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周琴英;牟强

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剂, 传统饮片, 偏头痛,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天威桃红四物方饮片和免煎颗粒剂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程度)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个月后的显效率(P<0.01)和总有效率(P<0.05)均高于治疗1周后水平;两组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均优于治疗前,除治疗1周后的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外(P<0.05),其余均为P<0.01;除治疗1周后的持续时间外,两组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0.59% vs.20.59%,P>0.05).结论 天威桃红四物方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疗效相当,耐受性较好,但前者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建议在临床上代替传统饮片来治疗偏头痛.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酯稀释法测定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对15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软膏对15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为0.6~1.6 mg/ml,革兰氏阴性菌MIC为1.0 ~ 3.0 mg/ml,真菌MIC为1.5 ~ 4.1 mg/ml.结论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抗菌药物.

    作者:郑光耀;何玲;薄采颖;王呈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心肌组织PKD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心肌组织PKD1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功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提取物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丹参提取物组分别给予低、中、高10,20,40 m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8周后应用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变化;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蛋白激酶D1(PKD1)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PK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分析,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出现大片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伴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丹参提取物低、中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淡染,轮廓较为模糊,部分细胞核肥大,排列较为杂乱,伴有老化的肉芽组织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丹参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较清晰,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减轻.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中大片的胶原组织取代了正常的心肌组织,丹参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以红色心肌组织为主,间杂以胶原组织.RT-PCR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丹参提取物各剂量组PK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十分丰富;和模型组相比,丹参提取物各剂量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丹参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PKD1的表达而改善心肌梗塞后的心肌组织病变.

    作者:杨雷;毛秉豫;徐国昌;叶松山;卞华;曾小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医证候研究新进展

    中医药诊疗体系具有整体观、辨证论治等鲜明的特色,中医学的整体性策略,即对人体状态加以认识、分类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与现代医学区别所在.而代谢组学这一新近研究方法更近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患者生理状态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变化.

    作者:徐彬;李泽庚;彭波;王浩;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响应面优化大米草多糖微波提取工艺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对大米草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大米草多糖得率和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综合指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利用模型的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图,确定微波提取大米草多糖的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20 W,提取时间11 min,料液比1∶21,在此条件下,大米草多糖得率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7.57%、40.0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作者:李盈蕾;陈建华;宋晓凯;孙吉佑;詹永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覆盆子不同萃取部位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影响

    目的 考察覆盆子不同萃取部位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影响,摸索覆盆子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有效部位.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覆盆子不同萃取部位12g生药/kg,连续3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测试前30min,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用氢溴酸东莨菪碱2mg/kg腹腔注射,造成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检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能力.结果 覆盆子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均可不同程度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强大鼠的空间探索能力,均有一定的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结论 覆盆子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具有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

    作者:黄丽萍;熊玉洁;赵梦岚;龚嘉华;谢一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香砂六君丸有害元素检测与限度评估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检测香砂六君丸中铬、铅、砷、镉、铜、汞六种有害元素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砂六君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香砂六君丸中汞和铬的区域污染程度较高,探讨了香砂六君丸中有害元素限量标准,为其进行风险监控提供了技术参数.

    作者:徐万帮;肖钧;蒋忠军;杨立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乳腺增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的对照组和艾灸配合中药治疗的观察组,二组均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二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61.67%)、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伴随症状明显缓解(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患者,辅以对症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冬虫夏草学名浅议

    通过对我国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学名及冬虫夏草菌的分类学进展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药材拉丁名、冬虫夏草菌学名以及药材拉丁名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建议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学名修订为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与国际学术界一致,药材拉丁名应结合虫体信息重新命名Ophiocordyceps&Hepialidae,进一步反映菌虫复合体的特殊性.

    作者:任艳;万德光;卢先明;国锦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生附片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江油附子的切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次乌头碱(1);尼奥灵(2);宋果灵(3);附子灵(4);8-乙氧基-14-苯甲酰基中乌头原碱(5);多根乌头碱(6);麦芽酚(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 麦芽酚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大乐;邓赟;李秀茹;彭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奇效四物汤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奇效四物汤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先兆流产患者给予奇效四物汤治疗,观察其疗效率.结果 85例治疗后统计,治愈77例,占90.5%,无效8例,占9.5%.结论 奇效四物汤对先兆流产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热淋清颗粒、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4例

    目的 探讨热淋清颗粒、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d常规采用微波治疗.微波治疗后对照组采用a-2b干扰素凝胶,睡前清洁外阴后置阴道后穹窿,1g/次,隔日1次,共10次;莫西沙星,0.4/次,口服,1次/d,共5d.观察组采用热淋清颗粒,8g/次,3次/d,口服,共14 d;保妇康栓,睡前清洁外阴后置阴道后穹窿,1粒/次,隔日1次,共10次.于术后2,4,8,12周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复诊,记录阴道出血及排液持续时间、阴道排液量、宫颈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和排液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排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8.44%,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宫颈糜烂Ⅲ度患者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淋清颗粒、保妇康栓能缩短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阴道出血及排液时间,减少阴道排液量,对于Ⅲ度宫颈糜烂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建文;王东红;王玉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对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5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西药组)23例,经测定各内分泌激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B超、测定基础体温等评价患者是否妊娠,以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周期排卵率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疗效确切,存在较大的应用价值,提倡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茹秀丽;冯艳萍;孟亚丽;李义飞;张红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分析

    目的 研究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 14个紫苏居群间叶、果穗、梗及根中总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一居群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居群紫苏果穗和根中总黄酮含量均较叶低,较梗高;白苏叶、梗及根的总黄酮在14个居群中高.14份材料经聚类分析可分成4个类群.结论 紫苏果穗和根可能是潜在的新药源,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地理上无明显的区域界限.

    作者:赵茜;刘倩;邹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车前草提取物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及机理研究

    目的 探讨车前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降尿酸作用机理.方法 以车前草不同剂量提取物灌胃,观察氧嗪酸钾盐诱导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含量、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与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车前草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水平和肝脏XOD及ADA活性均有显著下降,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结论 车前草提取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抑制XOD与ADA活性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

    作者:曾金祥;毕莹;魏娟;朱玉野;朱继孝;王晓云;罗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对大鼠血生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对大鼠的肝、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20只,分别为KCoxBJN复方新制剂1.36,0.68,0.34 g/(kg·d)灌胃给药[相当于生药量13.6,6.8,3.4/(kg·d)],为人用有效剂量的40倍、20倍和10倍;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各组分别随机取雌雄各10只,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例、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葡萄糖等.结果 复方新制剂连续给药90天及停药2周后对大鼠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给药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长期给药及停药恢复期对大鼠肝、肾功能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作者:包巨太;姚荣妹;马会霞;谢飞;王巍;韩淑英;徐静;郭树强;陈超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茱萸生物碱类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吴茱萸总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胸主动脉贴壁法,培养VSMCs并传代,通过特异性抗体SM α-actin进行免疫组化细胞学鉴定;MTT比色法检测VSMCs的增殖,制作各生物碱抑制VSMCs增殖的量效曲线,并依照改良寇式法计算吴茱萸各生物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三种生物碱的效应.结果 当质量浓度小于3×10-6g·L-1时,吴茱萸总碱的抑制作用低于等量的吴茱萸碱和次碱;高于此浓度,吴茱萸总碱抑制效应强于吴茱萸碱和次减,三种生物碱的IC50分别是1.72×10-5g·L-1、2.56×10-4g·L-1和3.42 ×10-4g·L-1.但总碱浓度高于3×10-5 g·L-1时,则呈细胞毒作用.结论 吴茱萸碱、次减和总碱均有抑制VSMCs增殖作用,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略高于次减,总碱浓度过高可产生细胞毒作用.

    作者:徐洋;侯化化;李强;张婧怡;孙安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鼠肝细胞液体外甲基化代谢丹酚酸A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目的 筛选大鼠肝细胞液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供体,建立丹酚酸A(SAA)体外孵育甲基化代谢的酶促反应.方法 采用HPLC-UV法检测孵育体系中底物SAA的浓度,根据底物消耗量计算SAA的体外酶促代谢反应速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大鼠肝细胞液体外温孵体系中,SAA的酶促甲基化代谢反应呈现饱和动力学特征,符合Michaelis-Menten曲线,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分别为30.4 nmol· mol-1·min-1,0.179 mmol·L-1.结论 大鼠肝脏的COMT酶对SAA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SAA发生快速、完全的甲基化代谢,大鼠肝细胞液与SAA在控制条件下体外温孵是高收率、选择性制备SAA甲基化代谢产物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李艳丽;王芳;翟文婷;许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证素”学说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通过对证素学说在缺血性中风中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归纳,进一步认识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特点与优势,为缺血性中风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乔利军;赵敏;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芎麻汤不同提取物对利血平致小鼠偏头痛模型血浆中5-HT和5-HIAA的影响

    目的 研究芎麻汤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利血平所致低5-HT型偏头痛小鼠血浆中5-HT、5-HIAA的影响.方法 将110只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空白组(A)、模型组(B)、挥发油组(C)、石油醚提取物组(D)、乙酸乙酯提取物组(E)、正丁醇提取物组(F)、乙酸乙酯加正丁醇提取物组(G)、萃取后剩余水液组(H)、水提醇沉组(Ⅰ)、水提液组(J)、布洛芬组(K).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1 mg/kg)14 d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芎麻汤及其提取物对利血平偏头痛小鼠血浆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水提液组、醇沉组、乙酸乙酯加正丁醇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5-HT含量较模型组增加;模型组大鼠血浆5-HIAA含量较正常组降低;水提液组、乙酸乙酯加正丁醇组、乙酸乙酯组5-HT含量较模型组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芎麻汤各提取物对偏头痛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建生;郭倩瑶;潘星星;马丽;李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知识需求调查及培训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中医执业助理中医知识的需求,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择来我院参加培训进修的56名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中医知识需求等内容.结果 56名调查对象中,基本知识掌握方面: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合计72%,排名前三项的是:五脏六腑(87.5)>望闻问切(83.93%)>辩证论治(82.14%);中医技能运用方面:熟练运用和一般合计53%,排名前三项的是:拔罐(82.14%)>按摩(67.86%)>针刺艾灸(64.29%);中医知识需求方面,35.71%选择中医基础理论,60.71%选择(6~12)月的培训时间,62.5%选择脱产进修培训方式,64.29%希望案例教学法.结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不容乐观,表现出对中医知识的强烈需求,我们应结合中医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现状,开展系统性而又富有个性化的培训教育.

    作者: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