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昭展
目的 考察三叶香茶菜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GSH-Px、SOD、MDA、Hyp水平的影响.结果 三叶香茶菜高、中、低剂量能显著降低CC1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活力(P<0.01);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活力(P<0.05),升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P <0.05),并降低肝组织中MDA、Hyp的含量(P<0.05).结论 三叶香茶菜对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覃洪含;夏星;王勤;肖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在蛋白水平检测黄芩素作用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中MMP-9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MTT实验证实黄芩素可以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证明黄芩素课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黄芩素可抑制MMP-9蛋白表达.结论 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高美花;林贞花;续云洁;吕慧馨;刘双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止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神经节p-ERK和p-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108只180~ 220 9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24)、骨癌痛模型组(Ca组,n=60),3组分别于手术前2d、术后每隔4日测定机械痛阈(MWT)和热痛阈(TWL).于术后7天确认造模成功后,将成功的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Ca组,n=28)和中药止痛贴组(CM组,n=25).术后7d,14 d和21 d各组处死大鼠(n≥8),取大鼠脊髓腰椎L4-6膨大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ERK和p-p38的变化.结果 脊髓背角神经pERK和p-p38表达:C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术后7,14,21 d与Con组和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M组于术后14 d、术后21 d与Con组和Sham组统计学差异逐渐缩小(P>0.05).结论 中药止痛贴对骨癌痛有比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其对脊髓背角c-fos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脊髓背角pERK和-p38的表达而产生的,即通过MAPK-CREB信号转导通路完成的.
作者:姜涌;张文学;史振广;王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浸润性突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眼眶内及眶周的自身免疫性炎性增生性后遗症和变态反应.患病率比较高[1].甲状腺机能亢进属于中医学瘦病,其基本病机为忧思恼怒、情志内伤、郁久化火、火旺伤阴[2].临床常见甲亢症状缓解,而突眼加重或经久不治愈.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症是常见的甲状腺外的症状.本研究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将58例浸润性突眼患者,对其中30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浸润性突眼,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国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从广西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LAAO),并对其物理、生化性质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CM-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广西眼镜蛇毒中的LAAO,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还原与非还原条件下测定其蛋白分子量,等电聚焦法测定等电点,比浊法测定广西眼镜蛇LAAO对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出的LAAO分子量约为55.2 KD,等电点为7.6;生物活性检测发现,该蛋白不具有磷脂酶A2和精氨酸酯酶活性,无纤溶及出血活性,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分离纯化的广西眼镜蛇毒LAAO为电泳纯,并具有较强的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王辉;张文宇;李玉媚;欧和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紫草素和甲基异茜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方法 在培养菌体的过程中加入以上两种物质,然后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提取出正常大肠杆菌DNA,加入以上两种物质温育后电泳.结果 和空白样相比,不管是方法一还是方法二中的样品均出现了新的条带,说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菌体的正常生长.结论 紫草素和甲基异茜草素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黄国霞;阎柳娟;李军生;黄和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厚叶岩白菜组培再生植株、种子苗和野生苗不同部位岩白菜素和儿茶素的含量,为人工种植厚叶岩白菜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对不同厚叶岩白菜苗的主根、须根和叶片等不同部位中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进行HPLC分析比较.结果 厚叶岩白菜不同部位的岩白菜素、儿茶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根和须根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较高;但组培苗和种子苗与野生苗中的岩白菜素和儿茶素含量差别不大,甚至组培苗叶片岩白菜素含量高出种子苗和野生苗1倍;而儿茶素的含量组培苗主根、须根均高于种子苗和野生苗含量3倍左右.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组培或种子人工种植的厚叶岩白菜其有效成分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作者:刘敏;王卉;陈艳瑞;努尔波拉提;宁慧霞;王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科研实践班是我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作者以中药科研实践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科研实践强化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易炳学;周炜;邵敬辉;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畅宁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两种模型的降压作用,并从左室重构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的血畅宁对两种大鼠模型血压的影响,同时称取左室重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对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并以RT-PCR检测两种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的mRNA表达.结果 给药5周后,发现血畅宁可以明显降低两种模型的血压,降低LVMI,改善心肌组织结构,并增加心肌组织中AT2R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AT1R mRNA的表达,其中以血畅宁高剂量组效果为明显.结论 血畅宁降压疗效确切,并能够明显改善左室重构,对两种模型大鼠的心脏这一靶器官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毅;王文靖;阳涛;王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对通脉复方中有效成分吸附和解吸佳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指标性成分总酚酸和葛根素的吸附和解吸率.结果 综合各树脂对指标性成分的吸附性,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通脉复方有较好的纯化效果.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通脉复方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嘉雯;陈国芹;陈超;崔红花;管淑玉;王淑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具有降脂疗效确切的制剂双泽清脂颗粒提取工艺深入研究,以保证其临床应用质量稳定.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因素对主要成分大黄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干膏重量、大黄酚的含量为考核指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予以评价.结果 该制剂佳工艺条件为:第1次2h,第2次0.5h,第3次0.5h,共煮3次,每次用水为13倍量.结论 研究证实此提取方法合理,工艺稳定,可作为该效方制剂的工艺提取方法.
作者:冯玲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重大疾病中,肿瘤一直作为世界难题而深受人们重视,因此,相关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过.近年来,随着现代新技术和方法的普遍使用,使得对肿瘤的研究得以逐渐的深入,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研发出抗肿瘤创新药物,显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作者:魏文静;刘同祥;刘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李凯;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CVB3感染Balb/c小鼠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别予K-CoxBJN复方新制剂高、中、低剂量,利巴韦林和纯水灌胃十四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死亡数,分别在第7、14天每组随机抽取小鼠标号,称体质量,取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含量活性;之后取心,脾,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心脏放入10%甲醛中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记录病理积分.结果 K-CoxB-JN复方新制剂能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死亡率和血清中CK、AST含量,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较P<0.05,并能降低心脏指数和心脏病理积分,但对脾、胸腺指数影响不明显.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徐静;马会霞;李洁;姚荣妹;林清;谢飞;包巨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得力生注射液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得力生注射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取静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采用DAS 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华蟾酥毒基在5~1 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n=7);酯蟾毒配基在10~3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7,n=7);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8%,平均萃取回收率大于80%;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072 h和0.507 h;中心室分布容积V1均数分别为1.286 L.kg-1和1.427 L·kg-1;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得力生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黄毅岚;赖丹;叶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胡薄荷酮的抗炎作用明确胡薄荷是否为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复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模型和LPS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胡薄荷酮对上述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 胡薄荷酮高、中、低剂量组于模型组相比较能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大鼠足肿胀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胡薄荷酮高、中、低剂量组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降低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肺指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形态学分析说明此次试验胡薄荷酮能对抗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且表现出量效关系.结论 胡薄荷酮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抑制作用,是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解宇环;郭沛鑫;缪飞;姜艳玲;韩明超;敖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找出白花蛇舌草中抗乙肝病毒(RBV)的有效部位及活性成分.方法 选取白花蛇舌草有效部位及分离单体进行抗乙肝病毒体外活性测试.结果 从白花蛇舌草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得到6个化合物;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半数毒性浓度下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6.4μg/ml和396.2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40和2.03.结论 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有效部位,其抗病毒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其余样品的治疗指数偏低或者毒性过强.
作者:杨俊;许军;刘燕华;杨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瘀颗粒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瘀颗粒组(QRHY),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XB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 h开始明显上升,24 h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0.01);BIP组较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升高其表达(P<0.05).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XBP-1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清热化瘀颗粒可促进其作用.
作者:苏锦勋;胡跃强;唐农;祝美珍;覃琴;张青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环质控理念在IgA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42例和观察组(循环质控理念护理组)42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环质控理念在IgA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肖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 31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均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补肾中药治疗.每个患者接受脐带血干细胞治疗4次(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每次注射干细胞数量为2 ×107~5×107个,同时辨证给予补肾中药(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口服,治疗28天.治疗前、后按《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分,两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 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ICARS积分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ICARS积分与治疗后28天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1年的ICAR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短期内观察有效,可延缓病情发展,但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
作者:卢爱丽;刘锐楷;冯梅;高红霞;代喜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