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板蓝根活性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分子机制的研究

董伟;张军峰;何立巍;高峰;佟书娟;詹瑧

关键词:板蓝根, 单纯疱疹病毒, 抗病毒
摘要:目的 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Vero细胞活性程度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腺嘧啶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影响.结果 板蓝根提取部位在病毒感染早期抑制了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复制.结论 板蓝根活性部位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的早期阶段可以降低病毒即刻早期基因--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DNA多聚酶的mRNA,发挥杭病毒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草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G.Don)Exell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AB-8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草龙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两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Ⅰ),人参皂普Rb1(Ⅱ).结论 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韦建华;卢汝梅;周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磁药敷脐治疗血淤型原发性痛经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磁药贴敷脐对血淤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及时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血淤型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以磁药贴敷脐,对照组30例以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盆腔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峰值比(A/B)、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比较亦有差异(ΔP<0.05).结论 磁药贴敷脐治疗血淤型原发性痛经疗效与引哚美辛肠溶片相当,但无消炎止痛药的副作用,磁药贴敷脐可明显降低痛经症状积分;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磁药对神阙穴的刺激,改善盆腔血循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而起到镇痛作用.

    作者:张晓华;方如丹;于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肾安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肾脏TGF-β1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安提取液对链脲佐菌素诱导(STZ)的糖尿病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10mg/(kg·d)]、肾安提取液组[肾安提取液9.088 mg/(kg·d)],另设正常对照组,疗程4周.RT-PCR检测肾脏TGF-β1和p38MAPK mRNA的表达;免疫化学法检测肾脏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纤连蛋白(FN)表达;并检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ROf(Scr)、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结果 肾安组及厄贝沙坦组肾脏TGF-β1和p38 MAPK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脏p-p38MAPK和FN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硬化指数、GBM厚度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肾安组及厄贝沙坦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肾安提取液组间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安提取液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p38MAPK的表达有关.

    作者:向少伟;王小琴;唐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吴茱萸次碱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

    目的 建立了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方法.方法 优条件:5 mmol/L(pH9.5)的硼砂缓冲液,分离电压21 kV,15 kV电动进样8 s.结果 吴茱萸次碱5 min内被分离出来.以90 pan的铂丝为工作电极,在1.05V(vs.Ag/AgCl)的检测电位下,吴茱萸次碱有良好响应,在1.74×10-8~3.48×10-6mol/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4%~106%,检测限为3.48×10-9moVL.结论 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盛余;邓光辉;张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青蒿素类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制备水化后粒径较小(150 nm)且分布较窄的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青蒿素类冻干脂质体,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纳米脂质体,冷冻干燥工艺制成冻干脂质体,采用透析法测定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曲线,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与以青蒿素原料药作对照,比较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实验数据经origin7.5软件处理提示:平均包封率为74.4%.双氢青蒿素脂质体前3h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Q=17.2131t1/2+17.821 1(r=0.994 55),青蒿琥酯脂质体前6h原料药符合Higuchi方程:Q=17.63t1/2+16.09(r=0.990 31).而二者原料药在30 min释放均超过60%.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单室模型.结论 薄膜法经超声分散所制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外有明显的延缓药物释放的性质.与原料药相比,大鼠灌胃给药青蒿琥酯脂质体后,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纳米脂质体制剂组曲线下面积(AUC)是青蒿素组的3.89倍以上.

    作者:沈雪松;徐伟;金美华;秦雪莲;刘汉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败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Ⅰ],角鲨烯(squalene,Ⅱ)、nardostachin(Ⅲ),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Ⅳ).结论 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康东周;姜英子;安仁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研究

    目的 对连翘鲜品蒸煮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连翘药材的生产实践.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连翘采摘后蒸煮工艺进行研究,制定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以保证连翘药材质量,满足不断扩大的用途需要.结果 建立了陕西道地药材连翘鲜品蒸煮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出蒸制鲜连翘的佳工艺:即蒸气温度为105℃,蒸气压力0.08 MPa,蒸制10 min;优选出煮制连翘的佳工艺:即煎煮时间8 min,煎煮温度为100℃,加水量为鲜连翘的5倍量.结论 中药连翘药材应用广泛,开发前景光明.采用蒸煮法炮制鲜连翘的工艺,可指导连翘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作者:赵超;郑伶俐;胡亚刚;吴钇潼;王西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酸枣仁合欢方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中酸枣仁、白芍的定性鉴别方法以及总黄酮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酸枣仁、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复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观察到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中总黄酮含量,测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在8.5~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方程为:Y=0.022 5 X+0.022 9.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0.94%.结论 薄层色谱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酸枣仁合欢方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陆;刘婧姝;胡占高;乔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PC12细胞的抗抑郁损伤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金丝桃苷、盐酸氟西汀与0.01 mmol·L-1皮质酮共孵PC12细胞48 h,采用形态学法、MTT比色法、LDH法、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结果 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OD490值显著升高(P<0.O1),LDH释放量较少(P<0.01),胞内[Ca2+]i升高,表明细胞受到损伤或部分死亡;当给予金丝桃苷或盐酸氟西汀后,细胞存活率升高,表明细胞损伤减少或接近正常.结论 与经典抗抑郁剂盐酸氟西汀的作用效果一样,金丝桃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郑梅竹;时东方;刘春明;张语迟;吴桂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芳香新塔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传统药物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rnopodioides Lam.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芳香新塔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①,芹莱素②,柯伊利素③,山茶酚④,金丝桃苷⑤,槲皮素⑥共6个黄酮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伟俊;顾政一;满尔哈巴;赵军;石峰;何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二异丁香酚(dehydrodiisoeugenol)(Ⅰ);Eriobofuran(Ⅱ);4,5-Dihydroxy-3-methoxybiphenyl(Ⅲ),Gomisin N(IV);(+)deoxyschizandrin(V);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 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五味子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武新亮;赵敏;邹连春;王亚男;王大成;李玉山;邓旭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运动性失语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五泉穴对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涌泉、上廉泉、左右旁廉泉、聚泉)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38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3.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五泉穴治疗Broca失语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Broca失语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现民;岳敏;胡兴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对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三叶青藤醇提物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麻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三叶青藤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38.40%,36.29%,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三叶青藤醇提物的大耐受量为3 063 mg/kg.三叶青藤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叶青藤醇提物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江;邓航;付翔;黄桂红;罗昱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国内SLE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2005-01-2009-06间国内期刊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业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4101篇,其中论文数量较2005年以前增长明显,研究热点内容及趋势较前有所变化.结论 我国SLE的研究力量仍以风湿病学、皮肤病学、肾脏病学三大学科为主;狼疮性肾炎及自身抗体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但亦有不少新的研究主题涌现.

    作者:吴元胜;袁娟娜;原榕珍;夏婕;方雅莹;梁德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制药工程师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药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文章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进一步改进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作者:姜海蓉;彭方毅;陈忠敏;郑一敏;姜和;彭方亮;赵卫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五味子防治小鼠急性酒精中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五味子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小鼠平衡失调实验,观察五味子水提物对小鼠醉酒潜伏期、醉酒率、死亡率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降低死亡率并明显对抗酒精造成的小鼠平衡功能失调.结论 五味子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酒及保护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功效.

    作者:周园;王涛;周玖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天山堇菜鞣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天山堇莱鞣质的体外杭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天山堇菜中的鞣质,选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测定其对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并与抗氧化剂VC、茶多酚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天山堇菜鞣质对羟自由基、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清除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其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依赖关系.

    作者:薛梅;王立梅;吴建芳;李炳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无菌检查法的研究

    目的 为建立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无菌检查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和法(加对氨基苯甲酸)破坏供试品中磺胺嘧啶银的抑菌作用,然后用沉降法除去供试液中药品的大部分不溶性成分,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实验.结果 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方炉甘石外用散中的抑菌成分,使阳性对照菌良好生长.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省时、易于操作,适用于复方炉甘石外用散的无菌检查.

    作者:王伟东;宋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断血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目的 测定中药断血流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语法直接测定断血流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断血流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8.0%~107.0%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娇婷;孙湘婷;曾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降逆颖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食管黏膜增生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用幽门半结扎加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共28 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食管下段及胃PH值检测,取食管下段组织,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黏膜增生和采用QRT-PCR技术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食管下段和胃的PH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和胃PH值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祁永福;赵健雄;王学习;徐中;许馨文;王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