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陈鸿平;刘友平;刘荣;樊丹青
乙肝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之症,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治疗上若仅从治肝入手,往往疗效甚微.“肝病实脾”是中医治疗肝病的理论精髓,始终贯穿肝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也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已取得卓越疗效.文章从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阐述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子瑶;梁健;邓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老年上腹部术后患者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者均给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吸入,一天两次,每次雾化时间20min,观察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五天两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以及用药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缓解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缓解咳嗽咳痰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缓解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两组接近(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病例.结论
作者:邹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糖类物质不仅作为结构成分和能量物质存在,如在高盐、高压等逆境条件下,海洋糖类物质还对生物体起着良好的保护性作用.海洋糖类物质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使它们在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精细化学方面有着优良的应用潜能.文章对有良好应用潜能的海洋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预示了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广阔前景.
作者:于国友;王天琦;吴海歌;姚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七叶莲中的微量元素.方法 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七叶莲样品中Al、Ba、Ca、Co、Cu、Fe、Mg、Mn、Ni、P、Sr、Ti、Zn、V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35% ~ 1.35%,回收率为97%~110%,研究表明七叶莲中含比较丰富的Ca、Mg、Mn、Al、Zn、Fe等元素,微量元素在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药理作用.结论 ICP-AES法具有测定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的特点,适用于七叶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作者:张慧;林小凤;刘嘉;黄玉香;许瑞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糖足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黄芪、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糖足洗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35.420~354.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73%,RSD为2.3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乔媛媛;郑敬;谈静;魏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中医证候变化.结果 介入术前及术后1周证候分布均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介入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分布为:痰浊证>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结论 冠心病介入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瘀证,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气虚证和阳虚证,介入治疗对痰浊证无改善作用.
作者:范宗静;崔杰;吴旸;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百会”“水沟”“足三里”穴对大鼠脑缺血区CD34+标识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脑梗死体积比.结果 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减少大鼠脑I/R后脑梗死体积比.同时,电针治疗的早期介入明显增强了脑内缺血区MVD增加趋势,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与MVD计数呈负性相关,尤其在I/R 48~ 72 h时间段内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脑缺血区MVD、减少脑梗死体积,对抗缺血缺氧,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樊云;张晓明;左朝;丁玲;余玲玲;陈邦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中医学“神病”“痴呆”“健忘”范畴,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医家认为该病是以髓海不足、神明失用为基本病机,肾虚精亏、痰瘀阻滞为主要病因的虚实夹杂病症.课题组在文献研究及中医证素临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元填精、化痰祛瘀为治疗AD的基本原则,组成益智防呆方用于临床收到显著疗效,在动物实验中同样证实该治疗原则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并对其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万文斌;董振华;李亚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陈潮祖(1929-),男,四川省宜宾人.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冶,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鹊起.195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至今.临床方面,于杂病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证、遣方、用药经验.下面介绍陈老治疗疑难杂病经验.
作者:吕林;黄穗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清脑复神液治疗轻度认知障碍(肾虚痰瘀证)(MCI)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MCI病例32例,口服清脑复神液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通过精神心理学测试量表、症状积分比较等手段,评价清脑复神液改善MCI记忆减退症状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MMSE量表、临床记忆量表(量表总评分/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连线A测验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临床记忆量表(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连线B测验、Boston命名量表、画钟测验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周后、1月后、2月后及3月后与用药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清脑复神液可有效改善MCI患者记忆减退症状,提高记忆认知水平.
作者:李斌;葛玉霞;伍文彬;焦小柯;黄英;王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 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的研究论著、提取有效数据,终纳入10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有4篇是关于治疗中风后抑郁证),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0,95% CI(1.04,1.17)],4篇治疗中风抑郁证的RR=1.12,95% CI(1.04,1.22).结论 meta分析初步提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一定疗效.
作者:徐谦;沈耿;陈新林;莫传伟;李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李忠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四十余载,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以及自身特色针法治疗眼病,并且对各类疑难杂症具有独到见解,尤其在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方面独有心得,临床效果较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对于李忠仁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略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阮志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 22例,脾胃湿热证(PWHS) 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作者: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模型动物胃体粘膜层AQPs表达及AC-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 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体粘膜层AQPs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体粘膜层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体粘膜层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下调;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2,AQP9的表达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平胃散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升高.结论 胃体粘膜层合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AC-cAMP在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体粘膜层的表达降低,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以及AC-cAMP途径防治湿阻中焦证的病变.
作者:张慧慧;陈继兰;黄秀深;刘童婷;徐萌;邓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肺系疾病症状,由于不同病因其临床表现各异,常有咳嗽咯痰,或干咳咽痒,或呛咳,或咳嗽气喘,或反复咳嗽数月不愈等,可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往往西药治疗,疗效不甚理想,甚者迁延数月不愈.笔者跟随吾师曹勇教授临床,对诊治患者各种咳嗽有独特的见解,采用止嗽散辨证加减治疗,颇具良效.现加以归纳总结.
作者:苏广;蒋玥;朱璞玉;曹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起用UPLC检测丹参提取过程中酚酸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水提丹参,定时采样,使用UPLC测定不同时间中酚酸类物质的溶出量.结果 该方法稳定,线性好,精密度佳.结论 可用该方法监测丹参提取过程中酚酸类物质的溶出量.
作者:王晓毅;章顺楠;周立红;叶正良;范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5种虎杖酒制饮片水提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其对出血时间的影响、采用玻片法及毛细玻管法测定其对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虎杖黄酒润品组、黄酒煮品组、黄酒炙品组、米酒泡品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可显著延长出血时间(P<0.01),虎杖黄酒煮品组、黄酒炙品组、米酒泡品组与虎杖生品组比较均可显著延长出血时间(P<0.05或P<0.01).虎杖黄酒润品组、黄酒煮品组、黄酒炙品组、米酒泡品组、米酒炙品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P<0.01),虎杖黄酒煮品组、米酒炙品组与虎杖生品组比较均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P<0.05).结论 虎杖不同炮制方法饮片,虎杖生品、黄酒润品、黄酒煮品、黄酒炙品、米酒泡品、米酒炙品均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其中以虎杖黄酒煮品效果佳.
作者:丘芬;金钊;闫守霞;江海燕;梁天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早在十九世纪,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近代的多数研究者们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仅对护患沟通艺术在儿科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作者:曹子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色谱纯化,并将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较,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正十六烷酸(2);3,3’-Bisdemethylpinoresinol(3);山柰素(4);香草酸(5);5-羟甲基糠醛(6);芥子酸(7);胡萝卜苷(8);蔗糖(9).结论 化合物3,5-7为首次从白刺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白刺属中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
作者:吴增宝;常敏;李梦良;陈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结合广义二维相关光谱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实现中药材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快速鉴别.方法 检测收集山豆根和北豆根在变温(30~130℃)条件下的近红外光谱,计算二维相关光谱,比较分析同步相关光谱和异步相关光谱.结果 在一维图上,两味中药光谱非常相似,无法鉴别.利用两味中药在7 500到4 000 cm-1波段二维相关光谱特征的较大差别,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相似度,实现了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可视化鉴别.结论 二维相关光谱能提高近红外光谱分辨率和鉴别能力.研究结果为相关中药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便捷、有力的新方法.
作者:刘浩;黄艳萍;高鸿彬;相秉仁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