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萍;刘芳;张红真
目的 探讨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天威桃红四物方饮片和免煎颗粒剂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程度)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个月后的显效率(P<0.01)和总有效率(P<0.05)均高于治疗1周后水平;两组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均优于治疗前,除治疗1周后的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外(P<0.05),其余均为P<0.01;除治疗1周后的持续时间外,两组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0.59% vs.20.59%,P>0.05).结论 天威桃红四物方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疗效相当,耐受性较好,但前者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建议在临床上代替传统饮片来治疗偏头痛.
作者:周琴英;牟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观察.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14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联合推拿手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同类治疗开拓思路.
作者:张立庄;赵保礼;张喜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多发病,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较多,宫颈电热圈(LEEP刀)是目前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LEEP具有手术快,疼痛轻,切割后的组织不影响术后病理检查等特点,故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性,美宝具有原位再生功能,故我院对17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临床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柯静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检测车前草中黄酮苷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车前草黄酮苷水解条件.方法 对车前草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及酸水解,再利用HPLC法测定水解后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对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考察水解条件.结果 测得水解后车前草中主要黄酮苷元槲皮素的含量为1.36mg/g,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35 mg/g,黄芩素的含量为0.89 mg/g,3种苷元的含量之和为2.60 mg/g,黄酮苷元含量明显高于水解前.其佳水解条件为:5mol/L盐酸75℃恒温水解1.5h.结论 建立了水解-HPLC法检测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为建立HPLC法测定车前草总黄酮含量提供依据;探索出水解车前草黄酮苷的佳方案,优化了车前草黄酮苷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作者:李明娟;刘磊;傅春燕;李荣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情况、品质的影响.方法 在穿心莲栽培试验田,搭简易大棚,以不同颜色的薄膜覆盖得到不同光质,观察穿心莲生长情况,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结果 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从多到少依次为CK>白膜>红膜>蓝膜>黄膜;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白膜>CK>蓝膜>黄膜;不同光质下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无明显差异,穿心莲总内酯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CK>白膜>蓝膜>黄膜.结论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的生长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白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的生长,红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品质的提高.
作者:褚晨亮;曾令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文章讨论了不同的体质状态、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对形成疾病不同证候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所形成的证候类型的倾向性不同.研究这些因素对证候易感性的影响对于预测证候的发生、发展变化,更好地进行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含;王洪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的防护以及护理.方法 1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缬沙坦、卡维地洛以及复方盐酸阿米洛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20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无明显差异性,而实验组患者其肾功能以及尿蛋白水平、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难治性高血压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个性化的护理配合可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介绍邓铁涛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与特色,主要有病证结合,治病必求于本;五脏相关,平调脏腑功能;详查细断,三因制宜而治;多法齐用,重视药对成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迪;刘凤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EP)的治疗方法及化浊祛瘀消瘢通络中药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对EP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EP患者38例,采用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胶囊(Ⅱ)200 mg单次口服,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煎服化浊祛瘀消癥通络中药(甘草、丹参、党参、桃仁、赤芍、连翘、黄芪、延胡索、天花粉、蒲公英、败酱草及紫花地丁各).治疗后观察和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率、血清癌抗原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达到92.10%和44.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和观察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痛经、症瘕和总积分分别为(4.19±2.0 2)分、(4.52±2.62)分和(7.02±3.2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18.4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该法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慧娟;宁英;高惠璞;杜艳玲;边文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防治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A组,64例,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观察1个化疗周期;观察组设为B组,共66例,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第1个周期应用A组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巴布贴穴位贴敷,24h更换贴剂1次,时间为化疗第1~5天,贴敷穴位共包括: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及内关,共5处,第2周期止吐方案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对照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46.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第1周期化疗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第2周期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48.48%.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5%、25%,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分别为3.03%、9.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2周期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15%、17.27%,较第1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的降逆巴布贴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化疗延迟性呕吐的缓解率,并能降低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栾祖鹏;张化芝;赵世义;黎晓鹃;张圣村;马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通过研究文献及总结,笔者参悟出坎卦蕴含“坎阳为本”及“阴为阳基”两层内涵,而“阴中求阳”是针对坎卦之逆而制定的治则.结合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坎卦是圆运动正常运行的根本,故“阴中求阳”实质是治本之法,体现了中医学“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望同道郢政.
作者:沈耿杨;廖少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针灸“即时疗效”法配合康复健康指导,达到短时间内产生疗效的良好效应.即在进针后10~20 min内即可出现让病人或家属认同的患肢功能好转.方法 对98例脑卒中患者实施针灸“即时疗效”法并辅以相应的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即针灸前循经络按摩一次,针刺相关穴位10~15 min后让病人活动患侧肢体,找出肢体功能好转的动作并告诉病人及家人,让他们确定这个进步.每天1次,连续7天,以后每周三次,连续4~5周.结果 经治疗的98例中,出现针灸“即时疗效”的90例.全部痊愈病例均是在发病后15 d内开始进行针灸治疗的.有效病例早是在发病后十几天,晚10年的病例.结论 在发病后15d内开始进行针灸“即时疗效”法并辅以相应的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运动功能的恢复,给患者增加康复的信心.
作者:蔡海娟;史劳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硫磺熏制对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设黄芪含水量、硫磺用量、熏制时间3个因子,采用L9(33)正交设计实验,酸蒸馏碘滴定法测定不同处理下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 未用硫磺熏制的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为25.60 mg/kg,熏制后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明显升高.硫磺用量对二氧化硫残留量影响极显著,药材含水量和熏蒸时间影响不显著.结论 药材含水量为20% ~25%、硫磺用量0.025 kg/kg、熏制时间为72 h处理下黄芪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小,为134.867 mg/kg.
作者:张丹;晋小军;赵洁;王刚;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花丹醌(plumbagin)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Annexin V/PI双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Tca-8113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采用原位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8 μmol/L白花丹醌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和48 h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作用72 h后,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它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新华;杜泽乡;白法睿;罗朝晖;雷鹏;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为短柄乌头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Poisson分布的x2拟合检验及Morisita指数的F检验研究了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用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1/K)、Green指数(GI)和Lloyd的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PA1)研究其聚集强度.同时利用上述指数研究了取样面积、苗龄对短柄乌头种群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结果 总体上短柄乌头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种群聚集尺度多为8 m2;当年生植株种群聚集强度高于多年生种群;整个种群分布格局的演化趋向于高聚集强度的集群分布.结论 短柄乌头集群分布格局的形成,与人类活动、自身的生物学及种群所依存的环境因素有关.在短柄乌头的保护策略上,应当首先保护其自然分布区的生境.
作者:李娅琼;吴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传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变生他病.发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突出症状,热度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因而对发热的处理在临床上意义重大.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作者:曹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0天序贯疗法结合芪术归胃散用于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经确诊的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2组,每组60例.两组均应用10天序贯疗法,治疗组续用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进行治疗1个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治疗组总有效率94.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天序贯疗法结合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治疗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既能快速有效对抗症状,根除HP,又能祛除病因,有标本兼治之效,疗效优于单纯中、西药治疗,疗程较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密;冯玲华;万富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大鼠脑干、脊髓中突触结合蛋白Ⅰ(Syt 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每天1次,连续治疗6d.术后第1、3、9天,分别评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yt Ⅰ的表达.结果 术后1天、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d,各组评分分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d,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以综合组较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并可上调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Ⅰ的表达,而尤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方案更优.
作者:杨慎峭;冯丽娟;毛雪莲;马红彦;金荣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川明参药材水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川明参高(22 g·kg-1)、中(5.5 g· kg-1)、低(1.8 g·kg-1)剂量组,日剂量分别为临床成人用量(0.25 g·kg-1)的88,22,5.5倍,连续给药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饮食、体重,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甲状腺、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给药组大鼠的饮食、体重均正常,除高剂量的谷草转氨酶(AST)有明显升高外,其余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停药15天后恢复正常.尸检及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连续食用川明参较安全.
作者:陈朝霞;张梅;陈璐;姚红娥;徐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对大鼠的肝、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20只,分别为KCoxBJN复方新制剂1.36,0.68,0.34 g/(kg·d)灌胃给药[相当于生药量13.6,6.8,3.4/(kg·d)],为人用有效剂量的40倍、20倍和10倍;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各组分别随机取雌雄各10只,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例、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葡萄糖等.结果 复方新制剂连续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对大鼠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给药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及停药恢复期对大鼠肝、肾功能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作者:包巨太;姚荣妹;马会霞;谢飞;王巍;韩淑英;徐静;郭树强;陈超逸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