究两种醌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理

    目的 研究紫草素和甲基异茜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方法 在培养菌体的过程中加入以上两种物质,然后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提取出正常大肠杆菌DNA,加入以上两种物质温育后电泳.结果 和空白样相比,不管是方法一还是方法二中的样品均出现了新的条带,说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菌体的正常生长.结论 紫草素和甲基异茜草素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黄国霞;阎柳娟;李军生;黄和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宁心红杞胶囊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归属分析

    目的 分析宁心红杞胶囊活性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单味药材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相同实验条件下提取的复方、具抗颗粒细胞凋亡活性的有效部位及其组方各单味药材的HPLC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宁心红杞胶囊复方、各有效部位及各单味药材有较好的相关性,复方中含有梓醇、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等化合物;复方活性部位色谱峰在各单味药材中都有分布,样品16色谱峰主要来源于熟地、枸杞子、山楂;样品17色谱峰主要来源于熟地、枸杞子、山楂;样品38、39、40色谱峰较多,成分复杂,主要来源于山楂和红花两味药材.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汝文文;韦敏;吕晔;勇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在蛋白水平检测黄芩素作用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中MMP-9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MTT实验证实黄芩素可以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证明黄芩素课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黄芩素可抑制MMP-9蛋白表达.结论 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高美花;林贞花;续云洁;吕慧馨;刘双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补脑止痫散对癫痫大鼠海马c-fos和PKCa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利用戊四氮点燃大鼠模型研究中药补脑止痫散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和PKC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脑止痫散抗痫机制.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脑止痫散低、中、高剂量10天组和低、中、高剂量21天组,在戊四氮点燃大鼠模型后,分别用补脑止痫散低、中、高剂量对相应的组别进行灌胃,在预定时间点处死大鼠并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fos和PKC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补脑止痫散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c-fos和PKCa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c-fos表达: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21天组低于10天组,均差异显著(P<0.05);PKCa表达: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10天组和21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补脑止痫散能明显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和PKCa的表达,中、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抑制c-fos和PKCa表达是补脑止痫散的抗痫机制之一.

    作者:程为平;董升平;何清溪;侯伯男;马冰宇;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淫羊藿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用HPLC法同时测定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含量,对不同产地淫羊藿进行品质评价.方法 采用Dik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35 min,15 %A~27 %A;35~55 min,27%A~35 %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cC.结果 4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不同产地淫羊藿中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产自甘肃的淫羊藿品质较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淫羊藿的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雷永涛;梁妍;郝小燕;裘璐;胡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