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烯紫杉醇脂质体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刘睿颖;王盛民;宋庆国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 脂质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多烯紫杉醇脂质体大鼠体内代谢过程.方法优化色谱条件,以萃取浓集法处理生物样品,内标法测定样品中药物含量;SD大鼠尾静脉给药后测定设定时间点体内药物浓度,用2.0版DAS软件分析药物体内动力学参数.结果经优化色谱条件,在0.05~25 μg/ml浓度范围内,多烯紫杉醇线性关系良好.药物体内过程符合双室模型,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值为:分布半衰期(T1/2α)为2.374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299.038 min;清除率(CL)为0.026 L/(min·mg);表观分布容积(V1)为0.219 L/kg.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多烯紫杉醇脂质体提供体内动力学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降糖复方中药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降糖复方中药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40 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3.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良好.

    作者:高伟;王晓娟;刘翊;杜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的制备方法及包合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及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的β-CD包合的条件做了优化实验,选定佳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β-CD=1∶8,搅拌时间2 h,包合温度为30℃.结论此工艺可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俞丹;胡小莳;尹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李鹂;欧伟文;李毅;汪国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CLMAF)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慢性应激等抑郁动物模型,观察CLMAF的抗抑郁作用.结果CLMAF 20,40,80 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能拮抗高剂量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作用,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被动回避能力.结论CLMAF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种皮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虚祛瘀法对创面修复瘢痕重塑期Smad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生理盐水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组、祛瘀方组、康复新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8天创面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变化.结果第18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TGF-β1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Smad3分子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瘢痕形成重塑期,补虚祛瘀法对TGF-β1 → 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海洸;何长杰;唐汉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与总酚酸的实验研究

    目的 确定实验室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总酚酸的佳处理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甲醇浓度(A)、超声时间(B)、提取次数(C)和提取温度(D)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优超声提取条件.结果因素D和C对测定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因素A、B为不显著因素.结论以60%甲醇,超声时间10 min/次,提取3次,提取温度45 ℃为佳超声提取条件.

    作者:田粟;唐龙妹;许丽琴;丁月新;刘汝俊;马莉;薛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薄层-紫外分光光度(TLC-UV)法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在25℃,大吸收波长248 nm 处测定芒柄花素的吸收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1.6~9.6 μg/ml内,r=0.999 6,平均回收率96.68%,RSD=2.6%(n=6).结论用此方法可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和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海力茜·陶尔大洪;何坚;艾尼娃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薛生白辨治湿热病浅析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他所著<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其对湿热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尤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的学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析.

    作者:黄欢;黄家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儿科病情观察特点及临床运用原则

    该文结合小儿生理病理及病症特点,分析了儿科病情观察的特殊性,提出了符合儿科特点的中医病情观察原则,认为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把握中医儿科病情观察的要点和方法,是准确获得临床辨证施护第一手材料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蒋利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合欢种子化学成分预实验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银合欢种子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银合欢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对银合欢种子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银合欢种子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银合欢种子中可能含有氨基酸、糖、有机酸、皂苷、黄酮类、酚类、强心苷、生物碱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银合欢种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银合欢种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侯小涛;邓家刚;戴航;周丽霞;郭振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试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

    通过总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钦鹏;徐志玉;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蒙药沏其日甘-5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蒙成药沏其日甘-5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脂质过氧化物(LPO)生成体系研究和探讨沏其日甘-5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结果沏其日甘-5对O-2·的清除率(S%)是86.0,抑制率(I%)是82.9,对·OH的S%是84.1,I%是78.9.对LPO的生成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沏其日甘-5在体外有很强清除和抑制自由基作用,是良好抗氧化剂.

    作者:乌日娜;许良;孙福祥;王志民;娜仁花;李大力;段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枳实提取物中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建立了枳实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芦丁、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枳实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7℃,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80,365 nm,流速1.0 ml/min .采用DPPH·测定枳实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进样量范围:柚皮苷为1.143~5.717 μg,橙皮苷为0.092~0.459 μg,新橙皮苷为1.179~5.895 μg,芦丁为0.024~0.118 μg,槲皮素为0.079~0.395 μg.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4%,100.150%,100.249%.RSD分别为0.515%,4.390%,0.774%.枳实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是柚皮苷的17.6倍.结论HPLC测定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枳实类黄酮含量,同时枳实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

    作者:焦士蓉;黄承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有效部位提取与分离

    目的 提取分离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材料,将强心Ⅰ号方组成药材的水提物、醇提物分别经蒸馏水,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制得样品,然后通过离体蛙心试验观察受试样品的强心作用.结果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对离体蛙心作用明显,其强心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017g生药/ml,0.58 g生药/ml,10.11 g生药/ml,21.44 g生药/ml.结论强心Ⅰ号方中各味药材的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具有明显强心作用.

    作者:胡军娜;贾继明;王宏涛;赵宝华;郑亚杰;唐思文;徐登峰;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对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蹄盖蕨科植物共100种,可作药用植物24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赵能武;张敬杰;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分别处理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其对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经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作用的PG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多有关.

    作者:李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的售后调研

    中药注射剂(TCMI)的问世,改变了中药以口服给药为主的传统给药方式,突出了速效和高效的特点,为临床医生用药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表明,TCMI 存在的问题较多,认真总结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有助于TCMI 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兴海;吴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为充分利用番石榴叶资源,优选番石榴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提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结论番石榴叶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2h/次.

    作者:蔡丹昭;刘华钢;韦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巴戟天中的低聚糖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巴戟天低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巴戟天低聚糖水解后可形成果糖,果糖在盐酸的作用下生成羟甲基糠醛,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5 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巴戟天低聚糖在5~30 μg·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22%,RSD=2.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林芳花;林励;刘晓涵;汪金玉;马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