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牻牛儿苗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研究

许鑫;涂秀文;姜海燕;朱明慧;尹海波

关键词:牻牛儿苗, 总黄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优化牻牛儿苗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种质来源的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对不同产地牻牛儿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4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对全国26个不同产地牻牛儿苗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2.47% ~16.81%.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不同产地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建议入药时充分考虑产地因素.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组分与无机元素的测定

    目的 采用GC-MS和ICP-MS/ICPAES技术对台琼海桐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和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台琼海桐植物的叶子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粗油脂,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另用微波消解台琼海桐叶,消解液用ICP-MS测定Li、V、Cr、Co、Ni、Cu、Mo、Pb、Cd、Tl、Be元素,ICP-AES测定Al、B、Ba、Ca、Fe、K、Mg、Mn、Na、P、Sr、Ti、Zn元素.结果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绿醇(43.99%),石竹烯(6.87%),棕榈酸乙酯(4.74%)等;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为K( 29 890μg/g),Ca(22 410μg,/g),P(2 498μg/g),Mg(2 483 μg/g),Fe(369.1 μg/g),Na( 191 μg/g),Mn( 88.59 μg/g),B(63.77 μg/g),Zn(60.14μg/g).结论 台琼海桐叶挥发油中检测出18个峰,鉴定出15个,占总峰面积的92.46%.检测该植物中24种无机元素,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均很低.

    作者:陈炳超;刘红星;崔亚飞;钟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川芎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LC-ESI-MS)对川芎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溶剂梯度洗脱,二级管阵列(PDA)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 共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分.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鉴定川芎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

    作者:胡杨;刘春明;胡蕴梅;张语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与标准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对比

    临床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的导致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同时也可能是胃MALT淋巴瘤、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原因,故已引起足够重视,在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时,在治疗方案上已向标准化发展,特别是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抗Hp治疗已常规应用,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且抗生素联用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成功根除Hp率较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H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了临床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对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对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冬虫夏草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估其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冬虫夏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ET-1、血清hs-CRP、TNF-α、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E波减速时间(EDT)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血清NO、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值(E/A)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冬虫夏草可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舒张功能,并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张晓斌;杨京会;肖玉;曹敏;陈世雄;高宝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9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护理

    肺孢子菌肺炎( pneumocystis jeroveci 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称艾滋病)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很多报道85%的AIDS患者病程中至少是发生一次以上的PCP,25%死于本病.AIDS患者易发生PCP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导致呼吸衰竭,为AID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1].我院在2005年到2011年7月共诊治的69例AIDS合并PCP,占同期所有AIDS患者中26.3%.本文总结了对这些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水香;黄新造;郝凯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及线立体膜电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醒神喷鼻液高、中、低剂量组、醒脑静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滴鼻给药3d后,造脑出血模型,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判断模型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动物再给药1天,24 h后断头取脑.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醒神喷鼻液能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并呈一定量效关系.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高剂量能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结论 醒神喷鼻液可抑制脑出血时脑组织的钙离子超载、保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减轻脑损害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和细胞凋亡机制有关.提示脑出血时药物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翎;方永奇;邹衍衍;何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和营养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0%~70%[1],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病情随之加重,发作次数随之增多.营养不良是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燕;李增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姜辛夏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姜辛夏颗粒对卵蛋白致敏哮喘SD大鼠肺组织中TGF-β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并用地塞米松、姜辛夏颗粒灌胃分别治疗,与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比较.主要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及各组支气管管腔内周长、平滑肌面积以及厚度变化.结果 地塞米松组、姜辛夏颗粒治疗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肺组织中TGF-β1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1);姜辛夏颗粒治疗组能有效降低肺组织中TGF-β1水平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姜辛夏颗粒组的WAt/Pbm、WAi/Pbm与WAm/Pbm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 TGF-β1在调节哮喘气道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姜辛夏颗粒可以下调TGF-β1的表达,阻止哮喘气道重建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玉英;惠朋利;何云义;谭颖颖;贺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蒙古扁桃叶水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目的 了解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其栽培及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7~10月,用PSYPRO水势仪对16年龄蒙古扁桃的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V”字型曲线型,通常15:00时左右叶水势值达到一天中的谷低值.表层土壤水势日变化波动比较明显,其它层次变化相对稳定.结论 蒙古扁桃叶水势的日变化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2 =0.362),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2 =0.302),与温度无相关性,且3者对叶水势的综合影响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80 cm土壤水势与叶水势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53).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中土壤水势>叶水势>大气水势,形成水势梯度.

    作者:娜木金;斯琴巴特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黏附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黏附分子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黄明目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 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一般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BG);光镜及电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Real 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 芪黄明目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小鼠症状,降低FBG;改善视网膜病理损伤;降低视网膜ICAM-l、VCAM-1、E-selectin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芪黄明目降低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黏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的表达与下调NF-κB有关.

    作者:张会欣;朱慧明;魏刚;赵韶华;何奇龙;齐晓琳;王宏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清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附子剂量研究

    目的 揭示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用药剂量.方法 以附子为检索词,以汤剂为示范,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作对比分析.结果 附子的剂量80%分布在2~16 g之间,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92.06%,不符合率为7.94%.结论 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常用剂量为2~16g.

    作者:蒋跃文;樊讯;陶春晖;李家庚;刘松林;周祯祥;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证结合”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证与正常对照组,取胃窦粘膜组织,分别采用W-S染色与RUT检测HP、常规HE染色、TUNE法检细胞凋亡、SABC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脾胃湿热证与脾虚证在显微镜下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它们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凋亡细胞见于上皮细胞、壁细胞、主细胞;Bcl-2蛋白表达于壁细胞、主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Bcl-2蛋白表达在脾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强于正常组(P<0.05);脾虚证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虚组HP阳性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证组的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脾胃气虚组(P<0.05).炎症程度与HP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形成脾胃湿热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之一.

    作者:李合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大鼠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成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和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MMP-9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 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MMP-9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作者:张艳;廖佳丹;王彩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山茱萸水煎液对老年小鼠免疫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茱萸水煎液对老年小鼠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胸腺、脾脏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等.结果 衰老组小鼠与青年组小鼠相比,骨髓、胸腺、脾脏细胞Go-G1期明显增多,S期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减缓;胸腺细胞、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山茱萸水煎液能明显抑制老年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P<0.05),并且明显改善老年小鼠骨髓细胞、脾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为脾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S期明显增高(P<0.05),骨髓细胞G0-G1期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山茱萸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抑制老年小鼠免疫衰退的作用.

    作者:许冬青;江励华;李育;杜伟锋;杨柳;周韬;王明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

    目的 研究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机制,探讨乳腺癌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30,50,70μg/ml)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MTT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染色法分析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鞣花酸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率分别为(20.00±4.oo)%、(41.67±2.31)%和( 77.67±0.5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呈剂量依赖性;G1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4.60±0.67)%、(60.70±3.61)%和(71.90±1.56)%,与对照组(49.60±2.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致密浓染强蓝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COX-2表达下调.结论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有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COX-2下调相关.

    作者:王建红;范才文;田晶;肖胜军;潘红杰;赵宁;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橄榄苦苷10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以甲醇-水-甲酸( 63:37:1)为流动相,Agi-lent C18为色谱柱,在紫外波长276 nm下检测,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选定条件下橄榄苦苷峰形良好,线性范围为0.052~0.263 m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准确度RE为-0.190%,加样回收率为96.900% ~ 102.700%.大鼠灌胃橄榄苦苷100 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5.440 h,t1/2(α)为2.164 h,t1/2(β)为35.292 h,Cmax为0.113 μg/μl,AUC为6.254,CL为15.990.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强,适用于橄榄苦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营松;苏占辉;刘丽艳;赵桂琴;陈四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中问题的探讨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作者: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羌银解热汤对MDCK细胞感染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先将MDCK细胞与羌银解热汤一起孵育,后加入病毒攻击,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先将羌银解热汤和流感病毒混合,再加入MDCK细胞,观察羌银解热汤对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结果 在预防作用中,羌银解热汤在大无毒浓度125g/L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血凝结果为阴性.在对流感病毒直接灭活实验中,羌银解热汤能够降低病毒滴度一个梯度.结论 羌银解热汤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直接灭活作用.

    作者:李亮;张奉学;王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黄连注射剂血清药理学研究

    目的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黄连注射剂的体内药效学.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注射复方黄连注射剂.给药后取不同时间的血液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 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黄连注射剂具有体内抗菌作用.

    作者:游思湘;毛春季;曹琰;刘湘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泰胶囊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耐缺氧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泰胶囊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耐缺氧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急性血淤证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小鼠耐缺氧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小鼠扭体法实验、热板法实验,观察心泰胶囊对化学及热刺激引起疼痛的影响.结果 心泰胶囊高剂量组能对抗血淤证大鼠全血黏度1,2,3的升高,对高切相对指数的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化淤作用;心泰胶囊能延长夹闭气管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具有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心泰胶囊有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延长其潜伏期的趋势,并可提高小鼠因热引起疼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 心泰胶囊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及镇痛功效.

    作者:刘金铜;陈科;万峰;唐正伟;张洪艳;张龙;谭万初;孙永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