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染料木素单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万英凤;许佑君;袁波;王玲兰;林禄清;徐海燕

关键词:染料木素单硫酸酯, 合成, 大豆异黄酮, MCF-7细胞
摘要:目的 合成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并且考察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染料木素为原料,与苯甲酰氯生成染料木素-7-苯甲酸酯,再与氯磺酸反应生成染料木素-4'-硫酸酯;以染料木素与已酰氯反应生成染料木素-4'-己酸酯,再与氯磺酸反应生成染料木素-7-硫酸酯.结果 与结论采用基团保护策略合成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其结构经'H-NMR和MS确证,MTT检测表明染料木素单硫酸酯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韩国火病(Hwa-Byung)与心血管神经症

    韩国火病(Hwa-Byung)是韩国人都很熟悉的身心疾病的病名,是以韩国人的固有的民族文化情绪--恨为基础,情志内伤以怒为主的特有的神经机能疾病,属于文化相关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上,与心血管神经症相似,容易混淆.韩国火病(Hwa--Byung)在中国医学界尚未报道,笔者通过本文在国内首次介绍韩国火病(HwaByung),同时与心血管神经症鉴别,帮助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柳承希;张静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研究

    为了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的关系.文章分析了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处理矛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药物临床试验与医学伦理学之间的矛盾是辨证的统一等观点,结论明确提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性,提出严格利益冲突的伦理审查、普及公众的安全性及生命伦理学意识、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合理补偿等对策.

    作者:李强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五味子防治小鼠急性酒精中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五味子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小鼠平衡失调实验,观察五味子水提物对小鼠醉酒潜伏期、醉酒率、死亡率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降低死亡率并明显对抗酒精造成的小鼠平衡功能失调.结论 五味子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酒及保护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功效.

    作者:周园;王涛;周玖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桅子苷溶液稳定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

    目的 考察桅子苷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分别考察了温度[冷冻(-20℃)、冷藏(4℃),37℃,60℃];缓冲液种类[磷酸盐(pH 6.2、pH 7.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pH8.6);硼酸盐(pH9.3)];光照及超声(200,400,600 W)等因素对桅子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桅子苷溶液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32.01C+6.128,r=0.999 9.桅子苷在质量浓度0.32~80μg-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符合要求.桅子苷溶液在冷冻(-20℃)、冷藏(4℃)、37℃时、30d内基本稳定,60℃时,10 d后药物开始降解;在pH 6.2~9.3的各缓冲液中96 h内基本稳定;光照24 h对药物的稳定性也基本无影响;以200 W功率超声20 min,桅子苷溶液基本稳定,以400 W和600 W功率超声时,12 min后药物开始降解.结论 桅子苷溶液的稳定性良好,在常温及光照下基本稳定性,在药学及临床上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张海燕;陈晓燕;万娜;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枳实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

    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在漫长的时间里,中药炮制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如今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大多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积实是常用的理气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历代医方本草对其炮制方法的记载很多,为了系统研究积实的炮制工艺和原理,明确积实炮制的历史沿革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林桂梅;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维吾尔药新疆假龙胆对大鼠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考察新疆假龙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观察新疆假龙胆对AA大鼠足肿胀、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新疆假龙胆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及减轻炎症的发展,降低AA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结论 新疆假龙胆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红英;李文红;周晓涛;丁剑冰;王亚男;侯敏;苏琦;李大伟;马飞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降逆颖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食管黏膜增生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用幽门半结扎加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共28 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食管下段及胃PH值检测,取食管下段组织,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黏膜增生和采用QRT-PCR技术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食管下段和胃的PH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和胃PH值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祁永福;赵健雄;王学习;徐中;许馨文;王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拿大一枝黄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我国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首次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超临界萃提取挥发性成分的得率为0.78%,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所有成分的96.78%,主要成分为烷烃(6个,占43.41%)、倍半萜含氧化物(8个,占18.04%)、二萜含氧化物(2个,占6.40%)和单萜含氧化物(6个,占5.51%)、三萜(1个,占3.89%)和倍半萜(3个,占1.74%)含量不大.结论 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及倍半萜含氧化物和二萜含氧化物,并且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因产地和提取方法的不而相异.

    作者:曾志新;彭春良;秦路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研究不同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受体(sIL-2R)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损伤组、模型组、怀牛膝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n=13).伤后第7日分别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及免疫学细胞技术方法检测IL-2、sIL-2R及外周血PMN吞噬功能,结果①模型组、低剂量组血清IL-2明显降低,分别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模型组血清sIL-2R明显升高,与假损伤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模型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MN吞噬率明显降低,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受抑制,中、高剂量怀牛膝水煎剂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尤以高剂量明显,可能与怀牛膝本身能增强免疫功能及改善中枢神经免疫调控障碍等有关.

    作者:李凯;潘宇政;黄李平;赵立安;韦相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水液代谢异常与水通道蛋白调节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肺脏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刹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AQP1在各组大鼠肾脏及肺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肾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肺免疫组化显示:AQP1 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组AQP1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这种减少全肺均能观察到,非局限于损伤严重部位;观察组AQP1已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未见AQP1有明显变化.结论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AQP1表达明显下降.AQP2在肾脏的增多及AQP1在肺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水液代谢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鲍军强;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对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三叶青藤醇提物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麻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38.40%,36.29%,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三叶青藤醇提物的大耐受量为3 063 mg/kg.三叶青藤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叶青藤醇提物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江;邓航;付翔;黄桂红;罗昱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上使用极其广泛的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血药浓度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其诱发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肝毒性极其重要.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目前国内文献报道较多的是各个剂型药物含量的测定,但还没有关于其药动学研究进展的文献报道.文章就国内有关对乙酰氨基酚血浆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柳萍;杨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波法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 方法为了研究微波法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的工艺和比较不同时期、不同药用部位玉米须黄酮含量的差别.分别采用微波、热回流法研究玉米须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微波法提取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60%、功率为60O W、料夜比1:20、提取时间16min.热回流法提取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70%,温度80℃,料夜比1:30,提取时间2h.微波法和热回流所得总黄酮佳提取率为4.55%,3.17%.同一品种成熟期玉米须中黄酮含量高于乳熟期、成熟期柱头含量高于花柱.结论 微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法.

    作者:周鸿立;董卫权;肖振晶;杨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工麝香对过氧化氢造模的HUVEC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麝香对HUVEC的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激光共聚焦测定钙离子浓度.结果 人工麝香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 人工麝香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艳丽;蒋凤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方法 采用加水滴定法,以乳化剂OP-无水乙醇、吐温80-无水乙醇、吐温80-丙二醇为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分别绘制伪三元相图,比较纳米乳区面积,利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观测所得纳米乳的平均粒径和形态.结果 乳化剂OP-无水乙醇系统的伪三元相图中有凝胶纳米乳区,且纳米乳区域所占比例较大.3种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在同组分比例时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其粒径均较小、呈类球形.结论 初步认为以乳化剂OP-无水乙醇为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较佳.

    作者:王文苹;李治芳;杨建宏;张立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国内SLE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2005-01-2009-06间国内期刊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业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4101篇,其中论文数量较2005年以前增长明显,研究热点内容及趋势较前有所变化.结论 我国SLE的研究力量仍以风湿病学、皮肤病学、肾脏病学三大学科为主;狼疮性肾炎及自身抗体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但亦有不少新的研究主题涌现.

    作者:吴元胜;袁娟娜;原榕珍;夏婕;方雅莹;梁德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武汉地区4116例孕妇血液传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孕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咐(ELISA)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TP-Ab、抗-HCV和抗-HIV,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HBsAg,TP-Ab、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6.43%(225/3 500)、0.89%(37/4 116)、0.21%(8/3 818);抗-HIV未检出.②不同年龄的三组孕妇,>35岁组乙肝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35岁和~25岁组.结论 该地区孕妇中肝炎病毒及梅毒均有一定的感染率,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感染率随年龄减小而降低;对孕妇进行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刘秀珍;江炼;吴旗;艾洪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六君子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性胃病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六君子汤大、中、小剂量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小鼠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及各剂量六君子汤灌胃治疗,末次灌胃2周后,处死小鼠,计算每只小鼠每克胃组织中所含菌落数.结果 六君子汤大、中剂量治疗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接近甚至超过正常对照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六君子汤大剂量治疗组双歧杆菌数量较小剂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君子汤大剂量治疗组肠球菌数量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 Pylori定植密度为10(2)~10(3) CFU/g,各治疗组H Pylori 定植密度为10(1)~10(2) CFU/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六君子汤可以通过扶植胃内正常菌群、改善胃内微生态环境,来有效的阻止H.Pylori在胃内定居或增殖,且六君子汤对正常菌群的扶植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王平;田维毅;何光志;王文佳;韩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苦苣菜水提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苦苣莱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四氧嘧啶(Alloxan,ALX)构建糖尿病模型,分为5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1次/d.分别在第7,14,21,28天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和体质量.于第28天取血测血清胰岛素、TG、TC水平,取肝脏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苦苣菜水提物可明显降低ALX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加体重,调节血脂.结论 苦苣莱水提物对ALX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胰岛素水平,调节血脂和杭氧化有关.

    作者:李记争;杨光;马琳;高进贤;姚瑶;蒋袁絮;余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练习反馈表》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研究反馈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 设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练习反馈表>(下称<反馈表>)应用于实验组(42名本科生),与同期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组(40名本科生)运用教学对比试验法比较两个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并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使用<反馈表>的意见.结果 实验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班(P<0.01);调查显示<反馈表>能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培养觉错能力,提高练习效率.结论 <反馈表>有助于促进学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作者:皮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