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珂旭
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文章利用1951~1990年安徽省乙脑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乙脑发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验证运气理论关于乙脑发病相关解释的合理性,并为乙脑预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春廷;柯资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复方苦替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 制定制备工艺,采取随机单盲对照,将688例细菌性、滴虫性及真菌性阴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治疗组308例用复方苦替栓,对照组各190例分别用替硝唑栓及诺氟沙星栓,连续用14d.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8.9%,90.8%及35.0%,总有效率分别为97.9%,100.0%及76.6%.对照组Ⅰ治愈率分别为40.4%,80.0%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5.0%及24.0%;对照组Ⅱ治愈率分别为37.5%,13.3%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3.3%及3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田慧;杜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土鳖虫多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土鳖虫多肽灌胃给予小鼠10 d,于后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kg)制备免疫抑制小鼠.观察胸腺、脾脏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 土鳖虫多肽具有促进胸腺和脾脏发育及保护胸腺和脾脏的作用;土鳖虫多肽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含量.结论 土鳖虫多肽可提高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能力.
作者:严梦思;李兴暖;赵勇;周裔春;秦仲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各种应激因素的不断加剧,导致慢性胃炎这一典型的心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在各类胃炎的发病率中高居首位[1],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因此,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田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其栽培及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7~10月,用PSYPRO水势仪对16年龄蒙古扁桃的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V”字型曲线型,通常15:00时左右叶水势值达到一天中的谷低值.表层土壤水势日变化波动比较明显,其它层次变化相对稳定.结论 蒙古扁桃叶水势的日变化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2 =0.362),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2 =0.302),与温度无相关性,且3者对叶水势的综合影响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80 cm土壤水势与叶水势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53).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中土壤水势>叶水势>大气水势,形成水势梯度.
作者:娜木金;斯琴巴特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温度和包合时间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工艺技术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技术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工艺技术的包合率、产率及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稳定,简单可行.
作者:韩镁;程林;刘晓燕;张红;韩修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橄榄苦苷10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以甲醇-水-甲酸( 63:37:1)为流动相,Agi-lent C18为色谱柱,在紫外波长276 nm下检测,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选定条件下橄榄苦苷峰形良好,线性范围为0.052~0.263 m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准确度RE为-0.190%,加样回收率为96.900% ~ 102.700%.大鼠灌胃橄榄苦苷100 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5.440 h,t1/2(α)为2.164 h,t1/2(β)为35.292 h,Cmax为0.113 μg/μl,AUC为6.254,CL为15.990.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强,适用于橄榄苦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营松;苏占辉;刘丽艳;赵桂琴;陈四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明辨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型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但辨证中尚存在一些辨证不规范的问题.针对湿热类慢性乙肝辨证中存在的诸如证型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辨证规范化,需明辨湿热的偏重与湿热的部位,尤其是要注意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区别.
作者: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穿破石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灌胃8d,观察其对给予0.1%四氯化碳16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蛋白(TP)含量.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可使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增强(P<0.05),对TP的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穿破石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金俊杰;钟鸣;余胜民;黄洁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枳实、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对枳实、枳壳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Cosmosil C18液相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λ=283nm.结果 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分别在0.211 ~4.220,0.051 1~ 1.022 0,0.220 ~4.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1%(RSD0.9%)、97.3%(RSD 1.0%)、98.3%(RSD 1.1%).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的评价枳实、枳壳药材的质量.
作者:康四和;邓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孢子菌肺炎( pneumocystis jeroveci 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称艾滋病)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很多报道85%的AIDS患者病程中至少是发生一次以上的PCP,25%死于本病.AIDS患者易发生PCP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导致呼吸衰竭,为AID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1].我院在2005年到2011年7月共诊治的69例AIDS合并PCP,占同期所有AIDS患者中26.3%.本文总结了对这些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水香;黄新造;郝凯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茉莉花茎黄酮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95%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法提取茉莉花茎中的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茉莉花茎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 茉莉花茎黄酮对两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为0.3 mg/ml时,其清除率O-2·为22.9%,DPPH·为80.3%;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作者:温昭君;何燕平;吴韦柳;李成网;黄锁义;李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1],心理因素引起疾病得到公认.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产妇在此期间可受到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造成身心障碍[2].保持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产褥期护理及家庭保健对产妇机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佘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该病的发病较高,尤其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并发的脑心综合征造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心综合征使患者脑部疾病和心血管病同时出现病变,预后不良.但是临床上对该症诊断的漏诊率较高.我院针对脑心综合征对急性脑血管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简介如下.
作者:胡艳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解毒化浊方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我院2010-04~201104治疗的15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在月经第1~5天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同时非经期配合使用解毒化浊方予以中药灌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经期予以解毒化浊方,口服给药,为对照1组;一组患者月经周期予以通液术后联合环丙沙星片口服给药,为对照2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有效率、输卵管畅通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临床疗效及妊娠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经期口服解毒化浊方配合非经期使用解毒化浊方灌肠治疗对于输卵管炎性不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培红;李佃贵;刘京芳;裴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建立Aβ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分析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PC12细胞离体培养,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吸弃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10%、正常脑脊液10%、含安理申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5%、含地黄饮子脑脊液10%、含地黄饮子脑脊液20%,并加培养液补至等量,即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理申组、地黄饮子低剂量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地黄饮子高剂量组,37℃孵育2h.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加入4μl经老化处理终浓度为10μ mol/L的Aβ25-35,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则加入4μl空白培养液,继续37℃孵育24h.然后收集培养液,离心细胞.检测各组PC12细胞培养液中MDA、SOD、CAT、GSH-Px的含量.结果 地黄饮子能降低Aβ25-35损伤PC-12细胞培养液中的MDA含量,提高PC-12细胞培养液中SOD的活性、提高CAT、GSH-Px的含量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PC-12细胞的损伤.结论 含地黄饮子脑脊液可能通过改善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状态,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降低的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谢宁;于淼;姚辛敏;关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大量生成,继而形成血管翳,破坏骨质,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中医毒蕴血瘀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机制高度相关.病情活动期郁热于关节经络形成滑膜炎症,随着病情深入,热郁血瘀阻滞关节致使滑膜炎症持续不缓解,病情进一步加重,毒蕴血瘀互患,关节滑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终使关节破坏.探讨毒蕴血淤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防治关节滑膜细胞增生,阻止关节破坏.
作者:马武开;唐芳;安阳;黄颖;王莹;钟琴;姚血明;刘正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从牦牛肝脏中分离纯化出的蛋白( BGP1、BGP2、BGP3)对家兔抗凝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对其体外杭凝血活性作初步评价,并与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作比较.结果 BGP1和BGP3在30mg/L和60mg/L时,均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BGP2也能使血浆APTT、PT及TT延长,但作用没有BGP1和BGP3明显.结论 BGP1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
作者:柳青海;李天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lflux gastri - tis,BRG)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或胆囊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过量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现代医学多采用消胆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其它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临床用自拟中药煎服治疗本病六十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海军;王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致残性疾病之一[1],其发病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压力[2],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首要疾患之一.因此,探寻有效治疗方法与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是目前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难题.我科将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资料回顾性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卞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