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长吉;邓阳东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抽签分组;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比较冠心病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临床创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对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得以显著改善,证明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行性较高.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疗效显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拔罐结合艾灸治疗顽固性疮疡的疗效探讨

    目的:系统评价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本院符合标准的52例顽固性疮疡者遵循治疗方案,可分为观察组(拔罐结合艾灸)和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结论: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潘伯骁;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偏头痛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应存教授治疗弱精症经验

    李应存教授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十余年,注重发掘敦煌医经理论和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弱精症,李教授认为该病系脾肾阳虚、精血亏损所致,治疗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组方化裁“丈夫肾虚无子方”“大补肾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四缝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疳证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俏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通过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江碧静;陈炳胜;杨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清胰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各项检查指标(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指标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涛;武永升;赵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待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1倒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经中医内科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手四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相比,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实施手四针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柏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健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甘草酸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在0.1288~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为1.35%;甘草酸在0.1646~3.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方案、护理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新生儿胃肠不耐受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观察组(n=32)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n=32)单纯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胃肠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90.63%(29/32)、84.38%(27/32),治疗后的进奶量(323.45±47.15)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87.25±33.48)g;照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62.50%(20/32)、53.13%(17/32),治疗后的进奶量(258.65±65.14)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54.70±28.46)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增加体质量,并消除呕吐、胃潴留症状等,可借鉴.

    作者:杨金凯;罗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2.7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科榜;孙春方;黄文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需行手术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针刀松解术及术后腰背肌功能锻炼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医用臭氧注射.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40/42)和78.57%(33/42),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针刀松解具有更好的疗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手术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黄湘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丁丽仙教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病举隅

    本文报道丁丽仙教授运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此药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对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5例,无效12例;前者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后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RMD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36例.观察组加用开郁清热方及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常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Cr、U-mAlb、尿pH值、Cer,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FBG、UA.结果:①和对照组(55.56%)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更高(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更低,尿pH值明显更高(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降低,尿pH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洪辉;罗维俭;陈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院的患者中选取2014~2015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50例,根据患者人数进行分组,使用的是平均的方法,一共分成两个组,每组2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行为干预、降血糖、血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缬沙坦150m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芩二仙汤,1剂/d,分两次.以4wk为评估疗程,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给予参芪芩二仙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鲁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逆散临床应用与体会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从名字来看,是手足不温之意,但是从方剂组成看,是用于条畅气机.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以方测证,提出四逆散属于少阳病的见解.本文通过临床验案两则验证了四逆散归属于少阳证的观点,为临床应用该方治疗疾病拓展了思路.

    作者:王斐;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健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够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煜祺;林志绣;刘强;黄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