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与西药治疗的对照研究

杨瑞权;杨宇航

关键词:麻黄汤加减方剂, 变应性鼻炎, 西药治疗, 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应用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观察,以其疗效对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80例变应性鼻炎的病人进行分组.治疗组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西药治疗组为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口服1次10mg.对比研究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对比差异性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值得借鉴.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评价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通过常规药物治疗,后者通过苓桂术甘汤舍生脉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明显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优,对照组略逊一筹,组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率情况,临床评价高.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通腑排气合剂20ml,每日2次,7天为1疗程.治疗组在口服通腑排气合剂同时给予中医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每日1次,每次4小时,7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居琪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房颤射频消融术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至2017年行射频消融术房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相互结合应用到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从2013年6月到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比组、研究组,分别相应的使用蒙脱石散和另加中药汤剂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整体有效率95.1%要明显的比对比组的75.6%好(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有利于患者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作者:俎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许建邦冠脉通方治疗心痛病经验介绍

    许建邦老师,中医主任医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名中医,全国和自治区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并建立了许建邦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许老师从医30余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许老师认为冠心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左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心悸喘息,短气不得卧等症.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总的病机是邪阻痰瘀,正气不足,不通则痛,治疗不外通补两法,自拟冠脉通方[1]治疗本病,再经合理加减,举一反三,疗效显著.弟子有幸伴其左右聆听教诲,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兹不揣浅陋,将其经验总结如下,望与同道共飱.

    作者:樊斌;关飞;许建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针刺+补肾活血方)和对照组(基础治疗+补肾活血方),每组30例.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尤以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结论: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较优.

    作者:曲艳津;邓金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分离出的89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主要为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和干部保健病房,构成比分别为30.03%、15.57%、13.79%、12.79%和12.3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所有标本的79.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从痰液中检出的比例,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高达95.16%(118/124)和94.29%(132/140);干部保健病房较低为57.55%(97/111).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检出率为81.09%(729/899),高于既往文献报道2009年的4.0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31.48%(283/899)和57.03%(511/896)外,对其它10种抗茵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6~84%.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既往文献报道的2013年和2014年的27.1%和26.6%,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值得一提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中度敏感率高达48.94%(440/899),抗茵活性正由耐药性向敏感性转化.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较高,医院应加强对抗茵药物的管理使用,控制CR-AB在院内的感染和流行;实验室应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定期分析CR-AB的检出率变化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和院感科提供有用的数据和结果.

    作者:唐丽;赵建平;周秀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光照疗法配合中医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患儿给予光照疗法配合中医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106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光照疗法配合中医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和蓝光治疗,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的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具有较大的影响,给予光照疗法配合中医辅助治疗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也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惠儿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试从经筋病角度略谈浅刺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本文通过简略论述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与经筋病之筋纵的典型特点相符合,从而得出重症肌无力可以隶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又简略论述经筋与卫气关系,得出通过浅刺法可以治疗经筋痛,从而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结论.

    作者:李宝杰;龙明豪;李瑞雪;夏景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酒精性肝病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良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肝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小柴胡汤可以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损伤及保护肝细胞膜,进行免疫调节.因此,小柴胡汤对治疗酒精性肝病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学文;白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三色敷药治疗急性扭挫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三色敷药治疗各种急性扭挫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扭挫伤患者96例,在患者损伤部位直接贴敷三色敷药,同时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情志调理、饮食调节、敷药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等.采用长海痛尺法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7、12天疼痛程度,记录其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6、12天患者长海痛尺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天后,有效率93.8%.2例患者在敷药过程中出现皮肤轻度过敏情况,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三色敷药治疗急性扭挫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主观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王惠敏;胡威;薛建凤;郭海青;姜吉花;王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头针、腹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针、腹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失语的治疗效果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头针、腹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语言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腹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能促进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谈肝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本文以中医脏腑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的观点,以肝、肾两脏的功能与特点为出发点,探寻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作者:王彦杰;郝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补中益气汤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中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经典方剂之一,历来作为治疗脾虚气陷的基础方.近年来,随着大家对补中益气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且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今对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粗略梳理,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发展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半夏白术天麻方在老年眩晕证中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方在老年眩晕证中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老年眩晕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常规西医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30例)和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常规组[96.67% vs.73.33%,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方在老年眩晕证中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邓青峰;宋小平;黄小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呃逆又被成为“打嗝”,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持续超过48h为顽固性呃逆,频繁的呃逆会增加患者腹腔压力,导致胃底黏膜撕裂,使得上呼吸道出现出血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日渐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现阶段,临床关于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中医护理研究较多,本文对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中医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麻黄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与西药治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对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应用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观察,以其疗效对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80例变应性鼻炎的病人进行分组.治疗组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西药治疗组为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口服1次10mg.对比研究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对比差异性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值得借鉴.

    作者:杨瑞权;杨宇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SPCA1细胞Toll受体4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腺癌细胞株SPCA1增殖及Toll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SPCA1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参苓白术散组,塞莱昔布组.对照组加入含有10%对照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LPS组加入含有40mmol/mLLPS的10%对照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参苓白术散组加入含有40mmol/mL LPS的10%参芩白术散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塞莱昔布组加入舍40mmol/ml LPS的10%塞莱昔布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孵育24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TLR4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和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1);和LPS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和塞莱昔布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P<0 05);和对照组比较,LPS组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LPS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和塞莱昔布组细胞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能够降低LPS诱导的SPCA1细胞的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实现的.

    作者:宋军;王艳杰;Guo Jun-fu;Suzhuang;Wu Tian-shi;Yao-hui;Liu-chun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2月~ 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双号为46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腰腿痛患者采取中医正骨、推拿、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闫海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温肾化气丸联合温肾健脾方加减辨治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肾化气丸联合温肾健脾方加减辨治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方法:10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肾化气丸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临床症状、疗效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研究组总有效率90.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化气丸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翟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