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欣;任广聪;孙庆文;董立莎
目的 系统研究贵州产菝葜属(Smilax L.)及肖菝葜属(Heterosmilax K.)常见8个品种的药材性状特征.方法 用TLC鉴别该类品种的指标性成分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薯蓣皂苷元.结果 在药材性状特征上建立了检索表,为该类品种的性状特征提供了专属性的鉴别依据.薄层鉴别中菝葜属及肖菝葜属常见8个品种均含有落新妇苷及白藜芦醇,但仅3个品种含薯蓣皂苷元,即短梗菝葜、黑叶菝葜及小叶菝葜,而药典品种菝葜及土茯苓则未检测出薯蓣皂苷元.结论 该研究方法重复性及专属性较好,简单易行,可为该类品种的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品种间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韦欣;任广聪;孙庆文;董立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IT比色试验检测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005 μg/ml作用于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 μg/ml;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核聚集,边聚于核膜下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朱大诚;陈秀珍;高永涛;周军;江波;欧阳永伟;朱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使用川芎嗪对SH-SYS5Y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Hanks液替代培养基进行饥饿诱导SH-SY5Y细胞72 h发生自噬.分为3组,正常组为完全培养基,模型组采用Hanks液替代培养基进行饥饿诱导,治疗组在诱导自噬前加入川芎嗪与Hanks液共孵育.兔抗人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1-LC3-Ⅱ)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检测各组细胞发生自噬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模型组出现典型自噬细胞形态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LC3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治疗组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组明显降低,治疗组细胞由G0/G1期所占比例减少,进入S期和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川芎嗪可以抑制SH-SY5Y细胞自体吞噬,这一作用可能与川芎嗪抑制胞内钙超载和刺激细胞由G0/G1 期进入S期和G2/M 期有关.
作者:赵秋振;张辉;薄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拉内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并检测P物质.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两组P物质含量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强脊手法能提高疗效的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P物质含量.
作者:廖军;陈水金;徐腾;王心城;王诗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从丹参和白花丹参叶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两种丹参叶均含酚酸类、黄酮类和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与根不同的丹参酮类化合物;丹参与白花丹参叶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脑梗塞具有保护作用,对脑缺血的保护强于根;临床上用丹参叶治疗扁平疣,其注射液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叶还被开发成保健茶,用于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病.
作者:史国玉;周凤琴;郭庆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寻找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部位.方法 用离体回肠法观察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其中水提液效果突出,水提液中醋酸乙酯部位效果明显,该部位成分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亦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成分主要位于醋酸乙酯部位.
作者:岳岭;华永庆;崔小兵;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 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作者:曾凡力;周敏;许敏;裴赢;向阳飞;赖志才;瞿畅;钱垂文;任哲;张颖君;杨崇仁;北里海雄;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藏羌药材红毛五加水分、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 红毛五加药材水分含量在9.74%~10.88%;药材的总灰分测定结果在21.91%~35.00%之间,药材的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在2.46 %~2.89%之间;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3.28%~19.87%之间,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9.10%~13.68%之间;醚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0.75%~2.55%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刘永恒;李莹;刘圆;孟庆艳;任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陕西秦岭山区百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624%.结论 陕西秦岭山区百里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酚(20.873%)、香荆芥酚(16.580%)、对伞花烃(15.623%)、龙脑(4.648%)、樟脑(3.563%)、芳樟醇(2.954%).
作者:苗延青;汤颖;吴亚;刘春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泽兰中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泽兰大孔树脂洗脱部位中的这3种酚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 采用Cadenza(5)CD-C18(250 mm × 4.6 mm × 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两相均含有0.75%的甲酸,以有机相10%起始,保持5 min后,于17 min内线性变为13%,于27 min内线性变为18%,于47而n内线性变为23%,于65 min内线性变为55%;流速1.0 ml/min;柱温30℃;于325 nm,280 nm双波长下检测.结果 原儿茶醛(280 nm)、咖啡酸(325 nm)和迷迭香酸(325 nm)分别在0.01~2μg,0.01~2μg和0.04~8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个成分相应的富集部位含量分别达到原儿茶醛0.141%,咖啡酸1.092%,迷迭香酸11.101%.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对泽兰及其大孔树脂洗脱工艺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聂波;李佳彦;王硕仁;刘勇;闫彦芳;张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探讨蔓荆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 蔓荆子萃取物得率为9.36%,GC-MS共分离出66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9,17-十八烷二烯酸、7-异丙基-1,1,4a-三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等,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时含量.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是提取蔓荆子萃取物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亚敏;林文津;徐榕青;刘洪旭;严杨彤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黑果枸杞红色素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SD大鼠以黑果枸杞红色素各按大耐受量(MTD)等体积灌胃,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采用平板掺入法,分加与不加S-9混合液两种,选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取胸骨骨髓制片,检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选雄性小鼠,取附睾制片,查小鼠精子崎形率;90 d喂养实验,观察生长发育、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检查、生化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雌雄性小、大鼠均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及死亡;在加与不加S-9的情况下,均未呈现致突变作用;小鼠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均呈阴性;90 d喂养大鼠,全部存活,且发育良好,选定各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黑果枸杞红色素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的MTD均大于30 000 mg/kg·bw),说明该产品属实际无毒物;三项致突变实验结果阴性;大鼠 90 d喂养实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赵晓辉;陶燕铎;邵贇;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岗梅根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两个指标,分别以各岗梅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结果 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区别不同产地的岗梅根.结论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岗梅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作者:黄锦茶;陈丰连;徐鸿华;曾元儿;曹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我国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首次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超临界萃提取挥发性成分的得率为0.78%,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所有成分的96.78%,主要成分为烷烃(6个,占43.41%)、倍半萜含氧化物(8个,占18.04%)、二萜含氧化物(2个,占6.40%)和单萜含氧化物(6个,占5.51%)、三萜(1个,占3.89%)和倍半萜(3个,占1.74%)含量不大.结论 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及倍半萜含氧化物和二萜含氧化物,并且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因产地和提取方法的不而相异.
作者:曾志新;彭春良;秦路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主要杭癌活性成分之一异鼠李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对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异鼠李素处理48h的IC50为60μmol/L.荧光显微形态学检测显示异鼠李素处理HepG2细胞后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结论 研究表明东方肉穗草异鼠李素可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左爱仁;汪满红;万春鹏;周寿然;王晓崴;邱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肺脏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刹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AQP1在各组大鼠肾脏及肺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肾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肺免疫组化显示:AQP1 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组AQP1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这种减少全肺均能观察到,非局限于损伤严重部位;观察组AQP1已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未见AQP1有明显变化.结论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AQP1表达明显下降.AQP2在肾脏的增多及AQP1在肺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水液代谢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鲍军强;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三叶青藤醇提物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麻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38.40%,36.29%,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三叶青藤醇提物的大耐受量为3 063 mg/kg.三叶青藤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叶青藤醇提物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江;邓航;付翔;黄桂红;罗昱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物溶液,以17.5,35,70 mg(艾叶)/ml分别处理HepG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测试肝癌细胞的增殖潜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艾叶水提物处理肝癌细胞12 h均使细胞严重皱缩,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持续皱缩,甚至死亡,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处理肝癌细胞12~48h,细胞OD值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数72 h后各处理组10个以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为0,对照组为100%.结论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极敏感,能导致细胞皱缩,阻止细胞增殖,终诱导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活性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统计分析2005-01-2009-06间国内期刊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业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4101篇,其中论文数量较2005年以前增长明显,研究热点内容及趋势较前有所变化.结论 我国SLE的研究力量仍以风湿病学、皮肤病学、肾脏病学三大学科为主;狼疮性肾炎及自身抗体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但亦有不少新的研究主题涌现.
作者:吴元胜;袁娟娜;原榕珍;夏婕;方雅莹;梁德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动态观测采收期内贵州兴义地区黄褐毛忍冬品质.方法 采用HPLC法,Agilient C18柱(250 mm ×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对一个月采收的13个样品进行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论 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的含量平均值为2.32%,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中金银花的规定值.
作者:杨培;张永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