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心;李相格
目的:探究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口服秋水仙碱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肤温降低时间、局部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李应存教授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十余年,注重发掘敦煌医经理论和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弱精症,李教授认为该病系脾肾阳虚、精血亏损所致,治疗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组方化裁“丈夫肾虚无子方”“大补肾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针对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临床治疗,即予TDP照射、针刺配合电针等处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两组疗效,且观察治疗前、后的VAS及EPD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EPDS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彭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平;吴西西;郑丽凤;赖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针灸联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方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比对照组的66.0%%明显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对患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风益损汤.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用时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使用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复发情况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黄智英;黎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w,随访12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wk、12wk的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w和12w后两组腰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铕滇;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结合精神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困难评分量表比较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过程中,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弥补传统治疗手段的缺陷,治疗效果较高,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又称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有古人称它为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衄血、便血、崩漏、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等症.现代药物研究发现:田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功效.研究证明,三七有免疫调节剂作用、保肝作用,三七总皂甙具有促进生长、抗溃疡作用等.临床实践中,发现三七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疗效显著,现就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2012年发表于《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成果表明,在1990~2010年全球人群的235种死亡原因中,缺血性心脏病排名第一.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民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及健康,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病是中国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阻塞或因冠脉痉挛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心脏传导束支障碍导致的,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和传导阻滞(包含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减慢心率为典型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上冠心病与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合并出现,二者可互为病因,或相互以首发或唯一症状出现,临床中尤其对于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比较多.
作者:金莲子;侯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DH患者)16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中药活血健腰汤组;B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组;C组:单纯臭氧消融术组;D组:单纯射频靶点热凝术组.随访3~6个月,观察和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和安全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0%,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0%和70%,A组与其他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同时期疼痛强度比较,A组较B、C、D组明显缓解,A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D组,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伯良;余羿淳;黄炜强;江健宁;陈祖彦;梁进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通过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记录两组的治疗情况与治疗结果,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都有好转,观察组好转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均有所好转,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欧阳铸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作者:苏联军;周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8例,按照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并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疗程为6wk,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8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3%;根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8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便秘,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胃脘胀满,以上患者通过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坚鹏;连晓玲;郑汉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2.7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科榜;孙春方;黄文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健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甘草酸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在0.1288~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为1.35%;甘草酸在0.1646~3.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5月~2016年10月100例剖宫产后母婴分离初产妇,随机分为中医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中医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联合中医手法按摩.结果:①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达到96%(P<0.05).②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P<0.05).③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中医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达到10% (P<0.05).④与护理前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剖宫产后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颈椎病[1]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因慢性劳损与急性外伤引起.该病为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用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人治疗该病3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