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花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苏炜;李培源;霍丽妮;刘良铨;郭娜娜;吴采颖

关键词:黄花棯,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抗氧化
摘要:目的 对黄花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棯全草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采用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从黄花棯挥发油中鉴定了2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植醇(43.67%)、棕榈酸(18.33%)、二十烷(7.28%)和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3.52%).黄花棯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清除率高达到81.3%.结论 揭示了黄花棯挥发油化学物质基础,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黄花棯提供了科学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漏芦的药效研究及现代临床新用

    漏芦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效作用和临床用途.该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漏芦的药效学研究和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全面综述,为该药临床的进一步拓展莫定塞础.

    作者:李喜凤;余云辉;高伟利;胡春月;胡利欣;邱天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苔与病性证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黄苔与病性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 对7 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 018例临床病例中黄苔与病性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黄苔对病性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 热不仅是在黄苔病例里出现频率高的病性证素,其出现黄苔的比率亦明显高于其它病性证素(P<0.01),黄苔对其的诊断权值也是高.结论 病性证素中,黄苔与热的关系为密切,与湿、痰、阴虚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戴芳;唐亚平;周艳;王飞;龚超奇;朱文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天冬总皂苷对衰老肾脏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衰老大鼠肾胜的杭氧化作用,探讨其治疗衰老肾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肾胜模型为研究对象,灌胃服用天冬总皂普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UREA)含量;采用光镜和B12000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肾脏各项形态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Cr及URE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形态、肾小球硬化率均与模型组不同(P<0.05);治疗组血清与肾脏中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M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天冬总皂苷能够减轻衰老肾脏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改善衰老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琴山;刘洋;李艳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中抗糖尿病组份的筛选

    目的 筛选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中抗糖尿病的组份.方法 采用萃取和色谱技术,对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进行组份分离;然后对分离所得的各组份进行体外a-糖普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海南五层龙根乙醉提取物用有机溶剂萃取后的水层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50%乙醉洗脱物具有明显的α-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其浓度为100μg/ml时,对两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4.1±1.8)%和(81.0±1.9)%,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和槲皮素.结论 50%乙醇洗脱物对α-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为海南五层龙根乙醇提取物抗糖尿病活性成分集中的组份.

    作者:袁干军;谢毅强;李顺祥;裴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苦豆子总碱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苦豆子总碱(TASA)抗肿瘤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考察TASA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及HT29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小鼠S180肉瘤为模型,考察TASA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TASA对前四种细胞株均有较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在0.4~3.2 mg/ml之间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关系,IC50分别为2.49,2.37,0.88,0.78 mg/ml,但对HT29作用不明显;TASA对小鼠S180肉瘤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S180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结论 TASA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焦河玲;姚锐;邓虹珠;王晓娟;刘远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解吸剂浓度、提取剂浓度和提取温度3因素与穿心莲内酯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 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佳工艺条件为:解吸剂浓度80%,提取剂浓度32%,提取温度59 ℃,此条件下,提取得率为0.660%,与模型预测值0.662%误差较小,证实了响应面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结论 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穿心莲内酯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量.

    作者:彭梦微;韦藤幼;陈晓光;童张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种新疆特色植物药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3种新疆特色植物药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进行免设脏器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形成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等指标的检测,探讨3种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结果 3种多糖均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增强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恢复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促进溶血素的生成.结论 沙枣多糖、甘草多糖、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抑制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韩英;李元元;廉宜君;李炳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夜交藤改善睡眠成分大黄素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夜交藤中改善睡眠成分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的提取工艺参数;以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工艺条件为:75%乙醇回流提取1h,液料比1:15,提取2次;纯化工艺为:采用S-8型大孔树脂,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的大上样量为10.2 mg/g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6,上样吸附流速为1 ml/min,用3BV的35%乙醇进行除杂质,再用6 BV的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即为纯化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纯化后其质量分数可达21.6%.结论 优选工艺可以较好的提取纯化夜交藤中的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

    作者:汲广全;杨娟;吴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复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6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智胶囊组、安理申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灌胃4周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和采用TUNEL染色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凋亡观测.结果 ①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治疗组大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提高(P<0.05或P<0.01).②病理形态学显示,复智胶囊组及安理申组均使神经细胞凋亡个数明显减少,复智胶囊组减少更为明显.结论 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缓解兴奋性毒性损伤,保护大脑神经细胞.

    作者:马云枝;史继鑫;孟闯;沈晓明;张可可;任应国;兰瑞;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酶法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UPLC浏定虫草素的方法及酶法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 对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进行考察,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中性蛋白酶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的佳工艺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5.5,酶解时间60 min.结论 该工艺条件下,虫草素提取得率为0.732%,与未加酶的热水浸提相比,虫草素提取得率增加6.2倍.

    作者:谢红旗;胡瑕;罗巍;夏志兰;刘东明;刘东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保肝复功丸水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匀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肝复功丸水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NO和NOS的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45只大鼠分为模型组、保肝复功丸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NO和NOS变化.结果 模型组NO和NOS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保肝复功丸治疗组NO和NOS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保肝复功丸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时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影响NO和NOS产生有关.

    作者:吴洪斌;许丹;夏鹏飞;王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作用于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以细胞病变(CPE)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药物对培养8d的2215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99.1μg/ml,大无毒浓度(TCo)为62.5 μg/ml;石油醚提取物对培养8d的2215细胞的HBsAg、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4.2 μg/ml,26.3μ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23.6,3.8.结论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具一定的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为有效部位.

    作者:杨若婧;陈夏静;何袅宇;饶荣;张秀桥;刘焱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桅子对闹羊花肝毒性的解毒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闹羊花的肝脏毒性以及桅子对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方法 ①闹羊花的肝脏毒性试验,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闹羊花水煎剂2周后检测其血清中ALT的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切片;②桅子对闹羊花肝脏的解毒效应实验,小鼠分别灌胃闹羊花、桅子、闹羊花与不同浓度桅子的水煎剂3周,检测肝脏匀浆中的GSH-Px与SOD活性、MDA含量与血清中ALT与TG含量.结果 闹羊花的肝毒性试验中,中浓度闹羊花组血清ALT明显高于空白组;各浓度闹羊花组肝脏病理切片均有损伤,低浓度与中浓度闹羊花组损伤明显(P<0.05,P<0.01).桅子时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实验中,闹羊花+中浓度桅子、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GSH-Px、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闹羊花组,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MDA、血清TG含量均显著低于闹羊花组(P<0.05,P<0.01),并且两者配伍小鼠情况更稳定,各组血清AL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闹羊花对小鼠具有肝毒性,桅子对闹羊花具有解毒效应,作用与减轻肝脏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姚敏;金柳燕;代文月;何丽美;高维琴;包怡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长柄石杉中Serratene三萜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长柄石杉中Serratene三萜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sitosterol)(Ⅰ),serratenediol-3-acetate (Ⅱ),serratenediol(Ⅲ),21-epi-serratenediol(Ⅳ),lycoclavanol(Ⅴ),3α,21β,24-trihydroxyserrat-14-en-16-one (Ⅵ),16-oxo-3α-hydroxyserrat-14-en-21β-ol(Ⅶ).结论 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裴栋;张敬杰;李齐激;邱明华;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辅料炼蜜中成分测定及鉴别

    目的 对中药炮制辅料炼蜜中水分、酸度、密度、淀粉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及鉴别.方法 主要根据食品国标、药典等方法.结果 炼制蜂蜜的温度、时间等对以上成分影响较大.温度、时间增加,水分、酶值降低,酸度、密度增加.结论 作为炮制用炼蜜应对蜂蜜的炼制工艺进行优选,以保证辅料炼蜜的质量及被炮制饮片的质量.

    作者:李先端;钟银燕;毛淑杰;顾雪竹;钮正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马棘石油醚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马棘L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枝叶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马棘枝叶中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羽扇豆-20(29)-烯-3-酮(Ⅰ),木栓酮(Ⅱ),3β-乙酰氧基-齐墩果-12-烯-11-酮(Ⅲ),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Ⅳ),β-谷甾醇(Ⅴ),正三十烷醇(Ⅵ).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马棘枝叶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泽华;周静;田力;张鹏;吴继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的研究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Wistar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复制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参芪注射液加肝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动物缺血90 min再灌4h后采集标本,检测门静脉血清TNF-α、IL-10及血浆ALT水平,肝叶组织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4h后参芪扶正注射液组的鼠血清IL-10水平比对照组增高,而血清TNF-α及AL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IL-10、抑制TNF-α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翟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刺颈夹脊治疗颈源性失眠80例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劳损外伤、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不稳、颈肌痉挛或炎症等各种内外因素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反射性地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致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睡眠不深等症状.龙氏正骨手法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思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尾草中金丝桃苷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尾草中金丝桃苷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Agilent ZOBAX XDB C18色谱柱(0.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0.1 %(ml/ml)磷酸(14:2:84),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金丝桃苷线性范围0.212~5.005μg,相关系数r= 0.999 99,平均回收效率97.5%,RSD=2.65%(n=6).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测定虎尾草中金丝桃苷含量具有提取率高、样品稳定、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虎尾草提供了药材中金丝桃苷准确、灵敏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虎尾草中的总黄酮,不同部位检测结果表明,叶和花含黄酮较多,根和茎含黄酮较少,为以后药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新华;韦建荣;万近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玄参破壁粉粒对便秘模型小鼠增液通便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玄参破壁粉粒的增液通便作用.方法 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和利血平的造模方法复制阴虚津伤证便秘动物模型,观测玄参破壁粉粒对便秘模型小鼠的一般状态、便质、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小肠炭末推进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玄参破壁粉粒能明显缩短小鼠首粒排便时间,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运动,增加6h内的排便杜数.结论 玄参破壁粉粒具增液通便的作用.在同等剂量下,玄参破壁粉粒通便作用强于玄参常规饮片.

    作者:刘瑶;张洪利;成金乐;徐吉银;杨记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