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鹂;欧伟文;李毅;汪国成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他所著<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其对湿热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尤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的学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析.
作者:黄欢;黄家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测定岗松中槲皮素含量,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岗松中槲皮素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50:50:0.45:0.2),检测波长370 nm,柱温室温,流速1 ml/min.结果槲皮素在0.08 ~0.4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为1.65%(n=9).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岗松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霄;刘布鸣;陈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戒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戒毒胶囊中的金银花、丹参、黄芩、栀子、白芍、人参、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绿原酸在1.82~9.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戒毒胶囊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靳怡然;杜英峰;许慧君;郭玮;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NRF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 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NRF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RF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NRF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小君;程琼;丁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正交拆方研究,分析小建中汤配伍效应规律.方法采用3因素2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交互作用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化学物质致痛和实验性脾虚模型肠推进率为检测指标;分析处方各因素水平的影响.结果镇痛作用分析以白芍甘草药对作用强;肠推进率实验以生姜大枣作用强;综合指标分析结果提示,小建中汤全方为佳处方组合.结论小建中汤全方为综合分析的佳组方.
作者:陶玲;柏帅;沈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琉璃草属为紫草科植物,全世界约有60种,我国有10种,2变种.该文综述了琉璃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作用及应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徐庆军;张德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姜延伟;王懿萍;吴玉娟;洪鹏举;许伦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取分离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材料,将强心Ⅰ号方组成药材的水提物、醇提物分别经蒸馏水,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制得样品,然后通过离体蛙心试验观察受试样品的强心作用.结果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对离体蛙心作用明显,其强心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017g生药/ml,0.58 g生药/ml,10.11 g生药/ml,21.44 g生药/ml.结论强心Ⅰ号方中各味药材的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具有明显强心作用.
作者:胡军娜;贾继明;王宏涛;赵宝华;郑亚杰;唐思文;徐登峰;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杭白芷多糖(PAD)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羟自由基(·OH)由Fenton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由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相对含量来反映PAD对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结果PAD能清除·OH和O2-·,并抑制LPO,达到50%清除率或抑制率所需药物浓度(EC50)分别为250.9,2541.7和670.0 mg/ml;维生素C清除·OH和O2-·以及抑制LPO的EC50分别为113.2,45.8和321.8 mg/ml.结论PAD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但其活性较维生素C弱.
作者:王德才;高丽君;高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灯盏细辛对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 细胞神经型尼古丁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抗β淀粉样蛋白 (Aβ)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 MTT 还原率筛选药物浓度安全范围,选取一定浓度的灯盏细辛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处理 SH-SY5Y 细胞后,再加入 Aβ1-42 处理,测定 MTT 还原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方法测定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3、α7 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改进的Ellman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活性.结果灯盏细辛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能提高细胞α3 及α7 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能对抗 Aβ引起的MTT还原率降低.结论灯盏细辛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能上调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且能对抗 Aβ的神经毒性作用,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齐晓岚;黄勇;王永林;王爱民;官志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药注射剂(TCMI)的问世,改变了中药以口服给药为主的传统给药方式,突出了速效和高效的特点,为临床医生用药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表明,TCMI 存在的问题较多,认真总结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有助于TCMI 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兴海;吴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蒙药材沙蓬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蒙药材沙蓬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沙蓬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作者:强永在;巴俊杰;渠弼;莎日娜;王锦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乌梅炭中有机酸和鞣质含量的变化,为乌梅炭炮制工艺的优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有关有机酸及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的烘制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乌梅生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高;随着制炭温度的升高,其含量逐渐降低.结论乌梅制炭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降低.
作者:李景丽;袁武会;于坚;刘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短管兔耳草具有多种主治功能,广泛应用于中藏药制剂中.该文综述了近二十几年来短管兔耳草的研究状况,包括化学成分研究、提取工艺研究、药理作用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瑞涛;陶燕铎;邵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疗效不佳;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日渐显示出其优势.李应东教授从医20多年对本病的治疗独有神悟,造诣颇深.文章对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作者:刘清君;刘彩梅;巩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小叶榕浸膏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浸膏的小叶榕药材进行鉴别;采用灰分测定法测定浸膏的无机盐含量;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膏80%乙醇浸出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浸膏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建立了小叶榕浸膏更加安全、科学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制订了浸膏灰分和80%乙醇浸出物的控制标准;建立了浸膏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该法的总黄酮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0.84%. 结论实验所建立的小叶榕浸膏质量标准更加安全、科学、可靠.
作者:陈路;蓝鸣生;李永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挥发油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方法I是乙醚提取,提取物经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方法II是直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运用GC-MS-DS联用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比较分析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用GC面积归一法分别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和0.13%.从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有7种化合物出峰的保留时间在30 min后,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高(87.19%);方法II鉴定8种化合物,均在30 min前出峰,其中以2-糠醇相对含量高(79.76%).显然,方法I和方法II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较大的差别;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未能检出2-糠醇,2-糠醇是太子参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生成的,重复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果.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明显的影响;2-糠醇不是太子参的天然成分.
作者:刘义宁;易骏;陈体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建立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Symmetry C18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8个峰构成连钱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连钱草药材HPLC 中绿原酸、木犀草素二个黄酮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的连钱草药材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连钱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