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番茄红素和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催醒和保护作用

袁玲;孙林浩;张露露;刘烨;陈铁胜;陆悦;陆璇;武玉清

关键词:番茄红素, 纳洛酮, 酒精中毒, 催醒, 海马
摘要:目的:观察番茄红素与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催醒和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用于饮酒前给药实验和醉酒后给药实验。每大组小鼠再随机分为6组:食用油组、生理盐水组、番茄红素低剂量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纳洛酮组、番茄红素+纳洛酮组,每组6只。分别记录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和纳洛酮单独给药对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而番茄红素与纳洛酮联合用药可明显缩短饮酒前给药和醉酒后给药小鼠的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改善了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改变。结论番茄红素和纳洛酮联合用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有催醒和保护作用。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 R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RIPC组( PCI+RIPC组,n=24),行急诊PCI手术,于开通血管后5 min内行RIPC处理;单纯PCI组(n=25),行常规急诊PCI手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24 h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PCI+RIPC组2 h ST段完全回落百分比高于对照组(79.2%vs.40.0%,P<0.05),术后24 h PCI+RIPC组血清hs-CRP浓度较单纯PCI组有所降低〔(7.76±3.12)mg/L vs.(10.51±2.83) mg/L,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IPC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曹苏岩;钱云霞;王海鹏;杨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标引关键词须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EP-1-SODl融合蛋白的制备、表达及纯化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PEP-1-SOD1,并进行PEP-1-SOD1融合蛋白表达和纯化。方法载体质粒pQE-30及模板质粒pUC57-PEP-1-SOD1分别进行酶切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PEP-1-SOD1载体。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后,转化JM109,表达PEP-1-SOD1融合蛋白,并进行鉴定。结果 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位于相对分子质量约25×103处出现PEP-1-SOD1的目标表达条带;目的蛋白以天然的可溶性的形式存在。结论已成功制备出PEP-1-SOD1融合蛋白。

    作者:贾进明;濮翔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数字书写须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积极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观察组)进行早期诊断、血糖监测,积极控制血糖,并进行产时监测护理,将其分娩结局与120例正常产妇(对照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经积极干预,其自然分娩、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正常产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测,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改善其分娩结局。

    作者:徐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颈管诊刮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管诊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以及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普查对象共1671人,均接受叶酸受体介导的亚甲蓝染色( FRD)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并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同时行宫颈管诊刮术。分析总人群、FRD及TCT筛查阳性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 CINⅡ)人群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满意阴道镜率。比较宫颈活检和ECC对阴道镜不满意人群中≥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①所有筛查对象中,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5.0%(418/1671);FRD和TCT筛查阳性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2.3%(116/520);≥CIN2病变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0.8%(12/111)。30~40岁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1.4%(85/743 ),41~50岁人群为26.6%(166/625 ),51~60岁人群为55.1%(167/303)。②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ECC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宫颈活检(33.3%,P<0.01)。结论由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的存在,阴道镜指导下的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宫颈癌筛查阳性且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需常规行 ECC以保证病理标本取材的全面性。

    作者:朱彦玲;张杰;刘蓓蓓;张雪玲;张红;张萍;王新侠;于晓娟;王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为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患儿68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其中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11例、中度8例、重度4例。体外循环采用浅低温和轻度血液稀释,预充液中均加入20%白蛋白及甲泼尼龙2 mg/kg,转流中给予碳酸氢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预充乌司他丁10000 U/kg,均使用超滤或改良超滤技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5~86 min,平均(45.1±10.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1~50 min,平均(28.3±9.8) min;血气、电解质监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停机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全组均实现早期拔管,术后早期全部生存。结论对于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除常规麻醉用药、手术矫正畸形及术后药物纠正肺动脉高压外,在体外循环中增加胶体预充,应用大剂量激素及乌司他丁,给予碳酸氢钠及使用超滤技术,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俊梅;张珊珊;宋志鸿;纪筠;陈延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下调Cullin1基因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周期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Cullin1(Cul1)基因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运用Control siRNA、Cul1 siRNA分别转染脑胶质瘤细胞U251,Western blot检测Cul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Cul1基因干涉后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周期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 siRNA组相比,Cul1 siRNA组脑胶质瘤细胞U251 Cul1蛋白表达量降低99.1%;Cul1基因干涉后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比较明显;Cul1基因干涉后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Cyclin D1及Cyclin E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p21和p27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Cul1 siR-NA靶向干扰了Cul1的表达,通过下调Cyclin D1、Cyclin E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p21和p27蛋白的表达,使脑胶质瘤细胞U251停滞在G 1期。

    作者:孙胜广;周波涛;范月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番茄红素和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催醒和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与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催醒和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用于饮酒前给药实验和醉酒后给药实验。每大组小鼠再随机分为6组:食用油组、生理盐水组、番茄红素低剂量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纳洛酮组、番茄红素+纳洛酮组,每组6只。分别记录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和纳洛酮单独给药对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而番茄红素与纳洛酮联合用药可明显缩短饮酒前给药和醉酒后给药小鼠的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改善了急性酒精中毒导致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改变。结论番茄红素和纳洛酮联合用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有催醒和保护作用。

    作者:袁玲;孙林浩;张露露;刘烨;陈铁胜;陆悦;陆璇;武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评价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术及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与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保乳术患者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例,根治术患者10例,随机分为C、D两组,每组5例。 A、C组均采用IMRT,B、D组均采用3D-CRT,分别比较4组患者的放射剂量学差异及优劣。结果①无论是保乳术后还是根治术后采用IMRT技术,计划靶区( PTV)的HI、CI值均优于3D-CRT;②IMRT技术下,根治组双肺V5、V10、Dmean以及患侧肋骨Dmin低于保乳组,健侧乳腺Dmax大于保乳组;③应用3D-CRT技术,2组患者参数无统计学意义;④IMRT组患者各器官低剂量体积大于3D-CRT组,而高剂量体积小于3D-CRT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行IMRT及3D-CRT均能较好地覆盖靶区,但IMRT的剂量均匀性、靶区适形度优于3D-CRT,3D-CRT对正常组织的等低剂量照射体积控制较好,而IMRT可以有效降低高剂量照射体积,均匀性更好。仅仅从计划参数上比较,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获益更大。

    作者:王强;渠德宝;陈宏林;叶涛;耿冲;王敏;章龙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urora-A、MCM7及HPV16 E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中Aurora-A激酶(Aurora-A)、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及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HPV16 E7)的表达及三者相关性。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0例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30例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4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及2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Aurora-A、MCM7及HPV16E7 mRNA的表达。结果①Aurora-A mRNA在CINⅡ-Ⅲ组、子宫颈癌组的表达分别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Ⅲ组与子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CM7 mRNA表达从慢性炎症到浸润癌呈渐进性增高,慢性子宫颈炎组、CINⅠ组分别与CINⅡ-Ⅲ组、子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Ⅲ组与子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子宫颈炎组与CIN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PV16E7 mRNA的表达在子宫颈癌组和CINⅡ-Ⅲ组显著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及CINⅠ组(P<0.05);而子宫颈癌组与CIN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④在 CIN 中, Aurora -A、MCM7 mRNA 的表达在HPV16E7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润癌中,Aurora-A与HPV16E7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5),MCM7与HPV16 E7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8,P<0.05),Aurora-A与MCM7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4,P<0.01)。结论 Aurora-A、MCM7及HPV16E7 mRNA的表达随子宫颈病变进展逐渐增加,子宫颈癌中三者表达呈正相关;Aurora-A、MCM7及HPV16E7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子宫颈组织中三者表达,可用于子宫颈高级别CIN和子宫颈癌的筛查或预测。

    作者:闫洁;付敏;梁慧;庞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上腺素致大鼠应激性心肌损伤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M)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经颈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pi),观察各组雌雄大鼠的存活情况、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肺系数及心尖部兴奋性G蛋白( Gαs )的表达含量。结果雄鼠Epi 1.71×10-7、2.57×10-7 mol/100 g剂量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雌鼠(P<0.05或P<0.01);雄鼠Epi 8.56×10-8 mol/100 g剂量组血清BNP的水平高于雌鼠(P<0.01),在Epi 1.71×10-7、2.57×10-7 mol/100 g剂量组则低于雌鼠(P<0.01);雄鼠Epi 8.56× 10-8、1.71×10-7和2.57×10-7 mol/100 g 3个剂量组肺系数均高于雌鼠(P<0.01);各组雌雄大鼠心尖部Gαs 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雄鼠较雌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差异更加明显,相同的应激情况下,雌鼠有可能表现为可逆性的心衰,而雄鼠则可能为致命性的心衰,从而造成了SCM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作者:桑黎黎;周春乐;付璐;种静敏;张岩;侯红件;孙红;高兴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回生口服液改善癌症患者围化疗期便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治疗癌症患者围化疗期便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化疗后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75例,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饭后服用回生口服液,对照组患者饭后服用乳果糖口服液,2组服药均一次30 ml,一日3次,持续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变化、便秘的疗效、疾病转归( Karnofsky评分)、总体自我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便秘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治疗组疾病转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2组便秘疗效(P=02.61)、总体自我评价(P=0.4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血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以改善癌症患者围化疗期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正祥;孙旋;魏艳红;李艳;钱龙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

    目的: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2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SIMV组和APRV组,2组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予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镇静、镇痛,脏器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监测动脉血气、动态肺顺应性(Cdyn)及肺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指标,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记录24 h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量、液体平衡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与SIMV组相比,APRV组通气24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及Cdyn改善(P<0.05或P<0.01),TNF -α、IL-6、ELWI降低(P<0.01),24 h芬太尼、咪达唑仑用量及液体正平衡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APRV能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Cdyn,减轻炎症反应,降低ELWI,减少镇静剂用量及液体正平衡量。

    作者:提俊响;韩冠杰;李家琼;李茂琴;许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硫酸镁对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及学习记忆障碍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硫酸镁对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及学习记忆障碍作用的影响。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 NS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 LN组)、利多卡因+50 mg/kg硫酸镁组( LM50组)、利多卡因+200 mg/kg硫酸镁组( LM200组),腹腔注射药物后记录小鼠惊厥反应,并用跳台实验观察其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与LN组比较,LM50、LM200组小鼠惊厥潜伏期均延长(P<0.05),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且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均减少(P<0.05),跳台潜伏期均延长(P<0.05)。结论硫酸镁可在拮抗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同时,改善其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不良影响。

    作者:胡苏皖;熊苗苗;赵青;胡琍琍;韩冰;季海英;余春;陈晋;汤坚;宋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已在临床应用多年,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置入硬膜外导管可以延长麻醉时间,同时也可以进行术后镇痛,得到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认可。其用于剖宫产手术时,我们的临床研究[1-15]一直关注在如何处理低血压、寒战反应、术后尿潴留、局麻药物的选择、麻醉药物的浓度、麻醉给药速度、麻醉对母婴的影响、减少麻醉穿刺的疼痛、穿刺点的选择、麻醉体位的变化等方面,却很少有人研究腰硬联合麻醉时无法顺利引出脑脊液的原因。科技的发展促使麻醉医生转变以往的观念,可视化技术逐渐在临床推广。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超声在椎管内麻醉中的相关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长社;闻大翔;李胜华;杭燕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99 Tcm -MDP 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脊椎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99Tcm-MDP(锝标记的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SPECT/CT显像对99Tcm -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乳腺癌脊椎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9 Tcm -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97例乳腺癌患者的184个脊椎病灶行局部SPECT/CT显像。所有患者转移灶确诊以临床病理、MRI、CT、骨扫描检查为依据。结果①99 Tcm -MDP SPECT/CT显像对99Tcm -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84个脊椎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0.8%(167/184),对乳腺癌脊椎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2.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91.3%。②99 Tcm -MDP SPECT/CT显像对不同年龄组的脊柱病变诊断符合率不一致,青年组高,其诊断符合率为96.4%(54/56),其次为中年组93.3%(56/60),低为老年组83.8%(57/6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 Tcm -MDP SPECT/CT显像能够对90.8%的99 Tcm -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脊椎病灶进行准确诊断,明显地提高了诊断准确性。99 Tcm -MDP SPECT/CT显像在青年及中年组的乳腺癌脊椎病灶中的诊断符合率高,老年组较低。

    作者:王宇峰;何苗;刘海娜;张居洋;张敬;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