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不同居群间生物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林家逊;曾建红;宋波;彭正松

关键词:半夏, 不同居群, 生物碱含量
摘要:目的 探讨各居群间不同基因型化学成分的变异,有助于判定半夏的质量和未来提高成分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 nm波长下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9)和回收率(100.1 %),RSD为2.3%.32个居群的生物碱含量的差异较大,达到极显著水平(F=179.504> F0.01,其显著性概率Sig.=0.000 <0.01),19号居群生物碱含量高为0.4365%,6号居群生物碱含量低为0.4365%.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半夏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是遗传水平的变异,因此为了保证中药半夏的质量,有必要固定药材的产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淋必通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目的 优选淋必通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中蒲公英、石韦等6味药材,以蒲公英中咖啡酸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佳的提取工艺;方中益母草、苦地丁等3味药材,以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佳的提取工艺;蜈蚣单独提取.结果 蒲公英、石韦等6味药材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0 h;益母草、苦地丁等3味药材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蜈蚣的提取工艺为:第1次加4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1.5 h,第2次加3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袁敏;张贞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青天葵是我国传统出口名贵药材,值得深入的研究与开发.该文通过查阅全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总结.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以及挥发油等化合物种类,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病毒、镇痛、镇咳、平喘、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药理活性.

    作者:邱莉;徐灵源;缪建华;谢集照;秦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大鼠ALP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大鼠ALP表达的影响,探讨敏感有效穴位治疗骨质硫松的作用机理,发展热敏灸的治疗范围,为热敏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空白对照组(正常组)、单纯造模组(对照组)及热敏灸造模组(治疗组)各20只,其中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自制大鼠固定架固定,正常组与对照组不做艾灸治疗,治疗组进行命门、肾俞、足三里等敏感部位热灸治疗.结果 6个疗程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碱性磷酸酶(ALP)表达均上升,但对照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热敏灸能够提高骨质疏松大鼠ALP的活性,对成骨细胞活动性及骨重建活跃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涂国卿;邹来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麻藤定喘方有效部位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小儿麻藤定喘方有效部位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浏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li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4:9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回归方程为Y=1.273 8X+0.053 9,线性范围为0.32~0.74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n=6),RSD=1.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成分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荣增;陶群;贺薇薇;冯汉鸽;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空心莲子草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

    目的 确定空心莲子草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空心莲子草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60 nm处测定其中的总黄酮,回归方程为:Y = 48.21C-0.001 8,r=0.999 1.结果 佳工艺条件:即用40%的乙醇,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80%.,间歇提取2次.结论 选出了空心莲子草总黄酮的佳工艺,用齐墩果酸做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蔡凌云;张文华;付发琼;贺顺美;潘启兵;乐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拮抗阿霉素诱导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黄芪注射液拮抗阿霉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取昆明小鼠60只,体质量为18~22g,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建立小鼠阿霉素(ADR)中毒性心肌损伤模型,实验结束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心肌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floweytometry,FCM)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黄芪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小鼠导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拮抗作用,可降低阿霉素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其途径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组织中GSH、NO的含量,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脏.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保护心肌细胞损伤,为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作为抗肿瘤辅助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梁丽英;陈晶;黄小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合并顽固性呃逆的中医辨治体会

    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临床较为多见.西医常用肌松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癫痛药物、麻醉剂等治疗.临床应用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中风病的基础病较多,临床治疗服药品种多.近两年来我科应用中药血府逐淤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PT液有效干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中药PT液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 D-半乳糖制作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给予中药PT液4g1kg-1·d-1及6g·kg-1·d-1两种剂量进行干预,测定脑组织GSH、MDA含量和血清NO、Ang Ⅱ水平,并观察脑部凋亡细胞、Fas抗原以及大脑皮质、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结果 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血清NO含量增加、Ang Ⅱ水平恢复正常,大脑皮质、海马区BDNF表达明显升高,凋亡细胞和Fas抗原明显减少,与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PT液可通过多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刘娟;李笑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桅子对闹羊花肝毒性的解毒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闹羊花的肝脏毒性以及桅子对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方法 ①闹羊花的肝脏毒性试验,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闹羊花水煎剂2周后检测其血清中ALT的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切片;②桅子对闹羊花肝脏的解毒效应实验,小鼠分别灌胃闹羊花、桅子、闹羊花与不同浓度桅子的水煎剂3周,检测肝脏匀浆中的GSH-Px与SOD活性、MDA含量与血清中ALT与TG含量.结果 闹羊花的肝毒性试验中,中浓度闹羊花组血清ALT明显高于空白组;各浓度闹羊花组肝脏病理切片均有损伤,低浓度与中浓度闹羊花组损伤明显(P<0.05,P<0.01).桅子时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实验中,闹羊花+中浓度桅子、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GSH-Px、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闹羊花组,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MDA、血清TG含量均显著低于闹羊花组(P<0.05,P<0.01),并且两者配伍小鼠情况更稳定,各组血清AL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闹羊花对小鼠具有肝毒性,桅子对闹羊花具有解毒效应,作用与减轻肝脏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姚敏;金柳燕;代文月;何丽美;高维琴;包怡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玄参破壁粉粒对便秘模型小鼠增液通便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玄参破壁粉粒的增液通便作用.方法 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和利血平的造模方法复制阴虚津伤证便秘动物模型,观测玄参破壁粉粒对便秘模型小鼠的一般状态、便质、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小肠炭末推进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玄参破壁粉粒能明显缩短小鼠首粒排便时间,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运动,增加6h内的排便杜数.结论 玄参破壁粉粒具增液通便的作用.在同等剂量下,玄参破壁粉粒通便作用强于玄参常规饮片.

    作者:刘瑶;张洪利;成金乐;徐吉银;杨记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抗氧化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概况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证实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杭氧化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抗氧化治疗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张琨;岳宗相;谢春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四君子汤预处理抗氧化改善梗塞大鼠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在四君子汤预处理基础上,结扎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心肌梗塞模型,分为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预处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术后2d检测大鼠心功能、心肌肥厚指数以及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模型组心功能、GSH-Px和CAT活性较其他各组均降低,心肌肥厚指数增加,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可以明显改善梗塞后心功能、提高GSH-Px和CAT活性,降低心肌肥厚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具有改善梗塞后心功能,减缓心肌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钱海兵;黄勇其;王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梅花鹿骨髓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

    目的 构建梅花鹿骨髓组织cDNA文库.方法 采用TRIzol Reagent提取骨髓总RNA,mRNA Purification Kit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末端补平,连接EcoR I并磷酸化,再用Xho I进行消化,柱层析分级分离去除短片断,连接载体pBluescript ⅡSK(+)并电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测定文库的克隆数、重组率,PCR测定插入片断大小.结果 经鉴定,库容量达到3.5×10(6)克隆,重组率为94%,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为0.5~4.5kb,平均长度约为1.5kb.结论 所构建文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为筛选梅花鹿已知和未知功能基因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么宝金;赵雨;李娟;张梅;王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黄巴布剂体外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目的 对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油酸、丙二醇单一或混合应用时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促进情况进行考察,为进一步筛选基质处方做准备.方法 采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用增渗倍数(enhancement ratio,ER)来衡量渗透促进剂对药物的经皮渗透作用的大小.结果 与结论优选出佳透皮促进剂配比:氮酮:丙二醇:油酸=3%:5%:1%,其具有大透皮速率,所以选用3%A+5%PG+l%OA做为双黄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

    作者:楼步青;黄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花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对黄花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棯全草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采用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从黄花棯挥发油中鉴定了2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植醇(43.67%)、棕榈酸(18.33%)、二十烷(7.28%)和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3.52%).黄花棯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清除率高达到81.3%.结论 揭示了黄花棯挥发油化学物质基础,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黄花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苏炜;李培源;霍丽妮;刘良铨;郭娜娜;吴采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刺颈夹脊治疗颈源性失眠80例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劳损外伤、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不稳、颈肌痉挛或炎症等各种内外因素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反射性地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致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睡眠不深等症状.龙氏正骨手法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思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新构建我国中药质量检测体系战略策略研究

    中药质量检测的高标准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中药质量检测标准混乱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个统一该标准的思路,即政府调整和完善中药质量检测标准,并强制中药行业执行该标准,以达到提高我国中药质量的目的.

    作者:屈援;郭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雷公藤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但同时也具有很大毒性.文章主要对中药雷公藤在毒性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雷公藤基源和毒性物质基础,详细评述了近年来雷公藤毒性反应、毒性作用机制、减毒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雷公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作者:高妍;于婉婷;佘东来;申刚义;戴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花补血草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采用不同类型的炎症动物模型评价黄花补血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抗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黄花补血草的杭炎作用.结果 黄花补血草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且对小鼠肉芽组织增生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花补血草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刘宇;蒲秀英;张应鹏;梁剑平;华兰英;王学红;尚若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伟胜教授从医数十年,擅治肿瘤及各种疑难杂证,在防治肿瘤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刘伟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已四十余年,对于肺癌的治疗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

    作者:邓宏;河文峰;李柳宁;吴万垠;龙顺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