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
目的:探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中药(回药风湿合剂).治疗组疗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采用外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有效.
作者:彭莉君;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舒筋活络祛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接诊的20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采用舒筋活络祛痛膏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2%,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低于对照组的8.65%(9/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络祛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关钦强;杨爱勇;刘东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名留置导管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医疗费用,尽可能避免CRBSI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谷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颈椎病具体可分为6种类型,即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型以及脊髓型、交感型、其他型.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其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徐利民;王素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虚泻实法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症的疗效.方法98例少、弱精子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穴位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经辨证论治给予补虚泻实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戟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8%,显著高于对照组(67.3%)(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虚泻实法对提高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效果显著,可改善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从而治疗少、弱精子男性不育症.
作者:肖少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2000例,同时收取我院腹部疾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并且均经过临床疾病确诊,评价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结果:(1)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包膜增厚,肝表面呈凹凸不平,肝表面及腹壁各层可显见,细小结节存于肝实质内(直径≥3mm),能够显示肝段分支以下血流,部分显示结节周围及内部低速动、静脉血流;(2)肝囊性占位:能够清晰的显示近包膜处较小的无回声暗区;(3)多囊肝:小的直径2mm,肝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样无回声暗区弥漫分布;(4)肝脏占住性病变:能够对肝实质内近区小占位的大小、数目、血流、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并能对转移性瘤做到早发现;(5)胆囊病变:能够清晰的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的图像,清晰显示底部病变及胆囊体部的形态、大小、数目、回声及基底与胆囊粘膜的关系.结论: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分辨力和图像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续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1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分娩且其胎儿被确诊为先心病的50例孕妇,先后给予其常规超声检查与心脏超声筛查,并对比两种手段的检查结果.结果:与确诊结果比较,心脏超声筛查的检出率为92%(46/50),漏诊误诊率为8%(4/50);而常规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76%(38/50),漏诊误诊率为24%(12/50).研究组在诊断准确性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有3例房间隔缺损被漏诊,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被误诊.结论:相较13562962112于常规超声检查,心脏超声筛查可以更有效地在产前检查中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其显著的诊断价值对于推动优生优育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彬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妇科外洗颗粒剂对各类阴道炎患者症状、阴道pH值、sIgA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其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妇科外洗颗粒剂)和对照1组(妇科外洗液)、对照2组(肤阴洁),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阴道pH值及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3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均下降,变化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0;治疗后3组阴道pH值两两比较,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治疗后的SIgA值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妇科外洗颗粒剂能有效改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阴道正常pH值,其近期疗效与肤阴洁效果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肤阴洁,具有携带简便、药性稳定的优点.
作者:曾润清;莫万绪;熊玉华;邓雪玮;雷军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与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85例子宫输卵管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4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检查,而乙组患者通过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进行检查,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双角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上举、周围静脉回流以及周围淋巴回流等宫腔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近端狭窄、积水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远端狭窄、远端梗阻、溃疡以及憩室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同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相比较来说,数字化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应用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辐射剂量小以及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输卵管不孕症诊断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贾敏;李璐;杨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完善我院供应室质量体系,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护理人员合理划分,定期开展总结和讨论,评估流程优化工作前后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流程优化后,各项工作质量和各区域综合护理检查评分、临床满意度均较流程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实施流程优化,能纠正工作流程中的某些不规范问题,使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
作者:黄莉萍;吴常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讨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4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20例.将西药方法和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相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粘度更低(P<0.05),该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治疗,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粘度,对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继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失眠作为高血压的常见伴随症状,对血压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睡眠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极为重要,肝火扰心证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较为多见.笔者科室对肝火扰心型的中老年高血压痛采用针刺额中线、颞后线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作者:卜林凌;饶琪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将2015年12月7日~2017年5月1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43.87±7.24)分、SDS评分(44.26±8.9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72±0.11)分;对照组SAS评分(55.27±8.25)分、SDS评分(58.16±9.0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76±0.13)分(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将中医的辨证施护与西医的对症护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的护理优势,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积极的改善效果,因此受到广大急诊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蒋立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医内科教学中以导师制为基础结合的联合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实习2015级中医内科方向五年制本科生60名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外,还将纳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实习培训,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患者考核的病历书写、病史采集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及总成绩成绩上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门诊患者考核的中医问诊、中医操作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中医论治、诊断、选方用药及总成绩等明显高于对照(P均<0.01),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的教学效果,可得到学生支持.结论:本研究改革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模式,借助名中医工作室的平台,配合导师制管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方案及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强化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邓丽娥;何世东;董明国;宁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寓八纲,论治创八法,确立随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其对呕吐一证散见于各条,其病机可归纳为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方面,只有做到审证求因,随证治之,方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小艳;鞠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人性化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乙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患儿体温快速恢复,还降低复发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急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3例患儿,均给予甲乙两组患儿常规治疗和病毒唑,甲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6.79%)(x2=4.867,P=0.027).甲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078,P=0.000).结论:通过喜炎平注射液同病毒唑联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有效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明显缩短了患儿的止泻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宫志萍;姜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与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在2015年6月26日至2016年6月26日期间收治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回顾性分析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后的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平均骨愈合时间.结果: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9.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骨折愈合时间为(30.42±3.05)d.结论:中医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效果显著,且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夏友敬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