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规律探讨

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发斌;张广梅;陆东明;王仁嫒;陈湘宏;刘占厚

关键词:太阳病, 欲解时, 白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白细胞变化规律.方法 以“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与对照组比较一周内白细胞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白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小鼠体内白细胞的表达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实验组白细胞的变化曲线与对照组基本平行.结论 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白细胞的高表达出现在太阳病第3天,此后逐渐回落,基本吻合外感表证7天自愈的病程;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水平昼高夜低的变化.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优选佛手散水煎工艺

    目的 优选佛手散佳水煎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各指标的影响,优化佳水煎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水煎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贾智若;唐旭东;钟益宁;李玲;赵欣;甄汉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的蛋白质组学深入研究的思考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独具中医特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体系,试图解决蛋白质研究中出现表浅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

    作者:祝美珍;曾石森;齐玉洁;苏春寿;朱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洋糖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糖类物质不仅作为结构成分和能量物质存在,如在高盐、高压等逆境条件下,海洋糖类物质还对生物体起着良好的保护性作用.海洋糖类物质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使它们在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精细化学方面有着优良的应用潜能.文章对有良好应用潜能的海洋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预示了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广阔前景.

    作者:于国友;王天琦;吴海歌;姚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肃不同产地黄芪与红芪的ISSR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目的 对甘肃不同产地黄芪、红芪共27个居群的样品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方法 采用ISSR分析标记方法,从1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引物分别对黄芪、红芪样品进行DNA扩增.结果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到黄、红芪共扩增出位点数23个,多态性位点数16个,平均多态性比率71.3%.利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分析表明黄、红芪样品遗传距离在0.49 ~0.88,平均为0.530 2.结论 所选3个引物可作为高特异性引物,可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显示的带型差异准确鉴别黄芪和红芪,该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

    作者:张蔓;孙红国;吴海燕;宋志学;纪鹏;华永丽;魏彦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天葵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青天葵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A,含0.03%三氟乙酸)-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 建立了青天葵的HPLC-UV的指纹图谱,指出12个共有指纹峰,共指认4个共有峰的成分结构并对不同来源的青天葵药材的相似度进行了比较.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为青天葵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金嫚;韦柳斌;袁经权;周光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皮部”理论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与效应机制研究新思路

    “皮部”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的研究却鲜有开展.文章从“皮部”理论的理论渊源、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皮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指明了“皮部”理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张欣;刘明军;尚坤;吴萌;李亚;王之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金属污染对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金属Pb、Hg污染对三种豆科中草药种子的萌发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室内水培实验方法观察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控制下三种苦马豆、甘草和苦豆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 Pb2+污染对三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以及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g+污染对甘草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而对苦马豆和苦豆子种子,浓度小于50 mg/L时,对发芽势和芽长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影响不显著,浓度大于100 mg/L时,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都受抑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三种植物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浓度的汞污染下均降低,且浓度越大幼苗的抗氧化活性越低.结论 重金属污染对中草药种子的萌芽情况具有严重的毒害影响,即使能够萌芽,其幼苗的总抗氧化能力会降低,易导致机体发生病变,在种植栽培生产上会导致减产.

    作者:敖恩宝力格;乌达巴拉;张园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蒙药皂矾三味漱口液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化蒙药皂矾三味漱口液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诃子总多酚、总三萜和亚铁离子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皂矾三味漱口液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结果 皂矾三味漱口液佳提取工艺为A2B2C2.结论 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皂矾三味漱口液的提取并使用工业化生产.

    作者:斯钦;代那音台;王青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野生祁白术化学成分的HPLC-ESI-TOF/MS快速分离鉴别

    目的 阐明祁白术药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别.方法 采用Ec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低压梯度洗脱程序:0~35 min45% ~80% A;35 ~55 min 80% ~99% A;55~65 min 99%~99% A;65~75min45% A;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使用ESI离子源,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范围m/z 50 ~ 1000.结果 根据正负离子总离子流图结合相关文献共推断出8个化学成分.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祁白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云志;刘兰花;江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观察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百分率、食量、体重等指标,在活体动物水平研究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的治疗作用及特点.结果 各治疗组在消食口服液治疗后食量、体质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剂量消食口服液组为明显(P<0.01);消食口服液组碳末固体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多潘立酮组作用相当,大剂量消食口服液组胃内残留率低于多潘立酮组(P<0.01);在小肠固体推进率的比较中,消食口服液治疗组碳末半固体糊在小肠内推进长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多潘立酮组(P<0.05).结论 消食口服液具有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和体重、促进胃肠排空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吴洪斌;许丹;鲍文菁;刘惠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牛蒡子药材中牛蒡苷含量的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

    目的 建立牛蒡子药材中牛蒡苷的薄层荧光分析法.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制备牛蒡子药材提取液,在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进行分离,以荧光激发波长280 nm线性扫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0.27 ~ 1.35 μg范围内,牛蒡苷的积分荧光强度A与质量m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98%.测得牛蒡子样品中牛蒡苷的含量为6.01%.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牛蒡子药材中牛蒡苷的定量分析.

    作者:王淑静;魏永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象思维浅探

    中医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它的概念,具有多变性,但却是经过高度抽象形成.这种概念,我们称之为“象”,它的出现,是受道家“归根复本”思想的影响.“象概念”,必须有一个核心的知识点而其思维逻辑则具有内隐性和遵循严格的数理规律的特点.

    作者:王宏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

    乙肝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之症,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治疗上若仅从治肝入手,往往疗效甚微.“肝病实脾”是中医治疗肝病的理论精髓,始终贯穿肝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也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已取得卓越疗效.文章从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阐述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子瑶;梁健;邓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充髓填精方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充髓填精方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化疗期间服用自拟充髓填精方,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鲨肝醇、利血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使用剂量.结果 观察组化疗7d、14d及21d白细胞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白细胞计数(P<0.05),观察组重度(Ⅲ~Ⅳ度)白细胞抑制、血小板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G-CSF平均用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充髓填精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避免重度白细胞抑制及血小板抑制的发生,并降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一民;贺咏宁;龙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在老年腹部术后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老年上腹部术后患者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者均给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吸入,一天两次,每次雾化时间20min,观察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五天两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以及用药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缓解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缓解咳嗽咳痰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缓解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两组接近(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病例.结论

    作者:邹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型EGF、TFF1及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 22例,脾胃湿热证(PWHS) 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作者: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金花茶叶对糖尿病小鼠胰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腺结构、功能及糖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金花茶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于末次给药后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取胰腺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结构改变,并测定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结果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水平(P<0.05),缓解胰腺病理性损伤,显著增加肝糖原储备(P<0.05).结论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改善胰腺结构和功能,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发挥可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夏星;潘传燊;黄琳;王志萍;王勤;潘为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班秀文教授妇科病饮食调养学术思想浅述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运用饮食调养辅助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班老倡导药食同疗,以辨证施膳为首要原则,善用古方,并注重患者的饮食宜忌;以调血为本,顾护气阴;以病机为纲,执简驭繁;因地制宜,弘民族之特色.临床效果受到患者肯定.

    作者:刘玉筠;员晓云;戴铭;董岚;张璐砾;覃灿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抢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诊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且需要紧急救治,其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有的放矢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就诊时的安全感,以帮助患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在情志过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的耐受限度,会使人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1].笔者通过学习中医学关于情志方面的论述,并将其运用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目的 通过对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中医药干预CIN提供依据.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281例CIN患者CINI 109例,CINII 77例,CINIII 95例.CINI患者体质频数由高到低是: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CIN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CINI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结论 CIN不同级别患者的主要体质都与湿邪为患有关,体质调理应以化痰祛湿为主.

    作者:朱丽红;杜冬青;董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