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陈晓燕;万娜;郑琴;杨明
目的 测定中药断血流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语法直接测定断血流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断血流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8.0%~107.0%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娇婷;孙湘婷;曾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孕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咐(ELISA)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TP-Ab、抗-HCV和抗-HIV,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HBsAg,TP-Ab、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6.43%(225/3 500)、0.89%(37/4 116)、0.21%(8/3 818);抗-HIV未检出.②不同年龄的三组孕妇,>35岁组乙肝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35岁和~25岁组.结论 该地区孕妇中肝炎病毒及梅毒均有一定的感染率,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感染率随年龄减小而降低;对孕妇进行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刘秀珍;江炼;吴旗;艾洪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研究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受体(sIL-2R)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损伤组、模型组、怀牛膝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n=13).伤后第7日分别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及免疫学细胞技术方法检测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结果①模型组、低剂量组血清IL-2明显降低,分别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模型组血清sIL-2R明显升高,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模型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MN吞噬率明显降低,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受抑制,中、高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尤以高剂量明显,可能与怀牛膝本身能增强免疫功能及改善中枢神经免疫调控障碍等有关.
作者:李凯;潘宇政;黄李平;赵立安;韦相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桅子药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以桅子苷为标准品,桅子总环烯醚萜苷浓度在8.08~24.24μg·m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3批桅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平均含量为56.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中药桅子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周婷婷;闻俊;佟典承;范国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动态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TNBS灌肠法,结肠黏膜EGF表达检测采用RT-PCR方法.结果 模型组动物结肠黏膜EGF表达3d时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7,14d表达逐渐升高,与正常组无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及SASP给药组3,7,14 d结肠黏膜EGF表达量逐渐增高,其中14 d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EGF在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先降低后增高的过程,可能与机体本身修复机制启动有关;药物干预可以增加EGF表达,且随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可能是其发挥促黏膜修复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燕舞;黄秋凌;王汝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考察生长期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为5 mmol/L磷酸溶液-甲醇(85:15),检测波长为217 nm,流速为1.0 ml/min;检测不同生长期的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含量.结果 莽草酸在5~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7%(RSD=3.01%).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银杏外种皮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
作者:林於;马廉举;刘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黑翅土白蚁杭HIV-1活性部位中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物CM-1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纯化物CM-1初步判定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其中含18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是46.7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24.72%,氨基酸总量是61.5%.结论 纯化物 CM-1是否具有抗HIV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喜光;薛德钧;彭仁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素对凝血、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的作用,探讨其对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玻片法测凝血时间、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肝紊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丹参素显著延长凝血时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能显著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能降低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 丹参素有较强的杭凝血作用,其抗凝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流变有关.
作者:于晨;范华英;代现平;陈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研究苦苣莱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四氧嘧啶(Alloxan,ALX)构建糖尿病模型,分为5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1次/d.分别在第7,14,21,28天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和体质量.于第28天取血测血清胰岛素、TG、TC水平,取肝脏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苦苣菜水提物可明显降低ALX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加体重,调节血脂.结论 苦苣莱水提物对ALX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胰岛素水平,调节血脂和杭氧化有关.
作者:李记争;杨光;马琳;高进贤;姚瑶;蒋袁絮;余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阳痿一词首见于<慎斋遗书>,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阳痿肾虚和肝郁为主的观点.文章综合历代医家之论,首次将阳痿的命名、病因病机与阳痿肾虚观的联系做了系统论述,丰富了阳痿从肾论治及阳痿肾虚观的理论体系;并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对阳痿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及阳痿肾虚观也在不断地深化、变革和完善.
作者:薛建国;樊千;卢宗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奥司他韦(OS)的快速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硅胶GF254薄层板,甲醇-醋酸乙酯-甲苯-三乙胺(2.4:2:1)为展开剂,UV254 nm下检视;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为0.4 ml·min-1,以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对OS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后,254 nm下出现暗斑,Rf约为0.5;OS准分子离子峰[M+H]+m/z 313.30,子离子m/z 166.20和208.20分别为定量离子和辅助定性离子,在5~160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9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99.89%和98.9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OS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作者:刘玉荣;杨亚军;李剑勇;李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肉桂油巴布剂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单次及多次重复给药观察其对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性;豚鼠多次接触受试药物观察其过敏反应;SD大鼠接触受试药物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结果 肉桂油巴布剂对豚鼠的正常皮肤未见刺激性;在皮肤多次刺激性实验中,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未见致敏作用;对SD大鼠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肉桂油巴布剂安全可靠.
作者:高鹏飞;尹爱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动态观测采收期内贵州兴义地区黄褐毛忍冬品质.方法 采用HPLC法,Agilient C18柱(250 mm ×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对一个月采收的13个样品进行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论 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的含量平均值为2.32%,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中金银花的规定值.
作者:杨培;张永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参芍胶囊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阳性对照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给辛伐他汀;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ET,NO和PAI-1的含量,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NO降低,ET及PAI-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参芍胶囊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NO水平升高,ET,PAI-t含量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芍胶囊可以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NO及降低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亚芹;杜小静;赵木昆;刘继英;邢哲;孙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GTP)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UC)模型,以正常大鼠、UC模型大鼠作对照,从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结肠组织髓 MPO、SOD)活性和MDA水平等方面,考察GTP对大鼠UC的影响.结果 UC模型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MPO活性、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GTP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损伤明显改善(P<0.05),SOD活性显著高于UC模型组(P<0.05),MPO活性、MDA水平显著低于UC模型组(P<0.05),与治疗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景明;罗永皎;陈正君;李季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新疆假龙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观察新疆假龙胆对AA大鼠足肿胀、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新疆假龙胆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及减轻炎症的发展,降低AA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结论 新疆假龙胆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红英;李文红;周晓涛;丁剑冰;王亚男;侯敏;苏琦;李大伟;马飞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黄芩素对U2OS细胞株活性的影响,检测其抑制骨肉瘤细胞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应用形态学观察、FCM,测定黄芩素对U2OS细胞的调亡作用,并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结果 黄芩素对U2OS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呈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表现为细胞G0/G1期阻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有核碎裂、染色体凝集,对U2OS细胞的IC50值为(39.5±9.2)μmol·L-1(P<0.05)结论黄芩素对骨肉瘤U2OS细胞株的增殖有凋亡抑制作用.
作者:陈会明;尹军强;罗文敏;沈靖南;贾强;兰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五泉穴对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涌泉、上廉泉、左右旁廉泉、聚泉)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38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3.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五泉穴治疗Broca失语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Broca失语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现民;岳敏;胡兴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拟探讨具滋肾疏肝,化痰醒神作用的一解合方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进而明确其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雌性成年大鼠采用去势+孤养+改良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建立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期组、模型组、西药组(百优解联用雌激素)、中药组(一解合方),并以假手术组为时照.采用RT-PCR法测定海马、皮质神经元中5-HTR1AmRNA转录水平,应用GIS-2010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照相、读取灰度值.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低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海马、皮质5-HTR1A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01).结论 一解合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可能是通过影响5-HTR1AmRNA转录功能,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5-HTR1AmRNA转录功能可作为治疗靶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艳玲;宋卓敏;丁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MTT比色法观察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DNA Ladder实验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为95%.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的增殖,IC50为0.1 mmol/L,呈现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S期,G2/M期细胞的比例减少.凋亡率随秦皮甲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凝胶电泳表现为明显的梯形电泳图谱(DNA ladder)现象.结论 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