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证素”学说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乔利军;赵敏;黄燕

关键词:证素, 缺血性中风, 证素辨证
摘要:通过对证素学说在缺血性中风中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归纳,进一步认识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特点与优势,为缺血性中风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坎卦(三)的内涵探讨“阴中求阳”的实质

    通过研究文献及总结,笔者参悟出坎卦蕴含“坎阳为本”及“阴为阳基”两层内涵,而“阴中求阳”是针对坎卦之逆而制定的治则.结合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坎卦是圆运动正常运行的根本,故“阴中求阳”实质是治本之法,体现了中医学“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望同道郢政.

    作者:沈耿杨;廖少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车前草提取物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及机理研究

    目的 探讨车前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降尿酸作用机理.方法 以车前草不同剂量提取物灌胃,观察氧嗪酸钾盐诱导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含量、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与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车前草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水平和肝脏XOD及ADA活性均有显著下降,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结论 车前草提取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抑制XOD与ADA活性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

    作者:曾金祥;毕莹;魏娟;朱玉野;朱继孝;王晓云;罗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逍遥散对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逍遥散降低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膝关节失稳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混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驱赶行走4周,分别灌药或灌生理盐水8周.造模后12周末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逍遥散可明显下调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的表达,可能是逍遥散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戴七一;黎强;郑铁牛;阮萍;林宗汉;覃学流;谈驰;罗胤;冯彦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香砂六君丸有害元素检测与限度评估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检测香砂六君丸中铬、铅、砷、镉、铜、汞六种有害元素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砂六君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香砂六君丸中汞和铬的区域污染程度较高,探讨了香砂六君丸中有害元素限量标准,为其进行风险监控提供了技术参数.

    作者:徐万帮;肖钧;蒋忠军;杨立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情况、品质的影响.方法 在穿心莲栽培试验田,搭简易大棚,以不同颜色的薄膜覆盖得到不同光质,观察穿心莲生长情况,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结果 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从多到少依次为CK>白膜>红膜>蓝膜>黄膜;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白膜>CK>蓝膜>黄膜;不同光质下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无明显差异,穿心莲总内酯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CK>白膜>蓝膜>黄膜.结论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的生长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白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的生长,红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品质的提高.

    作者:褚晨亮;曾令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市售青蒿饮片的质量一致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分析

    目的 通过青蒿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之间的差异,为青蒿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 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高纯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6 nm)测定26份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的指纹图谱,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6份饮片中,65.4%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大于0.950,9.2%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小于0.600,15.4%的相似度结果在0.850~ 0.950之间.结论 市售青蒿饮片所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质量一致性欠佳.

    作者:白根本;王敏;彭玉帅;王如峰;马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风寒表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风寒表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的变化.方法 20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在18~21℃室温环境中饲养.实验组动物放置温度2~5℃,湿度60%,风速4~5级,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于实验开始第7天(造模成功)、第10天和第14天分三批次,分别先称体重然后处死,采集脏器称重并计算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 对照组体重、脾和胸腺重量均随饲养天数增加而增加,脾脏系数上升,胸腺系数较恒定;实验组普遍出现风寒表证状况,小鼠体重先减后增,脾脏重量增加,而系数变化不明显,且系数均高于对照组,胸腺质量变化不大,但系数下降明显.结论 风寒表证模型小鼠造模期及恢复期体重变化较大,脾脏和胸腺系数受体重影响较大,也与脏器代偿性增大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树林;张发斌;李杰;陆东明;吴萍;刘占厚;张广梅;赵协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0种黔产中药材饮片中11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污染调查与研究

    目的 了解贵阳市药材市场上黔产中药材饮片中11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方法 收集贵阳市药材市场上30种黔产中药材饮片121个样品,经过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用石油醚洗涤定容,经浓硫酸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 121个批次黔产中药材饮片中检出11种有机氯农药的为78个批次,检出六六六,DDT,六氯苯,五氯硝基苯,七氯分别为59,31,26,14,14个批次.结论 黔产中药材饮片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污染是六六六和DDT,有机氯农药平均含量较低,合格率为96.7%,绝大部分黔产中药材饮片11种有机氟农药残留量低于相关规定的浓度.

    作者:程寿峰;张明时;夏品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分析实验教学的微型设计与探讨

    对《中药槐米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教学实验做了微型设计.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微型实验结果与常量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相同样品非常接近的测定结果.证明了在中药分析教学实验中采用微型实验的可行性.

    作者:姜琳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茱萸生物碱类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吴茱萸总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胸主动脉贴壁法,培养VSMCs并传代,通过特异性抗体SM α-actin进行免疫组化细胞学鉴定;MTT比色法检测VSMCs的增殖,制作各生物碱抑制VSMCs增殖的量效曲线,并依照改良寇式法计算吴茱萸各生物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三种生物碱的效应.结果 当质量浓度小于3×10-6g·L-1时,吴茱萸总碱的抑制作用低于等量的吴茱萸碱和次碱;高于此浓度,吴茱萸总碱抑制效应强于吴茱萸碱和次减,三种生物碱的IC50分别是1.72×10-5g·L-1、2.56×10-4g·L-1和3.42 ×10-4g·L-1.但总碱浓度高于3×10-5 g·L-1时,则呈细胞毒作用.结论 吴茱萸碱、次减和总碱均有抑制VSMCs增殖作用,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略高于次减,总碱浓度过高可产生细胞毒作用.

    作者:徐洋;侯化化;李强;张婧怡;孙安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分析

    目的 研究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 14个紫苏居群间叶、果穗、梗及根中总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一居群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居群紫苏果穗和根中总黄酮含量均较叶低,较梗高;白苏叶、梗及根的总黄酮在14个居群中高.14份材料经聚类分析可分成4个类群.结论 紫苏果穗和根可能是潜在的新药源,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地理上无明显的区域界限.

    作者:赵茜;刘倩;邹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生附片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江油附子的切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次乌头碱(1);尼奥灵(2);宋果灵(3);附子灵(4);8-乙氧基-14-苯甲酰基中乌头原碱(5);多根乌头碱(6);麦芽酚(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 麦芽酚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大乐;邓赟;李秀茹;彭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花黄栀露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根据方剂的组方原则,对可作为食品保健品的中草药进行组方,制备出“双花黄栀露”,实验验证其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炎症模型,检测该制剂的抗炎作用;测定足肿胀大鼠血清炎症因子PGE2和炎症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该制剂的抗炎机制.结果 双花黄栀露能够有效抑制大鼠的足肿胀率,减少炎性介质PGE2的生成,抑制炎性部位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 双花黄栀露具有抗炎作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罗音久;张法仁;曾忠良;付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目的 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 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浸提液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醇浸提液.结论 大黄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可降低其抑制物质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提高出苗率.

    作者:李敏;敬勇;刘薇;林秋霞;夏琴;齐景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防护以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的防护以及护理.方法 1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缬沙坦、卡维地洛以及复方盐酸阿米洛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20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无明显差异性,而实验组患者其肾功能以及尿蛋白水平、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难治性高血压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个性化的护理配合可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肾虚病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养护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文章紧扣肾虚这一核心病机,从肾的阴阳失调及其对心、肝、脾三脏的影响,来阐述通过饮食起居的养护,可固肾填精,避免或缓解临床绝经期妇女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谭雪菊;李炜弘;曾跃琴;许嗣立;秦健;崔珈铭;史年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车前草黄酮苷酸水解工艺条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

    目的 建立检测车前草中黄酮苷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车前草黄酮苷水解条件.方法 对车前草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及酸水解,再利用HPLC法测定水解后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对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考察水解条件.结果 测得水解后车前草中主要黄酮苷元槲皮素的含量为1.36mg/g,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35 mg/g,黄芩素的含量为0.89 mg/g,3种苷元的含量之和为2.60 mg/g,黄酮苷元含量明显高于水解前.其佳水解条件为:5mol/L盐酸75℃恒温水解1.5h.结论 建立了水解-HPLC法检测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为建立HPLC法测定车前草总黄酮含量提供依据;探索出水解车前草黄酮苷的佳方案,优化了车前草黄酮苷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作者:李明娟;刘磊;傅春燕;李荣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关于门诊中药不合格处方的分析和相应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中药不合格处方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门诊中医处方相关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合格处方的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结果 研究选择的中药处方10000张中,不合格处方为1300张,占13%.处方不合格类型包括药名未规范使用、药物用法不明、未合格配伍、脚注不明确、用药剂量不当及未合格书写,其中,未规范用药占所有类型中的高比例(P<0.05).结论 针对门诊中药不合格处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将内容在工作中得以落实,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杜双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HOP通路参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

    目的 探讨CHOP通路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DEN间断给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诱癌过程中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ERK,ATF6,IRE-1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HOP通路相关蛋白在诱癌早、中期(1 ~14周)逐渐升高,诱癌晚期(15~ 20周)表达达到峰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HOP通路参与了DEN诱发大鼠肝损伤、肝细胞增生、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大鼠形成肝癌后,不参与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肖斌;马冬杰;司广和;张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参与丹参配伍对心肌梗塞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参与丹参配伍对心梗模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与丹参2∶1配伍组、2∶0组、0∶1组,药物灌胃两周,分别取静脉血离心,检测血清NO、ET、MDA、SO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O、SOD降低,ET、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2∶1组、2∶0组、0∶1组NO、SOD均升高,ET、MD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2∶1组NO、ET、SOD、MDA改变与2∶0组、O∶1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参与丹参2∶1配伍组可以明显改善心肌梗塞模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活性物质释放和抗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永刚;钟伟;于远望;郑刚;王礼凤;尚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