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洋糖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于国友;王天琦;吴海歌;姚子昂

关键词:褐藻糖胶, 卡拉胶, 甲壳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摘要: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糖类物质不仅作为结构成分和能量物质存在,如在高盐、高压等逆境条件下,海洋糖类物质还对生物体起着良好的保护性作用.海洋糖类物质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使它们在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精细化学方面有着优良的应用潜能.文章对有良好应用潜能的海洋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预示了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广阔前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手法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推拿手法是产生疗效的关键.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推拿手法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报道进行整理,并提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萌;李亚;尚坤;张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炮制对当归质量影响的研究概述

    通过对当归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总结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当归炮制的理论基础;从当归炮制前后外观性状、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变化,探讨炮制对当归质量影响的机制;分析比较国家标准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当归炮制品药用部位、辅料、质量、剂量要求的差异,为当归炮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硕;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班秀文教授妇科病饮食调养学术思想浅述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运用饮食调养辅助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班老倡导药食同疗,以辨证施膳为首要原则,善用古方,并注重患者的饮食宜忌;以调血为本,顾护气阴;以病机为纲,执简驭繁;因地制宜,弘民族之特色.临床效果受到患者肯定.

    作者:刘玉筠;员晓云;戴铭;董岚;张璐砾;覃灿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野生祁白术化学成分的HPLC-ESI-TOF/MS快速分离鉴别

    目的 阐明祁白术药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别.方法 采用Ec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低压梯度洗脱程序:0~35 min45% ~80% A;35 ~55 min 80% ~99% A;55~65 min 99%~99% A;65~75min45% A;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使用ESI离子源,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范围m/z 50 ~ 1000.结果 根据正负离子总离子流图结合相关文献共推断出8个化学成分.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祁白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云志;刘兰花;江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中药易出现混淆品,亟需找到一种快速、简便和经济的鉴别方法.近年来,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已成为中药材物种及物种间亲缘关系鉴定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牛红军;姜明;杨官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的蛋白质组学深入研究的思考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独具中医特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体系,试图解决蛋白质研究中出现表浅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

    作者:祝美珍;曾石森;齐玉洁;苏春寿;朱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胃体粘膜层AC-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模型动物胃体粘膜层AQPs表达及AC-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 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体粘膜层AQPs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体粘膜层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体粘膜层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下调;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2,AQP9的表达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平胃散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升高.结论 胃体粘膜层合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AC-cAMP在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体粘膜层的表达降低,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以及AC-cAMP途径防治湿阻中焦证的病变.

    作者:张慧慧;陈继兰;黄秀深;刘童婷;徐萌;邓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型EGF、TFF1及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 22例,脾胃湿热证(PWHS) 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作者: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脾阳虚对实验大鼠脑组织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和灌胃大黄水煎液复合方法复制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观察肾脾阳虚对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形态及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衰老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桂附理中丸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同时灌胃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同时灌胃大黄水煎液,维生素E组灌胃维生素E混悬液,桂附理中丸组灌胃桂附理中丸混悬液,共30 d.透射电镜下观测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取大脑海马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lotho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lotho蛋白表达.结果 肾脾阳虚模型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细胞器及神经元出现衰老表现,桂附理中丸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轮廓清晰,无细胞器及神经元细胞衰老征象,用药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脑海马Klotho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桂附理中丸组大鼠Klotho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肾脾阳虚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细胞衰老的病理改变明显,表明肾脾阳虚可导致大鼠衰老.肾脾阳虚可导致模型大鼠大脑海马Klotho表达水平下降,温补肾脾方药可上调Klotho的表达,改善大脑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病理改变,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Klotho蛋白低表达是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衰老的可能机制.

    作者:周艳艳;郭煜晖;周安方;徐安莉;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目的 通过对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中医药干预CIN提供依据.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281例CIN患者CINI 109例,CINII 77例,CINIII 95例.CINI患者体质频数由高到低是: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CIN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CINI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结论 CIN不同级别患者的主要体质都与湿邪为患有关,体质调理应以化痰祛湿为主.

    作者:朱丽红;杜冬青;董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充髓填精方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充髓填精方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化疗期间服用自拟充髓填精方,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鲨肝醇、利血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使用剂量.结果 观察组化疗7d、14d及21d白细胞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白细胞计数(P<0.05),观察组重度(Ⅲ~Ⅳ度)白细胞抑制、血小板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G-CSF平均用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充髓填精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避免重度白细胞抑制及血小板抑制的发生,并降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一民;贺咏宁;龙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曹勇教授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

    咳嗽是临床常见肺系疾病症状,由于不同病因其临床表现各异,常有咳嗽咯痰,或干咳咽痒,或呛咳,或咳嗽气喘,或反复咳嗽数月不愈等,可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往往西药治疗,疗效不甚理想,甚者迁延数月不愈.笔者跟随吾师曹勇教授临床,对诊治患者各种咳嗽有独特的见解,采用止嗽散辨证加减治疗,颇具良效.现加以归纳总结.

    作者:苏广;蒋玥;朱璞玉;曹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IL-23/IL-17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及苗药金乌健骨方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制备CIA模型,检测各给药组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 CIA模型大鼠IL-17、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乌健骨方各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均能下调IL-17、IL-23的表达(P<0.01或P<0.05),以高剂量金乌健骨方组明显,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 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23呈高表达水平,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龙小琴;黄颖;唐芳;王莹;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系病位特征与基础证的专家意见征询研究

    文章探讨肝系病位特征与基础证的专家意见征询研究的相关内容.在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和5位教授的咨询预调查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内遴选26位知名专家,邀请专家对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常见症状作出重要性评价.将得到的肝系病证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以及舌脉特征等相关信息通过内容效度和系统聚类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标准化分析,通过整个分析过程建立了肝系病证的辨证要素系统.

    作者:史话跃;吴承玉;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毒结清口服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0例临床报道

    目的 探讨毒结清口服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MDS的40例患者进行毒结清口服液联合沙利度胺的治疗,共治疗6个月(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观察其对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疗效和其对T淋巴细胞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结果 40例MDS患者中,治疗有效率达到70.0% (28/40),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数量较前升高(P>0.05);CD3+T淋巴细胞水平、CD3+ 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比值有明显提高(P<0.05);CD3+ 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毒结清口服液联合沙利度胺对MD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可能与能诱导MDS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程纬民;曾清;朱凌;何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应用Kováts保留指数与质谱对化合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 6批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中共定性、定量51个化合物,总含量97.976% ~ 98.734%.6批样品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均为d-柠檬烯(49.775% ~59.822%),另有2个含量较高的化合物γ-萜品烯(10.776% ~ 20.121%)与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1.209%~5.400%).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不同贮藏期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4年新会陈皮与另5批贮藏年限更长的新会陈皮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源于茶枝柑的新会陈皮挥发油属于柠檬烯/γ-萜品烯/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型.

    作者:王坚;陈鸿平;刘友平;刘荣;樊丹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正交试验优选佛手散水煎工艺

    目的 优选佛手散佳水煎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各指标的影响,优化佳水煎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水煎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贾智若;唐旭东;钟益宁;李玲;赵欣;甄汉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选择诱导分化和促成骨的佳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LP活性,并用改良Gomori法进行ALP染色,采用茜素红法进行钙化结节染色.采用RT-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RunX2 mRNA的表达,成骨标志物ALP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促进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降低,5~40 g·L-1的鹿茸Ⅰ型胶原抑制BMSCs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使ALP活性增加显著且促进钙化结节的形成.RT-PCR检测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上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而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则下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论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可以通过上调RunX2基因的表达诱导BMSCs向OB分化,且与浓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艳双;罗速;张大方;曲晓波;李娜;谭寅凤;李枫;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金属污染对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金属Pb、Hg污染对三种豆科中草药种子的萌发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室内水培实验方法观察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控制下三种苦马豆、甘草和苦豆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 Pb2+污染对三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以及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g+污染对甘草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而对苦马豆和苦豆子种子,浓度小于50 mg/L时,对发芽势和芽长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影响不显著,浓度大于100 mg/L时,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都受抑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三种植物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浓度的汞污染下均降低,且浓度越大幼苗的抗氧化活性越低.结论 重金属污染对中草药种子的萌芽情况具有严重的毒害影响,即使能够萌芽,其幼苗的总抗氧化能力会降低,易导致机体发生病变,在种植栽培生产上会导致减产.

    作者:敖恩宝力格;乌达巴拉;张园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进展

    痛风在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痛风的临床治疗研究相关文献,并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向杨;唐业建;王丹婷;梁天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