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旗;胡瑕;罗巍;夏志兰;刘东明;刘东波
目的 研究龙眼壳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热水浸提法提取龙眼壳粗多糖,脱蛋白,脱色紊,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丙烯葡聚糖凝胶色谱S-300柱层析纯化龙眼壳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小鼠灌胃给药15d后,MTT测定龙眼壳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分析龙眼壳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的作用、LDH释放法测定龙眼壳多糖对NK细胞活性的作用.结果 龙眼壳多糖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实验中,剂量在250~62.5 mg/L范围内,剌激指数随着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龙眼壳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的量,剂量在250~62.5 mg/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龙眼壳多糖对正常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剂量在250~62.5 mg/L范围内,NK细胞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龙眼壳多糖体内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作者:李福森;李雪华;吴妮妮;黄燕军;宋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及脑梗塞范围以及对脑缺血2h再灌注24 h缺血脑组织能量物质ATP、菊萄糖无氧酵解产物以及体内自由基清除剂SOD、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生化物质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2h再灌注24 h腹腔注射 Sal 24.5 mg·kg-1和60 mg·kg-1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障碍(P<0.05),减轻脑水肿(P<0.05)及缩小脑梗塞范围(P <0.05).同时Sal 24.5 mg·kg-1组和60 mg·kg-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脑组织内SOD活性和GSH活力明显增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大鼠脑组织内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脑组织内L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改善缺血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杨德森;田先翔;李浩浩;纪刚剑;曾繁典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解吸剂浓度、提取剂浓度和提取温度3因素与穿心莲内酯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 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佳工艺条件为:解吸剂浓度80%,提取剂浓度32%,提取温度59 ℃,此条件下,提取得率为0.660%,与模型预测值0.662%误差较小,证实了响应面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结论 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穿心莲内酯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量.
作者:彭梦微;韦藤幼;陈晓光;童张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消郁安神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抑郁模型大鼠灌胃消郁安神胶囊,然后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果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还能使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疏松,胞浆尼氏体减少,并且出现大量神经元缺失,药物组动物改善明显.结论 消郁安神胶囊能抵抗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
作者:蒋渝;王天文;黄文涛;何沛霖;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形态学及肝内脂质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同时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复制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白藜芦醇40,80 mg/(kg·d).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丙氨酸近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TG、TC、FFA、MDA、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的含量,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白藜芦醇两个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肝指数、血脂、肝脂、FFA和MDA含量,增加SOD和GSH含量,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肪肝形态学变化,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因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防治作用.
作者:任平;王文斌;欧阳昌汉;李蔚;鲁玲;吴基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文章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中药材中的使用情况、危害及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当前该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方法如二硫化碳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语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比较,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目的 是从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选择性和重复性好等方面找出合理的方法用于中药材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检测.
作者:庞作正;薛健;孙晖;吴晓波;薛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植物愈伤组织、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在波长535 nm处测定样品中的总皂苷含量.结果 齐墩果酸在0.008 112~0.048 672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7%,RSD=2.44%(n= 9).测得金铁锁药材,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1,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2和金铁锁毛状根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0.217%,0.388%,0.221%和0.857%.结论 金铁锁悬浮培养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刘同祥;耿韶华;张宗申;刘庆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文章从模糊学入手,探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提出针对中医语言的特点,可以将模糊学理论应用在中医翻译中,以求理想化翻译效果.
作者:李永安;李经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植物复叶耳蕨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HIV-1逆转录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在体外无细胞系统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IV-1逆转录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结果 复叶耳蕨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84.06,9.74 μg· ml-1,水提取物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 > 200 μg·ml-1.结论 复叶耳蕨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体外抑制HIV-1逆转录酶作用.
作者:李辉敏;殷嫦嫦;吴家忠;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白缬米汤水提物(AE-B)的抗胃溃疡、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测定大鼠幽门结扎致胃溃疡面积、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ip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等指标.结果 AE-B可以明显缩小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面积,能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度,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但无明显缩短小鼠BT的作用.结论 AE-B有明显的抗胃溃疡、抗炎、镇痛作用,但没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作者:黄勇其;陈建伟;武孔云;梁光义;潘卫;孙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湿困脾胃证模型肠道自由基变化及平胃散的清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空肠组织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升高(P <0.01),血清DAO活性略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GSH-Px及SOD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平胃散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恢复,且效果都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 湿困脾胃证能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自由基清除能力出现障碍,平胃散对其有明显修复作用.
作者:孙香娟;张丰华;黄秀深;秦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化淤通络胶囊对气虚血淤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化淤通络胶囊大剂量组、化淤通络胶囊中剂量组、化淤通络胶囊小剂量组,中西医结合造模后,用药组给与化淤通络胶囊,再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①化淤通络胶囊组时缺血性中风血液流变学确有显著调节作用;②化淤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各指标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临床以小剂量为宜.结论 化淤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杨思进;谭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Wistar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复制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参芪注射液加肝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动物缺血90 min再灌4h后采集标本,检测门静脉血清TNF-α、IL-10及血浆ALT水平,肝叶组织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4h后参芪扶正注射液组的鼠血清IL-10水平比对照组增高,而血清TNF-α及AL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IL-10、抑制TNF-α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翟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片中的三七皂苷类成分组成,并建立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MS分析技术,通过对CID质语图的解析以及与对照品比较,确定主要的三七皂苷类成分.采用C18SPE预处理方法,分别以水和甲醇为淋洗剂和洗脱剂,甲醇洗脱物用于HPLC含量测定.采用Agela-Venu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2 nm.结果 鉴定了7种皂苷成分,其中3种成分首次在复方丹参片中报道.建立了4种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b1、Rd)的的SPE-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的平均回收率为95.8%~101.3%,RSD小于3.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环境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提高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标准的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张海江;袁日琴;胡静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槐米中拼皮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细胞24,48,72 h后的增殖状况;hoe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随着槲皮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槲皮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细胞培养48 h后,荧光染色观察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细胞增多并且越来越明显,当浓度达到60 μmol/L时,镜下出现了大量不完整的细胞核和细胞碎片.结论 槐米中槲皮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人鼻咽癌CNE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临床上治疗鼻咽炎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娜;朱开梅;顾生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闹羊花的肝脏毒性以及桅子对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方法 ①闹羊花的肝脏毒性试验,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闹羊花水煎剂2周后检测其血清中ALT的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切片;②桅子对闹羊花肝脏的解毒效应实验,小鼠分别灌胃闹羊花、桅子、闹羊花与不同浓度桅子的水煎剂3周,检测肝脏匀浆中的GSH-Px与SOD活性、MDA含量与血清中ALT与TG含量.结果 闹羊花的肝毒性试验中,中浓度闹羊花组血清ALT明显高于空白组;各浓度闹羊花组肝脏病理切片均有损伤,低浓度与中浓度闹羊花组损伤明显(P<0.05,P<0.01).桅子时闹羊花的肝毒性的解毒效应实验中,闹羊花+中浓度桅子、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GSH-Px、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闹羊花组,闹羊花+高浓度桅子组肝脏MDA、血清TG含量均显著低于闹羊花组(P<0.05,P<0.01),并且两者配伍小鼠情况更稳定,各组血清AL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闹羊花对小鼠具有肝毒性,桅子对闹羊花具有解毒效应,作用与减轻肝脏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姚敏;金柳燕;代文月;何丽美;高维琴;包怡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雷公藤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但同时也具有很大毒性.文章主要对中药雷公藤在毒性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雷公藤基源和毒性物质基础,详细评述了近年来雷公藤毒性反应、毒性作用机制、减毒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雷公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作者:高妍;于婉婷;佘东来;申刚义;戴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云南的12个不同品种木豆叶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木豆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68 nm.结果 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12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结论 此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木豆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琳;黄松;赖小平;吴玲;李锦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漏芦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效作用和临床用途.该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漏芦的药效学研究和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全面综述,为该药临床的进一步拓展莫定塞础.
作者:李喜凤;余云辉;高伟利;胡春月;胡利欣;邱天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证实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杭氧化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抗氧化治疗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张琨;岳宗相;谢春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