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方荣;袁宝强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8例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然后进行为期10天的系统的健康教育,之后采取定期指导、接受电话咨询、举办讲座等措施,初次评定6个月后重新评定对比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与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病情、心理调节技巧、饮食、排便、功能康复、用药情况、安全防护等有了全面的认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PD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揣松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例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然后予以球囊扩张闭塞的下腔静脉,行彩超评价静脉通畅程度,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血栓完全溶解.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1年,近期疗效满意,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介入溶栓及球囊扩张治疗中、下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崔艳峰;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许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存活素(Survivin)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蛋白,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具有强大的抗细胞凋亡功能,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研究表明,Survivin与现在已知的某些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明显的联系.本文就Survivin与肿瘤相关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丁瑾;李凤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椎间盘造影术曾被认为是操作复杂、有创伤性和感染危险的侵入性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存有争议.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椎间盘造影术可以通过激发原有症状模式,根据注入对比剂数量、对比剂显影的范围判断纤维环撕裂程度,对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独特价值.本文试对椎间盘造影术的应用价值做一概述.
作者:马志兵;袁峰;龚维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鼻窦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徐州市及周边地区鼻窦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包括术中颅脑损伤死亡2例,术后窒息死亡2例,脑脊液鼻漏1例,失明2例,视力明显下降2例,眶内血肿1例,炎性假瘤1例.发生于三级医院2例,二级医院7例,一级医院1例,乡村医院1例.结论 术前对病变的充分评估、术中的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且正确处理问题是减少鼻窦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巍;许学谷;张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为提高萘普生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对其进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方法 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及收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合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 佳包合条件为:萘普生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1,包合温度70℃,搅拌时间0.5 h.结论 该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
作者:杜倩;王燕;宋亚玲;杜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 CVA患儿97例为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结果 CVA组MP-IgM阳性率46.39%,对照组MP-IgM阳性率10.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MP-IgM阳性的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CVA患儿(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密切相关.
作者:冯伟静;徐金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肾损伤中的作用,探讨MCNS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5.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研究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化情况,动态观察外周血中TNF-α、NO的变化,研究其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ea)及肌酐(Cr)等浓度变化的关系,并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造模后14天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p65活性、TNF-α、NO、尿蛋白、TC及TG明显升高(P<0.01);ALB降低(P<0.01);电镜下见足突融合.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NF-κBp65活性、TNF-α、NO、尿蛋白、TC及TG持续增高,在造模后35天达峰值;而ALB持续降低(P<0.01);电镜检查见弥漫性足突融合.模型组Urea仅在造模后35天较对照组增高(P<0.01),2组Cr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的异常活化在MCNS肾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NF-α、NO产生增多,损害肾脏细胞,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作者:林青;郑健;陈永海;陈宇新;林礼兴;朱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由腹腔注射羟丁酸钠(实验组),另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用序贯法测定、比较2组小鼠的惊厥ED50.结果 实验组普鲁卡因惊厥ED50(326.8 mg/kg)大于对照组(163.5 mg/kg,P<0.01).结论 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引起的惊厥的毒性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钱衡;王亚琴;毛天;宋炳炎;戴体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研究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PARγ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给予TGZ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检测TGZ作用后SGC7901细胞生长情况、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细胞形态学变化、PPARγ表达情况.结果 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标本中PPARγ阳性表达率为15.15%(5/33)、66.67%(14/21)、71.43%(60/84),轻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与不同浓度的TGZ共同培养,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GZ 50 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同时其作用具有浓度及剂量依赖性,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细胞的生长较阴性对照组逐渐稀疏,出现细胞体积变小、形态不规则、细胞皱缩、核固缩、胞浆空泡等形态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PARγ在SGC7901细胞中有较高表达,50 μmol/L与阴性对照组及低浓度25μmol/L组相比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TGZ 25 μmol/L组起作用72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处于G0/G1与S期的细胞比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TGZ作用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50 μmol/L组PPARγ表达增加(P<0.01).结论 应用TGZ可以将SGC7901细胞阻滞于G0/G1期,进而抑制其增殖.
作者:崔涛;刘莹;朱祖安;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的关系,探讨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雌性36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n=9):生理盐水组、一叶秋碱组(10 mg/kg)、芬太尼组(0.3 mg/kg)、一叶秋碱(10 mg/kg)+芬太尼(0.3 mg/kg)组.用热板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痛阈.结果 一叶秋碱提高芬太尼的痛阈(P<0.05).结论 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部分相关.
作者:王来;付海啸;刘欢欢;倪玮玮;郭济东;武静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K252a(MLK3阻断剂)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control组)、LPS 组、K252a 50 μg/kg组(K50组)、K252a 75 μg/kg组(K75组)、K252a 100 μg/kg组(K100组)和溶剂对照组(DMSO组).模型制备成功后6 h取肺脏进行光镜检查,观察48 h内大鼠死亡情况并比较累计生存率.结果 48 h内LPS组、K50组、K75组和K100组以及DMSO组大鼠生存率分别为6.3%、27%、72%、57%及6.7%.光镜下可见LPS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明显被破坏,主要表现为肺泡内出血、肺间质水肿、肺泡萎陷以及肺组织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LPS组相比,预先应用K252a组肺组织的损伤程度较轻微、肺间隔轻度增宽、无明显出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尤其K75组,减轻程度明显.结论 K252a延迟LPS大鼠死亡时间,并呈现剂量依赖性,75 μg/kg K252a剂量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并可改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的病理组织学结果.
作者:张茂银;陈龙;成勤;张稳稳;刘苏;王光磊;刘功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点燃模型幼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对大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影响.方法 21、35日龄SD大鼠各40只,经初筛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点燃对照组及EGb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采用戊四氮(PTZ)诱导幼鼠点燃模型,以Y型电迷宫及生化检测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AChE、ChAT活性的变化.结果 EGb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改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显著抑制海马AChE活性、增强ChAT的活性.结论 EGb可以通过抑制功能脑区AChE活性、增加ChAT的活性,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发育期癫疒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段方荣;袁宝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慢性病贫血(ACD)和缺铁性贫血(IDA)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行两步法骨髓穿刺术,获取骨髓涂片和骨髓活组织标本.骨髓涂片常规做瑞氏染色和铁染色,骨髓活检切片做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HGF)染色和Gomori网状纤维染色.结果 骨髓涂片中:ACD骨髓增生程度高于IDA,ACD患者的粒红比高于IDA患者,ACD患者的铁染色中外铁增高,多为2+~3+.骨髓活检中:ACD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可见到反应性浆细胞增多,有将近一半的ACD患者可见到网状纤维染色增高.结论 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在AC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ACD实验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谢品浩;张谦;周荣富;袁翠英;董海波;欧阳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HPK1对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 min后分别灌注30 min、3 h、6 h、24 h、3天和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和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再分为2组,分别脑室注射100 g/L的HPK1 AS-ODNs、HPK1 MS-ODNs,每24 h注射1次,连续3天,在后一次注射24 h后行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使用免疫沉淀和焦油紫染色法等技术检测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活化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结果 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HPK1的表达,脑室注射AS-ODNs大鼠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婷;张光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L)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PMML的肿瘤标本(2例为穿刺活检标本,3例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MML老年人居多,病变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免疫组化S-100、HMB-45、Vimentin和Pan-melanin呈阳性表达.结论 由于临床上PMML罕见,易造成一些非典型病例的误诊、漏诊,有条件者可以对病例行有关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确诊.
作者:孙苏安;刘海燕;采丽;李巧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扫查及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术前1周对3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30例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肿块大小、部位、彩色血流分级及胸外侧动脉和腋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乳腺癌组肿块大小2~6 cm,腋动脉、胸外侧动脉RI与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胸外侧动脉和腋动脉的RI,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世坤;崔建华;王兴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与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4组(n=10):急性心理应激对照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对照组、慢性心理应激组. 建立急、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用避暗实验分别观察急、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避暗实验中,急性应激后第1天应激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错误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第2、3天应激组和对照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慢性心理应激后第1天应激组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错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2、3天应激组和对照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急性心理应激可损伤小鼠的记忆能力,慢性心理应激可增强小鼠的记忆能力.
作者:张见岗;万春琴;刘薇娜;李济民;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P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T2DM组),35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NT2DM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易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牙痛、恶心呕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电图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ST段不明显抬高,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提高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时确诊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乳腺的基本构成为乳腺小叶及导管,当其化生成其他类型的组织并发展成为癌时,即称为化生性乳腺癌.化生性乳腺癌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其生物学特性与常见乳腺癌也不尽相同.由于该类肿瘤并不常见,文献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
作者:赵阳;韩正祥;高向阳;杜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