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茶芎挥发油的工艺技术研究

韩镁;程林;刘晓燕;张红;韩修林

关键词:茶芎挥发油, 包合物, 工艺技术
摘要:目的 研究温度和包合时间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工艺技术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技术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工艺技术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稳定,简单可行.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

    目的 研究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机制,探讨乳腺癌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30,50,70μg/ml)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MTT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染色法分析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鞣花酸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率分别为(20.00±4.oo)%、(41.67±2.31)%和( 77.67±0.5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呈剂量依赖性;G1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4.60±0.67)%、(60.70±3.61)%和(71.90±1.56)%,与对照组(49.60±2.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致密浓染强蓝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COX-2表达下调.结论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有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COX-2下调相关.

    作者:王建红;范才文;田晶;肖胜军;潘红杰;赵宁;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赵炳南颠倒散古方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传承治疗经验介绍

    1989年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我院赵炳南名老中医50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将颠倒散用于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美容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将颠倒散用于面膜治疗痤疮的方法和配制方法介绍如下,并将赵炳南老中医50年以来在我院工作临诊期间的珍贵学术资料,包括简易手刻本、线装手刻本以及医院继承人所编辑的书籍原件图片首次展示和分析如下.

    作者:张怀亮;陈正琴;张新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沙棘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ICR小鼠心、脑组织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沙棘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1CR小鼠心、脑组织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130只,按体重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造膜组1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1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分为模型时照组、沙棘籽原花青素高、中、低(50,100,150 mg· kg-1)剂量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200 mg/kg),4周后,测定心肌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与NOS活性明显增加;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沙棘籽原花青素治疗组SOD、GSH-Px活性有所增强.结论 沙棘籽原花青素可减轻糖尿病ICR小鼠心、脑组织的氧化损伤.

    作者:牟景阳;李玉香;梁军;张志宁;杨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证结合”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证与正常对照组,取胃窦粘膜组织,分别采用W-S染色与RUT检测HP、常规HE染色、TUNE法检细胞凋亡、SABC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脾胃湿热证与脾虚证在显微镜下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它们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凋亡细胞见于上皮细胞、壁细胞、主细胞;Bcl-2蛋白表达于壁细胞、主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Bcl-2蛋白表达在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强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虚组HP阳性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的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脾胃气虚组(P<0.05).炎症程度与HP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形成脾胃湿热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之一.

    作者:李合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左旋虾青素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左旋虾青素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肝组织损伤情况,考察左旋虾青素的保肝作用.结果 左旋虾青素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氨基转氨酶的含量,明显提高大鼠肝脏的SOD活性(P<0.05,P<0.01),大鼠肝脏MDA含量得到明显降低(P <0.05,P<0.01),有效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程度.结论 左旋虾青素对四氯化碳( 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罗文基;张坤水;陈逸生;黄丽娟;蔡小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刺五加多糖对氧糖剥夺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刺五加多糖对氧糖剥夺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PC12细胞,采用氧糖剥夺(OGD)及厌氧袋相结合法建立缺血诱导神经细胞继发损伤模型,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MDA含量和SOD酶活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五加多糖干预后PC12细胞氧化损伤明显减轻,细胞SOD酶活力提高,细胞内MDA含量及LDH释放量降低.结论 刺五加多糖对OGD引起的神经元样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五加多糖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作者:唐瑛;雷呈祥;刁波;刘李娜;杨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脑通口服液抗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超声血流计观察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XNT对家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对脑血管阻力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新安;都模勤;付贵峰;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运气理论相关性

    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利用1951~1990年安徽省乙脑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验证运气理论关于乙脑发病相关解释的合理性,并为乙脑预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春廷;柯资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用动物刺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初步研究了药用动物刺猬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养殖管理技术,可为该动物的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花卫华;高云;王加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蛋白尿是肾脏疾病重要的表现,也是加重肾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文章综述近年来中药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娟娟;尹登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 20±2)g,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苗药铁筷子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0,10,5 g· kg-1),连续ig给药7d,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考察抗炎作用.结果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或P<0.01)、小鼠肉芽组织增生(P<0.05或P<0.01),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P <0.05或P<0.01)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结论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钱海兵;蒲金山;王龙;李姝臻;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中心临床研究关于中药剂型的探讨

    在多中心、大样本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中药剂型的选择是研究设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之一.该文以2010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为例,论述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试验的中药剂型选择的过程,从文献调研着手,比较了不同剂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剂型选择的原则.

    作者:黎创;毛炜;张蕾;吴一帆;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川芎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LC-ESI-MS)对川芎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溶剂梯度洗脱,二级管阵列(PDA)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 共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分.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川芎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

    作者:胡杨;刘春明;胡蕴梅;张语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黄连注射剂血清药理学研究

    目的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黄连注射剂的体内药效学.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注射复方黄连注射剂.给药后取不同时间的血液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 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黄连注射剂具有体内抗菌作用.

    作者:游思湘;毛春季;曹琰;刘湘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6表达的影响

    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1,2],TNF -α、IL-6为肺纤维化中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它们通过不同环节,使肺泡纤维母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胶原,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本实验观察TNF -α、IL -6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影响,旨在探讨二者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熊红;江汉华;杨开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楼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目的 建立重楼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文章以黑籽重楼不同处理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配比对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去芽鞘的芽外植体用升汞消毒8 min时,其污染率较低为(11.97±0.91)%、而启动率却较高为(84.82±2.59)%;诱导去芽鞘的芽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1.0 mg/L+IAA2.0 mg/L,其愈伤组织增殖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 mg/L+ NAA 1.0 mg/L.结论 实验实现了黑籽重楼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增殖,并为进一步研究重楼属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王跃华;蒋婷婷;付伟;田孟良;张珏;陈燕;张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组分与无机元素的测定

    目的 采用GC-MS和ICP-MS/ICPAES技术对台琼海桐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和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台琼海桐植物的叶子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粗油脂,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另用微波消解台琼海桐叶,消解液用ICP-MS测定Li、V、Cr、Co、Ni、Cu、Mo、Pb、Cd、Tl、Be元素,ICP-AES测定Al、B、Ba、Ca、Fe、K、Mg、Mn、Na、P、Sr、Ti、Zn元素.结果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绿醇(43.99%),石竹烯(6.87%),棕榈酸乙酯(4.74%)等;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为K( 29 890μg/g),Ca(22 410μg,/g),P(2 498μg/g),Mg(2 483 μg/g),Fe(369.1 μg/g),Na( 191 μg/g),Mn( 88.59 μg/g),B(63.77 μg/g),Zn(60.14μg/g).结论 台琼海桐叶挥发油中检测出18个峰,鉴定出15个,占总峰面积的92.46%.检测该植物中24种无机元素,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均很低.

    作者:陈炳超;刘红星;崔亚飞;钟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Aβ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分析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PC12细胞离体培养,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吸弃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10%、正常脑脊液10%、含安理申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5%、含地黄饮子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20%,并加培养液补至等量,即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理申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高剂量组,37℃孵育2h.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加入4μl经老化处理终浓度为10μ mol/L的Aβ25-35,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则加入4μl空白培养液,继续37℃孵育24h.然后收集培养液,离心细胞.检测各组PC12细胞培养液中MDA、SOD、CAT、GSH-Px的含量.结果 地黄饮子能降低Aβ25-35损伤PC-12细胞培养液中的MDA含量,提高PC-12细胞培养液中SOD的活性、提高CAT、GSH-Px的含量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PC-12细胞的损伤.结论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可能通过改善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状态,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降低的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谢宁;于淼;姚辛敏;关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百合多糖降糖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百合多糖(LP-1,LP-2)对d-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胰岛β细胞(HIT-T15 cell)的影响,初步探讨百合多糖的降血糖机理.方法 用pNPG作为底物,以阿卡波糖为参照,用比色法测定LP-1和LP-2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1 (0.1,1.0,10.0 mg/ml)和LP-2 (0.1,1.0,10.0 mg/ml)对HIT-T15增殖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不同浓度LP-1和LP-2对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百合多糖可促进HIT-T15细胞增殖,在5.6 mmol/L或16.7 mmol/L葡萄糖刺激下,LP-1和LP-2可剂量依存性地促进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但对-葡萄糖苷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百合多糖降糖机理与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李玉萍;皮小芳;刘成梅;龚妍春;李资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拟芩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的临床报道

    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lflux gastri - 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现代医学多采用消胆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其它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临床用自拟中药煎服治疗本病六十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海军;王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