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渝;王天文;黄文涛;何沛霖;张莉
漏芦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效作用和临床用途.该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漏芦的药效学研究和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全面综述,为该药临床的进一步拓展莫定塞础.
作者:李喜凤;余云辉;高伟利;胡春月;胡利欣;邱天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UPLC浏定虫草素的方法及酶法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 对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进行考察,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中性蛋白酶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的佳工艺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5.5,酶解时间60 min.结论 该工艺条件下,虫草素提取得率为0.732%,与未加酶的热水浸提相比,虫草素提取得率增加6.2倍.
作者:谢红旗;胡瑕;罗巍;夏志兰;刘东明;刘东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清胰汤颗粒中桅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汉邦Lichrospher C18色谱柱(5 μm,4.5 mm×250 m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桅子苷、芍药苷237 nm,丹皮酚274 nm,大黄素254 nm;柱温25℃.结果 桅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大黄素浓度在60~200,50~100,0.5~8,1~1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4);高、中、低3个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良好,在90.9%~99.5%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清胰汤颗粒中桅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周卿;杨建文;段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王氏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CRH、ACTH的水平.结果 脾胃湿热证模型组大鼠血浆CRH、ACTH升高(P<0.05),王氏连朴饮治疗组各剂量对其均有降低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好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亢进,而王氏连朴饮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可以改善大鼠HPA轴功能状态.
作者:朱星;武凯歌;文小敏;廖荣鑫;李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粘附和移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HepG2细胞24 h后,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率,划痕损伤实验检测迁移速度.结果 2,4,8,12和16μg/ml淫羊藿苷处理24 h后,HepG2细胞粘附率分别为77.42%,45.68%,42.39%,40.46%和20.57%,总体呈下降趋势,4 μg/ml组与2μg/ml和16μg/m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与8 μLg/ml组和12 μg/m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4μg/ml淫羊藿苷处理24 h后HepG2细胞迁移速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淫羊霍藿苷抑制HepG2细胞粘附和运动,发挥了抑制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王程强;彭小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桅子金花丸中桅子苷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方法 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0 cm×75 μm ID,有效长度52 cm);以25 mmol· L-1硼砂+25 mmol·L-1 SDS +4 mmol·L-1磺丁基-β-环糊精+8%(体积分数)甲醇(pH 9.5)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4 kV;重力进样10 s(高度15cm);检测波长238 nm.以维生素B1为内标.结果 桅子苷浓度在21.0~63.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桅子苷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方法精密度(RSD)为0.5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桅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晓可;毋福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锁阳杭氧化活性有效部位,并考察其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方法 利用总杭氧化能力(T-AOC)试剂盒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筛选出总抗氧化能力佳提取物.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将锁阳总抗氧化能力佳提取物灌胃4周后,眼眶取血,测定脑组织MDA、CAT含量、血清T-AOC能力及清除DPPH活性.结果 60%乙醇提取物具有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其高、中、低3个剂量组(8.8,4.4,2.2g/kg)与空白组比较,中剂量组增加脑组织的MDA含量(P<0.05);高、中、低3个剂量组脑组织的CAT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降低血清T-AOC(P<0.05);低剂量组增加了小鼠血清清除DPPH·自由塞能力(P<0.05).结论 锁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可为有效利用锁阳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李立;刘晔玮;李红兵;张格祥;王小飞;邸多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增殖作用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PBM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0.5,1.0,2.0,5.0,10.0,20.0 mmol·L-1)作用于人PBMC 72h后,对人PBMC的促增殖作用;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2.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具有显著促进人PBMC增殖(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5.0,10.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均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 天花粉多糖具有促人PBMC的增殖作用,并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CF-7和HeLa细胞的生长.
作者:赵桂珠;朱逢佳;徐水凌;曹丽莉;唐文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酶学方法短时间内提高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方法 微生物固体和液体发酵法,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黑曲霉H35和H42的发酵液中提取合成红景天苷和酪醇的红景天苷合成酶系和酪醇合成酶系.通过酶促反应提高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结果 通过酶学的方法使得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94.2%和83.8%.通过两种酶的协调作用使得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9.9%和191.1 %.酪醇合成酶的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5.5℃和40℃;红景天苷合成酶的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45℃.酪醇合成酶在pH4~6.5温度低于65℃有较好稳定性;红景天苷合成酶在pR3.5~6.5温度低于60℃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酶学方法可以在短期间内将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提高139.9%和191.1%,具有较高的实用经济效益.
作者:高雪华;雷蕾;邓小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马钱子配伍生地黄(以下简称马生)前后毒性及镇痛作用的变化,寻求佳配伍比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马钱子单煎剂组、马生1:2,1:4,1:6煎剂组,利用急性毒性实验,分别测得马钱子单煎剂和马钱子生地黄各配伍组的LD50利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法观察了马钱子配伍生地黄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结果 配伍组与马钱子单煎剂组比较,毒性降低,且以马生1:4减毒效果较佳.镇痛作用中配伍组优于单煎剂组,马生1:6镇痛作用较好.结论 生地黄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明显增强其镇痛作用,有减毒增效作用,且以马生1:6为宜.
作者:梁晓东;唐迎雪;樊凯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在大鼠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0只SD健康大鼠灌胃给药后,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的浓度,采用PK solu 2.0(USA)动力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在大鼠血清中(+)-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的吸收相半衰期t1/2(abs)为(0.066±0.035 0)h、分布相半衰期t1/2 α为(0.117±0.082 1)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6.712±4.177)h、表观分布容积vd为(3954.89±844.056)L、达峰时间Tmax为(0.3±0.000 1)h、曲线下总面积AUC为(0.28±0.078 9)mg·h-1·L-1.结论 (+)-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作者:王涛;陈传兵;张荣;王宁生;宓穗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物理-生物耦联新工艺,对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有效成分得率.方法 采用蒸气爆破和酶解(木质素酶+纤维素酶)甘草粉末后再煎煮提取的方法,获得甘草酸,使用正交实验优化气爆和酶解条件,并用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作为评价体系.结果 与常规方法煎煮甘草粉末相比,气爆处理甘草粉末溶出甘草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气爆+酶解处理甘草粉末溶出甘草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0.01).结论 蒸气爆破+酶解工艺提取中药成分,在充分利用中药宝贵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将发挥有益作用,推动中药现代化.
作者:张娟;明智强;陈益荣;吴力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证实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杭氧化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抗氧化治疗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张琨;岳宗相;谢春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金铁锁药材和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植物愈伤组织、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在波长535 nm处测定样品中的总皂苷含量.结果 齐墩果酸在0.008 112~0.048 672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7%,RSD=2.44%(n= 9).测得金铁锁药材,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1,金铁锁植物愈伤组织2和金铁锁毛状根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0.217%,0.388%,0.221%和0.857%.结论 金铁锁悬浮培养毛状根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刘同祥;耿韶华;张宗申;刘庆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消郁安神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抑郁模型大鼠灌胃消郁安神胶囊,然后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果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还能使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疏松,胞浆尼氏体减少,并且出现大量神经元缺失,药物组动物改善明显.结论 消郁安神胶囊能抵抗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
作者:蒋渝;王天文;黄文涛;何沛霖;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衰老大鼠肾胜的杭氧化作用,探讨其治疗衰老肾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肾胜模型为研究对象,灌胃服用天冬总皂普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UREA)含量;采用光镜和B12000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肾脏各项形态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Cr及URE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形态、肾小球硬化率均与模型组不同(P<0.05);治疗组血清与肾脏中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M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天冬总皂苷能够减轻衰老肾脏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改善衰老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琴山;刘洋;李艳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醇提物(K-CoxBJN-C)对阿霉素(ADR)诱导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水提物组(灌胃K-CoxBJN-S,5 g·kg-1)、复方65%醇提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灌胃K-CoxBJN-C 1.2,2.4,4.8 g·kg-1),给药1次/d,连续14 d;同时除正常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NS 3 mg·kg-1)外,各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阿霉素3 mg·kg-1,共7次,建立ADR心肌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小鼠症状及体征、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末次注射ADR 24 h后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CK、LDH的活性;取心脏、脾、胸腺计算重量指数;取心脏观察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K-CoxBJN-C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CK、LDH的活性(P<0.05),增加心脏、脾、胸腺重量指数,改善小鼠心功能,减少死亡率,其中醇提物高、中剂量组效果好于水煎组.结论 K-CoxBJN-C可明显减轻ADR所致小鼠的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免疫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姚荣妹;包巨太;郑彩慧;马会霞;张博男;李洁;韩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复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6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智胶囊组、安理申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灌胃4周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和采用TUNEL染色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凋亡观测.结果 ①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治疗组大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提高(P<0.05或P<0.01).②病理形态学显示,复智胶囊组及安理申组均使神经细胞凋亡个数明显减少,复智胶囊组减少更为明显.结论 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缓解兴奋性毒性损伤,保护大脑神经细胞.
作者:马云枝;史继鑫;孟闯;沈晓明;张可可;任应国;兰瑞;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蒙药复方白脉散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白脉散组.术前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苏醒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缺血2h再灌注24 h后现察病灶处病理学变化,测定脑匀浆上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肤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等.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蒙药复方白脉散组病灶处皮层神经元肿胀坏死有所减轻;脑匀浆上清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T-NOS、iNOS、CNOS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蒙药复方白脉散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的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来实现的.
作者:赵多明;张梓倩;段云霞;张本忠;刘庆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中药苍耳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不同温度(140,150,160,170,180,190和200℃)和8个不同时间(15,30,45,60,75,90,105和120 min)热处理后的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与生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均会对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产生较明显影响,温度比时间的影响更大,适当的加热能提高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 在加热温度为150℃并保温60 min时,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高.
作者:程智;陈斌;李甫;王明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