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药保守治疗与中药合髓芯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疗效

陈海宏;高大伟;张会良;王康振;韩海宁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 中药保守治疗, 髓芯减压植骨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中应用中药保守治疗与中药合髓芯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我院治疗的36例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髓芯减压植骨手术,术后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保守治疗,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股骨头塌陷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合髓芯减压植骨手术应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中药保守治疗相比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欧阳锜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欧阳铸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作者:苏联军;周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抽签分组;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比较冠心病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临床创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对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得以显著改善,证明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行性较高.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长吉;邓阳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颜红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经验

    文章总结了颜红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经验.首先分析梅核气的病因病机,认为气郁痰凝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证症状多变,证型复杂;其次介绍加味半夏厚朴汤配合针刺廉泉穴的治疗方法及其机理,并附医案予以验证;总之针药并用,辅以心理疏导及暗示疗法治疗梅核气,疗效好.

    作者:李鸿娜;石娟娟;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肢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温针灸治疗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下肢功能.结果:观察组肿胀、僵硬和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概率90.91%比对照组的74.42%高(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温针灸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w,随访12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wk、12wk的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w和12w后两组腰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铕滇;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脾胃虚寒型HP感染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四联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在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根除率为90%,对照组根除率为70%,观察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提高HP根除率的同时,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威;关映红;姚民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开展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经检查确诊,随机分组,各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下腹部坠痛改善率为77.78%,白带增多改善率为66.67%,盆腔压痛改善率为66.67%,附件增厚改善率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下腹部坠痛改善率为35.56%,白带增多改善率为57.78%,盆腔压痛改善率为55.56%,附件增厚改善率为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低频脉冲电治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慢性盆腔炎炎症反应和症状,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丹;邵晓红;林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试析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选取15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53.24±9.87)分,对照组为(121.54±7.6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采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沈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痹二十八法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罐结合艾灸治疗顽固性疮疡的疗效探讨

    目的:系统评价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本院符合标准的52例顽固性疮疡者遵循治疗方案,可分为观察组(拔罐结合艾灸)和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结论: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潘伯骁;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丝裂霉素C联合除风益损汤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风益损汤.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用时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使用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复发情况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黄智英;黎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联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针灸联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方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比对照组的66.0%%明显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对患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需行手术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针刀松解术及术后腰背肌功能锻炼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医用臭氧注射.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40/42)和78.57%(33/42),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针刀松解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针刀松解具有更好的疗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手术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黄湘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口服秋水仙碱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肤温降低时间、局部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丁丽仙教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病举隅

    本文报道丁丽仙教授运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此药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8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6.67%(87/9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22%(74/90),实验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药联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总满意率.

    作者:钟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偏头痛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5月~2016年10月100例剖宫产后母婴分离初产妇,随机分为中医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中医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联合中医手法按摩.结果:①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达到96%(P<0.05).②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P<0.05).③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中医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达到10% (P<0.05).④与护理前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剖宫产后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6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的方法.方法:对68例头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例患者头晕症状大多明显好转.51例头晕症状消失,13例头晕症状明显好转,4例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姬怀鹏;贾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