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翅土白蚁抗HIV活性部位中蛋白质成分的分离鉴定

张喜光;薛德钧;彭仁才

关键词:黑翅土白蚁, 杭HIV活性, 水溶性蛋白质
摘要:目的 对黑翅土白蚁杭HIV-1活性部位中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物CM-1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纯化物CM-1初步判定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其中含18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是46.7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24.72%,氨基酸总量是61.5%.结论 纯化物 CM-1是否具有抗HIV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对儿童哮喘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失衡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30例哮喘儿童T-betmRNA和/GATA-3mRNA的表达强度及上清液中IFN-γ、IL-4水平,评价T-bet/GATA-3的比率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哮喘发病机制,研究川芎嗪对儿童哮喘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 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哮喘发作组儿童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分离出单核细胞,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4、IFN-γ含量,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T-bet mRNA和GATA-3mRNA表达强度.结果 哮喘组儿童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川芎嗪干预组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哮喘(P<0.001),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T-bet/GATG-3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川芎嗪干预组T-bet/GATA-3比值高于哮喘组(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川芎嗪能通过上调儿童哮喘患者T-bet mRNA的表达强度,降低GA-TA-3mRNA表达水平,从而逆转Th1/Th2功能失衡,对儿童哮喘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作者:严鸿;方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参芍胶囊对大鼠内皮素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参芍胶囊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阳性对照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给辛伐他汀;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ET,NO和PAI-1的含量,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NO降低,ET及PAI-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参芍胶囊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NO水平升高,ET,PAI-t含量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芍胶囊可以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NO及降低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亚芹;杜小静;赵木昆;刘继英;邢哲;孙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PC12细胞的抗抑郁损伤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金丝桃苷、盐酸氟西汀与0.01 mmol·L-1皮质酮共孵PC12细胞48 h,采用形态学法、MTT比色法、LDH法、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结果 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OD490值显著升高(P<0.O1),LDH释放量较少(P<0.01),胞内[Ca2+]i升高,表明细胞受到损伤或部分死亡;当给予金丝桃苷或盐酸氟西汀后,细胞存活率升高,表明细胞损伤减少或接近正常.结论 与经典抗抑郁剂盐酸氟西汀的作用效果一样,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郑梅竹;时东方;刘春明;张语迟;吴桂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东方肉穗草异鼠李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 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主要杭癌活性成分之一异鼠李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对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异鼠李素处理48h的IC50为60μmol/L.荧光显微形态学检测显示异鼠李素处理HepG2细胞后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结论 研究表明东方肉穗草异鼠李素可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左爱仁;汪满红;万春鹏;周寿然;王晓崴;邱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JEYS保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JEYS的保肝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CCl4 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中药复方JEYS的保肝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JEYS高、低剂量组的肝脏指数、ALT、AST、MDA及Fas均显著降低(P<0.05,P<0.01);JEYS高剂量组SOD和GSH-Px的活力及Bcl-2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JEYS低剂量组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GSH-Px的活力均只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 JEYS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抑制肝组织Fas的表达和促进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勇;李淑芳;周大颖;刘迪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心肌梗塞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和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组良缘、麝香保心九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mRNA的表达及其灰度值.结果 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葛根素注射液组大鼠心肌梗塞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葛根素注射液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相似(P>0.05).模型组VEGFmRNA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葛根素注射液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F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淑娟;王振涛;韩丽华;张会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制药工程师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药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文章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进一步改进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作者:姜海蓉;彭方毅;陈忠敏;郑一敏;姜和;彭方亮;赵卫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车前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车前子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为车前子的质量控制及品种鉴定与GAP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Diamonsil C18柱(5 μm,250 mm ×4.6 mm,迪马),流动相为乙腈-0.5%的乙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采用梯度洗脱.结果 过对江西道地产区10批车前子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共检出10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同时对全国其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14批样品也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车前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及GAP建设的可靠依据及研究车前子种质资源的有力手段.

    作者:曾金祥;朱继孝;朱玉野;罗光明;吴波;王劭华;张忠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败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Ⅰ],角鲨烯(squalene,Ⅱ)、nardostachin(Ⅲ),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Ⅳ).结论 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康东周;姜英子;安仁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当归总黄酮提取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测定当归中总黄酮,并测定当归中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乙醇-水为溶剂,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杯碟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结果 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h,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为1:50时,测得当归中总黄酮含量1.59%.当归黄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青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这4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0.50,1.0 mg·ml-1.结论 当归黄酮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天然抑菌剂.

    作者:李谷才;魏文亭;高堂杰;李立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当归多糖除蛋白质的方法与条件优化

    目的 研究Sevag法去除当归粗多糖中蛋白质的佳条件,并比较Sevag法和反复冻融法的除蛋白质效果.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蛋白质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研究Sevag法不同试剂比例、用量、处理时间的除蛋白质效果,并与反复冻融法相比较.结果 Sevag法除蛋白质佳条件为氯仿:正丁醇=4:1,多糖溶液:Sevag试剂=3:1,搅拌时间35 min.Sevag法除蛋白质的适次数为6次,反复冻融法为4次,后者除蛋白质效果优于前者.结论 优化了Sevag法除当归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方法,反复冻融法除蛋白质效果优于Sevag法.

    作者:王庆奎;邢克智;赵海运;吴蓉;吕宝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对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三叶青藤醇提物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麻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38.40%,36.29%,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三叶青藤醇提物的大耐受量为3 063 mg/kg.三叶青藤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叶青藤醇提物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江;邓航;付翔;黄桂红;罗昱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物溶液,以17.5,35,70 mg(艾叶)/ml分别处理HepG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测试肝癌细胞的增殖潜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艾叶水提物处理肝癌细胞12 h均使细胞严重皱缩,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持续皱缩,甚至死亡,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处理肝癌细胞12~48h,细胞OD值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数72 h后各处理组10个以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为0,对照组为100%.结论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极敏感,能导致细胞皱缩,阻止细胞增殖,终诱导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活性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磁药敷脐治疗血淤型原发性痛经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磁药贴敷脐对血淤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及时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血淤型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以磁药贴敷脐,对照组30例以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盆腔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峰值比(A/B)、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比较亦有差异(ΔP<0.05).结论 磁药贴敷脐治疗血淤型原发性痛经疗效与引哚美辛肠溶片相当,但无消炎止痛药的副作用,磁药贴敷脐可明显降低痛经症状积分;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磁药对神阙穴的刺激,改善盆腔血循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而起到镇痛作用.

    作者:张晓华;方如丹;于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无菌检查法的研究

    目的 为建立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无菌检查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和法(加对氨基苯甲酸)破坏供试品中磺胺嘧啶银的抑菌作用,然后用沉降法除去供试液中药品的大部分不溶性成分,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实验.结果 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方炉甘石外用散中的抑菌成分,使阳性对照菌良好生长.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省时、易于操作,适用于复方炉甘石外用散的无菌检查.

    作者:王伟东;宋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贵州老鹰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作者:曾凡力;周敏;许敏;裴赢;向阳飞;赖志才;瞿畅;钱垂文;任哲;张颖君;杨崇仁;北里海雄;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芳香新塔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传统药物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rnopodioides Lam.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芳香新塔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①,芹莱素②,柯伊利素③,山茶酚④,金丝桃苷⑤,槲皮素⑥共6个黄酮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伟俊;顾政一;满尔哈巴;赵军;石峰;何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艾纳香Blumea balsanafera DC.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艾纳香的醋酸乙酯、氯仿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为艾纳香素(blumeatin,1)、花椒油素(xanthoxylin,2)、木犀草素(luteolin,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槲皮素(quercetin,5)、帕得马亭(padmatin,6)、3,5,5',7-四羟基黄烷酮(3,5,5',7-tetrahydroxyflavanone,7).结论 除化合物1和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第1次从艾纳香中获得.

    作者:梁会;曹佩雪;邱净英;李霞;柴立;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拉内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并检测P物质.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两组P物质含量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强脊手法能提高疗效的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P物质含量.

    作者:廖军;陈水金;徐腾;王心城;王诗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染料木素单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合成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并且考察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染料木素为原料,与苯甲酰氯生成染料木素-7-苯甲酸酯,再与氯磺酸反应生成染料木素-4'-硫酸酯;以染料木素与已酰氯反应生成染料木素-4'-己酸酯,再与氯磺酸反应生成染料木素-7-硫酸酯.结果 与结论采用基团保护策略合成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其结构经'H-NMR和MS确证,MTT检测表明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作者:万英凤;许佑君;袁波;王玲兰;林禄清;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