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絮凝材料——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新工艺研究及其性能表征

肖玉良;段桂运;李福荣;夏成才;游桂荣;韩俊芬;郭丰广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 连续加碱法, 絮凝剂, 氯乙酸
摘要:目的 采用新型的连续加碱法制备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壳聚糖、氯乙酸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为催化剂,采用连续加碱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考察催化剂使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DS)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 佳反应条件为:以6%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催化剂,m(壳聚糖):m(氯乙酸)为1∶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h时,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DS)和溶解率分别达到1.35和99.10%.结论 本法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优越的水溶性能,是一种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有效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2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肺心病心衰的47例患者,均在消炎、止咳、平喘及祛痰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参麦注射液60 ml/d(20例);对照组,加利尿等抗心衰药.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饶朝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鱼腥草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和纯化

    目的 以鱼腥草为材料,研究鱼腥草蛋白酶抑制剂(HCTI)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 HCTI的佳粗提条件是采用pH 7.0的双蒸水为提取溶剂,在体积比为1∶30, 45 ℃条件下浸提2.0 h,提取2次.硫酸铵部分沉淀后,再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结果 粗提液经45%~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比活力高,经过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梯度洗脱后,检测到HCTI活性峰.结论 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可分离纯化HCTI,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计算出该HCTI的分子量约为28 KDa.

    作者:付煊赫;刘同祥;张宗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龙胆药材与常见伪品的数码显微鉴别

    目的 建立快速检验龙胆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龙胆药材与其伪品通过不同的显微特征,可以一一区分.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可以控制龙胆药材的质量.

    作者:曹悦;左代英;孙启时;查美娜;赵静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孔石莼抗病毒蛋白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柯萨奇病毒B3活性

    目的 从绿藻孔石莼中分离具有抗病毒活性蛋白多糖提取物. 方法 新鲜孔石莼经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和硫酸铵沉淀得到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层析分离得到蛋白多糖.经紫外扫描、高温高压处理(121℃,15min)和糖苷酶水解测定提取物的性质.MTT法检测蛋白多糖对Hela细胞的毒性,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蛋白对柯萨奇病毒B3(CVB3)引起的细胞病变抑制作用.通过样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对CVB3增殖的影响、对CVB3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初步研究了样品抗病毒作用的机理.结果 从孔石莼中提取了蛋白多糖,得率为0.5%.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孔石莼蛋白多糖对HeLa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大于8mg·ml-1.孔石莼蛋白多糖具有显著的抗CVB3活性,通过试验测得孔石莼蛋白多糖对CVB3主要是预防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其IC50为3.7μg·ml-1.结论 从孔石莼中分离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多糖,具有很好的抗CVB3活性.

    作者:罗振宇;陈薪研;王小燕;瞿畅;张美英;安卫征;熊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拆方对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是否与方中白果与麻黄有关,为鸭掌散组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草酸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将鸭掌散方中的白果及麻黄分别从方中拆除后制备成传统汤剂,并测定其甘草酸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 拆方后甘草酸含量经数理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结论 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不受方中白果有无的影响;麻黄的缺失会导致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显著下降.

    作者:武孔云;梁光义;杨娜;叶世芸;靳凤云;贺祝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松茸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选择一种准确、稳定、简便的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对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子实体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在1.2~12 mg·L-1(r=0.999 3)和1.5~15 mg·L-1(r=0.999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0.13%和0.31%;硫酸-蒽酮法在3h内稳定,苯酚-硫酸法在6h内稳定;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4.28%和4.95%.结论 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可作为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刘倩;何法林;江春花;白淑芬;王慧芳;喇万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经》病位辨证探析

    辨别病位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都谈及了辨别病位这一问题,其定位方法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等诸方面学说,并对后世中医诊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黄帝内经>诸篇病位辨证的条文进行研究,就<内经>病位辨证原则和定位方法作一阐述.

    作者:庄燕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施治

    目的 观察以中药复方辨证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2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创面常规清洁消毒换药处理,1次/d,同时两组均以肠溶阿斯匹林25 mg口服,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施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两组均以两个月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积分、血流变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降低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冼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丁香普通粉与超微粉中丁香酚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丁香中丁香酚体外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pH值的释放介质,模拟胃肠道各段的pH条件;按溶出度转篮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普通粉与超微粉中丁香酚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丁香超微粉大累积溶出度为72.17%,粗粉大累积溶出度为52.42%.结论 超微粉碎能促进丁香药材中丁香酚的体外溶出, 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丁香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刘莉;刘强;吴伟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金钱草抗氧化活性

    目的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中药金钱草的抗氧化性能.方法 将中药金钱草提取物加入三种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评价金钱草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结果 金钱草提取液对O2-·、·OH 、H2O2 三种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H2O2>·OH> O2-·.结论 中药金钱草可作为潜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药物.

    作者:刘彩红;张莹;李玉琴;齐永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大戟属4种植物中大戟醇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大戟属植物中大戟醇(euphol)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C18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7 nm. 结果 进样量在0.58~7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为2.18%(n=5).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戟属植物中大戟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羽;梁侨丽;戴传超;吴启南;巢建国;蒋继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对大鼠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 苜蓿总皂苷提取物7.2,5.0,2.8 g·kg-1,相当药效学有效剂量(0.35 g·kg-1为中剂量)的20,16,8倍,连续对大鼠灌胃给药27周.给药14,27周及停药4周后,经检查动物的一般状态、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果 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重要脏器组织结构等无明显影响.停药4周后检测上述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 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苜蓿总皂苷提取物在2.8~7.2g·kg-1属于安全剂量范围.

    作者:邴飞虹;程静;万敏;韩俊;李婧;廖一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舌诊的现代技术和方法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中医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舌诊作为中医具特色诊断的内容之一,在其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传统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B超、电镜、热象仪、舌色检查仪、舌体测算仪等的广泛使用,实验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酸碱度、细胞免疫机制的检测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使舌诊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其次,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测定舌质的RGB值以及多色度空间的转换实现舌象的量化,改进的Confidence connected区域生长算子提取裂纹区域,有限维模型分析舌色范围,监督FCM聚类算法区分舌质舌苔,基于JSEG 算法和k-NN法对苔质自动分离使舌象数字化以及新型的舌象采集装置实现舌象信息的全面提取和舌色、苔色、苔厚、腐腻、裂纹、润燥等指标的自动分析等等,中医舌诊研究更是由此进入了现代化、信息化、客观化、标准化之飞速发展的轨道;再者,舌诊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出现等将舌诊研究拓展到动物实验领域.文章对近些年舌诊研究技术及方法方面的一些成果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丁宏娟;何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广西莪术微波炮制品中牻牛儿酮含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微波炮制方法和传统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中牻牛儿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 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牻牛儿酮在0.095~0.95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101.86%,RSD为2.2%(n=6);含量测定结果为0.735 6~1.166 mg/g.结论 不同的微波炮制热力学参数条件对广西莪术中牻牛儿酮含量有明显影响,选择适当的微波热力学参数的微波炮制品2号与传统炮制方法醋制品中牻牛儿酮含量基本相同,为筛选莪术微波炮制工艺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实验参考数据.

    作者:韦相忠;蔡卓;李耀华;秦松梅;劳深;王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甲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 AQ-C18(4.6 mm × 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32∶6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 商陆皂苷甲在1.0~7.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 %(RSD=2.7 %).8批不同产地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甲的质量分数在0.25 %~0.62 %.结论 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商陆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瑞;李文艳;赵森淼;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组天花粉蛋白研究进展

    目的 天然天花粉蛋白(TCS)是一种拥有抗肿瘤、抗病毒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但在临床应用时有细胞毒性强和诱导严重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化学修饰的方法对天然TCS进行改造和修饰,以期获得高效、低毒和低免疫原性的TCS供临床和研究使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综述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进展.

    作者:彭平平;黄利鸣;王艳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隔山消中钙镁铁铜锰锌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隔山消中Ca,Mg,Fe,Cu,Mn,Zn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隔山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量并用加标回收试验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对于所测元素,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17,隔山消中上述6种元素回收率94.4%~119.1%,RSD<6.0%.隔山消中上述6种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Ca,Mg,Fe,Mn,Zn,Cu.结论 隔山消的临床应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密切相关,可为隔山消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莉;罗常辉;蓝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银杏内酯滴丸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滴丸(bilobalide drop pill,BDG)对小鼠耐缺氧能力以及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银杏内酯滴丸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BDG对心电图、心肌含水量、血清乳酸(L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BDG(27,54 mg/kg)和BDG(13.5,27,54 mg/kg)可分别延长正常小鼠和心肌缺血小鼠常压耐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BDG(10.5,21,42 mg/kg)可以对抗心电图的ST段偏移;BDG(10.5,21 mg/kg)可以减少血清LD含量及降低血清LDH活力;BDG(10.5,21,42 mg/kg)可降低血清CK活力、提高SOD活力和减少MDA含量;BDG(21,42 mg/kg)可降低心肌含水量;BDG对心肌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 BDG能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保护大鼠心肌缺血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抗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郑锐;李维祖;闵小芬;尹艳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用石斛种间有性杂交育种阶段性初报

    目的 探索石斛种之间有性杂交的亲和能力.方法 选用种间性状差异较大、花期相近的4种药用石斛种为材料,在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试验.结果 药用石斛种与种之间亲和力较高,各组合杂交结果率达16.6%~75.0%;花期人工自交和杂交的结果率均比蕾期高,其中花期的自交结果率在25.0%~75.0%,杂交结果率达16.6%~50.0%,蕾期的自交结果率为14.2%~50.0%,杂交结果率为16.6%~33.3%;而自然授粉的结果率均为0.结论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药用石斛结果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为药用石斛的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春香;白音;包英华;范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抗纤灵冲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及再通后大鼠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及再通后大鼠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和抗纤灵对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UUO模型120只和UUO再通模型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和科素亚组.于造模后各时间点检测大鼠尿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结果 在UUO模型中,模型组各时间点TRF、RBP、β2-M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UUO再通模型中,各时间点TRF、RBP、β2-M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能明显降低两模型中TRF、RBP、β2-M.结论 抗纤灵冲剂能减少UUO模型和UUO再通模型中的尿微量蛋白尿,改善两种模型中的肾损伤.

    作者:吴锋;沈丽萍;张新志;黄迪;董飞侠;何立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