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君;刘彩梅;巩婷
目的 观察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应用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并设32例应用三九胃泰胶囊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改善胃粘膜慢性炎症、腺体萎缩、肠化生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远期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良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抗凝和溶纤作用.方法通过凝血实验、体外溶纤实验,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小鼠凝血时间和体外纤维蛋白重量的影响.结果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能降低体外纤维蛋白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有抗凝和溶纤作用.
作者:吴雪茹;吴启端;符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影响效果,从而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沉积,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郑旭锐;孙守才;李长秦;胡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归软肝胶囊(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血清ALT,AST,Alb,TP,SA,Hyp,观察肝病理变化,判断SGR对猪血清所致的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SGR组ALT,AST, SA 和 Hyp降低 (P< 0.05),TP和 Alb增加 (P< 0.05),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降低(中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P< 0.01).结论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肝损伤、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苦丁茶含片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方法以Nova-Pak C18(3.9 mm×300 mm,4.0 μm)为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 nm;流速0.7 ml·min-1;柱温40℃.结果槲皮素的进样量在0.012 99~0.649 6 μg范围内,山柰素的进样量在0.013 34~0.667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3%和97.34%,RSD分别为1.16%(n=6)及1.42%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苦丁茶含片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路玫;荣延平;蒙大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出地黄中梓醇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梓醇含量为指标,利用 L9(34)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加醇倍数、提取时间为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来确定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12倍量95%乙醇提取2次,1 h/次.结论经优化后工艺条件可靠,适合地黄中梓醇的提取工艺的参考.
作者:刘影;杨菁;黄雷;许燕;岳春丽;韦忠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CLMAF)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慢性应激等抑郁动物模型,观察CLMAF的抗抑郁作用.结果CLMAF 20,40,80 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能拮抗高剂量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作用,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被动回避能力.结论CLMAF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普通粉和微粉中挥发性成分异同.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苦石莲皮普通粉中分离出11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4.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5种;微粉中分离出119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4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3.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9种.两种粉末挥发性成分中有54种相同成分,微粉中含量高于普通粉中相应成分的有28种,其中含量高的分别是柠檬烯(5.311%,普通粉)和亚油酸甲酯(3.388%微粉).结论该实验首次对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袁月玲;霍昕;高玉琼;刘莹;丁丽娜;杨迺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Br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肥大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灯盏花素腹腔注射治疗,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水平、肾脏肥大指数和单根近端小管(PT)钠泵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降低;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re治疗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降低,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ISI显著升高;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结论Bre能抑制T2DM大鼠肾脏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血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ISI和稳定PT钠泵活性有关.
作者:罗蕾;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精神状态内属于五神,依附于五脏,外现于五情志.该文对如何运用<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相克规律,发挥五情志生理功能,避免五情志病理状态,从而调养与治疗人们的心理障碍进行探讨.
作者:高晓静;刘少芸;邓棋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汉唐时期随着人们对于睡眠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脏腑辨证体系的发展,与<内经>时代睡眠和自然界的日夜节律相应的营卫阴阳理论不同,这一时期的医家更加重视神志对睡眠的主导作用.他们以五脏藏神的理论为基础,在辨治上也更加关注脏腑对于睡眠的直接影响.心主神志,胆主决断,两者都与人体的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为此,这一时期的医家在对于不寐类疾病的辨治上大多以心胆为中心.了解这些辨治特点,有助于现代临床更加全面地辨证治疗不寐类疾病.
作者:孙洪生;杨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巴戟天低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巴戟天低聚糖水解后可形成果糖,果糖在盐酸的作用下生成羟甲基糠醛,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5 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巴戟天低聚糖在5~30 μg·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22%,RSD=2.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林芳花;林励;刘晓涵;汪金玉;马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开发利用民族药鸡肉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鸡肉参为紫葳科植物滇川角蒿Incarvillea mairei(Le'vl)Grierson的根.结论实验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月娥;段宝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Tan ⅡA 3 d,1次/d.除假手术组外的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症状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Bcl-2和Bax表达增加, Bcl-2 /Bax比值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抗凋亡有关.
作者:李浩;俸军林;刘开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尿失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5-01~2007-03在我院针灸康复部住院脑卒中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及盆底肌锻炼等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40 d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膀胱尿道功能.结果治疗组的膀胱大容量增加及尿残余量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可提高膀胱大容量,减少尿的残余量,提高膀胱充盈感觉阈值,抑制逼尿肌的无抑制性收缩,从而治疗尿失禁.
作者:徐海燕;张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降糖复方中药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40 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3.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良好.
作者:高伟;王晓娟;刘翊;杜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方法对细毡毛忍冬花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其不同采收期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毡毛忍冬从孕蕾到开花可分为小蕾期、青蕾期、绿黄期、黄白期、白花期、黄花期、凋花7个阶段,其绿原酸含量随生长发育的变化差异显著.结论为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杨苗;马逾英;周娟;李兴德;彭太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小球藻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析小球藻提取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小球藻提取物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组织中MDA值并促进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GSH含量的升高.结论小球藻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孟楠;黄裕景;金容镐;孙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将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与传统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出一种以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的新型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实了课堂讲授内容,扩展了授课领域,增强了知识的逻辑联接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实现了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并且及时直观地反馈了教学效果.试点和调查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良好.
作者:张文平;马廉兰;谢水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总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钦鹏;徐志玉;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