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推拿分期施用改善颈椎曲度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杨举

关键词:针灸, 推拿, 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分期施用对脊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均接受牵引治疗,对照组在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观察组在牵引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推拿分期施用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颈椎曲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的76.32%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生理曲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分期施用治疗颈椎病效果满意,可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快速缓解病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偏头痛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欧阳锜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欧阳铸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作者:苏联军;周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5),双号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 评分(8.1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3.43±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温针灸法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止咳平喘丸的质量控制及临床观察

    目的:制备止咳平喘丸;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蜜丸;应用显微鉴别法对地龙进行鉴识,用薄层色谱法对麻黄、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止咳平喘丸中地龙显微鉴别特征易于辨识;麻黄、川贝母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重现性好;76例喘病有效率达88.16%;66例哮病有效率达83.33%.结论:本工艺制备浓缩蜜丸,质量可控,疗效确切,满足临床用药需要.

    作者:唐俊江;陈明达;谢长宏;段正富;宋宏安;郑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1%,复发率为1.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显著提升疗效,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红心;李相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抽签分组;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比较冠心病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临床创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对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得以显著改善,证明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行性较高.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长吉;邓阳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w,随访12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wk、12wk的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w和12w后两组腰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铕滇;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原则从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入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均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同时接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不仅能够减少胃肠道反应,还能预防和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刘峥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用自创组方中药熏蒸、外敷治疗的130例早中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比较治疗前与三个疗程间疼痛减轻程度,就诊时间与各疗程治愈情况和各疗程的临床治愈、好转情况.结果:能迅速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消除或缩小肿块,未发生不良反应,不影响哺乳.治愈率加好转率接近100%.结论: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发病时间越短,就诊越早,疼痛减轻越明显,治愈率越高.即使发病几日后就诊,本疗法仍然有效.该法简便、易操作,可以居家治疗,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且基本不影响哺乳,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王仕鑫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

    王仕鑫主任是国家首批中医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临证细致,辨证精微,审病求因.笔者在待师应诊时,发现王老在大量的临证中,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中颇有建树,现摘取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仕鑫;马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入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1]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因慢性劳损与急性外伤引起.该病为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用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人治疗该病3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丝裂霉素C联合除风益损汤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风益损汤.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用时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使用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复发情况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黄智英;黎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院的患者中选取2014~2015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50例,根据患者人数进行分组,使用的是平均的方法,一共分成两个组,每组2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行为干预、降血糖、血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缬沙坦150m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芩二仙汤,1剂/d,分两次.以4wk为评估疗程,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给予参芪芩二仙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鲁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8例,按照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并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疗程为6wk,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8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3%;根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8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便秘,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胃脘胀满,以上患者通过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坚鹏;连晓玲;郑汉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新生儿胃肠不耐受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观察组(n=32)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n=32)单纯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胃肠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90.63%(29/32)、84.38%(27/32),治疗后的进奶量(323.45±47.15)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87.25±33.48)g;照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62.50%(20/32)、53.13%(17/32),治疗后的进奶量(258.65±65.14)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54.70±28.46)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增加体质量,并消除呕吐、胃潴留症状等,可借鉴.

    作者:杨金凯;罗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平;吴西西;郑丽凤;赖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丁丽仙教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病举隅

    本文报道丁丽仙教授运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此药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便秘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3.33%)高;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便秘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佳苹;于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癌的中医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研究评估:①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护理前和护理后CD4+、CD8+、CD4+/CD8+、Child-pugh评分.结果:①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更高,X2检验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险验差异显著(P<0.05);③护理前两组CD4+、CD8+、CD4+/CD8+、Child-pugh评分相似,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CD4+、CD8+、CD4+/CD8+、Child-pugh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肝癌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