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张伟;张中明;钱伟民;毕研文;宋光民

关键词:心脏, 移植, 套管技术, 大鼠
摘要:目的 采用套管连接血管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及病理改变,探讨该模型建立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在低温和常规心肌保护下切取供心,分离受体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将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行套管连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移植心的搏动情况,于术后第1、3、5、7、9天及终末期等时间点分别取供心,送病理检查.结果 正式实验136例,术后复跳率100%,术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大于48 h者125例,成功率92%,平均存活(7.16±2.47)天,其停跳高峰在移植后第7~9天.病理切片观察到排斥反应发生呈动态变化.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一人操作,手术时间和供心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该法可避免吻合口出血,提高血管通畅率.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目的 采用套管连接血管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及病理改变,探讨该模型建立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在低温和常规心肌保护下切取供心,分离受体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将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行套管连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移植心的搏动情况,于术后第1、3、5、7、9天及终末期等时间点分别取供心,送病理检查.结果 正式实验136例,术后复跳率100%,术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大于48 h者125例,成功率92%,平均存活(7.16±2.47)天,其停跳高峰在移植后第7~9天.病理切片观察到排斥反应发生呈动态变化.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一人操作,手术时间和供心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该法可避免吻合口出血,提高血管通畅率.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伟;张中明;钱伟民;毕研文;宋光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在体大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外液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局部灌注异丙酚对大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外液中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6),于前额叶皮质处放置微透析探头.实验组以2 μl/min灌注含不同浓度异丙酚(按照异丙酚浓度分为1、3、10、30 μmol/L4个亚组,每组n=6)的人工脑脊液;对照组灌流液中不含异丙酚.每10 rain收集灌流液并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谷氨酸和GABA浓度.结果 局部灌注异丙酚1 μmol/L 10 min后,各时点灌流液中谷氨酸含量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3μmol/L局部灌注后,灌流液中谷氨酸含量于第10、20 min时降至基础值的60%(P<0.05),随后逐渐回升至基础值水平.前额叶皮质局部灌注异丙酚10 μmol/L 10 min后,灌流液中谷氨酸含量于第10 min至30 min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或<0.05).局部灌注异丙酚30 μmol/L 10 min后,灌流液中谷氨酸含量于第10 min至40 min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而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局部灌注后,各时点灌流液中GABA含量与各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大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而对GABA含量不产生影响.

    作者:刘红亮;戴体俊;曾因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冠状动脉阻力及心肌酶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抑肽酶对冠状动脉阻力(CAR)及心肌酶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VD)的二尖瓣替换(MVR)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RHVD瓣膜替换术,B组:RHVD瓣膜替换术+CPB中使用抑肽酶,每组20例.所有患者于阻断前、主动脉开放1 h、术后12 h、24h、48 h、72 h晨静脉抽血,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阻断开始、阻断30 min、阻断60 min、开放前温血灌注末,记录每次灌注的压力及流量,测算出CAR.结果 B组在阻断60 min和开放前温血灌注末中CAR明显低于A组,尤其在开放前温血灌注末差异更明显(P<0.01).2组CK、CK-MB、cTnI在主动脉开放各时点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B组升高幅度小于A组,2组在CPB后各对应时点的差异显著(P<0.01);B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窦性心率恢复率高于A组,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A组(P均<0.05).结论 在心脏停搏下手术时,抑肽酶在主动脉阻断温血灌注中可降低冠状动脉血管的张力,且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黄俊梅;张红超;罗丹;杨晓明;宋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目的 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40例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结果 本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8例(占45.0%)发生低血糖(血糖<2.8 mmol/L.),其中2例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15例(占83.3%)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0例(占50.0%)餐后血糖>11.1 mmol/L,其中10例发生于晚餐后.结论 对于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判断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

    作者:杨荣礼;李雷;周晓兵;项洁;李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前彩色多普勒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前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59例,63条肢体.41条肢体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2条肢体术前行患肢静脉顺行造影,比较2种方法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的检出率.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顺行造影对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97.5%vs.90.9%,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等特点,可以精确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在临床上适宜作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首选检查.

    作者:刘震;梁勇;赵跃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在皮肤恶性黑素瘤(M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6例MM患者(MM组)及30例色素痣对照组(色素痣组)皮损部位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组PPARγ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色素痣组(P<0.01);且有转移MM组显著高于无转移MM组(P<0.05).结论 MM患者皮损部位PPAR<的表达增高,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MM的新靶点.

    作者:尹涛;钟连生;刘彦群;魏志平;李凤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联合甘露醇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20 mg,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对照组静脉输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每日1次,5天为1疗程;甘露醇使用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6%V8.81.48%,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大勇;陈向阳;高绪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对27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60±30)min、平均出血量(110±30)ml,平均术后住院(9±2)天.1例术后第2天肺部感染,1例术后第5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24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随访6~36个月,其中2例发生双肺部转移,1例发生肝转移,1例发现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并腹腔内远处转移.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

    作者:陈勇;华颂文;段伦喜;雷三林;易文君;苗雄鹰;钟德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国产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重度痔10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Ⅱ一Ⅳ度)是否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式.方法 将184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痔患者分成2组.PPH组104例采用国产吻合器行PPH,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情况.结果 PPH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52.5%,P<0.01).PPH组术后出血2例(1.92%),对照组8例(10.00%).PPH组术后黏膜脱出1例(0.96%),对照组7例(8.75%).PPH组术后疼痛第1天39例(37.50%),第2天2例(1.92%),第5天始没有疼痛病例;对照组术后疼痛第1天80例(100%),第2天80例(100%),第5天18例(22.50%),第9天5例(6.25%).PPH组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国产吻合器行PPH治疗重度痔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疗效满意.

    作者:乔国庆;李玉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病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变化,探讨姜黄素对AA滑膜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CFA)造模后,分为3组(每组n=10):姜黄素用药组、模型组、正常组,姜黄素组每日姜黄素50 mg·kg-1·d-1(溶于10%的二甲基亚砜1 m1)腹腔注射,模型组等量溶剂腹腔注射,正常饲养;7和14天分别测量足趾肿胀度和关节肿胀度;15天后将大鼠处死,取滑膜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镜检,对滑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采用评分检测.结果 关节肿胀度比较造模后7天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天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后光镜下滑膜病理评分比较:姜黄素组较模型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消除肿胀;减少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蔡辉;郑召岭;商玮;赵智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常规放置肾造瘘管的必要性.方法 56例肾结石患者,MPCNL中无严重的出血或并发症且无需行二期MPCNL,对其术后不放置肾造瘘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MPCNL结石清除率87.5%(49/56);7例(12.5%)结石残留;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石排净,结石总清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下降14.2 g/L(5~38g/L).2例患者术后输血400 ml.15例患者术后给予哌替啶75 mg.平均住院时间3天,无大出血、漏尿及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PCNL术后常规放置肾造瘘管是不必要的,部分非复杂性MPCNL术后不放置造瘘管能够减少术后止痛剂的使用,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吴松;赖海标;钟亮;黄智峰;曾晔;李森;赖伟业;郑东翔;唐荣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对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生物芯片用于寻找药物作用靶点、药物筛选、药物作用机制、毒理学和疾病诊断几个方面,为生物芯片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周晓慧;王振月;李春燕;高宁;陈智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曲马多(5 mg·kg-)组(Tr组)、异丙嗪(10 mg·kg-1)组(Pr组)、曲马多(5 mg·kg-1)+异丙嗪(10 mg·kg-1)组(Tr+Pr组).测定用药前后各组小鼠热板法的痛阈(paj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结果 Tr+Pr组的HPPT明显大于Tr或Pr组(P均<0.01).结论 异丙嗪能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应.

    作者:李明颖;何晶;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微创疗法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微创疗法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68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实施三微创疗法,即微创脑实质血肿粉碎清除术、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3者联合实施.结果 68例中存活59例,总有效率(59/68)86.76%.GCS评分:3-8分3例,9-12分45例,13-15分11例.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三微创疗法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一项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方法.能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李中;王绪虎;徐恒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败血症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预防、治疗及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和细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患儿存在引起细菌感染的原因.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早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晚发组(P<0.01).发病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早发组明显高于晚发组(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葡萄球菌为常见的病原体,对可疑败血症新生儿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作者:李代强;李吉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任意皮瓣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抗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皮瓣抗菌力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制作背部6cm×4 cm任意皮瓣的动物模型.术中VEGF组局部注射VEGF 1.0μg/瓣,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即刻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①术后第5天VEGF组白细胞吞噬指数(0.12±0.02)较生理盐水对照组(0.08±0.03)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细胞内杀菌率VEGF组(78.58±1.63)%较生理盐水对照组(36.17±2.31)%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术后第11天VEGF组皮瓣存活面积为(66.06±5.05)%较生理盐水对照组(50.15±4.46)%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③同一时相内肉眼及光镜观察,VEGF组皮瓣各段的病理改变较轻,真皮层发现较多毛细血管,炎细胞浸润较少.④术后第11天皮瓣在100低倍镜视野计算血管密度,VEGF组(35.64±5.41)/cm2较生理盐水对照组(16.42±4.13)/cm2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VEGF能改善皮瓣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任意皮瓣成活、抗感染作用.

    作者:赵辉;张景华;张松林;郭万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颈髓损伤后脑盐耗综合征17例诊治体会

    脑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是指急性或慢性脑神经损伤致过度尿钠丢失而引起低体液容量型低钠血症所出现的一系列表现[1],后来(20世纪90年代)发现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也出现CSWS的症状,但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颈髓损伤合并CSWS 1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华;刘艺;李钦亮;陈鸣;陈金传;储朝明;郭侃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膀胱肿瘤患者,结合CT和膀胱镜检查活检的病理资料明确诊断,留取膀胱肿瘤组织标本.患者术前给予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20 ms/次,每日2次,口服,连续用药10~14天.10~14天后手术,术后留取肿瘤组织标本.肿瘤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抗体.利用Leica Qwin V3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切片进行分析,计算肿瘤组织MVD,比较用药前后肿瘤组织MVD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肿瘤组织MVD明显低于用药前((1.49±1.26)×10-4/μm2 vs.(4.43±2.26)×10-4/μm2,P<0.05].结论 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能明显降低膀胱肿瘤组织MVD.

    作者:宋亚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硝普钠对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后的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硝普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四动脉结扎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35 min第1次腹腔注射硝普钠(1 mg/kg),缺血/再灌注40 min后第2次腹腔注射硝普钠(1 ms/kg),此后每隔24 h再注射硝普钠(1 mg/kg),连续3次,共注射5次.于再灌注5天后制作石蜡切片并焦油紫染色观察硝普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在再灌注5天后,给药组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是对照组的7倍,注射硝普钠能显著降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死亡.结论 硝普钠对全脑缺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汪瑶;关秋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DTA-K2抗凝血不稀释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 与Westergren法进行比较,探讨用:EDTA-K2抗凝血不稀释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及门诊患者34例分别选用枸橼酸钠和EDTA-K2 2种抗凝剂抗凝,采用Westergren法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Westergren法利用枸橼酸钠与EDTA-K2 2种不同抗凝剂对同一患者标本所测得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用EDTA-K2抗凝血不稀释代替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作者:赵园园;陈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