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老鹰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曾凡力;周敏;许敏;裴赢;向阳飞;赖志才;瞿畅;钱垂文;任哲;张颖君;杨崇仁;北里海雄;王一飞

关键词:贵州老鹰茶, MTT法, 细胞病变效应法, 空斑减数实验
摘要:目的 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酸枣仁合欢方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中酸枣仁、白芍的定性鉴别方法以及总黄酮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酸枣仁、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复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观察到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中总黄酮含量,测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在8.5~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方程为:Y=0.022 5 X+0.022 9.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0.94%.结论 薄层色谱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酸枣仁合欢方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陆;刘婧姝;胡占高;乔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工麝香对过氧化氢造模的HUVEC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麝香对HUVEC的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激光共聚焦测定钙离子浓度.结果 人工麝香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 人工麝香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艳丽;蒋凤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天冬块根与茎藤内药用成分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块根、茎藤内药用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一高氯酸法分别测定氨基酸、多糖和皂苷总量.结果 天冬块根和茎藤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和茎藤内氨基酸、多糖、皂苷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块根和茎藤不同部位间氨基酸、多糖、皂苷总量也有极显著差异;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总灰分和折千率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浸提物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试样品中重庆酉县、贵州风冈和云南景谷产地的天冬块根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湖南石门、广西玉林和湖北长阳产地天冬块根皂苷含量高;块根氨基酸和皂苷含量极显著低于茎藤,但多糖极显著高于茎藤.

    作者:熊大胜;唐登浩;许云香;晏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研究

    目的 对连翘鲜品蒸煮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连翘药材的生产实践.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连翘采摘后蒸煮工艺进行研究,制定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以保证连翘药材质量,满足不断扩大的用途需要.结果 建立了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出蒸制鲜连翘的佳工艺:即蒸气温度为105℃,蒸气压力0.08 MPa,蒸制10 min;优选出煮制连翘的佳工艺:即煎煮时间8 min,煎煮温度为100℃,加水量为鲜连翘的5倍量.结论 中药连翘药材应用广泛,开发前景光明.采用蒸煮法炮制鲜连翘的工艺,可指导连翘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作者:赵超;郑伶俐;胡亚刚;吴钇潼;王西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棉花根心材与根皮的黄酮含量比较

    目的 优选超声提取棉花根总黄酮的条件,测定并比较棉花根心材和根皮的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声提取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0℃,固液比1:12.棉花根心材和根皮的黄酮提取率分别为0.3341%和0.7033%.结论 棉花根根皮的黄酮含量比心材的黄酮含量高.

    作者:包淑云;张艳华;李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甘遂饮片中巨大戟二萜醇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甘遂饮片中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巨大戟二萜醇(简称为DBDI)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DBDI为指标,采用HPLC-ELSD法对甘遂饮片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 柱(4.6 mm × 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作梯度洗脱,流速为1.1 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5℃.结果 建立了甘遂饮片中DBDI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DBDI在进样量为5.78-57.8 μg的范围内(r=0.999 7),进样量的常用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常用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为2.50%,另外对6批生甘遂和9批制甘遂饮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 采用HPLC-ELSD法测定甘遂饮片中DBDI的含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甘遂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修彦凤;施贝;王海颖;张永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紫金砂抗菌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

    目的 研究紫金砂杭菌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语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紫金砂抗菌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即升麻素(cimifugin,1)、去甲升麻素(norcimifugin,2)、前胡苷V(decuroside V,3)、异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4)、pabularinone (5)、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6)、蔗糖(sucrose,7).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但飞君;褚立军;田瑛;董俊兴;蔡正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白介素-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实验拟验证不同剂量青蒿琥酯叶模型大鼠血白介素-17(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80只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6天选出右后足和两前足关节炎指数之和≥6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5,5,10,20,40 mg/(kg·d)青蒿琥酯治疗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各组动物灌服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时血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 与模型时照组相比,各组IL-17及VEGF的浓度均下降(P<0.01),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IL-17:r=0.56,P=0.003<0.01;VEGF:r=0.54,P=0.003<0.01).而组间对比,在青蒿琥酯浓度达到20 mg/(kg ·d)治疗组时抑制达到高峰.结论 青蒿琥酯能下调佐剂性关节炎血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莫汉有;王丽芳;周润华;杨敏;石宇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毒参与其误用品钩吻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毒参与其误用品钩吻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与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毒参与其误用品钩吻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依据.

    作者:徐芳;陈燕;谭为;何江;赵军;张彦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桅子苷溶液稳定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

    目的 考察桅子苷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分别考察了温度[冷冻(-20℃)、冷藏(4℃),37℃,60℃];缓冲液种类[磷酸盐(pH 6.2、pH 7.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pH8.6);硼酸盐(pH9.3)];光照及超声(200,400,600 W)等因素对桅子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桅子苷溶液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32.01C+6.128,r=0.999 9.桅子苷在质量浓度0.32~80μg-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符合要求.桅子苷溶液在冷冻(-20℃)、冷藏(4℃)、37℃时、30d内基本稳定,60℃时,10 d后药物开始降解;在pH 6.2~9.3的各缓冲液中96 h内基本稳定;光照24 h对药物的稳定性也基本无影响;以200 W功率超声20 min,桅子苷溶液基本稳定,以400 W和600 W功率超声时,12 min后药物开始降解.结论 桅子苷溶液的稳定性良好,在常温及光照下基本稳定性,在药学及临床上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张海燕;陈晓燕;万娜;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庆产区不同居群续断中总皂苷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分析

    目的 测定重庆产区不同居群续断中总皂苷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探讨其在居群间的含量差异.方法 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体系,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续段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结果 各居群续断均能达到药典规定的药用标准,但不同居群续断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以武隆产续断中皂苷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实验方法适用于续断的质量分析,可以为续断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曹纬国;陶燕铎;张丹;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解合方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海马及皮质5-HTR1A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拟探讨具滋肾疏肝,化痰醒神作用的一解合方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进而明确其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雌性成年大鼠采用去势+孤养+改良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建立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期组、模型组、西药组(百优解联用雌激素)、中药组(一解合方),并以假手术组为时照.采用RT-PCR法测定海马、皮质神经元中5-HTR1AmRNA转录水平,应用GIS-2010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照相、读取灰度值.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低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01).结论 一解合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可能是通过影响5-HTR1AmRNA转录功能,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5-HTR1AmRNA转录功能可作为治疗靶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艳玲;宋卓敏;丁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素对防治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素对凝血、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的作用,探讨其对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玻片法测凝血时间、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肝紊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丹参素显著延长凝血时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能显著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能降低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 丹参素有较强的杭凝血作用,其抗凝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流变有关.

    作者:于晨;范华英;代现平;陈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黑果枸杞红色素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黑果枸杞红色素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SD大鼠以黑果枸杞红色素各按大耐受量(MTD)等体积灌胃,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采用平板掺入法,分加与不加S-9混合液两种,选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取胸骨骨髓制片,检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选雄性小鼠,取附睾制片,查小鼠精子崎形率;90 d喂养实验,观察生长发育、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检查、生化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雌雄性小、大鼠均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及死亡;在加与不加S-9的情况下,均未呈现致突变作用;小鼠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均呈阴性;90 d喂养大鼠,全部存活,且发育良好,选定各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黑果枸杞红色素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的MTD均大于30 000 mg/kg·bw),说明该产品属实际无毒物;三项致突变实验结果阴性;大鼠 90 d喂养实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赵晓辉;陶燕铎;邵贇;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心通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可达47%~91%,甚或更高,亦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原因之一.DPN发病机理复杂,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病程漫长,且因其发病机理复杂而至今尚未阐明,故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有效之治疗方法.DPN是以代谢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导致周围感觉及运动等神经受累为主要病理基础,以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

    作者:姚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武汉地区4116例孕妇血液传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孕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咐(ELISA)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TP-Ab、抗-HCV和抗-HIV,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HBsAg,TP-Ab、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6.43%(225/3 500)、0.89%(37/4 116)、0.21%(8/3 818);抗-HIV未检出.②不同年龄的三组孕妇,>35岁组乙肝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35岁和~25岁组.结论 该地区孕妇中肝炎病毒及梅毒均有一定的感染率,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感染率随年龄减小而降低;对孕妇进行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刘秀珍;江炼;吴旗;艾洪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上使用极其广泛的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血药浓度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其诱发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肝毒性极其重要.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目前国内文献报道较多的是各个剂型药物含量的测定,但还没有关于其药动学研究进展的文献报道.文章就国内有关对乙酰氨基酚血浆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柳萍;杨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广西莪术中的19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测定

    目的 对广西莪术中的无机元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广西莪术中Li,B,Mg,Al,P,Ca,Ti,V,Cr,Mu,Fe,Co,Ni,Cu,Zn,Sr,Ba,Cd,Pb;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All定Ca,Mn.结果 这19种元素的含量顺序依次为P>Mg>Ca>Mn>Al>Fe>Zn>Ti>Cu>Ba>B>Pb>Sr>Ni>V>Cr>Cd >Co>Li.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可以满足广西莪术样品中无机元素测定要求.

    作者:陈少东;陈福北;陈剑平;王力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水液代谢异常与水通道蛋白调节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肺脏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刹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AQP1在各组大鼠肾脏及肺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肾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肺免疫组化显示:AQP1 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组AQP1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这种减少全肺均能观察到,非局限于损伤严重部位;观察组AQP1已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未见AQP1有明显变化.结论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AQP1表达明显下降.AQP2在肾脏的增多及AQP1在肺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水液代谢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鲍军强;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运动性失语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五泉穴对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涌泉、上廉泉、左右旁廉泉、聚泉)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38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3.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五泉穴治疗Broca失语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Broca失语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现民;岳敏;胡兴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