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援;王豪
目的 测定四川楤木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于483 nm波长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为A=4.970 1C-0.218 1(R=0.999 0),在0.025 8~0.258 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3批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93%,1.90%,0.41%,2.0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四川楤木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艳;田吉;何兵;肖顺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贝尔麻痹又称为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对贝尔麻痹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认为贝尔麻痹的诱因主要与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有关,贝尔麻痹在病因上主要有神经缺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自身免疫学学说等.祖国医学则认为体虚气弱,感受风寒,风邪滞经络,经气运行失调,气血疲阻,面部经筋失养,筋肉缓纵不收,以致口眼斜.本病起病急,且多发于青壮年.因其发病后面部容貌变形,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特点是恐惧、焦虑、紧张,所以本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筛选出唐古特瑞香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毛细管通透性、小鼠耳肿胀度以及胀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对唐古特瑞香的乙醚部位、50%乙醇部位、30%乙醇部位、水部位进行抗炎镇痛药效筛选.结果 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0.44 g/kg)可明显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及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结论 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为抗炎镇痛的药效部位,为唐古特瑞香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赛雷;邵峰;刘荣华;任刚;黄慧莲;陈石生;史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麻黄洋金花提取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探讨麻黄洋金花不同配伍比例对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甲醇浓度为由7%递升至12%;15~28 min:甲醇的浓度为12%;);流速为0.80ml·min<'-1>,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4~0.528μg(r=0.999 9),0.041~0.492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67%,96.03%,RSD分别为0.80%,1.43%.麻黄、洋金花不同配伍比例提取液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配伍比例从2:1到3:1时伪麻黄碱含量基本呈正比下降;洋金花、麻黄从1:1到2:1麻黄碱碱含量基本呈正比增加,从2:1到3:1麻黄碱碱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伪麻黄碱含量从1:1到3:1基本呈正比下降.两种不同配伍变化提取的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总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麻黄洋金花不同比例配伍后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变化不一致,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总量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张志鹏;刘艳;霍务贞;朱盛山;吴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独角莲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揭示其抑癌机理.方法 利用独角莲根茎水提物,作用宫颈癌Hela细胞株,通过噻唑氮蓝比色实验(MTT)、流式细胞仪(FCM)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独角莲对细胞增殖和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 独角莲对Hela的增殖抑制率为65.08%.并能引起凋亡细胞的增加,成剂量依赖性,作用72 h后的凋亡率高达24.5%.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块茎提取液处理48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独角莲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 独角莲是一种在宫颈癌治疗上有前景的中草药.
作者:何秀霞;张春兰;何乃彦;于源华;张淑华;葛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基于药用亲缘学原理,对红、黑蛤蚧药效情况进行再评估.方法 通过Mega软件,采用MP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系统发育树判断红、黑蛤蚧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依此探讨红、黑蛤蚧及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红、黑蛤蚧在系统树上相互嵌合在一起,不能各自形成独立分支(单系),来自不同产地的红、黑蛤蚧分别构成了4个独立支系,这与红、黑蛤蚧截然可分的概念相悖.结论 红蛤蚧可能具有和黑蛤蚧相似的药效,不同地区的红、黑蛤蚧药效可能存在差异.该研究旨在为红、黑蛤蚧的药效及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即开展相关研究应基于亲缘关系,分别对不同产地红、黑蛤蚧样品进行分析.
作者:顾海丰;夏云;彭锐;郑渝池;李力;曾晓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的血清中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8 984道尔顿、9 005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低表达.结论 蛋白峰的变化,可能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干预内毒素肝损伤大鼠的重要的分子基础.各组大鼠的血清内确实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张囡囡;胡琼英;王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肉苁蓉活性成分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神经型尼古丁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抗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以了解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比色法测定细胞MTT还原率筛选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安全浓度范围,并用Aβ<,25-35>处理细胞后,测定MTT还原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尼古丁受体α3、α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能提高细胞α3及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对抗Aβ<,25-35>引起的α3和α7受体亚单位蛋白质水平降低,减弱Aβ<,25-35>引起的细胞损伤.结论 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可能通过上调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齐晓岚;肖海涛;肖雁;郝小燕;官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黄芩汤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时照组、黄芩汤组.假手术组行伪手术,其余各组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2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0.175 mg/ml),黄芩汤组给予黄芩汤浓缩液(0.618 g/ml)治疗.每周空腹称质量1次.术后5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食管称重后计算食管系数,肉眼观察做大体评分,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制备食管组织匀浆,测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醇(MDA)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中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 较模型组,黄芩汤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值显著,食管系数降低明显,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改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组能降低食管中MDA含量和提高食管SOD活力,可升高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且降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论 黄芩汤方能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保护食管黏膜,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制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具有防治大鼠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作者:刘小河;马艳红;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消化道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常伴发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纵观目前对于治疗现状来看,手术仍是其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者逐年增加,而老年期患者不可避免的在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及形态结构等方面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导致其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因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愈合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机体康复,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增加[2].
作者:胡星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测定赤豆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赤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pH值.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25:1,pH值为4.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1.081%.
作者:康永锋;李艳;段吴平;邹世文;徐佳漪;孙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10,20,3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8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对骨进行组织切片检查,长度、宽度以及骨质的测量.结果 泼尼松模型组大鼠股骨重量、尺骨骨羟脯氨酸和骨钙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胫骨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P<0.01),血浆胆固醇(TG)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AL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下降(P<0.01).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组能有效提高骨的重量和骨质的含量(P<0.01),减少骨髓腔中脂肪的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1).结论 泼尼松可抑制大鼠的骨生长及引起骨丢失,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作者:裴凌鹏;郑玲玲;尹霞;刘伟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肘部的创伤常波及到侧副韧带,导致肘关节的旋转不稳定,影响肘关节的伸屈功能[1].肘关节侧副韧带的解剖学研究国外报道较多[2-4],而国内研究报道的较少.因此,对国人肘关节副韧带形态及功能的解剖学的研究尚少,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我们对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正确诊治肘关节侧副韧带的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赵国军;李全民;吴仝菊;孙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五味子HP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为对照品,采用HPTLC法带状点样于GF254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8 cm,置于紫外灯254 nm下观察,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活性成分的差异.以五味子醇甲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 nm,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HPTLC法能够准确快速鉴别不同来源的五味子;3种药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评价五味子药材质量.
作者:李立顺;时维静;王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修复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去除双侧触须部表皮,将小鼠分为实验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阳性药物对照组,龙血竭内服+外用组,术后1,3,5,7 d取材,常规病理切片及VEGF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创面修复1~3 d,龙血竭有显著的抗炎作用,5~7 d龙血竭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分泌.3 d时VEGF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祛淤生肌,促进VEGF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爱军;易华;杜标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参芪肺宝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 止咳、祛痰实验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酚红祛痰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方法.结果 参芪肺宝可减少因氨水所致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结论 参芪肺宝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作者:耿晓照;谢达莎;刘良丽;李原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综合评价研究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综合效益管理、药物研究、临床调查研究、病因学研究、诊断性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和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赋权等方面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十分重要.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葙子与其混淆品进行了指纹特征研究.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对青葙子、鸡冠花子,反枝苋子分别在70倍、150倍、800倍电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超微指纹特征明显.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鉴定.
作者:李洪宇;周艳菊;王明科;张学利;孔德新;宋佳音;李薇;钟雪;张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艾灸三阴交穴时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非穴组和空白组,观察组患者在三阴交穴施灸,非穴组患者选孔穴上2寸向桡侧旁开1寸处艾灸,空白组不做艾灸干预,分别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2 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顺产例数较其他两组为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其他组,观察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非穴组以及非穴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可以明显减少产后2 h出血量,从而增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建美;马树祥;金子环;董丽宏;李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кB和Hsp70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实验组、缺血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前两组经夹闭左右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缺血前10 min舌下静脉注射20 mg/kg姜黄素;模型组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舌下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3,12,24,72 h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腰段脊髓组织,分别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和Hsp70的表达.结果 NF-кB、Hsp70在前两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对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F-кB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3.12%,15.14%,19.18%和18.02%;同时可诱导Hsp70蛋白的表达,对Hsp70的诱导率分别为10.40%,12.71%,15.95%和13.18%.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抑制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控Hsp70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付健;韦波;范洪伟;丁磊;殷钢;马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