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四缝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疳证的可行性分析

陈俏花

关键词:针刺四缝穴, 穴位贴敷, 越鞠丸, 小儿疳证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结合水针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选取40例足跟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显效80%,有效17.5%,无效2.5%.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显效57.5%,有效15%,无效2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连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进展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肠梗阻在常规支持治疗下外用中药灌肠治疗;中药对于本病起到泻热和排毒作用、能有效地促进肠道的蠕动,还能降低肠道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目的是减少体内的各种毒素的吸收,目前是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中药灌肠的治疗过程中,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并确定治疗的方法之外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这也是临床上的护理要点.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临床上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灌肠方面的护理,这也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宫欣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段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给予腹部按摩、穴位贴敷,采用子午流注时辰护理模式,同时给予便秘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10d的治疗护理,72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中,无效3例(4.1%)、有效12例(16.7%)、显效32例(44.4%)、治愈25例(34.8%),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结论:给予腹部按摩、穴位贴敷,采用子午流注时辰护理模式,对于脑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微小RNA角度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思考

    微小RNA的研究已经逐步渗入精神痰病领域.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某些微小RNA相关.本文通过剖析针刺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调节与微小RNA相关的靶基因,进而影响微小RNA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尝试性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林虹;陈红昊;李刚;左津淮;王志凌;李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DH患者)16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中药活血健腰汤组;B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组;C组:单纯臭氧消融术组;D组:单纯射频靶点热凝术组.随访3~6个月,观察和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和安全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0%,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0%和70%,A组与其他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同时期疼痛强度比较,A组较B、C、D组明显缓解,A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D组,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伯良;余羿淳;黄炜强;江健宁;陈祖彦;梁进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6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的方法.方法:对68例头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例患者头晕症状大多明显好转.51例头晕症状消失,13例头晕症状明显好转,4例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姬怀鹏;贾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口服秋水仙碱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肤温降低时间、局部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方案、护理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通过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记录两组的治疗情况与治疗结果,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都有好转,观察组好转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均有所好转,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应存教授治疗弱精症经验

    李应存教授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十余年,注重发掘敦煌医经理论和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弱精症,李教授认为该病系脾肾阳虚、精血亏损所致,治疗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组方化裁“丈夫肾虚无子方”“大补肾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四缝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疳证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俏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按纳入标准选择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和Jdada评分,评估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同时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比.结果:共筛选出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dada评分2~5分,高质量研究1篇(5篇).经过Meta分析提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FEV1、ACT评分的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对于PEF、FVC的改善与常规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但是大部分文献质量不高,所有文献未随访,了解射干麻黄汤治疗的远期疗效,以后有必要对射干麻黄汤进行更严谨设计的、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戴磊;阮穗侨;姚丁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由于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通络扶正汤每日内服两次,每日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邓德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肺力咳口服液;观察组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3%;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可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频谱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略高于对照组的9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晕与头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与头痛评分分别为(2.87±0.35)分、(2.79±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0.58)分、(4.29±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频谱可改善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颈部活动度,消除或缓解颈部压痛,改善精神状态,帮助其早日从事正常工作,值得推广.

    作者:何珍娥;谭春娣;杨庆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偏头痛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6年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总结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肿瘤内科2016年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2016年1~12月使用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住院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30名责任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肿瘤内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针对的症状依次为恶心呕吐、乏力、盗汗、纳差、便秘、失眠、疼痛等;而无临床医嘱、护理人员缺编、中医基础知识不扎实是临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疗效显著,中医发展前景宏大,但需加强医务人员中医意识、中医底蕴,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也将有利于中医护理工作的实施.

    作者:郑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8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6.67%(87/9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22%(74/90),实验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总满意率.

    作者:钟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研究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中风恢复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吞咽、肢体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