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雯;黄世敬

关键词:酸枣仁, 皂苷, 黄酮, 药理作用
摘要:酸枣仁为临床常用中药,随着对酸枣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已逐渐被发现,文章对酸枣仁主要活性成分皂苷、黄酮、生物碱、酸枣仁油以及酸枣仁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循环系统作用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为其研究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忍冬花叶茎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 对贵州忍冬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忍冬花、叶、茎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绿原酸,并通过正交法确定其佳提取参数.结果 佳提取参数为:70%乙醇,料液比为1:15,样品预浸24 h和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对忍冬花、叶、茎中的绿原酸分别进行提取测定,得到忍冬叶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花中的含量,且越冬老叶中为高,茎中含量极少.结论 该正交实验法所得条件,能对绿原酸进行高效地提取,稳定性好;初步认为贵州地区忍冬叶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王颖;王华林;张文;罗天允;周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科丹药的使用概况及价值探究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总结,追溯丹药的起源及用于外科临床的发展过程.炼丹术于春秋战国前就已出现,为丹药的发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经过汉代魏晋隋唐及宋金元各个朝代的经验积累,到明清时期,外科临床使用丹药达到鼎盛时期.文章归纳出丹药在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充分证明丹药对我国外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属中医外科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具有重要价值.认为丹药于外科临床治疗具有关键作用,应加强对丹药的继承和推广.

    作者:江玉;和中浚;肖力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沙棘原花青素对6月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沙棘原花青素对6月龄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痛模型,随机分为DM模型组,沙棘原花青素大、中、小3个剂量组,并以正常组做对照.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A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沙棘原花青素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GSH-Px活性以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结论 沙棘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多元醇代谢通路增强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杨桂珍;李玉香;陈健茂;梁军;张志宁;袁本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报道,10~20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DN的发病率高达47.66%[1].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伤,终引起肾衰竭.因此,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防止其进展恶化,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对我院2001~2009年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杭菊多糖佳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杭菊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杭菊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工艺为温度85℃,pH值7.0,液固比25:1,醇沉浓度80%时,杭菊多糖的提取率高.结论 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作者:刘汉珍;刘学;俞浩;周国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复合造模法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含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肝纤维化大鼠30 d后,血清HA,LN,PⅢNP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与未治疗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5 d和30 d后,各个组别的各种酶的活性均趋向正常组.结论 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开发成为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其可能通过改变体内氧化还原状态而起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慧;郭雷;郑秋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樟树叶提取物对几种消化道感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樟树叶不同提取物对消化道感染细茼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樟树叶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测定菌液OD<,600>值衡量菌液浓度变化,以二倍稀释法及涂布平板法测定提取物的MIC及MBC.结果 在浓度为1.5×10<'3>~1.5×10<'8>cfu/ml范围内,菌液浓度的对数与OD<,600>值间存在线性关系;水提物对4种细菌的MIC在15.63~62.50 mg/ml范围内,乙醇提取物的MIC在31.25~62.50 mg/ml范围内.结论 两种樟树叶提取物对4种消化道感染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邓海英;于志君;张垚;江珍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的血清中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8 984道尔顿、9 005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低表达.结论 蛋白峰的变化,可能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干预内毒素肝损伤大鼠的重要的分子基础.各组大鼠的血清内确实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张囡囡;胡琼英;王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天麻正品与伪品的鉴别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症,临床疗效非常好.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市场出现了一些药商以假乱真现象,极大影响了临床疗效.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再发生,现将正品天麻及几种常见伪品天麻从性状、显微等方面做以比较鉴别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双黄连注射荆(粉针剂和注射液)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PubMed,全面搜集有关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与抗生素对照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5.0.2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20.结果 有9篇文献纳入评价.5个研究采用退热天数为指标,合并WMD=-1.13,95%CI[-2.05,-0.21].5个研究分析了哆音消失天数,WMD=-2.58,95%CI[-3.76,-1.41].5个研究的报告了住院天数,WMD=-2.27,95%CI[-2.67,-1.87].4个研究的报告了止咳天数,WMD=-4.56,95%CI[-4.67,-4.44].两个研究的X线诊断炎症消失天数的WMD=-1.23,95%CI[-1.41,-1.05].共有7篇文献提到了不良反应,但均未交代具体情况,如发生人数、具体症状及处理措施.结论 治愈率与抗生素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退热、止咳、住院天数等疗效优于抗生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双黄连与抗生素对照在治疗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影响了证据的强度;儿童用药是否受益大于风险,尚不确定.

    作者:徐媛媛;熊俊;张俊华;胡晶;张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研究

    锁骨骨折占各类骨折的5%~10%,其中锁骨骨折80%为锁骨中段骨折.临床通常对锁骨中段骨折采取8字绷带固定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如果伴有骨折断端外露、血管或神经压迫等较为严重的锁骨骨折,应首选切开固定.重建钢板内同定为切开固定的首选方法,但与保守治疗相比,其缺点为手术切口大,患者创伤大,骨折及手术伤口愈合时间长,而且还需要二次手术.

    作者:唐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荷瘤小鼠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小鼠S<,180>、H<,22>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小半夏加茯苓颗粒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各组小鼠的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Co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的肿瘤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1.5%和9.3%;同时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可明显上调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数量(P<0.01)及CD<,4><'+>/CD<,8><'+>比值(P<0.05);小半夏加茯芩颗粒可明显增强CoA诱导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以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P<0.05).结论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可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鼠肿瘤的生长.

    作者:蔡琨;何前松;冯泳;刘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疗效评价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

    综合评价研究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综合效益管理、药物研究、临床调查研究、病因学研究、诊断性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和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赋权等方面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十分重要.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3种五味子药材HPTLC鉴别与HPLC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五味子HP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为对照品,采用HPTLC法带状点样于GF254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8 cm,置于紫外灯254 nm下观察,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活性成分的差异.以五味子醇甲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 nm,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HPTLC法能够准确快速鉴别不同来源的五味子;3种药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评价五味子药材质量.

    作者:李立顺;时维静;王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槐角不同部位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考查槐角不同部位,即角皮和种子占槐角重量的百分比,及各组分中芦丁和槐角苷的含量差异,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槐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角皮或种子提取物中芦丁及槐角苷的含量.HPLC测定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乙腈(57:38:5,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槐角角皮和种子占槐角重量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64%和36%.芦丁浓度在0.08~1.0 g·ml<'-1>,槐角苷浓度在0.125~2.0 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槐角皮和槐角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HPLC谱型相似,但含量差别较大,槐角皮中芦丁与槐角苷含量分别为(0.44±0.15)%和(6.20±0.57)%.种子中两者的含量分另q为(0.36±0.09)%和(0.49±0.20)%.槐角皮中槐角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槐角种子,P≤0.01,提示差异显著.结论 槐角中的槐角苷主要存在于槐角皮中,因此提取这类化合物时可以将槐角皮和种子分开,只以角皮为材料,种子可用于其他目的 的研究,以达到科学、有效地利用槐角资源.

    作者:勾凌燕;王志玲;刘景东;王憬;刘惠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当归相关药膳的前期研究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1]>.主产于甘肃东南部岷县(秦州),陕西、四川、云南、湖北等地亦产,多栽培.1 当归相关研究1.1 历史研究当归的运用历史已有数千年,古人一直把它当作妇女调经要药.

    作者:詹珂;沈涛;唐英明;罗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测定赤豆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赤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pH值.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25:1,pH值为4.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1.081%.

    作者:康永锋;李艳;段吴平;邹世文;徐佳漪;孙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川芎白芍及配伍对离体小鼠子宫痛经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白芍及川芎-白芍药对水煎液对离体小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利用离体小鼠子宫收缩实验,观察药物对缩宫素引起子宫痉挛收缩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的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结果 各水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有抑制作用,白芍中剂量组、川芎-白芍中荆量组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芍大剂量组、川芎-白芍小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收缩幅度的抑制,白芍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川芎、白芍及川芎-白芍药对水煎液在体外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芳;朱敏;唐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川楤木根茎叶嫩芽中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川楤木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于483 nm波长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为A=4.970 1C-0.218 1(R=0.999 0),在0.025 8~0.258 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3批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93%,1.90%,0.41%,2.0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四川楤木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艳;田吉;何兵;肖顺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或与三苯氧胺(TAM)合用是否有促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 设立空白、E<,2>及TAM对照组,观察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及联合TAM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时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应用Annex-V+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仙茅、淫羊藿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浓度的仙茅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均不明显(P>0.05).仙茅、淫羊藿与TAM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无明显促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高剂量的淫羊藿甚至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P<0.05).结论 仙茅、淫羊藿临床上使用基本是安全的,尤其对ER(+)乳腺癌患者合并TAM治疗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雁;韩凌;刘鹏熙;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