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南红山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侯蕾;于大永;冯宝民;唐玲;王永奇;史丽颖

关键词:西南红山茶花,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摘要:目的 研究西南红山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西南红山茶花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芦丁(rutin,Ⅱ)、山萘酚(kaempferol,Ⅲ)、山萘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Ⅳ)、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V)、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表儿茶素[(-)-epicatichin,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结论 化合物Ⅰ~Ⅹ均首次从西南红山茶花中分离得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RAPD多态性分析

    对四川甘孜州5个地区的冬虫夏草和古尼虫草、凉山虫草进行了RAPD分析,扩增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多态性比较丰富,RAPD扩增指纹图谱能有效地鉴定冬虫夏草,甚至区分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准确地鉴定冬虫夏草的真伪及品质评价.

    作者:钱敏;曾纬;张德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贝尔麻痹又称为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对贝尔麻痹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认为贝尔麻痹的诱因主要与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有关,贝尔麻痹在病因上主要有神经缺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自身免疫学学说等.祖国医学则认为体虚气弱,感受风寒,风邪滞经络,经气运行失调,气血疲阻,面部经筋失养,筋肉缓纵不收,以致口眼斜.本病起病急,且多发于青壮年.因其发病后面部容貌变形,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特点是恐惧、焦虑、紧张,所以本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川芎嗪对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体外、体内对MPTP)导致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毒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提取孕14 d的Sprague-dawley大鼠胎鼠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MPP<'+>诱导其损伤,运用免疫荧光法测定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状态变化;体内实验,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MPTP方法制作小鼠慢性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TMP组多巴胺神经元形态数目均有所改善,其中500μmol/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体内实验:与模型组相比,注射TMP后,多巴胺神经元密度有所增加.结论 TMP能不同程度地改善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

    作者:杜静;单璐琛;张高小;王玉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

    目的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采收期.方法 设3个采收期,测定各采收期半夏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3个采收期之间半夏产量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差异,8月22日采收半夏,其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8月下旬.

    作者:王海玲;梅艳;王孝华;阮培均;赵明勇;张俊;周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DMH/DSS复合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DMH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模型.方法 适应性喂养1周后,3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模型Ⅰ组8只,模型Ⅱ组8只,模型Ⅲ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按15,20,25 mg,/kg腹腔注射0.4%DMH,每周2次,继而连续自由饮用3%DSS 2周为1循环;连续3个循环.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Ⅲ组全部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死亡.肉眼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模型Ⅱ组小鼠结肠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镜下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模型Ⅱ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结论 0.4%DMH 20 mg/kg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复合法,可以成功复制渍结相关癌变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较为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黄会云;张志明;王小平;李茹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全裂叶阿魏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新疆地产野生全裂叶阿魏Ferula dissecta(Ledeb.)Ledeb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及紫外吸收光谱法为该药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 全裂叶阿魏根、叶柄、苞片及叶横切面存在大量树脂道;根粉末中有散在草酸钙簇晶,叶粉末中有短扁圆形的非腺毛.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全裂叶阿魏的生药学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旭;谭勇;刘纪杉;赵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59例

    消化道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常伴发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纵观目前对于治疗现状来看,手术仍是其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者逐年增加,而老年期患者不可避免的在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及形态结构等方面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导致其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因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愈合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机体康复,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增加[2].

    作者:胡星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或与三苯氧胺(TAM)合用是否有促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 设立空白、E<,2>及TAM对照组,观察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及联合TAM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时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应用Annex-V+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仙茅、淫羊藿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浓度的仙茅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均不明显(P>0.05).仙茅、淫羊藿与TAM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无明显促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高剂量的淫羊藿甚至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P<0.05).结论 仙茅、淫羊藿临床上使用基本是安全的,尤其对ER(+)乳腺癌患者合并TAM治疗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雁;韩凌;刘鹏熙;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高端市场需求与高端中药品牌打造

    文章在分析了划分中药市场重要性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中药高端市场的概念.然后结合中药高端市场特征和高端中药特点的关联,指出质量和品牌是满足中药高端消费需求的关键,并给出了中国高端中药品牌的良性循环模式.后强调了中药材质量在高端中药品牌打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从生产模式选择和高标准制定两个方面指出了提升中国中药材质量的方法.

    作者:屈援;王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辽宁防风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辽宁产防风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辽宁产防风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21%,共分离出74个峰,鉴定了其中56个成分.结论 防风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甜没药烯(19.86%)、人参醇(16.92%)、9,10-脱氢异长叶烯(4.3%)、反式-长松香芹醇(5.06%)等.

    作者:戴静波;王丽丽;朱祥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芪肺宝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参芪肺宝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 止咳、祛痰实验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酚红祛痰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方法.结果 参芪肺宝可减少因氨水所致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结论 参芪肺宝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作者:耿晓照;谢达莎;刘良丽;李原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复合造模法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含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肝纤维化大鼠30 d后,血清HA,LN,PⅢNP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与未治疗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5 d和30 d后,各个组别的各种酶的活性均趋向正常组.结论 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开发成为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其可能通过改变体内氧化还原状态而起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慧;郭雷;郑秋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IAD患者网络瘾自评及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IAD)患者网络瘾自评分及心理健康状况,为IA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80名IAD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网络瘾自评量表及SCL-90量表测评及分析.结果 IAD组网络瘾自评量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D组SCL-90量表总分、阳性感受分及10项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全国成年人常模相比,IAD组强迫、偏执两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IAD组总分≥160的例数和因子分≥2的例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大学生IAD患者在心理问题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朱天民;叶桦;金荣疆;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蒿琥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Ⅰ型、Ⅱ型、Ⅲ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青蒿琥酯,对照组3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Ⅲ型LN患者均加小剂量强的松(0.5 mg/kg·d),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补体C<,3>和C<,4>、IgG、抗ds-DNA抗体、IL-2、CD<,3><'+>、CD<,4><'+>、CD<,8><'+>等指标的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青蒿琥酯在总有效率、改善LN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片作用相似,但在总显效率、改善全身症状及降低活动性指标、免疫学指标方面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 青蒿琥酯可综合改善LN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天麻正品与伪品的鉴别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症,临床疗效非常好.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市场出现了一些药商以假乱真现象,极大影响了临床疗效.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再发生,现将正品天麻及几种常见伪品天麻从性状、显微等方面做以比较鉴别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超微指纹特征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葙子与其混淆品进行了指纹特征研究.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对青葙子、鸡冠花子,反枝苋子分别在70倍、150倍、800倍电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超微指纹特征明显.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鉴定.

    作者:李洪宇;周艳菊;王明科;张学利;孔德新;宋佳音;李薇;钟雪;张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西南红山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研究西南红山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西南红山茶花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芦丁(rutin,Ⅱ)、山萘酚(kaempferol,Ⅲ)、山萘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Ⅳ)、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V)、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表儿茶素[(-)-epicatichin,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结论 化合物Ⅰ~Ⅹ均首次从西南红山茶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侯蕾;于大永;冯宝民;唐玲;王永奇;史丽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Intermedin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蓟提取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1-clip,2K1C)高血压大鼠Intermedin(IMD)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及右肾重与左肾重比值(RK/LK);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抑制,RK/LK和LVM/BW比值升高,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及血浆中IMD和AngⅡ的含量升高,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大蓟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增强,RK/LK和LVM/BW比值及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升高,血浆中IMD的含量、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大蓟通过增加IMD的含量激活NO/NOS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作者:梁颖;黎济荣;周永忠;闫琳;赵迅霞;贾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山苍子精油的抗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山苍子精油的抵抗力.方法 采用Brown平板改良法体外复制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模型,扫描电镜确认后应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培养3d的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2.5%的山苍子精油耐受时间短,作用20 min完全被杀灭;培养7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0.75%山苍子精油耐受时间长,作用150 min才被完全清除,用大肠埃希氏菌浮游菌滴染滤膜经体积分数2.5%山苍子精油处理后,均在10 min内被完全杀灭.结论 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山苍子精油的抵抗力比浮游菌强,随着生物膜形成时间延长,抵抗力明显增加.

    作者:黄晓敏;郑秋桦;管文华;林少芸;彭晓云;曾松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酯酶(EST)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离叶片组织中的EST同工酶和POD同工酶,用NTSYSpc2.1软件对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淫羊藿属植物的EST和POD同工酶酶带都较少,13份材料仅有6条POD酶带,4条EST酶带,不同物种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均表现出差异;通过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聚类分析,将13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全为大花类群的淫羊藿,第二大类全为小花类群的淫羊藿.结论 淫羊藿属植物的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材料间的系统关系,但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学、细胞学、DNA分子标记以及地理学等更多的研究结果.

    作者:李冰瑶;罗莉;汤利;李燕;丁春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