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赵智宏;马兴婷;段红霞

关键词:中医疗法, 消化性溃疡, 治疗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内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1].该病主要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痛苦感大等特点,西医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抑酸、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极易复发,且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症状[2].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酒目前使用现状及合理使用探讨

    中药药酒作为传统中医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及返朴归真思潮影响的增强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各类药酒销量的增加,与之相连的各种药品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也随之上升.笔者以本院急诊科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所收治的醉酒者为例,共收治醉酒(含双硫醒反应)32例,其中饮用中药药酒者9例,占28.1%,而饮用中药药酒后感觉醉酒者,几乎全部为双硫醒反应,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笔者认为与现在中西药合用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在32例醉酒者中,一周内使用过头孢类抗菌药物、甲硝唑等的22例(其中两例为医务工作者).由于药酒使用者对药物相互作用不清楚,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及药店工作人员对此类药学知识的欠缺,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故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药药酒进行一些探讨,促进药酒的合理应用.

    作者:陈代国;王应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脑通口服液抗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超声血流计观察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XNT对家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对脑血管阻力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新安;都模勤;付贵峰;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海蜇酶解多肽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海蜇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海蜇多肽,用超滤方法获得不同分子量的酶解液,从还原体系、羟自由基清除体系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3方面,研究海蜇酶解液抗氧化肽的活性.结果 不同分子量的海蜇酶解物具有较强还原性,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均较强,且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从分子量来看,小于3KDa组分抗氧化活性强,当浓度为15 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2.27%和78.25%.结论 海蜇酶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龙吟;杨永芳;甄茹;陈鹏;申林;严容芳;郑玉寅;李丽;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疆特色维药与传统中药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治疗效果及机制比较

    目的 比较新疆特色维药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与传统中药雷公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效果及机制差异,为维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比较维药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及雷公藤对AA大鼠足踝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组织病理及血清中促炎因子sICAM-1及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及雷公藤均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减轻炎症发展,并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雷公藤、槌果藤可有效降低血清中sICAM-1水平.结论 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雷公藤均可起到抗RA作用,假龙胆水煎剂、槌果藤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TNF-α的水平,但在降低血清中sICAM-1水平上,槌果藤优于假龙胆水煎剂.

    作者:周文涛;周晓涛;朱明;王亚男;苏琦;李大伟;马飞飞;丁剑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6表达的影响

    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1,2],TNF -α、IL-6为肺纤维化中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它们通过不同环节,使肺泡纤维母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胶原,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本实验观察TNF -α、IL -6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影响,旨在探讨二者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熊红;江汉华;杨开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肾虚体质骨代谢紊乱的内在机理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惊恐加房劳的方法,建立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研究肾虚质小鼠血清TNF-α、TGF-β1及骨代谢的变化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虚质模型组小鼠表现出精神萎靡,头部下垂,四肢无力,眼神黯淡,目光呆滞,喜卧恶动,摄食减少,体质量明显下降,皮毛松弛无泽等一系列肾虚之象,并且伴有血清AL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BGP、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用补肾中药桂附地黄丸干预后其血清ALP、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1或P<0.05),血清BGP、TGF-β1水平有所升高(P<0.05或P<O.01).结论 建立惊恐加房劳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和操作的可行性.肾虚质小鼠存在骨代谢失衡的状态,其内在机理可能与细胞因子TNF-α、TGF-β1的异常有关,而补肾中药可以改善肾虚质小鼠骨代谢稳态的失衡状态.

    作者:李翠娟;孙理军;张喜德;何靖霜;王震;党照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橙皮苷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橙皮苷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耐顺铂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分别用6,12,24,48和96 mg/L橙皮苷作用A549/DDP细胞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计量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橙皮苷作用A549/DDP细胞24h后,镜下见A549/DDP细胞核缩小变形,致密浓染,荧光成团块分布;流式细胞计量仪检测结果显示,6mg/L橙皮苷即可促使A549/DDP细胞出现早期凋亡,且凋亡率随橙皮苷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 橙皮苷可以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

    作者:陆红玲;丁学兵;刘达兴;宋永祥;徐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类型与保护对策

    目的 调查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及其生态类型,分析其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方法 通过资料查询、产地调查和持续观察,对比分析野生太白贝母代表性生态类型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研究资源保护对策.结果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分布地域广泛,具有5大生态类型,3个典型生态类型都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种群数量减少问题,资源亟待保护.结论 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生态类型多样化明显,但资源破坏严重,个别区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必须采取综合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

    作者:付绍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山豆根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生长抑制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山豆根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实验检测山豆根对CEM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CEM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山豆根水提取物对CE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山豆根水提物能明显抑制CEM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019 mg/ml作用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9.728mg/m];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聚集,边聚于核膜下呈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山豆根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是诱导CEM细胞凋亡.

    作者:朱大诚;周军;何莲花;朱金华;赵志冬;欧阳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大鼠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成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和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MMP-9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 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MMP-9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作者:张艳;廖佳丹;王彩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Aβ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分析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PC12细胞离体培养,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吸弃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10%、正常脑脊液10%、含安理申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5%、含地黄饮子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20%,并加培养液补至等量,即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理申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高剂量组,37℃孵育2h.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加入4μl经老化处理终浓度为10μ mol/L的Aβ25-35,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则加入4μl空白培养液,继续37℃孵育24h.然后收集培养液,离心细胞.检测各组PC12细胞培养液中MDA、SOD、CAT、GSH-Px的含量.结果 地黄饮子能降低Aβ25-35损伤PC-12细胞培养液中的MDA含量,提高PC-12细胞培养液中SOD的活性、提高CAT、GSH-Px的含量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PC-12细胞的损伤.结论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可能通过改善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状态,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降低的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谢宁;于淼;姚辛敏;关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核苷体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中核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24孔板培养法和MTT法观察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24孔板,白花蛇舌草核苷呈现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体外抑瘤实验表明,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两种细胞株起效的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50μg/ml,半数致死量IC50分别是248.1 μg/ml和147.7 μg/ml.结论 白花蛇舌草核苷具有抗肿瘤活性.

    作者:张鹏;赵启韬;杨培民;代龙;魏永利;高鹏;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BEL-7404/ADR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control组、ADM组、EGCG组、ADM联合低剂量EGCG组(AE low组)、ADM联合中剂量EGCG组(AE mid组)和ADM联合高剂量EGCG组(AE high组),给药20 d,处死裸鼠去瘤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TUNEL法)检测瘤组织内原位细胞凋亡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结果 ADM与低、中、高剂量的EGCG合用,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7%,20.3%和25.9%,高于单用ADM组的9.3%(P<0.01),使肿瘤细胞增殖阻滞在S/G2期.结论 EGCG可协同增强ADM促肝癌MDR细胞BEL-7404/ADR的凋亡,使肿瘤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S/G2期.

    作者:欧冰凝;林晓贞;梁钢;孙悦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辅助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并加重治疗的负担[1],血液透析后会有感染、心血管疾病、beta -2微球蛋白相关的淀粉样变以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大量资料显示氧化应激(0S)是导致CRF以及透析相关病因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减轻OS的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但传统中药辅助用药治疗患者OS状态药物较少.本研究对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行中药辅助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邱楚雄;黄首源;宁亮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肺癌早期诊断中量子点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居榜首.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152万人被诊断为肺癌,131万人死于肺癌,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肿瘤[1].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80%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差,目前肺癌年平均存活率仅12%左右而Ⅰ期肺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达70%,表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解决目前肺癌高死亡率的关键.早期肺癌与肺部感染常有相似症状,中晚期肺癌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得到明确诊断[2].而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评价、复发转移、愈后判断及寻找治疗靶位的具有重要的意义[1].

    作者:舒畅;袁岳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毒蕴血淤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大量生成,继而形成血管翳,破坏骨质,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中医毒蕴血瘀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机制高度相关.病情活动期郁热于关节经络形成滑膜炎症,随着病情深入,热郁血瘀阻滞关节致使滑膜炎症持续不缓解,病情进一步加重,毒蕴血瘀互患,关节滑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终使关节破坏.探讨毒蕴血淤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防治关节滑膜细胞增生,阻止关节破坏.

    作者:马武开;唐芳;安阳;黄颖;王莹;钟琴;姚血明;刘正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羌银解热汤对MDCK细胞感染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先将MDCK细胞与羌银解热汤一起孵育,后加入病毒攻击,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先将羌银解热汤和流感病毒混合,再加入MDCK细胞,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结果 在预防作用中,羌银解热汤在大无毒浓度125g/L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血凝结果为阴性.在对流感病毒直接灭活实验中,羌银解热汤能够降低病毒滴度一个梯度.结论 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直接灭活作用.

    作者:李亮;张奉学;王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山荷降压颗粒中芦丁和绿原酸的同时定量研究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山荷降压颗粒剂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芦丁和绿原酸浓度分别在50~250 μg·ml-1(r =0.999 8)和20 ~ 100μg·ml-(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芦丁和绿原酸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81%(RSD=0.38%)和100.51% (RSD=0.76%).3批制剂测定结果显示,芦丁含量为1.926mg·g-1(RSD=0.45%),绿原酸含量为3.177 mg·g-1 (RSD=0.4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关枫;付起凤;葛正华;王艳宏;崔明宇;张衍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清中的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中黄芩苷及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清药物浓度在1.5~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体内药代动力学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结论 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其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该实验可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动学参数.

    作者:梁颖;王雷;王学艳;周雪琴;张志慧;杨新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压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 在压痛实验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扭体反应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冠盖藤水层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冠盖藤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初步筛选了冠盖藤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作者:潘星星;郭建生;郭倩瑶;李鑫;聂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