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龙;史锁芳
目的 进行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追踪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NMR,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到两个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油酸-1-甘油酯和亚油酸-1-甘油酯.结论 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虫体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奎;冯颖;何钊;孙龙;陈智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糖尿病所致的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茶多酚治疗组.光镜下观察睾丸的显微结构改变,检测睾丸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中Bcl-2以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光镜下观察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变形及生精上皮脱落,茶多酚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的形态结构几乎接近于正常.茶多酚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SOD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糖尿病模型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P<0.05).与糖尿病模型大鼠比较,茶多酚可升高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表达(P<0.05),提高Bcl-2/Bax比值.结论 茶多酚对糖尿病所致的大鼠睾丸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以及调节凋亡蛋白有关.
作者:王秀虹;余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HOP通路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DEN间断给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诱癌过程中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ERK,ATF6,IRE-1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HOP通路相关蛋白在诱癌早、中期(1 ~14周)逐渐升高,诱癌晚期(15~ 20周)表达达到峰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HOP通路参与了DEN诱发大鼠肝损伤、肝细胞增生、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大鼠形成肝癌后,不参与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肖斌;马冬杰;司广和;张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TFAR19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脂肪肝中医临床辨证分为3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者,用ELISA法测定所有血清标本的TFAR19吸光度值.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TFAR19吸光度为(0.338±0.062),健康对照组为(0.330 ±0.04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根据B超分度亚组分析提示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TFAR19吸光度(0.360±0.046),与对照组和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升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型分布上,以肝郁气滞和痰湿蕴结两型占多数,分别为40%(24/60例)、41.67%(25/60例);而脾虚湿蕴型占18.33%(11/60例);其血清TFAR19含量以肝郁气滞型升高(0.370±0.056),与对照组和痰湿蕴结型和脾虚湿蕴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痰湿蕴结型和脾虚湿蕴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实证为主,或见虚实夹杂.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TFAR19升高,对应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型,提示此类患者存在活跃的细胞凋亡代谢,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龚向京;黎波;彭中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痉咳是目前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情较为顽固,中医治疗多以中药为主,针灸疗法较为少见.笔者有幸跟随陈朝明教授学习,目睹了陈老师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痉咳,当场见效.该文从痉咳的中医病因病机出发,探讨陈老师针灸思路,希望给学者们带来帮助.
作者:钱俐俐;陈朝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的防护以及护理.方法 1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缬沙坦、卡维地洛以及复方盐酸阿米洛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20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无明显差异性,而实验组患者其肾功能以及尿蛋白水平、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难治性高血压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个性化的护理配合可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73.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51.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87.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联合中药麻杏石甘汤能有效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黄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车前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降尿酸作用机理.方法 以车前草不同剂量提取物灌胃,观察氧嗪酸钾盐诱导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含量、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与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车前草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水平和肝脏XOD及ADA活性均有显著下降,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结论 车前草提取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抑制XOD与ADA活性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
作者:曾金祥;毕莹;魏娟;朱玉野;朱继孝;王晓云;罗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传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变生他病.发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突出症状,热度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因而对发热的处理在临床上意义重大.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作者:曹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介绍邓铁涛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与特色,主要有病证结合,治病必求于本;五脏相关,平调脏腑功能;详查细断,三因制宜而治;多法齐用,重视药对成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迪;刘凤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房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心律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心律失常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显效率42.5%,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对肝肾等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降低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膝关节失稳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混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驱赶行走4周,分别灌药或灌生理盐水8周.造模后12周末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逍遥散可明显下调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的表达,可能是逍遥散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戴七一;黎强;郑铁牛;阮萍;林宗汉;覃学流;谈驰;罗胤;冯彦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水提醇沉法对红花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同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 以山奈酚为标准品测定红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氧自由基清除能(ORAC)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荧光素(FL)为荧光探针,2,2-偶氮-2-氨基氢氯化丙烷(AAPH)在37℃时以稳定的速率产生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剂的存在可以清除H2O2,动态延迟FL的荧光衰减,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4-MUG)为反应底物,4-MUG被酵母α-葡萄糖苷酶水解后产生的4-甲基-伞形酮(4-MU)为荧光探针,通过测定样品加入前后荧光变化计算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结果 以山奈酚计,每1g红花中含1.14 mg总黄酮;红花提取物的ORAC值为(1090±138)μmol TE/g,为维生素C[ORAC值为(2042±197)μmol TE/g]的53%;在(15.63~1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红花提取物表现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2.8±5.7)μg/ml,阿卡波糖的IC50为(1.75±0.42)μ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红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黄酮类成分有关.
作者:廖晖;梁红萍;武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长期高血糖会形成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即使血糖得到控制后,代谢紊乱依然存在,并对大血管持续造成损害,尽早关闭代谢记忆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键问题所在.文章从“伏邪理论”着手,认为代谢记忆类似于伏邪在体内伏匿的过程,脏腑功能失衡是“伏邪”产生的基本条件,痰浊、瘀血是“伏邪”的主要构成部分,脉络是“伏邪”滞留的主要部位,“脉搏坚病”是“伏邪”所致的直接后果.从中医伏邪理论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代谢记忆的进行了论述.
作者:高泓;谢春光;郭宝根;周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的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综合干预组(简称治疗组),和仅采用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干预组(简称对照组),两组各30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痛缓解率、止痛近期疗效、碱性磷酸酶变化、功能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缓解率(X2 =7.685,P=0.034)及总止痛疗效(X2=10.310,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功能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0)、(1.75±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0.P =0.04),对照组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变化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2/30)和46.6%(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X2 =2.730,P=0.768);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数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O.05)(X2=20.329,P=0.000),肝肾功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碱性磷酸酶下降>100 U/L者达56.7%,远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磷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有明显协同作用,能提高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其作为中西医结合干预肿瘤预后的特色治法,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亚军;邹彦;阮培刚;肖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将角叉菜胶包埋入大鼠右后足跖部位,造成慢性炎症模型;于大鼠后背包埋棉球法造成肉芽肿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复方穿蛭透皮贴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以考察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均能提高热板法引起疼痛的域值.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还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廊急性炎性肿胀及抑制角叉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引起的慢性炎症肿胀及肉芽肿.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新成;唐锐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大鼠脑干、脊髓中突触结合蛋白Ⅰ(Syt 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每天1次,连续治疗6d.术后第1、3、9天,分别评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yt Ⅰ的表达.结果 术后1天、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d,各组评分分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d,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以综合组较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并可上调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Ⅰ的表达,而尤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方案更优.
作者:杨慎峭;冯丽娟;毛雪莲;马红彦;金荣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硫磺熏制对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设黄芪含水量、硫磺用量、熏制时间3个因子,采用L9(33)正交设计实验,酸蒸馏碘滴定法测定不同处理下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 未用硫磺熏制的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为25.60 mg/kg,熏制后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明显升高.硫磺用量对二氧化硫残留量影响极显著,药材含水量和熏蒸时间影响不显著.结论 药材含水量为20% ~25%、硫磺用量0.025 kg/kg、熏制时间为72 h处理下黄芪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小,为134.867 mg/kg.
作者:张丹;晋小军;赵洁;王刚;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内外同治疗法对哮病虚哮证患者肺功能及白介素-8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受试者通过网络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固本养肺贴膏穴位贴敷联合固本平喘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和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0 d.观察肺功能、PEF变异率和白介素-8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8和PEF变异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外同治疗法对哮病虚哮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和免疫指标.
作者:姚明;于雪峰;王祺;乔世举;郭振武;范欣;金东益;孟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中医执业助理中医知识的需求,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择来我院参加培训进修的56名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中医知识需求等内容.结果 56名调查对象中,基本知识掌握方面: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合计72%,排名前三项的是:五脏六腑(87.5)>望闻问切(83.93%)>辩证论治(82.14%);中医技能运用方面:熟练运用和一般合计53%,排名前三项的是:拔罐(82.14%)>按摩(67.86%)>针刺艾灸(64.29%);中医知识需求方面,35.71%选择中医基础理论,60.71%选择(6~12)月的培训时间,62.5%选择脱产进修培训方式,64.29%希望案例教学法.结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不容乐观,表现出对中医知识的强烈需求,我们应结合中医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现状,开展系统性而又富有个性化的培训教育.
作者: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