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平;马廉兰;谢水祥
目的 对长白楤木根、茎、叶中所含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360 nm波长处测定.结果总黄酮在4.08~32.6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018 3C+0.012 7,R2=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3% (RSD=1.9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长白楤木的质量控制.
作者:宁德利;阮洪生;韩承伟;黄金仁;殷奎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方法采用预发酵法、分离法、酶解法、预发酵-黑曲霉发酵法、双分离法等提取黄姜皂素.结果双分离法的纤维素的平均得率为46.36%,淀粉的平均得率为32.75%,黄姜皂素的平均得率为预发酵法的86.47%,但酸用量为预发酵法的8.33%.结论双分离法为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程度高,且生产周期缩短.
作者:舒国伟;陈合;李庆娟;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新疆锁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新疆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 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了回流法、超声法、煎煮法从锁阳干燥肉质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采用正交表进行实验优化了超声法的提取工艺.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期的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固液比和超声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乙醇浓度对提取效率影响不显著.结论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1:60固液比、超声1.5 h,且总黄酮含量以奇台地区的锁阳高,出土期比开花期高,花中总黄酮含量高于茎中.
作者:康新平;热娜·卡斯木;刘亚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疮疡阳证患者3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3例,采用金黄膏治疗;对照组129例采用立至欣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陈雪清;韩书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杭白芷多糖(PAD)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羟自由基(·OH)由Fenton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由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相对含量来反映PAD对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结果PAD能清除·OH和O2-·,并抑制LPO,达到50%清除率或抑制率所需药物浓度(EC50)分别为250.9,2541.7和670.0 mg/ml;维生素C清除·OH和O2-·以及抑制LPO的EC50分别为113.2,45.8和321.8 mg/ml.结论PAD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但其活性较维生素C弱.
作者:王德才;高丽君;高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CLMAF)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慢性应激等抑郁动物模型,观察CLMAF的抗抑郁作用.结果CLMAF 20,40,80 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能拮抗高剂量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作用,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被动回避能力.结论CLMAF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经络分布、肝脏生理功能及病机转变论述肝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进而对其治法和方药配伍进行探讨.
作者:孙英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补肾养经汤对雌性去势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造模后又分成补肾养经汤高、中、低剂量组、去势空白组、六味地黄丸组,观察各组 IL-2,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L-2、IL-8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补肾养经汤中剂量组与去势空白组比较,IL-2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补肾养经汤各剂量组与去势空白组比较IL-8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IL-2与IL-8的水平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且呈正相关(0
作者:邬御飞;王惠;钟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高良姜中活性成分二苯基庚烷A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Elite,Hypersil ODS 25 μm (4.6 mm×250 mm);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40∶60);流速1 ml/min.结果二苯基庚烷A的线性范围0.45~3.6 μg,r=0.999 93,回收率99.62%,RSD 1.53%.结论该方法简便,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A分离检测的一种依据.
作者:周改莲;姜建萍;刘凡凡;辛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揭示H22 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及芯片分析方法,观察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早期气虚、中期阳气虚及中晚期气阴阳虚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高表达的基因32个,其中包括Tcte3、Phf7、Ldhc等参与睾丸发育、精子或卵子发生的基因22个,Adipoq、Nrcam、Tnfaip6等与肿瘤有关的基因4个,以及Atp8b3、Pnpla3、Retn等其他功能的基因6个.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低表达的基因2个,有Cort和LOC668417.结论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独特性表达的基因,可能是该证候与其他证候区别的内在特征.
作者:卓少元;FANG Zhao-qin;卢文丽;潘志强;梁超;吴中华;刘小美;侯俐;张辉;廖明娟;高必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普通粉和微粉中挥发性成分异同.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苦石莲皮普通粉中分离出11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4.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5种;微粉中分离出119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4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3.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9种.两种粉末挥发性成分中有54种相同成分,微粉中含量高于普通粉中相应成分的有28种,其中含量高的分别是柠檬烯(5.311%,普通粉)和亚油酸甲酯(3.388%微粉).结论该实验首次对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袁月玲;霍昕;高玉琼;刘莹;丁丽娜;杨迺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蒙成药沏其日甘-5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脂质过氧化物(LPO)生成体系研究和探讨沏其日甘-5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结果沏其日甘-5对O-2·的清除率(S%)是86.0,抑制率(I%)是82.9,对·OH的S%是84.1,I%是78.9.对LPO的生成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沏其日甘-5在体外有很强清除和抑制自由基作用,是良好抗氧化剂.
作者:乌日娜;许良;孙福祥;王志民;娜仁花;李大力;段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姜延伟;王懿萍;吴玉娟;洪鹏举;许伦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药材生产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和文献报道,论述了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GAP生产药材,而中药材生产实施GAP,病虫害防治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王红霞;陈随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Br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肥大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灯盏花素腹腔注射治疗,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水平、肾脏肥大指数和单根近端小管(PT)钠泵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降低;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re治疗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水平都显著降低;6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降低,但12周组大鼠PT钠泵活性显著升高;ISI显著升高;12周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结论Bre能抑制T2DM大鼠肾脏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血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ISI和稳定PT钠泵活性有关.
作者:罗蕾;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挥发油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方法I是乙醚提取,提取物经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方法II是直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运用GC-MS-DS联用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比较分析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用GC面积归一法分别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和0.13%.从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有7种化合物出峰的保留时间在30 min后,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高(87.19%);方法II鉴定8种化合物,均在30 min前出峰,其中以2-糠醇相对含量高(79.76%).显然,方法I和方法II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较大的差别;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未能检出2-糠醇,2-糠醇是太子参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生成的,重复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果.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明显的影响;2-糠醇不是太子参的天然成分.
作者:刘义宁;易骏;陈体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药规范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口服,同时配合鼻腔喷药.结果一个疗程治愈好转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更好.
作者:王丽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枳术煎液不同剂量对便秘小鼠胃排空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探讨该方对便秘的治疗作用及剂量范围.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测定法,观察比较枳术煎液的不同给药剂量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选墨汁推进率作为检测指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枳术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枳术Ⅰ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且从枳术Ⅰ、Ⅱ、Ⅲ组的比较研究得知,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小肠推进功能明显增强.结论枳术组方对胃肠功能起到了调整治疗作用,能促进便秘小鼠胃肠平滑肌的蠕动.从实验疗效上看,枳术煎液起效的小剂量不能低于0.4 g生药/kg体重.
作者:江巍;王晶;刘帅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的制备方法及包合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及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的β-CD包合的条件做了优化实验,选定佳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β-CD=1∶8,搅拌时间2 h,包合温度为30℃.结论此工艺可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俞丹;胡小莳;尹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