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智若;唐旭东;钟益宁;李玲;赵欣;甄汉深
目的 评价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 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的研究论著、提取有效数据,终纳入10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有4篇是关于治疗中风后抑郁证),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0,95% CI(1.04,1.17)],4篇治疗中风抑郁证的RR=1.12,95% CI(1.04,1.22).结论 meta分析初步提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一定疗效.
作者:徐谦;沈耿;陈新林;莫传伟;李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药康肾合剂(KSP)对酒精性肾损害大鼠肾组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每组22只.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酒精组给予乙醇每日2次灌胃,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基础上,加用康肾合剂水煎剂每日2次灌胃,共12周.于实验第4周、8周、12周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DGF-B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酒精组大鼠肾组织PDGF-BB表达显著增强(P<0.05和P<0.01);中药组大鼠PDGF-BB表达明显低于酒精组(P<0.05和P<0.01).结论 大鼠肾组织PDGF-BB表达增强与酒精性肾损害存在一定关联,KSP干预酒精性肾损害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DGF-BB表达有关.
作者:邱皓;胡晓琴;吕晓云;刘文;李艳芬;滕玉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独具中医特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体系,试图解决蛋白质研究中出现表浅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
作者:祝美珍;曾石森;齐玉洁;苏春寿;朱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桑枝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为桑枝药材的产区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10mmol/L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20μl,进行了12批桑枝样品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12批桑枝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4个特峰,通过相似度计算发现桑枝药材不同产地之间质量有差别,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缩减数据处理量、方法简单可靠,结果与相似度计算结果吻合.结论 桑枝HPLC指纹图谱为桑枝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作者:东莎莎;赵恒强;王晓;吴宏伟;耿岩玲;刘建华;杨洪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应用Kováts保留指数与质谱对化合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 6批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中共定性、定量51个化合物,总含量97.976% ~ 98.734%.6批样品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均为d-柠檬烯(49.775% ~59.822%),另有2个含量较高的化合物γ-萜品烯(10.776% ~ 20.121%)与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1.209%~5.400%).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不同贮藏期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4年新会陈皮与另5批贮藏年限更长的新会陈皮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源于茶枝柑的新会陈皮挥发油属于柠檬烯/γ-萜品烯/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型.
作者:王坚;陈鸿平;刘友平;刘荣;樊丹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白细胞变化规律.方法 以“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与对照组比较一周内白细胞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白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小鼠体内白细胞的表达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实验组白细胞的变化曲线与对照组基本平行.结论 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白细胞的高表达出现在太阳病第3天,此后逐渐回落,基本吻合外感表证7天自愈的病程;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水平昼高夜低的变化.
作者: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发斌;张广梅;陆东明;王仁嫒;陈湘宏;刘占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百会”“水沟”“足三里”穴对大鼠脑缺血区CD34+标识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脑梗死体积比.结果 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减少大鼠脑I/R后脑梗死体积比.同时,电针治疗的早期介入明显增强了脑内缺血区MVD增加趋势,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与MVD计数呈负性相关,尤其在I/R 48~ 72 h时间段内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脑缺血区MVD、减少脑梗死体积,对抗缺血缺氧,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樊云;张晓明;左朝;丁玲;余玲玲;陈邦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由于《黄帝内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在其语言文字上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一些时代、地域特征.从《黄帝内经》的楚地方言角度入手,对该书中一些文字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早期理论的民族性、地域性找出语言学证据.
作者:贾会欣;李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早在十九世纪,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近代的多数研究者们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仅对护患沟通艺术在儿科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作者:曹子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银花中F-、Cl-、SO42-、PO43-4种阴离子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离子色谱法,以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氢氧化钾梯度淋洗,电导检测金银花中4种阴离子的含量.结果 F-、Cl-、SO42-、PO43-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 ~0.50,0.2~1.00,0.2 ~1.00,0.5 ~8.00 mg·L-1,样品加样回收率介于97%~103%之间.结论 离子色谱法可以方便快速地检测4种阴离子,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行.
作者:郭新苗;郭庆梅;周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糖足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黄芪、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糖足洗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35.420~354.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73%,RSD为2.3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乔媛媛;郑敬;谈静;魏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当归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总结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当归炮制的理论基础;从当归炮制前后外观性状、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变化,探讨炮制对当归质量影响的机制;分析比较国家标准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当归炮制品药用部位、辅料、质量、剂量要求的差异,为当归炮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硕;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运用饮食调养辅助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班老倡导药食同疗,以辨证施膳为首要原则,善用古方,并注重患者的饮食宜忌;以调血为本,顾护气阴;以病机为纲,执简驭繁;因地制宜,弘民族之特色.临床效果受到患者肯定.
作者:刘玉筠;员晓云;戴铭;董岚;张璐砾;覃灿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痰浊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其病理是痰湿壅阻胞宫,胞脉闭塞而致不孕.痰湿不孕大多虚实夹杂,而尤以本虚标实证型为多见.李教授精读《傅青主女科》,宗易水学派,根据岭南湿热毒的气候地域特点总结临床所见,认为痰浊不孕主要有阳虚痰湿、阴虚痰湿以及痰瘀交结型,并总结辨证论治思想及方药.
作者:徐珉;温丹婷;黄健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佛手散佳水煎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各指标的影响,优化佳水煎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水煎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贾智若;唐旭东;钟益宁;李玲;赵欣;甄汉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组40例及别嘌呤醇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程为2个月.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增加尿尿酸排泄、改善肾功能、降低高血脂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同广;郑宝林;李婷;刘奔流;余俊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洋葱的通便作用特点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燥结型与脾虚型两种便秘模型,观察洋葱提取物对便秘小鼠排便情况及碳末推进的影响;采用离体方法观察洋葱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管的影响.结果 在燥结型便秘模型中,洋葱提取物可提高小鼠黑便粒数、粪便总粒数、粪便重量和小肠推进率;在脾虚型便秘模型中,洋葱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的排便潜伏期、粪便总粒数及粪便重量;在大鼠离体肠管试验中,洋葱提取物可对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离体大鼠肠管强直性收缩,并使肠管的振动幅度增强.结论 洋葱具有通便作用,但对不同类型便秘小鼠影响不同;洋葱的通便作用可能与肠管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有关.
作者:黄麟媛;翟海峰;宣边斐;崔凯茜;黄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彭银亭老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3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笔者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对老师的传统炮制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对彭老师炮制鹿茸心得体会报道如下.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之功效.治疗虚劳赢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作者:朱阳春;张南方;张义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60例患者治疗方案的总结,探讨疏肝化浊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化浊药物辨证施治.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复常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12周、24周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24周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在治疗12周、24周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肝脏病理学的改变,2组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疏肝化浊法治疗肝纤维化,能改善纤维化指标,保护肝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作者:张伯鹏;赵艳;宋春霞;刘文君;张金川;马玉杰;李纯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青天葵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A,含0.03%三氟乙酸)-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 建立了青天葵的HPLC-UV的指纹图谱,指出12个共有指纹峰,共指认4个共有峰的成分结构并对不同来源的青天葵药材的相似度进行了比较.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为青天葵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金嫚;韦柳斌;袁经权;周光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