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学研究

姚凤云;彭仁才;刘成;王炳志;刘春花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 配伍, 药效学, 营养性肥胖, 血脂, Lee's指数, BMI
摘要:目的 以“祛痰”为核心,对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进行研究,从实验角度探讨加味温胆汤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药和祛痰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性肥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高脂乳剂,20 ml·kg-1,连续4周.4周后,将高脂乳剂组动物打乱重新分组,并于每天下午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水,连续4周.在给药同时依然给予高脂乳剂.每周称1次体质量,每4天记录1次摄食量.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称重,测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和BMI;取血清检测GLU,TC,TG,LDL-C和HDL-C含量;分离肝脏和脾脏,精细称重.结果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能降低高脂乳剂所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增加,降低Lee's指数、BMI和血清TC,TG,LDL-C水平,对抗大鼠因长期高脂饮食所致GLU、HDL-C水平的下降(P<0.01,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能对抗高脂乳剂所致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理气、健脾、益气、活血、祛痰药之间综合配伍实现的.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山茱萸水煎液对老年小鼠免疫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茱萸水煎液对老年小鼠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胸腺、脾脏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等.结果 衰老组小鼠与青年组小鼠相比,骨髓、胸腺、脾脏细胞Go-G1期明显增多,S期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减缓;胸腺细胞、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山茱萸水煎液能明显抑制老年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P<0.05),并且明显改善老年小鼠骨髓细胞、脾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为脾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S期明显增高(P<0.05),骨髓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山茱萸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抑制老年小鼠免疫衰退的作用.

    作者:许冬青;江励华;李育;杜伟锋;杨柳;周韬;王明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前列欣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率为4%~25%.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治疗比较困难.本病患病率高,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慢性前列腺炎不是单一的疾病,它是症状表现复杂的临床流行病学症候群,表现的排尿异常症状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等,会阴部、阴茎、阴囊、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者疼痛,除此之外,还会使部分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早泄和勃起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育,对患者心理健康也造成极大伤害.

    作者:任承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 20±2)g,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苗药铁筷子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0,10,5 g· kg-1),连续ig给药7d,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考察抗炎作用.结果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或P<0.01)、小鼠肉芽组织增生(P<0.05或P<0.01),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P <0.05或P<0.01)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结论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钱海兵;蒲金山;王龙;李姝臻;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对结核病的防治作用分析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结核菌感染人数约有5.5亿,感染率高达45%.我国的肺结核患者约有450万人,有1/3数量的患者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我国的结核病患者还具有高耐药性的特点,耐药性患者的数目高达27,8%,多种药物耐受率可达10.7%[2].较高的耐药性导致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成为公共卫生中的重要问题.我中心针对此类高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采用中药方剂辅助西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楼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目的 建立重楼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文章以黑籽重楼不同处理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配比对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去芽鞘的芽外植体用升汞消毒8 min时,其污染率较低为(11.97±0.91)%、而启动率却较高为(84.82±2.59)%;诱导去芽鞘的芽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1.0 mg/L+IAA2.0 mg/L,其愈伤组织增殖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 mg/L+ NAA 1.0 mg/L.结论 实验实现了黑籽重楼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增殖,并为进一步研究重楼属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王跃华;蒋婷婷;付伟;田孟良;张珏;陈燕;张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穿破石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灌胃8d,观察其对给予0.1%四氯化碳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蛋白(TP)含量.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增强(P<0.05),对TP的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金俊杰;钟鸣;余胜民;黄洁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海蜇酶解多肽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海蜇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海蜇多肽,用超滤方法获得不同分子量的酶解液,从还原体系、羟自由基清除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3方面,研究海蜇酶解液抗氧化肽的活性.结果 不同分子量的海蜇酶解物具有较强还原性,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均较强,且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从分子量来看,小于3KDa组分抗氧化活性强,当浓度为15 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2.27%和78.25%.结论 海蜇酶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龙吟;杨永芳;甄茹;陈鹏;申林;严容芳;郑玉寅;李丽;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云南地区绞股蓝上真菌污染的初步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绞股蓝上污染真菌的主要类群,分析该药材上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来源于云南昆明、玉溪市售的绞股蓝药材,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药材表面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昆明、玉溪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的主要污染菌为曲霉属真菌,其他分离到的有木霉属、毛霉属及拟青霉属真菌,此外,在昆明样品上存在数量较多的枝孢属和散囊菌属真菌.结论 绞股蓝药材在云南地区容易受到曲霉属真菌污染,由此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胶霉菌素、伏马菌素以及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作者:宋美芳;陈娟;李学兰;唐德英;孙炳达;高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4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内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1].该病主要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痛苦感大等特点,西医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抑酸、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极易复发,且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症状[2].

    作者:赵智宏;马兴婷;段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鼠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简单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银杏内酯B.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采用Symmetry C18(3.9 mm×150 mmID,5μm)柱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溶液(10 mmol·L-1) (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 血浆中银杏内酯B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200 ng·ml-1,定量下限为1.0ng·m1-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88%,准确度(RE)在±2.61%范围内.未观察到GB明显的基质效应.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银杏内酯B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潘见;袁媛;吴泽宇;惠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乳腺癌抑郁症中的运用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抑郁症在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一种精神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章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三个方面探析“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抑郁症中的运用.

    作者:叶金竹;吴晓勇;郑东海;陈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体质量、进食量、进水量和血清中血糖值( 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喂以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料)1个月,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腹腔注射低剂量四氧嘧啶(90mg·kg-1),使之产生高血糖症,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苦瓜水提物冻干粉经100%甲醇回流提取得部位Ⅰ,残渣为部位Ⅱ.分别以10 g·kg-1(相当于生药材重量)的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苦瓜部位Ⅰ和部位Ⅱ提取物均能缓解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多食多饮病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GLU、NEFA、TC和MDA值(P<0.05),升高实验性糖尿病小鼠SOD值(P<0.05).结论 苦瓜部位Ⅰ和部位Ⅱ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可调节其血脂代谢,且部位Ⅰ效果更好.

    作者:李原;宋成武;卢锟刚;王雪;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经络循行的假设——脑内经脉

    人体的组织器官保持相对协调一致,进而完成日常的生理活动,关键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实现.经络系统详于头面躯干部,略于脑内,且循行路径模糊,影响临床取穴和疗效,限制针灸学科的发展.结合经络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脑内经脉”的假设,希望充实完善经络学说,为针灸效应及脑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发展经络理论、阐明针灸治病机制做一有益的探索.

    作者:谢洪武;陈日新;徐放明;宋云娥;李腊梅;唐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门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因其较传统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其引发的不良反应(ADR)事件及其相关报道也日渐增多.我院每日门诊输液患者高达400人次,具有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多个科室,使用药物种类多等特点,笔者对我院收集的7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分析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肖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生长期枳实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研究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枳实、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对枳实、枳壳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Cosmosil C18液相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λ=283nm.结果 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分别在0.211 ~4.220,0.051 1~ 1.022 0,0.220 ~4.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1%(RSD0.9%)、97.3%(RSD 1.0%)、98.3%(RSD 1.1%).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的评价枳实、枳壳药材的质量.

    作者:康四和;邓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57BL6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喂养小鼠,其他三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罗格列酮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脏湿重和病理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动物治疗前后的体重、肝脏湿重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甘油三酯水平较模型组也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明显较模型组减轻.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脂联素受体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升高.结论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酯质沉积具有较好的抑止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有关.

    作者:钱斐;张征波;孙晓琦;耿泽;周欣;薛博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中问题的探讨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作者: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 探索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的方法,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对艾滋病患者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贫血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疲乏、咽干、腰酸、气短、淡白舌、齿痕舌、薄苔,细脉,弱脉,沉脉等症状;消化道异常组高于其他两组四诊资料为:食欲不振、汗出异常、腹胀、大便异常、特殊汗出、淡红舌、红舌,黄苔、弦脉;痒疹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面色异常、神志异常、痿软舌、厚苔、数脉.结论 HAART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以脾气虚弱证为突出证型,贫血以肾气亏虚证为突出证型,痒疹组以血热生风证为突出证型.

    作者:陈莉华;金艳涛;张晓伟;李强;谢正;郭会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波提取太子参多糖工艺的优化

    目的 研究太子参中的多糖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太子参中的多糖,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太子参中的多糖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在此条件下太子参中多糖提取量可达6.17%.

    作者:赵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鼠血浆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大鼠口服中药复方麻黄制剂后血浆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为研究中药复方麻黄制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Synergi 4u Polar-RP 80A(250 mm ×4.60 mm,4μm)色谱柱,以甲醇-0.092%磷酸(含0.04%三乙胺、0.02%二正丁胺)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 麻黄碱在1.43 ~ 45.7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伪麻黄碱在1.35 ~43.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回收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5%.结论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为动物体内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志鹏;朱盛山;李苑新;霍务贞;吴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