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疗法在小儿喘嗽治疗中的优越性分析

王芳

关键词:小儿喘嗽, 西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 辨症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喘嗽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秦安县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治疗的96例小儿喘嗽患儿,按照每组4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运用西医药治疗对照组患儿,以中医药为主、西药为辅治疗研究组患儿.结果:在中西药各自的治疗方法下,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为87.5%,研究组的整体有效率为97.9%.研究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喘嗽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治痹二十八法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敷贴治疗枕神经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美洛昔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d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VAS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枕神经痛,且无不良反应,可达到与美洛昔康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艳;李云燕;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脾胃虚寒型HP感染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四联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在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根除率为90%,对照组根除率为70%,观察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提高HP根除率的同时,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威;关映红;姚民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中医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中医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是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为临床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对近年中医相关文献中提及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杨阳;尚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针刀结合水针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选取40例足跟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显效80%,有效17.5%,无效2.5%.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显效57.5%,有效15%,无效2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连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推拿结合电针用于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与SF-36评分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手法推拿结合电针疗法运用于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SF-36的评分进行分析.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手法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以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SF-36的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推拿与电针治疗相结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建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对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5例,无效12例;前者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后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RMD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36例.观察组加用开郁清热方及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常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Cr、U-mAlb、尿pH值、Cer,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FBG、UA.结果:①和对照组(55.56%)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更高(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更低,尿pH值明显更高(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降低,尿pH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洪辉;罗维俭;陈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便秘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3.33%)高;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便秘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佳苹;于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健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够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煜祺;林志绣;刘强;黄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开展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经检查确诊,随机分组,各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下腹部坠痛改善率为77.78%,白带增多改善率为66.67%,盆腔压痛改善率为66.67%,附件增厚改善率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下腹部坠痛改善率为35.56%,白带增多改善率为57.78%,盆腔压痛改善率为55.56%,附件增厚改善率为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慢性盆腔炎炎症反应和症状,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丹;邵晓红;林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即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疼痛,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四缝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疳证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俏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应存教授运用丈夫肾虚无子方验案举隅

    “丈夫肾虚无子方”出自敦煌医学卷子(S·4433),主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衰少,无子,诸不足”.李应存教授化裁运用该方治疗男科疾病效果显著,经验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入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1]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因慢性劳损与急性外伤引起.该病为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用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人治疗该病3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剖宫产后泌乳不畅产妇进行研究,一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辩证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1周后的母乳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程度.结果:①对照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1.49±9.60)h,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为62.22%,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增加母乳分泌量,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余凤清;刘连杏;吴桂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8例,按照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并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疗程为6wk,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8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3%;根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8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便秘,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胃脘胀满,以上患者通过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坚鹏;连晓玲;郑汉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健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甘草酸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在0.1288~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为1.35%;甘草酸在0.1646~3.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丁丽仙教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病举隅

    本文报道丁丽仙教授运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此药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5),双号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 评分(8.1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3.43±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温针灸法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