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

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

关键词:艾叶, 水提物, 杭癌活性, 肝癌细胞
摘要: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物溶液,以17.5,35,70 mg(艾叶)/ml分别处理HepG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测试肝癌细胞的增殖潜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艾叶水提物处理肝癌细胞12 h均使细胞严重皱缩,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持续皱缩,甚至死亡,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处理肝癌细胞12~48h,细胞OD值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数72 h后各处理组10个以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为0,对照组为100%.结论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极敏感,能导致细胞皱缩,阻止细胞增殖,终诱导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活性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练习反馈表》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研究反馈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 设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练习反馈表>(下称<反馈表>)应用于实验组(42名本科生),与同期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组(40名本科生)运用教学对比试验法比较两个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并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使用<反馈表>的意见.结果 实验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班(P<0.01);调查显示<反馈表>能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培养觉错能力,提高练习效率.结论 <反馈表>有助于促进学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作者:皮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对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三叶青藤醇提物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麻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38.40%,36.29%,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三叶青藤醇提物的大耐受量为3 063 mg/kg.三叶青藤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叶青藤醇提物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江;邓航;付翔;黄桂红;罗昱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对诺丽鲜果及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诺丽鲜果和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诺丽鲜果中分离并鉴定出了β-谷甾醇、异东莨菪辛内脂、熊果酸、熊果酸甲酯共4个化合物.而从诺丽发酵汁中分离鉴定出了β-谷甾醇、双-[(2-乙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东莨菪亭内脂共3个化合物.结论 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中共有的化学成分为β-谷苗醇.

    作者:龚敏;苏奎;杨先会;符文英;邓世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拉内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并检测P物质.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两组P物质含量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强脊手法能提高疗效的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P物质含量.

    作者:廖军;陈水金;徐腾;王心城;王诗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岗梅根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岗梅根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两个指标,分别以各岗梅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结果 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区别不同产地的岗梅根.结论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岗梅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作者:黄锦茶;陈丰连;徐鸿华;曾元儿;曹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水液代谢异常与水通道蛋白调节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肺脏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刹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AQP1在各组大鼠肾脏及肺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肾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肺免疫组化显示:AQP1 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组AQP1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这种减少全肺均能观察到,非局限于损伤严重部位;观察组AQP1已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未见AQP1有明显变化.结论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AQP1表达明显下降.AQP2在肾脏的增多及AQP1在肺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水液代谢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鲍军强;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奥司他韦快速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奥司他韦(OS)的快速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硅胶GF254薄层板,甲醇-醋酸乙酯-甲苯-三乙胺(2.4:2:1)为展开剂,UV254 nm下检视;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为0.4 ml·min-1,以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对OS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后,254 nm下出现暗斑,Rf约为0.5;OS准分子离子峰[M+H]+m/z 313.30,子离子m/z 166.20和208.20分别为定量离子和辅助定性离子,在5~160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9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99.89%和98.9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OS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作者:刘玉荣;杨亚军;李剑勇;李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工麝香对过氧化氢造模的HUVEC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麝香对HUVEC的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激光共聚焦测定钙离子浓度.结果 人工麝香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 人工麝香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艳丽;蒋凤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贵州老鹰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作者:曾凡力;周敏;许敏;裴赢;向阳飞;赖志才;瞿畅;钱垂文;任哲;张颖君;杨崇仁;北里海雄;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拿大一枝黄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我国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首次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超临界萃提取挥发性成分的得率为0.78%,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所有成分的96.78%,主要成分为烷烃(6个,占43.41%)、倍半萜含氧化物(8个,占18.04%)、二萜含氧化物(2个,占6.40%)和单萜含氧化物(6个,占5.51%)、三萜(1个,占3.89%)和倍半萜(3个,占1.74%)含量不大.结论 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及倍半萜含氧化物和二萜含氧化物,并且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因产地和提取方法的不而相异.

    作者:曾志新;彭春良;秦路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上使用极其广泛的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血药浓度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其诱发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肝毒性极其重要.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目前国内文献报道较多的是各个剂型药物含量的测定,但还没有关于其药动学研究进展的文献报道.文章就国内有关对乙酰氨基酚血浆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柳萍;杨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抑制骨髓间质干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估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TO)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 96孔板培养CML患者第四代BMMSCs 24 h后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5μmol/L ATO,培养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采用3-(4,5-二甲基)-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MTT)法检测BMMSCs存活情况,并计算生长抑制率.结果 ATO明显抑制BMMSCs的生长,随ATO浓度升高BMMSCs细胞密度降低,高浓度组细胞变圆、脱落明显;2.5和5μmol/L组生长抑制率高于1.0μpmol/L组(P<0.05),5μmol/L组抑制率较2.5μmol/L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O显著抑制BMMSCs生长活性,起效浓度为1μmol/L,其抑制作用呈现浓度相关性.

    作者:余先球;陆益龙;陈红梅;张广莲;朱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降逆颖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食管黏膜增生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用幽门半结扎加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共28 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食管下段及胃PH值检测,取食管下段组织,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黏膜增生和采用QRT-PCR技术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食管下段和胃的PH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和胃PH值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祁永福;赵健雄;王学习;徐中;许馨文;王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棉花根心材与根皮的黄酮含量比较

    目的 优选超声提取棉花根总黄酮的条件,测定并比较棉花根心材和根皮的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声提取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0℃,固液比1:12.棉花根心材和根皮的黄酮提取率分别为0.3341%和0.7033%.结论 棉花根根皮的黄酮含量比心材的黄酮含量高.

    作者:包淑云;张艳华;李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贵州产菝葜属及肖菝葜属8个品种的鉴别研究

    目的 系统研究贵州产菝葜属(Smilax L.)及肖菝葜属(Heterosmilax K.)常见8个品种的药材性状特征.方法 用TLC鉴别该类品种的指标性成分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薯蓣皂苷元.结果 在药材性状特征上建立了检索表,为该类品种的性状特征提供了专属性的鉴别依据.薄层鉴别中菝葜属及肖菝葜属常见8个品种均含有落新妇苷及白藜芦醇,但仅3个品种含薯蓣皂苷元,即短梗菝葜、黑叶菝葜及小叶菝葜,而药典品种菝葜及土茯苓则未检测出薯蓣皂苷元.结论 该研究方法重复性及专属性较好,简单易行,可为该类品种的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品种间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韦欣;任广聪;孙庆文;董立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雷至胶囊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作用

    目的 利用阿霉素肾病模型(daunomycin-induce nephropathy,DMN)研究雷至胶囊的疗效及其对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及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loproteinases,TIMP)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和雷至胶囊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第7天、第28天、第42天和第56天留取血清和尿液标本,观察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留取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IMP-1(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物-1)、和MMP-9(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结果 ①尿蛋白:各治疗组治疗7天尿蛋白减少不明显,但在第28天、42天和56天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雷至胶囊组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生化:雷至胶囊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未见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其他各治疗组水平;③肾脏系膜细胞和足细胞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雷至胶囊治疗组与贝那普利治疗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系膜细胞增生情况、足细胞融合情况以及系膜基质增生情况均较轻,在尿蛋白明显减少情况下仍然存在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肾脏病理进展,表现为程度减轻而不是逆转;④治疗第56天肾脏组织RT-PCR检测发现,雷至胶囊治疗组TGF-β1、TIMP-1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治疗组而MMP-9表达水平高于其余各治疗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至胶囊对于阿霉素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显著减少蛋白尿,减轻肾组织损伤、保护足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抑制系膜细胞增生.雷至胶囊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体现在调节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有关.

    作者:魏明刚;孙伟;陈继红;高坤;周栋;邵家德;朱萱萱;刘丽;王宁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研究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受体(sIL-2R)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损伤组、模型组、怀牛膝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n=13).伤后第7日分别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及免疫学细胞技术方法检测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结果①模型组、低剂量组血清IL-2明显降低,分别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模型组血清sIL-2R明显升高,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模型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MN吞噬率明显降低,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受抑制,中、高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尤以高剂量明显,可能与怀牛膝本身能增强免疫功能及改善中枢神经免疫调控障碍等有关.

    作者:李凯;潘宇政;黄李平;赵立安;韦相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蔓荆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探讨蔓荆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 蔓荆子萃取物得率为9.36%,GC-MS共分离出66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9,17-十八烷二烯酸、7-异丙基-1,1,4a-三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等,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时含量.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是提取蔓荆子萃取物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亚敏;林文津;徐榕青;刘洪旭;严杨彤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韩国火病(Hwa-Byung)与心血管神经症

    韩国火病(Hwa-Byung)是韩国人都很熟悉的身心疾病的病名,是以韩国人的固有的民族文化情绪--恨为基础,情志内伤以怒为主的特有的神经机能疾病,属于文化相关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上,与心血管神经症相似,容易混淆.韩国火病(Hwa--Byung)在中国医学界尚未报道,笔者通过本文在国内首次介绍韩国火病(HwaByung),同时与心血管神经症鉴别,帮助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柳承希;张静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IT比色试验检测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005 μg/ml作用于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 μg/ml;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核聚集,边聚于核膜下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朱大诚;陈秀珍;高永涛;周军;江波;欧阳永伟;朱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