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董巧娥;张淑艳

关键词:盆腔炎汤, 慢性盆腔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本次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3月11日-2017年12月6日,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盆腔炎汤治疗)62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62例,且对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CRP、IL-6、TNF-α)进行观察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数据,P< 0.05.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数据,P< 0.05.结论:盆腔炎汤应用于慢性盆腔炎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起到行气止痛等作用,并且还能活血化瘀,继而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明显改善,值得应用及推广.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及人文关怀理念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明确全程护理和人文关怀理念对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多导睡眠监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开展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88例开展此次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88例患儿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得44例患儿.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儿加用全程护理及人文关怀理念.对两组患儿监测成功率、监测失败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监测成功率明显更高,P< 0.05.结论: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多导睡眠监测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和人文关怀理念具有显著的效果,应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莫衬章;莫晓丽;卢晓虹;曹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浅谈小儿复发性尊麻疹之护养法

    目的:总结临床中复发性荨麻疹患儿护养之法的经验,为临床提供一套新的护养方法,为患儿的调理给出了方向,以帮助患儿使其尽早康复.方法:通过分析临床案例,结合相关中医理论知识,总结复发性荨麻疹患儿护养方法的经验.结果:分别从“树信心,调情志”“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慎起居”“慎药治,护脾胃”对患儿进行指导、调护.告知患儿本病并非不治之症,要有信心抵御顽疾.患儿当积极参加娱乐活动、集体活动,改善患儿自身心理状态,转换心情.定时定量进餐,荤素搭配,不宜油腻、煎炸、甜食和冷食.外出玩耍之时,穿戴不宜过暖,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多玩耍.不滥用药物,用药时要注意顾护脾胃.临床中反复性荨麻疹患儿通过此护养方法,疗效确切.结论:小儿复发性荨麻疹的护养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焦虑状态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经罗马Ⅲ、罗马Ⅳ标准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概率及其抑郁、焦虑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分级的线性关系,为临床上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20例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出12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应用Zung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计算抑郁、焦虑发生率.观察组研究对象中抑郁及焦虑评分大于等于临界值者还应用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测评其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三种症状的研究对象其组间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其分别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评分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r=0.46,P<0.05;焦虑评分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r=0.64,P<0.05.表明观察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分级均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且其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程度有关.

    作者:张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王常绮名老中医治疗久泄的经验总结

    总结名老中医王常绮治疗久泄的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王老认为久泄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湿蕴,脾虚则无以运化水湿,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病位主要在脾,脾虚与湿盛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表现为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之侯;治疗应重视健脾益气、化湿渗湿,标本兼顾,用药应灵活变通,补泻并用,使补而不滞,塞而不塞;湿邪重着黏滞,易阻碍气机,故用药过程中尤为注重调畅气机、并喜用枳壳、厚朴等调理升降之品;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居民平素多食牛羊肉之品,故应结合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注重体重、饮食、情志等的调理;并提倡未病先防,认为只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王新志教授应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经验总结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胃肠实热呕吐之方,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应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的临床经验,以“食已即吐”作为其辨证要点,而不拘泥于阳明胃热腑实之证,并附以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顽固性呕吐的辨治提供思路.

    作者:刘彩芳;李宁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肌张力及肌痉挛状态、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评分、肢体肌痉挛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肢体肌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洪平;刘碧燕;梁建义;林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浊瘀热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四物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进行疼痛评价;检测两组治疗前、后UA、ESR、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西药治疗,四物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减轻患者关节疼痛不适症状,消除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组在观察例数上稍显不足,对于该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和实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李孟飞;田永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孙建光教授以四逆二陈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胁痛临证经验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证、肋间神经痛等.孙建光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肝络失和.肝郁气滞证是其临床常见证型之一,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善太息,嗳气后觉舒,两侧胁肋或少腹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部,或有乳房胀痛,且情绪激动则痛剧,伴有纳呆,脘腹胀痛,舌苔薄白,脉弦.孙建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善用四逆二陈汤加减治疗本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药物包括柴胡、白芍、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佛手、威灵仙等.凡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疾病,临床以胁痛为主要症状,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者,皆可参考四逆二陈汤之法随证加减治之.

    作者:耿乾时;孙建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运用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3.03±1.63)分,FMA评分(63.83±3.31)分,Barthel指数(67.04±10.96)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运用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林明剑;庞尊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颗粒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28例.研究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及中药清脂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MI、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研究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降低患者体质量、BMI及减小患者腰围、臀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小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且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周花玲;许倩;刘青林;谢捷;王太蔚;邓玉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介绍对闭合性,不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简单肱骨干骨折的非手术疗法以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适应证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合适的小夹板、压垫、三角巾外固定,“挎包”矫正成角畸形,配合骨折三期用药,针灸,以及指导功能训练治疗骨折,适时对患者进行X光片复查及调整外固定.要求随访1年,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患者肩肘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来评定疗效.结果:本组61例,优43例,良15例,差3例,优良率达95.08%,总满意率为98.36%.结论:采用本疗法对于肱骨干骨折,具有简单有效、安全、廉价和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钱萍;周燕;熊福生;万仲贤;陈福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分析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单盲的方法入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步口服替吉奥治疗,观察统计两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R为48.57%,DCR为80.00%,治疗后KPS评分为(96.38±11.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00%、40.00%、(69.80±12.49)分,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4%,低于观察组的59.92%,但是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口服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六经辨证理论与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通过六经辨证,同时运用以方测证之原理,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不同病证、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值与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关系,以及方证对应干预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以总结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分型规律,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论证规律.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40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Ⅳ级)分成太阳病证组20例、阳明病证组17例、少阳病证组19例、太阴病证组50例、少阴病证组100例、厥阴病证组34例,每组根据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性别、年龄、病程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基础+经方治疗组.4周为1个疗程.用药(基础治疗、基础+经方治疗)前后观察测量指标包括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浓度.从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变化角度探讨六经辨证与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可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其中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及厥阴病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证型.依据慢性心力衰竭的六经证型,治疗上选方较为多样性,但以四逆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为主要用方.结论:使用六经辨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口服西药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霞;黄仕沛;关影芳;陈国成;李建强;陈丽霞;彭卉婷;王小艳;匡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袭表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汤治疗风寒袭表证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袭表证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5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40例,好转10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葛根汤治疗风寒湿证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喻林;范小春;余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组中,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在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少腹逐瘀汤联合艾灸或口服西药对痛经均有疗效;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分,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或口服西药治疗均有疗效,但前者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46例试验组(实施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与46例参照组(实施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2%,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使用.

    作者:龚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患者112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的神经外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6例,在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颅内压监护,根据患者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预后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患者采取颅内压持续监护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药物使用剂量明显较少,康复速度非常快,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理想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观察.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HAMD评分变化、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迟滞、绝望感以及HAMD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QOL-C3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康复质量,改善生活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丽芬;赵丽莹;曾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滋阴养血清热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滋阴养血清热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经患者同意,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滋阴养血清热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的总有效率,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0.00%,观察组为8.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养血清热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赛花;李婷;郑宝林;郭奇虹;刘奔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并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针刺内关穴同时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心绞痛缓解速度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洪利;杨延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