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太子参中的多糖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太子参中的多糖,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太子参中的多糖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在此条件下太子参中多糖提取量可达6.17%.
作者:赵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性并且伴随有体重增加等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应用温阳化痰通络的办法治疗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郭维;刘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的方法,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对艾滋病患者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贫血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疲乏、咽干、腰酸、气短、淡白舌、齿痕舌、薄苔,细脉,弱脉,沉脉等症状;消化道异常组高于其他两组四诊资料为:食欲不振、汗出异常、腹胀、大便异常、特殊汗出、淡红舌、红舌,黄苔、弦脉;痒疹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面色异常、神志异常、痿软舌、厚苔、数脉.结论 HAART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以脾气虚弱证为突出证型,贫血以肾气亏虚证为突出证型,痒疹组以血热生风证为突出证型.
作者:陈莉华;金艳涛;张晓伟;李强;谢正;郭会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驱蚊植物蚊净香草叶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叶表皮毛的类型与结构.方法 采用表皮临时装片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法,叶片结构的观察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片观察.结果 蚊净香草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内和叶脉三部分构成、上、下表皮均有多种表皮毛分布,且下表皮明显多于上表皮,其中腺毛有指状、盾状、锥状和头状4种类型,另有一种非腺毛.叶肉组织中有簇晶细胞.结论 叶表皮上4种腺毛与芳香物质的分泌有关,光照强度和温度的适当提高可促进其分泌活动.
作者:崔仰杰;李雨爽;范佳;董美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考前焦虑医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28例考前焦虑医学生均取心、肝、肾、神门、内分泌、肾上腺进行耳穴压豆,并同时接受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监测耳穴压豆刺激前10 min,刺激20min和刺激后20 min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试验结束后,导出相关数据,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与刺激前比较,耳穴压豆刺激时考前焦虑医学生SDNN、SDANN、RMSSD、HRV三角函数、InVLF、InLF值升高(P均<0.05);耳穴压豆刺激后SDNN、SDANN、HRV三角函数、InVLF、InLF值升高(P均<0.05).②与刺激时比较,耳穴压豆刺激后考前焦虑医学生InLF值升高(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引起考前焦虑患者自主神经的变化,导致SDNN、RMSSD、HRV三角指数和LF增大,推测其对自主神经的影响可能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伟明;陈俊琦;张佩;王娇;甄尔传;黄焕琳;区颖仪;黄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不同海拔高度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探求外部因子对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柱温25℃,检测波长227 nm,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取三峡库区南方红豆杉800,1000,1200,1500m海拔高度的树种,分别测定其药用部分的含量.结果 1000,1200m紫杉醇的含量明显高于800,1500m紫杉醇的含量.结论 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紫杉醇含量随海拔高度分布各不相同.总体呈对称分布.
作者:方应权;陈鸿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黄连注射剂的体内药效学.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注射复方黄连注射剂.给药后取不同时间的血液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 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黄连注射剂具有体内抗菌作用.
作者:游思湘;毛春季;曹琰;刘湘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刺五加多糖对氧糖剥夺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PC12细胞,采用氧糖剥夺(OGD)及厌氧袋相结合法建立缺血诱导神经细胞继发损伤模型,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MDA含量和SOD酶活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五加多糖干预后PC12细胞氧化损伤明显减轻,细胞SOD酶活力提高,细胞内MDA含量及LDH释放量降低.结论 刺五加多糖对OGD引起的神经元样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五加多糖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作者:唐瑛;雷呈祥;刁波;刘李娜;杨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对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冬虫夏草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估其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冬虫夏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ET-1、血清hs-CRP、TNF-α、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E波减速时间(EDT)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血清NO、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值(E/A)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冬虫夏草可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舒张功能,并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张晓斌;杨京会;肖玉;曹敏;陈世雄;高宝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揭示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 制作高血压痛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蛋白有25个,其中,有13个蛋白上调,12个蛋白质下调;天麻钩藤饮组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差异蛋白有12个,其中,有5个蛋白上调,7个蛋白质下调.结论 基于细胞模型的中医“方证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可行的;调节这12个差异蛋白点,可能是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的重要分子基础.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岑卫健;付强;钟卫干;王强;杨宏宝;杨秀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解毒化浊方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我院2010-04~201104治疗的15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在月经第1~5天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同时非经期配合使用解毒化浊方予以中药灌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经期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为对照1组;一组患者月经周期予以通液术后联合环丙沙星片口服给药,为对照2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有效率、输卵管畅通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临床疗效及妊娠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经期口服解毒化浊方配合非经期使用解毒化浊方灌肠治疗对于输卵管炎性不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培红;李佃贵;刘京芳;裴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初步研究了药用动物刺猬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养殖管理技术,可为该动物的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花卫华;高云;王加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枳实、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对枳实、枳壳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Cosmosil C18液相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λ=283nm.结果 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分别在0.211 ~4.220,0.051 1~ 1.022 0,0.220 ~4.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1%(RSD0.9%)、97.3%(RSD 1.0%)、98.3%(RSD 1.1%).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的评价枳实、枳壳药材的质量.
作者:康四和;邓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与沉香药材对比,初步探讨沉香叶的镇痛作用,为沉香叶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实验法,测定痛阈值和扭体次数,观察沉香叶醇提物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 沉香叶醇提物低、中剂量组对热板及醋酸引起的疼痛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沉香叶醇提物各剂量组与沉香药材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沉香叶在镇痛方面与沉香药材作用近似.
作者:李红念;梅全喜;林焕泽;戴卫波;梁林源;蓝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可以逆转或阻断胃癌癌前病变,使中药预防胃癌成为可能.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观察、动物实验以及分子水平研究方面论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琦;杨少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克咳片中的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 先使用正己烷一丙酮混合液用涡旋的方式将残留的农药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再经过固相萃取小柱和硫酸磺化进一步净化,后将提取物进行毛细管分离,ECD检测.结果 样品的回收率(n=3)在71.6%~125.6%的范围内,检测限为0.01 mg/kg.结论 该方法可推广于其他中成药中20种有机氯农残的检测.
作者:靳贵英;孙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ATF4、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淤方干预组(QRHY)四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四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4、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MCAO组12h 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较MCAO组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 <0.05,P<0.01).②MCAO组12 h 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P <0.01);BIP组较MCAO组Caspase-12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P<0.01).结论 清热化淤方可通过下调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ATF4、Caspase-12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胡跃强;唐农;董少龙;毕方方;祝美珍;雷龙鸣;李品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建立Aβ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分析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PC12细胞离体培养,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吸弃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10%、正常脑脊液10%、含安理申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5%、含地黄饮子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20%,并加培养液补至等量,即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理申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高剂量组,37℃孵育2h.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加入4μl经老化处理终浓度为10μ mol/L的Aβ25-35,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则加入4μl空白培养液,继续37℃孵育24h.然后收集培养液,离心细胞.检测各组PC12细胞培养液中MDA、SOD、CAT、GSH-Px的含量.结果 地黄饮子能降低Aβ25-35损伤PC-12细胞培养液中的MDA含量,提高PC-12细胞培养液中SOD的活性、提高CAT、GSH-Px的含量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PC-12细胞的损伤.结论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可能通过改善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状态,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降低的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谢宁;于淼;姚辛敏;关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新疆特色维药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与传统中药雷公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效果及机制差异,为维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比较维药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及雷公藤对AA大鼠足踝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组织病理及血清中促炎因子sICAM-1及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及雷公藤均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减轻炎症发展,并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雷公藤、槌果藤可有效降低血清中sICAM-1水平.结论 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雷公藤均可起到抗RA作用,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但在降低血清中sICAM-1水平上,槌果藤优于假龙胆水煎剂.
作者:周文涛;周晓涛;朱明;王亚男;苏琦;李大伟;马飞飞;丁剑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黏附分子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黄明目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 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一般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BG);光镜及电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Real 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 芪黄明目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小鼠症状,降低FBG;改善视网膜病理损伤;降低视网膜ICAM-l、VCAM-1、E-selectin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芪黄明目降低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黏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的表达与下调NF-κB有关.
作者:张会欣;朱慧明;魏刚;赵韶华;何奇龙;齐晓琳;王宏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吉姆萨(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超微结构等实验观察.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各治疗组脑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数量及程度较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与相应出血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术后24 h给药治疗组比较,各术后6h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3d各时间给药治疗组相比,7d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与出血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核膜、内质网等结构相对完整.结论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海洋;孙征;王登科;张海宇;韩金利;马全瑞;张焱;王效军;秦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沙棘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1CR小鼠心、脑组织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130只,按体重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造膜组1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1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分为模型时照组、沙棘籽原花青素高、中、低(50,100,150 mg· kg-1)剂量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200 mg/kg),4周后,测定心肌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与NOS活性明显增加;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沙棘籽原花青素治疗组SOD、GSH-Px活性有所增强.结论 沙棘籽原花青素可减轻糖尿病ICR小鼠心、脑组织的氧化损伤.
作者:牟景阳;李玉香;梁军;张志宁;杨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小桐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方法 在不同条件下对小桐子树叶中的抑菌成分进行粗提,以好食脉孢霉和粗糙脉孢霉为对象,检验提取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纯水作为提取液,料液比为1:15,30℃恒温搅拌提取10 h,此时提取物对供试菌的低抑菌浓度为1.0g/L,粗提液经醇沉后,低抑菌浓度下降为0.5 g/L.结论 小桐子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伍保龙;易弋;夏杰;廖春文;田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治疗无排卵功血( 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ADUB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卵巢去势后利用雌激素负荷法建立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模型,凋膜止崩液宫腔内给药后处死,留取子宫标本,采用RT-PCR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ERα、β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MMP-1mRNA表达明显升高,TIMP-1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MP-1 mRNA表达降低,TIMP-1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ER、ERα、β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R、ERα、β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后ADUB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mRNA表达下降,TIMP-1 mRNA表达升高,ER、ERα、β表达下调,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机制.
作者:贺丰杰;李小宁;张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橄榄苦苷10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以甲醇-水-甲酸( 63:37:1)为流动相,Agi-lent C18为色谱柱,在紫外波长276 nm下检测,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选定条件下橄榄苦苷峰形良好,线性范围为0.052~0.263 m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准确度RE为-0.190%,加样回收率为96.900% ~ 102.700%.大鼠灌胃橄榄苦苷100 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5.440 h,t1/2(α)为2.164 h,t1/2(β)为35.292 h,Cmax为0.113 μg/μl,AUC为6.254,CL为15.990.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强,适用于橄榄苦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营松;苏占辉;刘丽艳;赵桂琴;陈四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百合多糖(LP-1,LP-2)对d-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胰岛β细胞(HIT-T15 cell)的影响,初步探讨百合多糖的降血糖机理.方法 用pNPG作为底物,以阿卡波糖为参照,用比色法测定LP-1和LP-2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1 (0.1,1.0,10.0 mg/ml)和LP-2 (0.1,1.0,10.0 mg/ml)对HIT-T15增殖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不同浓度LP-1和LP-2对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百合多糖可促进HIT-T15细胞增殖,在5.6 mmol/L或16.7 mmol/L葡萄糖刺激下,LP-1和LP-2可剂量依存性地促进HIT-T15细胞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但对-葡萄糖苷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百合多糖降糖机理与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李玉萍;皮小芳;刘成梅;龚妍春;李资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简单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采用Symmetry C18(3.9 mm×150 mmID,5μm)柱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溶液(10 mmol·L-1) (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 血浆中银杏内酯B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200 ng·ml-1,定量下限为1.0ng·m1-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88%,准确度(RE)在±2.61%范围内.未观察到GB明显的基质效应.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银杏内酯B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潘见;袁媛;吴泽宇;惠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影响的差异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密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的含量分别与模型雌、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雌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的血清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下丘脑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 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调节雌性大鼠的血、脑Leptin的含量.
作者:孙立虹;梁玉磊;孙东云;肖红玲;吴中秋;李文丽;李新华;张书义;马红利;张荣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穿破石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灌胃8d,观察其对给予0.1%四氯化碳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蛋白(TP)含量.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增强(P<0.05),对TP的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金俊杰;钟鸣;余胜民;黄洁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压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 在压痛实验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扭体反应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冠盖藤水层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冠盖藤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初步筛选了冠盖藤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作者:潘星星;郭建生;郭倩瑶;李鑫;聂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体质量、进食量、进水量和血清中血糖值( 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喂以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料)1个月,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腹腔注射低剂量四氧嘧啶(90mg·kg-1),使之产生高血糖症,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苦瓜水提物冻干粉经100%甲醇回流提取得部位Ⅰ,残渣为部位Ⅱ.分别以10 g·kg-1(相当于生药材重量)的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苦瓜部位Ⅰ和部位Ⅱ提取物均能缓解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多食多饮病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GLU、NEFA、TC和MDA值(P<0.05),升高实验性糖尿病小鼠SOD值(P<0.05).结论 苦瓜部位Ⅰ和部位Ⅱ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可调节其血脂代谢,且部位Ⅰ效果更好.
作者:李原;宋成武;卢锟刚;王雪;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荭草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评价荭草苷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采集心电图指标,记录并比较各组大鼠给药前后ST段高度、心率及缺血持续时间.结果 预防性腹腔注射给予荭草苷抑制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ST段高度变化,缩短大鼠缺血持续时间并加快心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1 min内,立即舌下静脉注射荭草苷治疗,可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ST段高度变化.结论 荭草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可能具有预防性及治疗性保护作用.
作者:王慧晔;刘丹妮;马芹芹;刘立亚;黄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从牦牛肝脏中分离纯化出的蛋白( BGP1、BGP2、BGP3)对家兔抗凝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对其体外杭凝血活性作初步评价,并与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作比较.结果 BGP1和BGP3在30mg/L和60mg/L时,均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BGP2也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但作用没有BGP1和BGP3明显.结论 BGP1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
作者:柳青海;李天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绞股蓝上污染真菌的主要类群,分析该药材上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来源于云南昆明、玉溪市售的绞股蓝药材,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药材表面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昆明、玉溪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的主要污染菌为曲霉属真菌,其他分离到的有木霉属、毛霉属及拟青霉属真菌,此外,在昆明样品上存在数量较多的枝孢属和散囊菌属真菌.结论 绞股蓝药材在云南地区容易受到曲霉属真菌污染,由此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胶霉菌素、伏马菌素以及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作者:宋美芳;陈娟;李学兰;唐德英;孙炳达;高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微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半边莲多糖工艺条件.方法 以半边莲为原料,用微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半边莲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微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半边莲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提取时间为12 min,液料比60:1,pH值4.5,复合酶的用量1.8%,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12%.结论 微波辅助复合酶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工艺简单、节能的特点,正交实验筛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行.
作者:黄秀香;阮赞华;韦瑞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醒神喷鼻液高、中、低剂量组、醒脑静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滴鼻给药3d后,造脑出血模型,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判断模型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动物再给药1天,24 h后断头取脑.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醒神喷鼻液能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并呈一定量效关系.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高剂量能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结论 醒神喷鼻液可抑制脑出血时脑组织的钙离子超载、保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减轻脑损害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和细胞凋亡机制有关.提示脑出血时药物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翎;方永奇;邹衍衍;何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利用1951~1990年安徽省乙脑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验证运气理论关于乙脑发病相关解释的合理性,并为乙脑预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春廷;柯资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内经》首次提出“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把情志内伤作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对情志致病理论做了系统的论述.鉴于当今社会情志致病率逐年增高的现实,文章重点对情志致病的规律加以分析,探索其科学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现代人们的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提供有益的指导.
作者:薛芳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抑郁症在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一种精神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章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三个方面探析“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抑郁症中的运用.
作者:叶金竹;吴晓勇;郑东海;陈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文章主要对古代文献关于艾灸治疗外科实热阳证、艾灸治疗实热阳证用灸法治疗的中医原理、艾灸法治疗疔疮等实热阳证不拘壮数、用不同隔物灸治疔疮实热证、灸法判断疔疮预后、灸后禁忌、现代研究关于灸法抗炎作用等记载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来指导现代医家对灸法的运用,扩大灸法的治疗范围,以促进灸法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文琼;杨舟;刘密;彭亮;石佳;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果蝇睡眠剥夺模型.方法 以5~7日龄野生型Canton S果蝇为实验对象,通过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干扰果蝇睡眠,采用睡眠时间、睡眠次数和睡眠深度指数等为果蝇睡眠评价指标,分别观察光照刺激对雌、雄果蝇睡眠的影响.结果 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显著减少雌果蝇的夜间睡眠时间(P<0.01),显著降低了雌果蝇的睡眠强度(P<0.01);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显著减少雄果蝇的夜间睡眠时间(P<0.01),显著降低了雄果蝇的睡眠强度(P<0.01).结论 通过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成功建立野生型Canton S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
作者:许光辉;李廷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姜辛夏颗粒对卵蛋白致敏哮喘SD大鼠肺组织中TGF-β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并用地塞米松、姜辛夏颗粒灌胃分别治疗,与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比较.主要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及各组支气管管腔内周长、平滑肌面积以及厚度变化.结果 地塞米松组、姜辛夏颗粒治疗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肺组织中TGF-β1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1);姜辛夏颗粒治疗组能有效降低肺组织中TGF-β1水平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姜辛夏颗粒组的WAt/Pbm、WAi/Pbm与WAm/Pbm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 TGF-β1在调节哮喘气道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姜辛夏颗粒可以下调TGF-β1的表达,阻止哮喘气道重建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玉英;惠朋利;何云义;谭颖颖;贺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清中的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中黄芩苷及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清药物浓度在1.5~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体内药代动力学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结论 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其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该实验可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动学参数.
作者:梁颖;王雷;王学艳;周雪琴;张志慧;杨新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揭示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用药剂量.方法 以附子为检索词,以汤剂为示范,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作对比分析.结果 附子的剂量80%分布在2~16 g之间,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92.06%,不符合率为7.94%.结论 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常用剂量为2~16g.
作者:蒋跃文;樊讯;陶春晖;李家庚;刘松林;周祯祥;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人体的组织器官保持相对协调一致,进而完成日常的生理活动,关键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实现.经络系统详于头面躯干部,略于脑内,且循行路径模糊,影响临床取穴和疗效,限制针灸学科的发展.结合经络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脑内经脉”的假设,希望充实完善经络学说,为针灸效应及脑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发展经络理论、阐明针灸治病机制做一有益的探索.
作者:谢洪武;陈日新;徐放明;宋云娥;李腊梅;唐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介绍品管圈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从药房调剂、制剂生产、静脉配置中心及库存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 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的品质,并增加医院药剂科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GC-MS和ICP-MS/ICPAES技术对台琼海桐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和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台琼海桐植物的叶子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粗油脂,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另用微波消解台琼海桐叶,消解液用ICP-MS测定Li、V、Cr、Co、Ni、Cu、Mo、Pb、Cd、Tl、Be元素,ICP-AES测定Al、B、Ba、Ca、Fe、K、Mg、Mn、Na、P、Sr、Ti、Zn元素.结果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绿醇(43.99%),石竹烯(6.87%),棕榈酸乙酯(4.74%)等;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为K( 29 890μg/g),Ca(22 410μg,/g),P(2 498μg/g),Mg(2 483 μg/g),Fe(369.1 μg/g),Na( 191 μg/g),Mn( 88.59 μg/g),B(63.77 μg/g),Zn(60.14μg/g).结论 台琼海桐叶挥发油中检测出18个峰,鉴定出15个,占总峰面积的92.46%.检测该植物中24种无机元素,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均很低.
作者:陈炳超;刘红星;崔亚飞;钟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其栽培及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7~10月,用PSYPRO水势仪对16年龄蒙古扁桃的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V”字型曲线型,通常15:00时左右叶水势值达到一天中的谷低值.表层土壤水势日变化波动比较明显,其它层次变化相对稳定.结论 蒙古扁桃叶水势的日变化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2 =0.362),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2 =0.302),与温度无相关性,且3者对叶水势的综合影响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80 cm土壤水势与叶水势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53).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中土壤水势>叶水势>大气水势,形成水势梯度.
作者:娜木金;斯琴巴特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BEL-7404/ADR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control组、ADM组、EGCG组、ADM联合低剂量EGCG组(AE low组)、ADM联合中剂量EGCG组(AE mid组)和ADM联合高剂量EGCG组(AE high组),给药20 d,处死裸鼠去瘤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TUNEL法)检测瘤组织内原位细胞凋亡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结果 ADM与低、中、高剂量的EGCG合用,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7%,20.3%和25.9%,高于单用ADM组的9.3%(P<0.01),使肿瘤细胞增殖阻滞在S/G2期.结论 EGCG可协同增强ADM促肝癌MDR细胞BEL-7404/ADR的凋亡,使肿瘤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S/G2期.
作者:欧冰凝;林晓贞;梁钢;孙悦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成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和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MMP-9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 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MMP-9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作者:张艳;廖佳丹;王彩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橙皮苷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耐顺铂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分别用6,12,24,48和96 mg/L橙皮苷作用A549/DDP细胞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计量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橙皮苷作用A549/DDP细胞24h后,镜下见A549/DDP细胞核缩小变形,致密浓染,荧光成团块分布;流式细胞计量仪检测结果显示,6mg/L橙皮苷即可促使A549/DDP细胞出现早期凋亡,且凋亡率随橙皮苷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 橙皮苷可以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
作者:陆红玲;丁学兵;刘达兴;宋永祥;徐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山豆根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实验检测山豆根对CEM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CEM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山豆根水提取物对CE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山豆根水提物能明显抑制CEM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019 mg/ml作用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9.728mg/m];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聚集,边聚于核膜下呈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山豆根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是诱导CEM细胞凋亡.
作者:朱大诚;周军;何莲花;朱金华;赵志冬;欧阳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山仙颗粒(SXG)含药血清对S-180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其临床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10%及100%的SXG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180肉瘤细胞,分别用MTT比色法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在24,48,72 h后,含药血清对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对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XG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P<0.01),其中100% SXG含药血清组在24,48,72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1.61%,41.44%,46.69%.SABC法表明,SXG含药血清可使Bax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100% SXG含药血清组在24,48,72 h Bax表达率分别为59.26%,64.28%,68.19%,具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 大鼠SXG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Bax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应小平;吴肖晓;方艳;胥冰;王小平;郭兰生;赵延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历代医家均认为清晨是诊法适宜的时间,而中医望诊具体的光照环境客观化数据未见报道.该研究是中医舌面一体检测系统研发的一部分.结果显示,晴天上午10时左右室内、光照充足自然光线下,距窗口2~3m处光线佳,光线充足柔和,肉眼观察人脸及舌象效果较好,是理想的中医望诊环境;在室内同一地点,相同的光照环境下,色温和照度相对稳定,色温平均值为(5127.88±564.2)K,照度平均值为(2655±689.1)Lx.该测量结果可作为人造光源环境设计及中医诊室设计的参考标准,也可作为中医望诊光源环境设计的参考标准.同时也验证了传统中医对望诊环境的要求,与现代对颜色判读客观化要求接近,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理论有其科学性及实用性.
作者:宫爱民;董秀娟;邸丹;燕海霞;许朝霞;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及其生态类型,分析其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方法 通过资料查询、产地调查和持续观察,对比分析野生太白贝母代表性生态类型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研究资源保护对策.结果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分布地域广泛,具有5大生态类型,3个典型生态类型都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种群数量减少问题,资源亟待保护.结论 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生态类型多样化明显,但资源破坏严重,个别区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必须采取综合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
作者:付绍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山荷降压颗粒剂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芦丁和绿原酸浓度分别在50~250 μg·ml-1(r =0.999 8)和20 ~ 100μg·ml-(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芦丁和绿原酸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81%(RSD=0.38%)和100.51% (RSD=0.76%).3批制剂测定结果显示,芦丁含量为1.926mg·g-1(RSD=0.45%),绿原酸含量为3.177 mg·g-1 (RSD=0.4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关枫;付起凤;葛正华;王艳宏;崔明宇;张衍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复方苦替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 制定制备工艺,采取随机单盲对照,将688例细菌性、滴虫性及真菌性阴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治疗组308例用复方苦替栓,对照组各190例分别用替硝唑栓及诺氟沙星栓,连续用14d.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8.9%,90.8%及35.0%,总有效率分别为97.9%,100.0%及76.6%.对照组Ⅰ治愈率分别为40.4%,80.0%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5.0%及24.0%;对照组Ⅱ治愈率分别为37.5%,13.3%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3.3%及3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田慧;杜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温燥对BALB/c小鼠气道AQP5和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温燥诱发咳嗽的机理.方法 SPF级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温燥模型Ⅰ组(WⅠ组)、温燥模型Ⅱ组(WⅡ组)、桑杏汤治疗组(S组),置人工气候箱内按“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条件进行造模.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AQP5 mRNA和Muc5ac mRNA在小鼠气道内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AQP5和Muc5 ac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WⅠ组小鼠气道AQP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Muc5ac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这种变化趋势随着温燥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但这种增加的趋势可被桑杏汤抑制.结论 温燥可能通过改变AQP5和Muc5ac的表达而诱发咳嗽.
作者:王明明;张六通;丁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对耐阿霉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增殖的影响,探讨这种影响与PI-3 K/Akt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 硒化壳聚糖作用K562/ADM细胞后,应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计算逆转倍数;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随着硒化壳聚糖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相应增加,存活率相应减少,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硒化壳聚糖能够下调p-Akt表达(P<0.01),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P<0.01),对细胞耐药产生一定的逆转作用.结论 硒化壳聚糖可通过抑制PI-3 K/Akt信号途径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产生增殖抑制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邓守恒;潘东风;李芳;李林均;王贤和;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土鳖虫多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土鳖虫多肽灌胃给予小鼠10 d,于后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kg)制备免疫抑制小鼠.观察胸腺、脾脏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 土鳖虫多肽具有促进胸腺和脾脏发育及保护胸腺和脾脏的作用;土鳖虫多肽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含量.结论 土鳖虫多肽可提高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能力.
作者:严梦思;李兴暖;赵勇;周裔春;秦仲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先将MDCK细胞与羌银解热汤一起孵育,后加入病毒攻击,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先将羌银解热汤和流感病毒混合,再加入MDCK细胞,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结果 在预防作用中,羌银解热汤在大无毒浓度125g/L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血凝结果为阴性.在对流感病毒直接灭活实验中,羌银解热汤能够降低病毒滴度一个梯度.结论 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直接灭活作用.
作者:李亮;张奉学;王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海蜇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海蜇多肽,用超滤方法获得不同分子量的酶解液,从还原体系、羟自由基清除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3方面,研究海蜇酶解液抗氧化肽的活性.结果 不同分子量的海蜇酶解物具有较强还原性,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均较强,且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从分子量来看,小于3KDa组分抗氧化活性强,当浓度为15 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2.27%和78.25%.结论 海蜇酶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龙吟;杨永芳;甄茹;陈鹏;申林;严容芳;郑玉寅;李丽;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57BL6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喂养小鼠,其他三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罗格列酮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脏湿重和病理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动物治疗前后的体重、肝脏湿重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甘油三酯水平较模型组也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明显较模型组减轻.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脂联素受体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升高.结论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酯质沉积具有较好的抑止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有关.
作者:钱斐;张征波;孙晓琦;耿泽;周欣;薛博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以“祛痰”为核心,对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进行研究,从实验角度探讨加味温胆汤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药和祛痰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性肥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高脂乳剂,20 ml·kg-1,连续4周.4周后,将高脂乳剂组动物打乱重新分组,并于每天下午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水,连续4周.在给药同时依然给予高脂乳剂.每周称1次体质量,每4天记录1次摄食量.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称重,测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和BMI;取血清检测GLU,TC,TG,LDL-C和HDL-C含量;分离肝脏和脾脏,精细称重.结果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能降低高脂乳剂所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增加,降低Lee's指数、BMI和血清TC,TG,LDL-C水平,对抗大鼠因长期高脂饮食所致GLU、HDL-C水平的下降(P<0.01,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能对抗高脂乳剂所致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理气、健脾、益气、活血、祛痰药之间综合配伍实现的.
作者:姚凤云;彭仁才;刘成;王炳志;刘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数字生药标本馆是将各种原生药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生药标本馆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数字生药标本馆的模式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数码摄像机和数码像机把生药的各种特征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和生药标本的集成在网上服务.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以及存储技术,对原始的生药标本图像等进行处理.文章就数字生药标本馆存在着保存和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程齐来;陈治希;詹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现状,肝脏糖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以及NR4A家族在肝脏糖代谢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文献综述的方法.结果 外源cAMP和胰岛素在NR4As和GLUT8表达中起重要作用;NR4As对GLUT8表达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NR4A家族在肝脏糖代谢中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峰;华春;李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山茱萸水煎液对老年小鼠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胸腺、脾脏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等.结果 衰老组小鼠与青年组小鼠相比,骨髓、胸腺、脾脏细胞Go-G1期明显增多,S期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减缓;胸腺细胞、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山茱萸水煎液能明显抑制老年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P<0.05),并且明显改善老年小鼠骨髓细胞、脾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为脾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S期明显增高(P<0.05),骨髓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山茱萸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抑制老年小鼠免疫衰退的作用.
作者:许冬青;江励华;李育;杜伟锋;杨柳;周韬;王明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证结合”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证与正常对照组,取胃窦粘膜组织,分别采用W-S染色与RUT检测HP、常规HE染色、TUNE法检细胞凋亡、SABC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脾胃湿热证与脾虚证在显微镜下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它们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凋亡细胞见于上皮细胞、壁细胞、主细胞;Bcl-2蛋白表达于壁细胞、主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Bcl-2蛋白表达在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强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虚组HP阳性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的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脾胃气虚组(P<0.05).炎症程度与HP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形成脾胃湿热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之一.
作者:李合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泰胶囊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耐缺氧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急性血淤证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小鼠耐缺氧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小鼠扭体法实验、热板法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化学及热刺激引起疼痛的影响.结果 心泰胶囊高剂量组能对抗血淤证大鼠全血黏度1,2,3的升高,对高切相对指数的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化淤作用;心泰胶囊能延长夹闭气管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具有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心泰胶囊有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延长其潜伏期的趋势,并可提高小鼠因热引起疼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 心泰胶囊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及镇痛功效.
作者:刘金铜;陈科;万峰;唐正伟;张洪艳;张龙;谭万初;孙永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多中心、大样本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中药剂型的选择是研究设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之一.该文以2010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为例,论述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试验的中药剂型选择的过程,从文献调研着手,比较了不同剂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剂型选择的原则.
作者:黎创;毛炜;张蕾;吴一帆;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易损斑块的认识,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理念更新和临床实践体会,冠心病易损斑块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即阳虚、阴虚,标实即痰浊、瘀血、瘀毒.探讨了冠心病易损斑块之病因病机、辨证论及治法方药,对于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浩;何红霞;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机制,探讨乳腺癌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30,50,70μg/ml)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MTT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染色法分析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鞣花酸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率分别为(20.00±4.oo)%、(41.67±2.31)%和( 77.67±0.5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呈剂量依赖性;G1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4.60±0.67)%、(60.70±3.61)%和(71.90±1.56)%,与对照组(49.60±2.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致密浓染强蓝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COX-2表达下调.结论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有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COX-2下调相关.
作者:王建红;范才文;田晶;肖胜军;潘红杰;赵宁;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滋阴益气活血法对衰老及衰老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衰老糖尿病模型组、石斛合剂组.除正常组外,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致衰老,继以高脂高糖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衰老糖尿病模型.疗程结束后取血测血脂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取胰腺采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血脂有升高趋势.血FFA水平上升(P<0.05),衰老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升高(TG、TC、LDLC升高(P<0.01),HDLC降低(P<0.01).血FFA水平也上升(P<0.05),衰老及衰老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衰老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石斛合剂组TG、TC、LDLC、FFA等指标均改善(P<0.01或P<0.05),尤其FFA明显下降(P<0.01),胰腺组织Caspase-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衰老糖尿病模型大鼠呈现脂代谢异常,胰腺组织细胞凋亡增多;而滋阴益气活血法(石斛合剂)可改善模型大鼠脂代谢,抑制胰腺组织细胞的凋亡.
作者:余文珍;陈丽娟;施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LC-ESI-MS)对川芎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溶剂梯度洗脱,二级管阵列(PDA)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 共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分.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川芎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
作者:胡杨;刘春明;胡蕴梅;张语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钼酸钠配合物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槐叶中总黄酮含量,对植物叶、茎或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新的探索.方法 槐叶干品经索氏提取法甲醇连续提取,得槐叶总黄酮样品测定液.以芦丁对照品作为标准.分别用芦丁对照品或槐叶总黄酮提取物与NaNO2-Na2MoO4-NaOH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以空白试剂溶液为参比,分别对芦丁或槐叶总黄酮提取液配合物溶液在200 ~500nm范围进行差示扫描.结果 芦丁与槐叶总黄酮配合物溶液差示光谱图一致,有3个明显的吸收峰,在332 nm波长处浓度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4~40 μg· ml-1,回归方程A=0.0021+0.02804C,r=0.9994,槐叶中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1.9%.结论 槐叶总黄酮钼酸盐配合物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槐叶中总黄酮,操作简单易行,可较好解决背景吸收的问题,也对植物叶、茎或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作者:张亚超;王憬;王志玲;勾凌燕;刘会敏;刘景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茉莉花茎黄酮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95%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法提取茉莉花茎中的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茉莉花茎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 茉莉花茎黄酮对两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为0.3 mg/ml时,其清除率O-2·为22.9%,DPPH·为80.3%;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作者:温昭君;何燕平;吴韦柳;李成网;黄锁义;李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大鼠口服中药复方麻黄制剂后血浆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为研究中药复方麻黄制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Synergi 4u Polar-RP 80A(250 mm ×4.60 mm,4μm)色谱柱,以甲醇-0.092%磷酸(含0.04%三乙胺、0.02%二正丁胺)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 麻黄碱在1.43 ~ 45.7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伪麻黄碱在1.35 ~43.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回收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5%.结论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为动物体内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志鹏;朱盛山;李苑新;霍务贞;吴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中核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24孔板培养法和MTT法观察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24孔板,白花蛇舌草核苷呈现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体外抑瘤实验表明,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两种细胞株起效的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50μg/ml,半数致死量IC50分别是248.1 μg/ml和147.7 μg/ml.结论 白花蛇舌草核苷具有抗肿瘤活性.
作者:张鹏;赵启韬;杨培民;代龙;魏永利;高鹏;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2/100 Hz电针刺激(eleetroacupuneture stimulation,EAS)对正常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杀伤活性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运用2/100 Hz交替频率刺激双下肢“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每天1次刺激,重复3d,观察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相同参数重复刺激6次,每天1次,检测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细胞因子IL-6及IL-2的改变.结果 与只扎针不电针组比较,2/100 Hz交替频率EAS组NK活性升高;第1、3天外周血IL-6水平升高,IL-2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2/100Hz交替频率EAS可增强正常小鼠的NK活性,其作用可能与电针上调IL-6水平有关.
作者:胡志苹;黄志华;王旻;王韵;黄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蛋白尿是肾脏疾病重要的表现,也是加重肾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文章综述近年来中药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娟娟;尹登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诱导融合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eahy926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HTL损伤模型,检测LDH漏出量,SOD和MDA含量,通过RT-PCR法检测细胞中对氧磷酶1( PONl) mRNA,TNF-α mRNA水平.结果 姜黄素可明显降低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提高培养液中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抑制HTL刺激的培养液中TNF-α浓度的升高,提高细胞中PONl mRNA水平,降低TNF-αmRNA表达.结论姜黄素对HTL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玉晖;彭杏;杨丹;袁禄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肾虚体质骨代谢紊乱的内在机理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惊恐加房劳的方法,建立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虚质模型组小鼠表现出精神萎靡,头部下垂,四肢无力,眼神黯淡,目光呆滞,喜卧恶动,摄食减少,体质量明显下降,皮毛松弛无泽等一系列肾虚之象,并且伴有血清AL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BGP、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用补肾中药桂附地黄丸干预后其血清ALP、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1或P<0.05),血清BGP、TGF-β1水平有所升高(P<0.05或P<O.01).结论 建立惊恐加房劳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和操作的可行性.肾虚质小鼠存在骨代谢失衡的状态,其内在机理可能与细胞因子TNF-α、TGF-β1的异常有关,而补肾中药可以改善肾虚质小鼠骨代谢稳态的失衡状态.
作者:李翠娟;孙理军;张喜德;何靖霜;王震;党照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 20±2)g,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苗药铁筷子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0,10,5 g· kg-1),连续ig给药7d,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考察抗炎作用.结果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或P<0.01)、小鼠肉芽组织增生(P<0.05或P<0.01),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P <0.05或P<0.01)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结论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钱海兵;蒲金山;王龙;李姝臻;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重楼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文章以黑籽重楼不同处理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配比对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去芽鞘的芽外植体用升汞消毒8 min时,其污染率较低为(11.97±0.91)%、而启动率却较高为(84.82±2.59)%;诱导去芽鞘的芽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1.0 mg/L+IAA2.0 mg/L,其愈伤组织增殖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 mg/L+ NAA 1.0 mg/L.结论 实验实现了黑籽重楼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增殖,并为进一步研究重楼属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王跃华;蒋婷婷;付伟;田孟良;张珏;陈燕;张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作者: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化胃舒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色谱法对化胃舒颗粒中的黄芪、玄参、甘草、麦冬和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能检出黄芪、甘草、麦冬和广藿香,HPLC色谱能检出玄参,且阴性对照均无干扰.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分离度重现性好,可用于化胃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光函;赵玥;邹桂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温度和包合时间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工艺技术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技术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工艺技术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稳定,简单可行.
作者:韩镁;程林;刘晓燕;张红;韩修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的抗肿瘤作用机理.方法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作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消癌解毒方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电镜下SMMC-7721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凋亡作用以高剂量组效果佳,凋亡率与顺铂组相似(P>0.05).结论 消癌解毒方通过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作者:李黎;王明艳;吴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综述近二十年源自光合植物的脱镁叶绿素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脱镁叶绿素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七类,分别为Phaeophytin,Pheophorbide,Chlorophyllone,Purpurin,Corallistin,Bonellin和Benzoporphyri.这些化合物作为光敏治疗的新药来源,表现出细胞毒、抗病毒、抗菌消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作者:李慧;李莉娜;王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脑通口服液抗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超声血流计观察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XNT对家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对脑血管阻力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新安;都模勤;付贵峰;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各地柴胡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及药用状况,提出确保柴胡药材准确鉴定及品种合理开发的策略.方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实施调查走访和实地采样相结合;对样品进行信息汇总及品种鉴定.结果 柴胡主产于我国西北、华北一带,在我国适宜地区目前已逐步实行规模化种植;但各地柴胡药材的基源繁多,药用状况依旧混乱,商品柴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结论 应尽早制定合理有效、系统全面的柴胡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作者:梁镇标;刘力;晁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牻牛儿苗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种质来源的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对不同产地牻牛儿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4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对全国26个不同产地牻牛儿苗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2.47% ~16.81%.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不同产地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建议入药时充分考虑产地因素.
作者:许鑫;涂秀文;姜海燕;朱明慧;尹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内毒素(ET)、TNF-α、CK-MB、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 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上述检测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以大鼠胆总管结扎(BDL)为OJ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EC)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设立假手术组(sham,n=5),BDL后1~13 d予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DL后2,6,10,14 d血浆ET、TNF-α、CK-MB及14 d心肌组织MDA、SOD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DL后大鼠死亡率为10%;BDL大鼠血浆ET、TNF-α、CK-MB水平与心肌组织MDA进行性升高,SOD水平显著下降(P <0.001);与EC组比较,STS、MVB1与M-S组血浆ET、TNF-α、CK-MB与心肌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对上述指标影响较STS、MVB1显著(P<0.001);与MVB1组比较,STS对ET、CK-MB、MDA、SOD水平影响差异显著,对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EC组心肌细胞水肿,心肌纤维排列混乱,颗粒状坏死,心肌与心外膜毛细血管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MVB1组、STS组上述病理变化程度较轻,M-S组心肌细胞轻度混浊,无明显坏死,少见炎细胞渗出.结论 ETM、TNF-α与心肌组织MDA水平进行性升高及SOD水平显著下降是OJ时大鼠心肌组织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MVB1与STS对OJ大鼠血浆ET、TNF-α有抑制作用,STS可明显改善OJ时心肌组织氧自由基损害,STS与MVB1联合运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内毒素血症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发挥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作者:谷化剑;冯贤松;杨胜波;牛刚;张建;梅小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大量生成,继而形成血管翳,破坏骨质,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中医毒蕴血瘀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机制高度相关.病情活动期郁热于关节经络形成滑膜炎症,随着病情深入,热郁血瘀阻滞关节致使滑膜炎症持续不缓解,病情进一步加重,毒蕴血瘀互患,关节滑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终使关节破坏.探讨毒蕴血淤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防治关节滑膜细胞增生,阻止关节破坏.
作者:马武开;唐芳;安阳;黄颖;王莹;钟琴;姚血明;刘正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ba基因VNTR和HPA-2的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辨证分型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14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BI)患者,辨证分型为风痰火亢,痰热腑实,风痰淤阻,气虚血淤,阴虚风动5组,并收集2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ABI各证型组与对照组的GP Iba基因VNTR和HPA-2的基因型,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 ABI组VNTR的B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ABI气虚血淤证型组VNTR的CD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风痰淤阻证型组VNTR的BC+ BD+ AC基因型频率和B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P=0.018).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Iba基因VNTR的BC基因型可能是ABI发病危险因素;VNTR的CD基因型可能是ABI气虚血淤型的致病危险因素;BC、BD、AC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可能是ABI风痰淤阻型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尚迎辉;白峻瑜;石聪聪;李涛;封青川;郑红;贺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SD乳鼠器官型海马脑片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正常及缺血损伤后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制备P3 SD乳鼠器官型海马脑片,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包含3个亚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d、3d和6d分别通过倒置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片生长情况,计数新生细胞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 模型组新生细胞数在造模后的各个时间点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HSYA干预后,两组新生细胞均有显著性增加(均P<0.01).大剂量组新生细胞的增殖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均P<0.01).新生细胞(DAPI+,BrdU+和Nestin+)多分布于海马,DG区明显,排列呈条索状,向皮层迁移.结论 HSYA在正常及缺血情况下均可以促进SD乳鼠器官型海马脑片细胞再生.
作者:秦峥;王晓锋;叶华;郑学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旋虾青素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肝组织损伤情况,考察左旋虾青素的保肝作用.结果 左旋虾青素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氨基转氨酶的含量,明显提高大鼠肝脏的SOD活性(P<0.05,P<0.01),大鼠肝脏MDA含量得到明显降低(P <0.05,P<0.01),有效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的坏死程度.结论 左旋虾青素对四氯化碳( 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罗文基;张坤水;陈逸生;黄丽娟;蔡小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卵巢切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对照假手术组(con)、卵巢切除组(ovx)、高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hica)、低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lica).10周后检测不同浓度乙酰胆碱、硝普钠对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效应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后给予高剂量及低剂量的淫羊藿苷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补充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均能改善乙酰胆碱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结论 淫羊藿苷可改善更年期大鼠模型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
作者:龚青;刘海梅;朱丽娟;丁文婷;周乐全;徐进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合成4个新的黄豆苷元酯类化合物和1个黄豆苷元醚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脑缺氧活性.方法 以黄豆苷元(DZ)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酰化、烃化、缩合反应合成4个新的黄豆苷元酯类化合物和1个黄豆苷元醚类化合,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模型对化合物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 5个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确证.化合物Ⅰ和Ⅳ较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具有更好的抗缺氧活性.
作者:李英兰;王淑君;刘丹;高瑞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依据300 mg/d>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0mg/d,选择6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降糖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雷公藤多苷,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有效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
作者:柯箫韵;柯俊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1,2],TNF -α、IL-6为肺纤维化中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它们通过不同环节,使肺泡纤维母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胶原,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本实验观察TNF -α、IL -6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影响,旨在探讨二者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熊红;江汉华;杨开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率为4%~25%.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治疗比较困难.本病患病率高,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慢性前列腺炎不是单一的疾病,它是症状表现复杂的临床流行病学症候群,表现的排尿异常症状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等,会阴部、阴茎、阴囊、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者疼痛,除此之外,还会使部分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早泄和勃起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育,对患者心理健康也造成极大伤害.
作者:任承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的导致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同时也可能是胃MALT淋巴瘤、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原因,故已引起足够重视,在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时,在治疗方案上已向标准化发展,特别是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抗Hp治疗已常规应用,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且抗生素联用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成功根除Hp率较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H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了临床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该病的发病较高,尤其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并发的脑心综合征造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心综合征使患者脑部疾病和心血管病同时出现病变,预后不良.但是临床上对该症诊断的漏诊率较高.我院针对脑心综合征对急性脑血管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简介如下.
作者:胡艳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lflux gastri - 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现代医学多采用消胆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其它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临床用自拟中药煎服治疗本病六十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海军;王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观察82例病例,对照组41例,单纯化疗;观察组41例,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两组均21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发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功能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兆宇;赵金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内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1].该病主要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痛苦感大等特点,西医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抑酸、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极易复发,且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症状[2].
作者:赵智宏;马兴婷;段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于小于1cm输尿管结石,既不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也不需要开放手术,应以保守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由于单纯服药,结石排出时间较长,病人痛苦难受发生率增高,为此我们于2007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排石汤配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对10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周微;李香普;李文威;周杏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和营养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0%~70%[1],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病情随之加重,发作次数随之增多.营养不良是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燕;李增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的一类疾病.而习惯性便秘即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经常性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秘结不通超过2天以上的疾病.笔者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3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朱其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各种应激因素的不断加剧,导致慢性胃炎这一典型的心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在各类胃炎的发病率中高居首位[1],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因此,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田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结核菌感染人数约有5.5亿,感染率高达45%.我国的肺结核患者约有450万人,有1/3数量的患者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我国的结核病患者还具有高耐药性的特点,耐药性患者的数目高达27,8%,多种药物耐受率可达10.7%[2].较高的耐药性导致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成为公共卫生中的重要问题.我中心针对此类高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采用中药方剂辅助西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课题研究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眼科医生,HSK属于中医聚星障的范畴,也是经常会遇到的比较厉害的感染性角膜病之一,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在角膜病致盲的病例中占63.2%.近几年,HSK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HSK病人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比较差是造成病毒易活化、出现复发的关键因素[1].治疗一般使用无环鸟苷滴眼液,部分或者全身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和胸腺肽等是当下临床惯用的治疗办法.为了寻找中药治疗HSK的办法,现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60例68只眼应用复方中药滴眼液与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并加重治疗的负担[1],血液透析后会有感染、心血管疾病、beta -2微球蛋白相关的淀粉样变以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大量资料显示氧化应激(0S)是导致CRF以及透析相关病因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减轻OS的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但传统中药辅助用药治疗患者OS状态药物较少.本研究对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行中药辅助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邱楚雄;黄首源;宁亮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致残性疾病之一[1],其发病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压力[2],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首要疾患之一.因此,探寻有效治疗方法与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是目前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难题.我科将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资料回顾性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卞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烧伤是由于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等原因引起损伤,当烧伤面积大于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烧伤面积的清理和治疗是临床治疗烧伤的重要内容[1].由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患者的大面积创伤周围常残留诸多的小面积创伤,造成肉芽组织的水肿和苍老,导致创口反复溃破,使得伤口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简介如下.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疼痛持续加重,还可伴有恶心、呕吐.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阑尾切除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创伤小,麻醉方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目前临床上多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费用较高,术后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较大,同时应用后对麻醉药物的心理依赖性是患者预后中面临的问题.
作者:王志力;黄丽萍;张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养生运动之一,长期练习,有强身健体之功.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不少研究证明,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地降低抑郁及焦虑水平,促进心理健康,但对其机理的阐述不是很详尽,文章结合中医与心理学原理对其机理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宋珂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腰椎不稳患者椎旁肌肌梭组织学和形态学的改变,探讨其在腰椎不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腰椎不稳的预防以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正常组织取自经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于腰椎区锐性分离并切取椎旁肌组织;所有组织行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肌梭组织形态,并计数其免疫组化阳性反映.结果 腰椎不稳组肌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肌梭体积增大、囊腔扩大及肌梭纤维结缔组织囊增厚;多个肌梭聚群存在;梭内肌纤维减少或被肉芽组织替代.两组之间肌梭密度无显著性差异(q =0.112、0.597,P>0.05);镜下观察见,两组肌梭中均有NT-3的阳性表达,但腰椎不稳组较对照组染色强度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7 ~23.663,P<0.01);对照组中,核袋纤维对MY-32呈阳性反映,而腰椎不稳组,核袋纤维对MY-32染色强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9 ~23.673,P<0.01).结论 腰旁肌肌梭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与腰椎不稳有密切关联.
作者:马聪;金利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当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家庭模式与生活方式均发生相应的改变.从中医嗣育理论的视角出发,现代生活方式却给女性生育功能造成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同时也给医家带来了新的治疗难点.职业女性的婚育计划被工作计划无限期地推迟,直至“阳明脉衰”气血生化乏源之时方计划妊娠,此时“肾主生殖”的功能已明显下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与过度节食控制体重的饮食习惯都不利于“两精相搏,合而成形”,而只有“淡食谷味,能养精”;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着家庭与职场两方面的身心压力,过份执着好胜的个性不利于冲任血海气血和平;现代女性的服饰装束给“风寒入里”造成了可乘之机.针对当今社会各种生活方式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提倡适龄婚育、提倡正确的饮食营养观、开展适宜的心理疏导、推广适宜的女性养生调摄观是治疗当今不孕症必不可少的手段.
作者:冉青珍;路洁;路喜善;路志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仅见四种本草图,即忍冬藤图、麦饭石图、乌蔹莓图、大佛指甲草图,均为外科常用特效药,其中大佛指甲草药名不见本草著作记载,初步考证应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
作者:熊晓滨;胡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1],心理因素引起疾病得到公认.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产妇在此期间可受到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造成身心障碍[2].保持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产褥期护理及家庭保健对产妇机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佘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其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因毒蕈种类繁多,常因误食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毒素可致脏器严重损害,病死率高.而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所收治了13例因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回顾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肛肠疾病是人类常见病之一,引起肛肠疾病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为常见的是痔疮,其发病率占发病总数的87.25%[1].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及肛缘皮下的静脉丛迂血曲张、扩大形成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或肛门皮肤因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临床上孕产妇患痔疮的发病率较高,有报道称孕产妇痔病的发病率占同期孕产妇的85%[2].妇女在妊娠期间与分娩妊娠时一旦发病,给妊娠期女性带来很大痛苦,治疗上也非常棘手,并威胁着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针对孕产妇在妊娠前期、分娩期间、产后痔疮的影响因素和患病特点,同时也为了保障孕产妇及胎儿身心健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特提出具体的预防、诊治及护理措施.
作者:黄凤;洪玉芬;潘芳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孢子菌肺炎( pneumocystis jeroveci 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称艾滋病)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很多报道85%的AIDS患者病程中至少是发生一次以上的PCP,25%死于本病.AIDS患者易发生PCP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导致呼吸衰竭,为AID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1].我院在2005年到2011年7月共诊治的69例AIDS合并PCP,占同期所有AIDS患者中26.3%.本文总结了对这些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水香;黄新造;郝凯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因其较传统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其引发的不良反应(ADR)事件及其相关报道也日渐增多.我院每日门诊输液患者高达400人次,具有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多个科室,使用药物种类多等特点,笔者对我院收集的7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分析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肖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11年我所接收市、县(市、区)药品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抽样的药品1168批次,经检验不合格药品188批次,不合格率为16.1%.1168批检验的药品中,浙江辖区内生产的药品239批次,占抽验总数的20.5%,不合格药品17批次,不合格率占抽验总数的1.5%,占被抽浙江辖区内生产药品的7.1%;浙江辖区外生产药品929批次,占抽验总数的79.5%,不合格药品171批次,不合格率占抽验总数的14.6%,占被抽辖区外产品的18.4%.
作者:张志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制剂通则中对中药注射液中鞣质控制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自制含吐温-80的中药注附录注射液1及市售样品进行鞣质定性、定量对比检查,将结果与现行的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在自制的中药注射液1及市售品种中,吐温-80对鞣质的定性检验干扰较小,可以采用定量检查方法对该品中所含的鞣质进行含量测定.
作者:刘涛;苟小军;徐玉玲;王艳艳;詹永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989年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我院赵炳南名老中医50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将颠倒散用于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美容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将颠倒散用于面膜治疗痤疮的方法和配制方法介绍如下,并将赵炳南老中医50年以来在我院工作临诊期间的珍贵学术资料,包括简易手刻本、线装手刻本以及医院继承人所编辑的书籍原件图片首次展示和分析如下.
作者:张怀亮;陈正琴;张新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居榜首.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152万人被诊断为肺癌,131万人死于肺癌,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肿瘤[1].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80%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差,目前肺癌年平均存活率仅12%左右而Ⅰ期肺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达70%,表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解决目前肺癌高死亡率的关键.早期肺癌与肺部感染常有相似症状,中晚期肺癌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得到明确诊断[2].而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评价、复发转移、愈后判断及寻找治疗靶位的具有重要的意义[1].
作者:舒畅;袁岳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药药酒作为传统中医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及返朴归真思潮影响的增强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各类药酒销量的增加,与之相连的各种药品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也随之上升.笔者以本院急诊科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所收治的醉酒者为例,共收治醉酒(含双硫醒反应)32例,其中饮用中药药酒者9例,占28.1%,而饮用中药药酒后感觉醉酒者,几乎全部为双硫醒反应,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笔者认为与现在中西药合用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在32例醉酒者中,一周内使用过头孢类抗菌药物、甲硝唑等的22例(其中两例为医务工作者).由于药酒使用者对药物相互作用不清楚,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及药店工作人员对此类药学知识的欠缺,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故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药药酒进行一些探讨,促进药酒的合理应用.
作者:陈代国;王应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更好地执行《中国药典》2010版,确保毒性中药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对《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毒性中药品种及品种项下内容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相关内容比较分析.结果 《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含有毒性中药品种增加至83种,在品种质量控制技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注意等方面与《中国药典》2005版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修订,但某些品种的部分项目内容还存在不完善、不确定之处.结论 《中国药典》2010版对毒性中药在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品种进行了标准化的规范,少数品种仍需进一步研究提高.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