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海拔高度三峡库区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变化研究

方应权;陈鸿源

关键词:三峡库区红豆杉, 紫杉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海拔高度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探求外部因子对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中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柱温25℃,检测波长227 nm,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取三峡库区南方红豆杉800,1000,1200,1500m海拔高度的树种,分别测定其药用部分的含量.结果 1000,1200m紫杉醇的含量明显高于800,1500m紫杉醇的含量.结论 三峡库区红豆杉药用部位紫杉醇含量随海拔高度分布各不相同.总体呈对称分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小板膜糖蛋白Iba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ba基因VNTR和HPA-2的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辨证分型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14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BI)患者,辨证分型为风痰火亢,痰热腑实,风痰淤阻,气虚血淤,阴虚风动5组,并收集2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ABI各证型组与对照组的GP Iba基因VNTR和HPA-2的基因型,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 ABI组VNTR的B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ABI气虚血淤证型组VNTR的CD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风痰淤阻证型组VNTR的BC+ BD+ AC基因型频率和B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P=0.018).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Iba基因VNTR的BC基因型可能是ABI发病危险因素;VNTR的CD基因型可能是ABI气虚血淤型的致病危险因素;BC、BD、AC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可能是ABI风痰淤阻型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尚迎辉;白峻瑜;石聪聪;李涛;封青川;郑红;贺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及线立体膜电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醒神喷鼻液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醒神喷鼻液高、中、低剂量组、醒脑静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滴鼻给药3d后,造脑出血模型,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判断模型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动物再给药1天,24 h后断头取脑.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脑组织的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醒神喷鼻液能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并呈一定量效关系.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高剂量能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荧光强度.结论 醒神喷鼻液可抑制脑出血时脑组织的钙离子超载、保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减轻脑损害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钙拮抗作用和细胞凋亡机制有关.提示脑出血时药物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翎;方永奇;邹衍衍;何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太极拳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中医心理机理探讨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养生运动之一,长期练习,有强身健体之功.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不少研究证明,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地降低抑郁及焦虑水平,促进心理健康,但对其机理的阐述不是很详尽,文章结合中医与心理学原理对其机理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宋珂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中心临床研究关于中药剂型的探讨

    在多中心、大样本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中药剂型的选择是研究设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之一.该文以2010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为例,论述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试验的中药剂型选择的过程,从文献调研着手,比较了不同剂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剂型选择的原则.

    作者:黎创;毛炜;张蕾;吴一帆;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冠盖藤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压痛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 在压痛实验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显示出一定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扭体反应中,冠盖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冠盖藤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组,冠盖藤水层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冠盖藤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初步筛选了冠盖藤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作者:潘星星;郭建生;郭倩瑶;李鑫;聂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组分与无机元素的测定

    目的 采用GC-MS和ICP-MS/ICPAES技术对台琼海桐叶中的挥发性组分和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台琼海桐植物的叶子为原料,用索氏法提取粗油脂,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另用微波消解台琼海桐叶,消解液用ICP-MS测定Li、V、Cr、Co、Ni、Cu、Mo、Pb、Cd、Tl、Be元素,ICP-AES测定Al、B、Ba、Ca、Fe、K、Mg、Mn、Na、P、Sr、Ti、Zn元素.结果 台琼海桐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绿醇(43.99%),石竹烯(6.87%),棕榈酸乙酯(4.74%)等;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为K( 29 890μg/g),Ca(22 410μg,/g),P(2 498μg/g),Mg(2 483 μg/g),Fe(369.1 μg/g),Na( 191 μg/g),Mn( 88.59 μg/g),B(63.77 μg/g),Zn(60.14μg/g).结论 台琼海桐叶挥发油中检测出18个峰,鉴定出15个,占总峰面积的92.46%.检测该植物中24种无机元素,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含量较高,而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含量均很低.

    作者:陈炳超;刘红星;崔亚飞;钟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方证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目的 揭示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 制作高血压痛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蛋白有25个,其中,有13个蛋白上调,12个蛋白质下调;天麻钩藤饮组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差异蛋白有12个,其中,有5个蛋白上调,7个蛋白质下调.结论 基于细胞模型的中医“方证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可行的;调节这12个差异蛋白点,可能是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的重要分子基础.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岑卫健;付强;钟卫干;王强;杨宏宝;杨秀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楼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目的 建立重楼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文章以黑籽重楼不同处理的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激素配比对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 去芽鞘的芽外植体用升汞消毒8 min时,其污染率较低为(11.97±0.91)%、而启动率却较高为(84.82±2.59)%;诱导去芽鞘的芽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1.0 mg/L+IAA2.0 mg/L,其愈伤组织增殖的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 mg/L+ NAA 1.0 mg/L.结论 实验实现了黑籽重楼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增殖,并为进一步研究重楼属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王跃华;蒋婷婷;付伟;田孟良;张珏;陈燕;张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中问题的探讨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作者: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

    目的 研究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机制,探讨乳腺癌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30,50,70μg/ml)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MTT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染色法分析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鞣花酸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率分别为(20.00±4.oo)%、(41.67±2.31)%和( 77.67±0.5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呈剂量依赖性;G1期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4.60±0.67)%、(60.70±3.61)%和(71.90±1.56)%,与对照组(49.60±2.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致密浓染强蓝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COX-2表达下调.结论 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有抗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COX-2下调相关.

    作者:王建红;范才文;田晶;肖胜军;潘红杰;赵宁;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解毒化浊方对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对解毒化浊方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我院2010-04~201104治疗的15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在月经第1~5天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同时非经期配合使用解毒化浊方予以中药灌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经期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为对照1组;一组患者月经周期予以通液术后联合环丙沙星片口服给药,为对照2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有效率、输卵管畅通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临床疗效及妊娠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经期口服解毒化浊方配合非经期使用解毒化浊方灌肠治疗对于输卵管炎性不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培红;李佃贵;刘京芳;裴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运气理论相关性

    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利用1951~1990年安徽省乙脑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验证运气理论关于乙脑发病相关解释的合理性,并为乙脑预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春廷;柯资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褥期护理及家庭保健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1],心理因素引起疾病得到公认.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产妇在此期间可受到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造成身心障碍[2].保持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产褥期护理及家庭保健对产妇机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佘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牻牛儿苗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优化牻牛儿苗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种质来源的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对不同产地牻牛儿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4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对全国26个不同产地牻牛儿苗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2.47% ~16.81%.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不同产地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建议入药时充分考虑产地因素.

    作者:许鑫;涂秀文;姜海燕;朱明慧;尹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豆苷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脑缺氧活性研究

    目的 合成4个新的黄豆苷元酯类化合物和1个黄豆苷元醚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脑缺氧活性.方法 以黄豆苷元(DZ)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酰化、烃化、缩合反应合成4个新的黄豆苷元酯类化合物和1个黄豆苷元醚类化合,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模型对化合物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 5个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确证.化合物Ⅰ和Ⅳ较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具有更好的抗缺氧活性.

    作者:李英兰;王淑君;刘丹;高瑞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治疗体会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该病的发病较高,尤其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并发的脑心综合征造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心综合征使患者脑部疾病和心血管病同时出现病变,预后不良.但是临床上对该症诊断的漏诊率较高.我院针对脑心综合征对急性脑血管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简介如下.

    作者:胡艳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于清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附子剂量研究

    目的 揭示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用药剂量.方法 以附子为检索词,以汤剂为示范,对清代中医名家运用附子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附子剂量作对比分析.结果 附子的剂量80%分布在2~16 g之间,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92.06%,不符合率为7.94%.结论 附子在清代汤剂中的常用剂量为2~16g.

    作者:蒋跃文;樊讯;陶春晖;李家庚;刘松林;周祯祥;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不稳中医证候与椎旁肌肌梭组织学和形态学改变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不稳患者椎旁肌肌梭组织学和形态学的改变,探讨其在腰椎不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腰椎不稳的预防以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正常组织取自经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于腰椎区锐性分离并切取椎旁肌组织;所有组织行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肌梭组织形态,并计数其免疫组化阳性反映.结果 腰椎不稳组肌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肌梭体积增大、囊腔扩大及肌梭纤维结缔组织囊增厚;多个肌梭聚群存在;梭内肌纤维减少或被肉芽组织替代.两组之间肌梭密度无显著性差异(q =0.112、0.597,P>0.05);镜下观察见,两组肌梭中均有NT-3的阳性表达,但腰椎不稳组较对照组染色强度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7 ~23.663,P<0.01);对照组中,核袋纤维对MY-32呈阳性反映,而腰椎不稳组,核袋纤维对MY-32染色强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q =3.509 ~23.673,P<0.01).结论 腰旁肌肌梭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与腰椎不稳有密切关联.

    作者:马聪;金利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淫羊藿苷对卵巢切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卵巢切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对照假手术组(con)、卵巢切除组(ovx)、高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hica)、低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lica).10周后检测不同浓度乙酰胆碱、硝普钠对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效应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后给予高剂量及低剂量的淫羊藿苷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补充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均能改善乙酰胆碱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结论 淫羊藿苷可改善更年期大鼠模型胸主动脉内皮舒血管功能.

    作者:龚青;刘海梅;朱丽娟;丁文婷;周乐全;徐进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白花蛇舌草核苷体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中核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24孔板培养法和MTT法观察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24孔板,白花蛇舌草核苷呈现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体外抑瘤实验表明,白花蛇舌草核苷对两种细胞株起效的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50μg/ml,半数致死量IC50分别是248.1 μg/ml和147.7 μg/ml.结论 白花蛇舌草核苷具有抗肿瘤活性.

    作者:张鹏;赵启韬;杨培民;代龙;魏永利;高鹏;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