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金俊杰;钟鸣;余胜民;黄洁玲

关键词:穿破石,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摘要:目的 研究穿破石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灌胃8d,观察其对给予0.1%四氯化碳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蛋白(TP)含量.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增强(P<0.05),对TP的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经络循行的假设——脑内经脉

    人体的组织器官保持相对协调一致,进而完成日常的生理活动,关键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实现.经络系统详于头面躯干部,略于脑内,且循行路径模糊,影响临床取穴和疗效,限制针灸学科的发展.结合经络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脑内经脉”的假设,希望充实完善经络学说,为针灸效应及脑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发展经络理论、阐明针灸治病机制做一有益的探索.

    作者:谢洪武;陈日新;徐放明;宋云娥;李腊梅;唐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望诊标准环境的选择与测量

    中国历代医家均认为清晨是诊法适宜的时间,而中医望诊具体的光照环境客观化数据未见报道.该研究是中医舌面一体检测系统研发的一部分.结果显示,晴天上午10时左右室内、光照充足自然光线下,距窗口2~3m处光线佳,光线充足柔和,肉眼观察人脸及舌象效果较好,是理想的中医望诊环境;在室内同一地点,相同的光照环境下,色温和照度相对稳定,色温平均值为(5127.88±564.2)K,照度平均值为(2655±689.1)Lx.该测量结果可作为人造光源环境设计及中医诊室设计的参考标准,也可作为中医望诊光源环境设计的参考标准.同时也验证了传统中医对望诊环境的要求,与现代对颜色判读客观化要求接近,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理论有其科学性及实用性.

    作者:宫爱民;董秀娟;邸丹;燕海霞;许朝霞;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辅助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并加重治疗的负担[1],血液透析后会有感染、心血管疾病、beta -2微球蛋白相关的淀粉样变以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大量资料显示氧化应激(0S)是导致CRF以及透析相关病因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减轻OS的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但传统中药辅助用药治疗患者OS状态药物较少.本研究对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行中药辅助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邱楚雄;黄首源;宁亮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压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 在压痛实验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扭体反应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冠盖藤水层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冠盖藤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初步筛选了冠盖藤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作者:潘星星;郭建生;郭倩瑶;李鑫;聂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牻牛儿苗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优化牻牛儿苗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种质来源的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对不同产地牻牛儿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4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对全国26个不同产地牻牛儿苗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2.47% ~16.81%.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不同产地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建议入药时充分考虑产地因素.

    作者:许鑫;涂秀文;姜海燕;朱明慧;尹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中医药干预研究的探讨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易损斑块的认识,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理念更新和临床实践体会,冠心病易损斑块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即阳虚、阴虚,标实即痰浊、瘀血、瘀毒.探讨了冠心病易损斑块之病因病机、辨证论及治法方药,对于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浩;何红霞;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频电针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影响的差异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密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的含量分别与模型雌、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雌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的血清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下丘脑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 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调节雌性大鼠的血、脑Leptin的含量.

    作者:孙立虹;梁玉磊;孙东云;肖红玲;吴中秋;李文丽;李新华;张书义;马红利;张荣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柴胡属植物资源及生产状况调查

    目的 考察各地柴胡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及药用状况,提出确保柴胡药材准确鉴定及品种合理开发的策略.方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实施调查走访和实地采样相结合;对样品进行信息汇总及品种鉴定.结果 柴胡主产于我国西北、华北一带,在我国适宜地区目前已逐步实行规模化种植;但各地柴胡药材的基源繁多,药用状况依旧混乱,商品柴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结论 应尽早制定合理有效、系统全面的柴胡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作者:梁镇标;刘力;晁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临床体会

    烧伤是由于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等原因引起损伤,当烧伤面积大于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烧伤面积的清理和治疗是临床治疗烧伤的重要内容[1].由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患者的大面积创伤周围常残留诸多的小面积创伤,造成肉芽组织的水肿和苍老,导致创口反复溃破,使得伤口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简介如下.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位仪于大鼠尾壳核注入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吉姆萨(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超微结构等实验观察.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各治疗组脑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数量及程度较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与相应出血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术后24 h给药治疗组比较,各术后6h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相应3d各时间给药治疗组相比,7d给药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与出血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核膜、内质网等结构相对完整.结论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海洋;孙征;王登科;张海宇;韩金利;马全瑞;张焱;王效军;秦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清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附子剂量研究

    目的 揭示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用药剂量.方法 以附子为检索词,以汤剂为示范,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作对比分析.结果 附子的剂量80%分布在2~16 g之间,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92.06%,不符合率为7.94%.结论 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常用剂量为2~16g.

    作者:蒋跃文;樊讯;陶春晖;李家庚;刘松林;周祯祥;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赵炳南颠倒散古方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传承治疗经验介绍

    1989年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我院赵炳南名老中医50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将颠倒散用于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美容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将颠倒散用于面膜治疗痤疮的方法和配制方法介绍如下,并将赵炳南老中医50年以来在我院工作临诊期间的珍贵学术资料,包括简易手刻本、线装手刻本以及医院继承人所编辑的书籍原件图片首次展示和分析如下.

    作者:张怀亮;陈正琴;张新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类型与保护对策

    目的 调查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及其生态类型,分析其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方法 通过资料查询、产地调查和持续观察,对比分析野生太白贝母代表性生态类型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研究资源保护对策.结果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分布地域广泛,具有5大生态类型,3个典型生态类型都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种群数量减少问题,资源亟待保护.结论 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生态类型多样化明显,但资源破坏严重,个别区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必须采取综合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

    作者:付绍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排石汤配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101例

    对于小于1cm输尿管结石,既不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也不需要开放手术,应以保守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由于单纯服药,结石排出时间较长,病人痛苦难受发生率增高,为此我们于2007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排石汤配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对10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周微;李香普;李文威;周杏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橄榄苦苷10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以甲醇-水-甲酸( 63:37:1)为流动相,Agi-lent C18为色谱柱,在紫外波长276 nm下检测,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选定条件下橄榄苦苷峰形良好,线性范围为0.052~0.263 m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准确度RE为-0.190%,加样回收率为96.900% ~ 102.700%.大鼠灌胃橄榄苦苷100 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5.440 h,t1/2(α)为2.164 h,t1/2(β)为35.292 h,Cmax为0.113 μg/μl,AUC为6.254,CL为15.990.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强,适用于橄榄苦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营松;苏占辉;刘丽艳;赵桂琴;陈四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对ADUB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TIMP-1、ER及亚型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治疗无排卵功血( 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ADUB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卵巢去势后利用雌激素负荷法建立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模型,凋膜止崩液宫腔内给药后处死,留取子宫标本,采用RT-PCR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ERα、β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MMP-1mRNA表达明显升高,TIMP-1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MP-1 mRNA表达降低,TIMP-1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ER、ERα、β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R、ERα、β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凋膜止崩液宫腔靶向给药后ADUB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mRNA表达下降,TIMP-1 mRNA表达升高,ER、ERα、β表达下调,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机制.

    作者:贺丰杰;李小宁;张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解毒化浊方对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对解毒化浊方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我院2010-04~201104治疗的15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在月经第1~5天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同时非经期配合使用解毒化浊方予以中药灌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经期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为对照1组;一组患者月经周期予以通液术后联合环丙沙星片口服给药,为对照2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有效率、输卵管畅通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临床疗效及妊娠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经期口服解毒化浊方配合非经期使用解毒化浊方灌肠治疗对于输卵管炎性不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培红;李佃贵;刘京芳;裴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以“祛痰”为核心,对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进行研究,从实验角度探讨加味温胆汤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药和祛痰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性肥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高脂乳剂,20 ml·kg-1,连续4周.4周后,将高脂乳剂组动物打乱重新分组,并于每天下午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水,连续4周.在给药同时依然给予高脂乳剂.每周称1次体质量,每4天记录1次摄食量.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称重,测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和BMI;取血清检测GLU,TC,TG,LDL-C和HDL-C含量;分离肝脏和脾脏,精细称重.结果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能降低高脂乳剂所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增加,降低Lee's指数、BMI和血清TC,TG,LDL-C水平,对抗大鼠因长期高脂饮食所致GLU、HDL-C水平的下降(P<0.01,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能对抗高脂乳剂所致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理气、健脾、益气、活血、祛痰药之间综合配伍实现的.

    作者:姚凤云;彭仁才;刘成;王炳志;刘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淫羊藿苷对卵巢切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卵巢切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对照假手术组(con)、卵巢切除组(ovx)、高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hica)、低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lica).10周后检测不同浓度乙酰胆碱、硝普钠对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效应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后给予高剂量及低剂量的淫羊藿苷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补充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均能改善乙酰胆碱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结论 淫羊藿苷可改善更年期大鼠模型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

    作者:龚青;刘海梅;朱丽娟;丁文婷;周乐全;徐进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硒化壳聚糖对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途径的关系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对耐阿霉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增殖的影响,探讨这种影响与PI-3 K/Akt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 硒化壳聚糖作用K562/ADM细胞后,应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计算逆转倍数;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随着硒化壳聚糖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相应增加,存活率相应减少,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硒化壳聚糖能够下调p-Akt表达(P<0.01),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P<0.01),对细胞耐药产生一定的逆转作用.结论 硒化壳聚糖可通过抑制PI-3 K/Akt信号途径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产生增殖抑制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邓守恒;潘东风;李芳;李林均;王贤和;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